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外资银行CEO的离职,引起中国网友一轮叫好。

8月5日早,汇丰控股宣布,该行历史上最年轻的CEO范宁在上任不到一年半后将离职。(事件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文章结尾)

汇丰是哪国的(从古至今一直喜欢背后捅刀的汇丰)(1)

随着近年来汇丰不断缩减业绩不佳的欧洲和美洲业务,积极将战略重心转向亚洲。不过,这家试图靠拢中国的公司,却在CEO范宁的任期内对中国搞了一个大新闻。

之前华为的孟大小姐在加拿大被抓,就是因为汇丰银行配合美国政府罗织可以打压的“证据”所致,任正非也在不久前的媒体访谈中确认了此事。

汇丰是哪国的(从古至今一直喜欢背后捅刀的汇丰)(2)

这就是一边吆喝赚你的钱,一边背后捅你的刀子吧。

对于汇丰来说,人家在中国搞背后捅刀子也是有着历史传统的。

清光绪七年,也就是1881年,大清首富胡雪岩站到了他人生中的顶峰,因协助抬棺出征的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被朝廷特赏穿黄马褂、带二品顶戴,并总办“四省公库”。

随即,这位爱国商人耗银2000万之巨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试图通过垄断丝茧贸易夺回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并以此支撑左宗棠东征西讨所需的军饷。

因此,中国历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就这么开始了。

此时中法战争突然爆发,引发国内金融动荡,而胡雪岩的靠山左宗棠更是被法国人缠的脱不开身。

而这就给左宗棠政敌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认为“倒左必先倒胡”的李鸿章立即开始了他的布局。

而李鸿章的杀手锏,就是胡雪岩的主要贷款银行,汇丰银行。

一天,汇丰银行突然通知胡雪岩,他的一笔80万两贷款将不予展期,需要立即偿还。

这下可把胡雪岩搞懵逼了,因为这笔钱是清政府以自己名义贷的,有地方协饷作为担保,相当于AAA的国家主权债务,没道理不予展期的。

可是,当胡雪岩从其他地方筹钱准备偿还汇丰银行的时候,旋即遭遇了李鸿章和盛宣怀埋下的伏兵,胡雪岩竟然无法从市场上融到一分钱。

随即,发现胡雪岩出现危机的各方立刻参与到挤兑中来,于是,手握数千万资产的胡雪岩,就这么倒在了几十万两的贷款上面,这位被鲁迅誉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商人,就这么被汇丰银行直接一刀捅死了。

很多人都怀疑,为啥汇丰宁可给自己造成千万的不良资产,也不愿意给自己最大的客户做几十万的展期?

历史给了我们答案,随着李鸿章击败左宗棠成为总理大臣,清廷也开启了大规模的对外借款,而有李鸿章支持的汇丰一家就拿到了整个清朝70%的业务,成为了亚洲最大的“投行”。

而凭借着给清政府不断的借款,曾经胡雪岩的黄马褂和二品顶戴,也最终成为了汇丰大班的标配,成为了清廷的红顶商人。

这一刀,捅得值。

1903年,这一年,大日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在满清的龙兴之地打了个昏天暗地血流漂杵。

此时,距离大清朝的覆灭只有八年的时间,明眼人都知道大清撑不了多久了,而关外龙兴之地都没了的满清贵族则都在给自己寻求退路,由于当时都没有存钱的习惯,王爷贝勒们往往都是在家里“面币思过”。

汇丰是哪国的(从古至今一直喜欢背后捅刀的汇丰)(3)

这一天,东郊民巷的汇丰银行迎来了一位铁帽子王,竟带来了足足120万两黄金。

当时黄金兑白银大概为1:60,这笔黄金数额之巨,相当于之前马关条约赔款的三分之一。

汇丰银行很清楚这笔钱来路不正,对方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于是摆足架子,多方刁难,数次往返,才答应收存,月息也仅给二厘。

