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台寺(走进梓州小寒山寺)(1)

东塔

苏州千年古刹寒山寺,因唐诗《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之句而闻名于世。在三台,一座以有“东林晚钟”之景而被誉为“小寒山寺”之称的园林式建筑,从唐代的“普惠寺”历经宋代的“东山寺”,再到民国时期更名为“东山公园”,时代变迁,岁月斑驳了瓦砾,流逝了光阴,却飞逝不了厚重和静谧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余韵如东山挺立虬劲的千年古树,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土地。

东山公园地处喧嚣的城市一隅,逐渐没落,似乎已被人遗忘。但走进这里,心灵就自然沉淀了下来,静谧、与世无争,没有了城市的浮躁。暮春时节,记者循着“东林晚钟”的传说走进东山公园,在一步一景、一石一树间去捕捉、去感知历史尘烟的一声一息。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台寺(走进梓州小寒山寺)(2)

东林晚钟诗作壁照

梓州“小寒山寺”由来

东山公园原名东山寺,始建于唐代,直到民国时期才更名为东山公园。东山寺早期是巴蜀地区香火鼎盛的宗教寺庙,更是绵阳地区著名的风景胜地,东山寺的“东林晚钟”盛名在外,甚至可以和苏州寒山寺相媲美。两座寺庙都是唐代建设,在设计上黄昏晚钟都是一绝,刚好地理位置上,也分属一东一西,基本处于同一纬度之上,或许是这妙不可言的缘分,梓州“小寒山寺”之名也是由此而来。

自唐宋以来,东山公园曾是文人荟萃、诗人兴会的圣地,留下了许多名词佳赋、胜迹遗踪。唐代的李白、杜甫、薛涛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及诗赋。有南宋时期建的苏公泉、流杯池,有明代万历年间兴建的东塔,以及新建景点临川阁、故池、薛涛塑像、碑林构成流畅怀古景区,东林阁、苏母教子雕像、涪水照壁构成东林晚钟景区。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台寺(走进梓州小寒山寺)(3)

薛涛像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里曾见证了盛唐才子佳人元稹与薛涛的千古爱情故事。公元809年,时年30岁的元稹以监察御史身份赴梓州(今三台),与薛涛在梓州相会。此时的薛涛已经41岁,但两人一见钟情,相见恨晚。此后,元稹因得罪权贵被调往洛阳,二人从此天各一方,只能靠鸿雁和诗笺来传递恋情。薛涛对元稹的满怀情愫,汇聚成了流传千古的名诗《春望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东山塑造了一尊高3.5米的薛涛立像,便是为了纪念薛涛与元稹在梓州的这段浪漫故事。

东山公园占地63亩,虽然不大,但这里古木参天,饱含岁月印迹,鸟语花香、蓊翳如盖、叶茂枝繁,沁人心脾,具有“静、雅、清、幽”灵秀古朴之美,在巍巍古塔和参天古树映衬下,成为人们追寻古梓州历史的重要景点。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台寺(走进梓州小寒山寺)(4)

东林阁

“东林晚钟”声声入耳

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北塔和建于明朝万历十六年的东塔,经历三四百年的风雨沧桑,是三台标志性的古建筑,已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耸立于东山山顶的东塔建造于明代万历年间,塔坐西北向东南,为九级六边密檐阁楼式砖石塔。塔通高24米,塔基高1.3米,底层边长4米,首层不计檐高2.8米,底层各角嵌石柱,正面石柱上书明代潼川(今三台)知府陈南金塔联:九级浮屠,举步凌云霄以上;三巴砥柱,陶情在山水之间。塔顶有七律诗残句:青春结客上东山,千里江城一望间。清代道光年间贡生陈谦记:塔势插烟霄,登临眼界超。河流盘地阔,山色压城遥。清张智莹记:塔高铃共语,月朗磐同催。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东塔6-9层垮塌,2011年完成震后修复。修复后的东塔周围设置了光带,每到夜间,光带开启,在三台城内都能遥望到东塔的形态。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台寺(走进梓州小寒山寺)(5)

流杯池

在东山山顶,还有东林阁及“东林晚钟”诗作壁照。“东林晚钟”被列为“潼川八景”之一,原本是清代潼川知府张松孙创作于清乾隆48年(1783)的七言诗作《东林晚钟》:

东山夜静如太古,忍听钟声乱官鼓。

涤我尘襟梦亦清,劳劳尘鞅心徒苦。

明晨出郭觅津筏,曲磴盘纡入林坞。

支筇直上翠微巅,扶桑初见红日吐。

涪江如带万顷碧,一叶轻帆急于弩。

梓城如掌万井烟,映带岚光环堞堵。

眼前好景看不足,石畔孤松卑可抚。

攀萝拾阶蹑浮图,漫漶残碑字莫补。

流觞何代尚留池,胜会难逢谁是主。

山僧索句碧沙笼,愧我前身非杜甫。

从诗作描绘的情景看,这首诗应是作者在东山上所见到的景观。清嘉庆年间,三台知县沈昭兴在其主持纂修的《嘉庆三台县志》中,将《东林晚钟》描绘的如画江山精心刻绘于《县志图》中。加上南宋时期的苏公泉、流杯池闻名遐迩,明朝万历年间兴建起的东塔与塔门楹联誉满蜀水巴山。张松孙的七言诗作情景交融,数百年间一直被广为传诵,而“东林晚钟”胜景也凭借此诗的流传而更加令人神往。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台寺(走进梓州小寒山寺)(6)

苏母教子雕像

今天的新景点临川阁、故池、薛涛塑像、碑林渐渐构成“流畅怀古”的新风景。东塔重阳、东林阁、苏母教子、涪水照壁、新城鸟瞰会同青东坝工业集中区、小明湖、南北朝的“东山大佛”等,无不成为“东林晚钟”的新景区。

走进东林阁,可见“东林晚钟”壁照,画家方晓的写意刻绘《东林晚钟》跃然其上,另一面是书画家刘艺隶书《东林晚钟》诗全文。放眼俯瞰山下的三台县城,品味古诗古景,令人感受到数百年间古梓州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刘玉明 绵报融媒记者 李春梅 文/图)

编辑:郭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