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元宵节,正好也说到了《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贾府过元宵。

在这个节日里,贾府也搞了个猜谜活动,但与平常的元宵猜谜不一样的是,这个猜谜活动里的谜语,实际上成了预示后面结局的预言,所以这一回的回目名叫做《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红楼梦灯谜有哪些(红楼梦元宵灯谜为什么被称为谶语)(1)

谶语就是占卜预言,例如邵雍的《梅花诗》,挂名刘伯温的《烧饼歌》、《推背图》、姜太公《乾坤万年歌》等,都是谶语。

而且在书中还安排贾政也写了一个灯谜,特意再强调一遍“谶语”这个事。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用物。

这段中脂砚斋有个批语:

好极!的是贾老之谜,包藏贾府祖宗自身,“必”字隐“笔”字。妙极,妙极!

然后,每个谜语暗示了什么,批语也一一指出。

(贾母谜语)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庚辰双行夹批:所谓“树倒猢狲散”是也。】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庚辰双行夹批:此元春之谜。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庚辰双行夹批:此迎春一生遭际,惜不得其夫何!】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庚辰双行夹批: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庚辰双行夹批:此惜春为尼之谶也。公府千金至缁衣乞食,宁不悲夫!】

红楼梦灯谜有哪些(红楼梦元宵灯谜为什么被称为谶语)(2)

接下来原著也发生了谜一样的变故。

【庚辰眉批:此后破失,系再补。】

【庚辰: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笏叟。】

根据批语,这一回实际上是残破版,在传抄时弄丢了几页,本来打算让曹雪芹补上的,可惜曹雪芹英年早逝,没来得及把这段BUG给补上。

红楼梦灯谜有哪些(红楼梦元宵灯谜为什么被称为谶语)(3)

于是接下来就出现了两个版本。

一个版本(庚辰本)记载了薛宝钗的灯谜。

暂记宝钗制谜云: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另一个版本(甲辰本)则有这么一段文字:

贾政再往下看是: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两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打一物)

贾政道:“这个莫非是更香?”黛玉言道:“是”。 贾政又看道:

南面而坐,北面而朝,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打一物)

贾政道:“好,好!大约是镜子。” 宝玉笑回道:“是”。贾政道:“是谁做的?”贾母道:“这个大约是宝玉做的。”贾政就不言语。往下再看,道是: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打一物)

贾政看到此谜,明知是竹夫人,今值元宵,语句不吉,便佯作不知,不往下看了。于是夜间杯盘狼藉,席散各寝。后事下回分解。

那么,“朝罢谁携两袖烟”这个灯谜到底是薛宝钗还是林黛玉所作,这就成了红学争论的一个话题。

红楼梦灯谜有哪些(红楼梦元宵灯谜为什么被称为谶语)(4)

补充一些知识点:

“朝罢谁携两袖烟”的谜底是更香。

更香是古代计时工具。根据燃点后的香的长短,来推算时间的长短和迟早。一般燃完一支就是一更。

红楼梦灯谜有哪些(红楼梦元宵灯谜为什么被称为谶语)(5)

“有眼无珠腹内空”的谜底是竹夫人。

竹夫人是由竹篾片编成的避暑纳凉之物,就是一个加大加长型的空心抱枕,在夏天抱着睡特别凉爽,因此人们叫它“竹夫人”。只不过天气一转凉,竹夫人抱着就嫌冷了,所以就要束之高阁了。

红楼梦灯谜有哪些(红楼梦元宵灯谜为什么被称为谶语)(6)

各位读者,你觉得这两个灯谜分别是谁所作呢?


红楼梦灯谜有哪些(红楼梦元宵灯谜为什么被称为谶语)(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