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规律作息,健康睡眠”,为了唤起市民对健康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及早发现、治疗失眠问题,21日上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医院门诊部举办了义诊咨询活动,精神科主任刘可智博士、张涛教授等专家参与。

刘可智博士提醒市民,如果出现了经常失眠、多梦、早醒等睡眠障碍,要特别注意是否是抑郁症的表现。

长期失眠的人最后患了抑郁症(世界睡眠日经常失眠)(1)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世界睡眠日义诊现场

多数人存在睡眠障碍 医生强调规律作息

今年世界睡眠日强调了“规律作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主任刘可智博士解释,良好的睡眠需要良好的生物钟。“人体有两种物质来维持睡眠,一是催黑素,二是腺苷。前者一到夜晚就会分泌,使人产生睡意,而白天相应减少,人就会清醒。而后者腺苷这种物质会在白天逐渐积累,到了晚上达到一定程度,就使人感到疲惫。”

而如今,有的人出现睡眠障碍,就是与不规律作息有关,刘可智医生表示,现在一到夜晚,电脑、手机等占据了不少人的生活,睡得越来越晚,把本该规律的作息打乱了,而使人产生睡意的物质也随之紊乱,造成失眠、早醒、多梦等睡眠障碍。

“有资料显示,近乎80%的人都存在睡眠障碍。”刘可智医生说,实际上,从从小孩到老年人都可能会面临睡眠问题。“小学生放假了,喜欢玩游戏到很晚,而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受约束,就喜欢敞开了玩,入睡很晚,成年人因为工作压力大导致睡眠问题,老年人因为生理因素,本来就会睡得越来减少。”

长期失眠的人最后患了抑郁症(世界睡眠日经常失眠)(2)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世界睡眠日义诊现场

经常失眠、多梦 或是抑郁症的表现

不仅是不规律作息会影响睡眠质量,工作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也会影响我们的睡眠状况。

“其实,很多心理、精神疾患的初期表现就是失眠、早醒、多梦等,换句话说,出现失眠的患者很可能本身就患有焦虑、抑郁症。”刘可智医生说。

在刘可智医生的门诊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一开始说自己有失眠、困倦的情况,医生再一追问,才得知有情绪的问题。

刘可智医生曾接诊了一名大三的学生,因为失眠问题,苦于第二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前来就诊。第一次就诊时他告诉医生,自己有失眠问题,持续了三四个月,如果能单单解决好失眠问题就太好了。

这名学生说,以前在宿舍嫌室友打呼噜,越深人静时心里越烦躁,越睡不着觉。有些时候,他为了自己能早睡,晚上9点半就准备好了睡眠,结果一直躺到了凌晨12点其他同学都睡了,他还是睡不着。甚至曾经彻夜未眠。

经过刘可智医生的深入了解,他发现,这名学生追求完美,本来学习成绩不错,但是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导致他的压力很大,经常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老师讲课速度,反应慢,记忆也不好。如果在以前,闲时还会和同学玩游戏、聚餐,现在他的这些兴趣爱好都已经丧失殆尽,甚至产生了很悲观的念头,觉得生活没意思,自我评价降低。

经过诊断,这名学生原来患有抑郁症,随后,刘可智医生为他开了一些治疗睡眠、改善情绪的抗抑郁药物。后来,这名学生再次找到刘可智医生说,“情绪大概好了有三分之一,没那么焦躁、烦躁了,更重要的是,现在躺在床上就能睡了,白天注意力也提高了。”

如何获得良好睡眠?医生给出这些建议

刘可智医生建议,首先,睡眠一定要规律,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现在睡眠普遍有个误区,一定要睡7个小时以上,这其实是个错误的认识。其实,每个人的睡眠从4个小时到9个小时不等,只要保证次日精神充沛即可。

其次,睡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一定是感到困乏了,才会睡,而过早躺在床上睡觉也是不科学的。另外,有的人失眠到了晚上12点也不睡不着,这种情况,就需要医学上的干预,如果是抑郁症,就要按抑郁症来治疗。

再次,建议把卧室当成睡眠的地方,形成条件反射。有的人躺了半小时后还睡不着,建议离开卧室,最好不要在床上躺着看电视、看书、听音乐,尽量保持卧室安静、冷暖适宜。

最后,睡前要避免咖啡、茶的摄入,也不宜做剧烈运动。

封面新闻记者 宁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