而这位存钱的人,就是当时的大清首席军机大臣,总理外务部的铁帽子庆亲王奕劻。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庆亲王向汇丰银行存款的消息就被御史蒋式瑆知道了,于是蒋御史便以“风闻奏事”的特权对起诉并通过报纸大肆宣扬。

虽然贪腐问题在当时满清皇族都是普遍现象,此次的数额实在是过于巨大,足够武装一支百艘战舰的北洋水师,也够老佛爷修十几次院子,搞得举国震惊。

因此,连自家王爷都不把钱存到大清的银行,这对于市场的信心打击实在是太大,于是面子上挂不住老佛爷让左都御史和户部尚书等人组长了一个庞大的专案组进行调查。

可是当专案组去汇丰查账的时候,却找不到任何进出帐的痕迹,120万两黄金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这样,事件的结果便出现了反转,被撤职查办的不是庆亲王,而是变成了百口莫辩的御史蒋式瑆。

而此次事件的爆发,虽然让庆亲王的名声大坏,大清银行也成为了草台班子,但是却是给汇丰银行一次绝佳的宣传机会。

当大家看到连首席军机大臣都往汇丰存钱,而且银行的保密与安全还做的这么好,于是一时之间,对清廷早就没有信心的公侯王孙们纷纷将自家的资产和古玩存入汇丰。

等到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清廷又重蹈了当年大明王朝的覆辙,早把钱存到汇丰的满朝王孙连一分钱的军费都掏不出来,然后就被一锅端了。

由于汇丰存款不用实名制而使用“某记”,随着乱世大量王爷和军阀头子们的离奇去世,满清在中华大地搜刮了数百年的财富,最终都便宜了一家外国银行,使其拥有了无尽的财富.......

当然,成功哪有那么多的巧合。

背后捅了庆亲王一刀,将其存款信息透露给蒋御史的,就是汇丰银行。

这一刀,捅得更值!

回顾历史我们就会明白,看似客户至上的汇丰银行,当年就是通过捅了左宗棠和庆亲王各一刀,分别实现了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历史性跨越,从一家默默无名的小银行成为全球金融巨擎。

而如果了解了这种基因的传承,也就会明白,如果对某些人不给点颜色看看,让他们磕掉几颗门牙,他们以后还是会继续捅刀子的,甚至还会带动其他蠢蠢欲动的搅屎棍。

所以呢,是否让在华为背后捅了一刀的汇丰进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就看搅屎棍们接下来的表现了!

范宁:

范宁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行政总裁,1989年加入汇丰。自2013年1月1日起出任集团常务总监。自2013年6月6日起出任HSBCPrivateBankingHoldings(Suisse)SA董事,并出任加拿大汇丰银行董事。曾于汇丰出任:集团行政总裁办公室主任兼策略和规划部集团主管;汇丰环球投资管理业务行政总裁;集团司库;以及环球资本市场副主管。  

范宁辞职事件:汇丰控股有限公司8月5日宣布,经与董事会协议后,51岁的范宁(John Flint)已于8月5日退任集团行政总裁及董事职位,今日后将不会履行日常职务,但同意继续协助汇丰的过渡工作。

与此项人事变动同时宣布的还有汇丰2019年中期业绩。

财报显示,公司列账基准收入为293.72亿美元,增加7.6%。列账基准除税前利润增加15.8%,达到124亿美元,除税后利润增加18.1%,达到99亿美元。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利润85.07亿美元,同比增长18.6%。每股盈利为0.42美元。

此外,公司拟进行总额最多不超过10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预计于短期内展开。这一金额较市场预计的20亿美元或以上几乎腰斩。财务总监邵伟信(Ewen Stevenson)对此解释称,由于英国脱欧等带来不明朗性,需要预留更多资本,但不改变中期用回购抵消以股代息的摊薄效应策略。

集团主席杜嘉祺(Mark Tucker)表示,汇丰中期业绩表现良好,能反映范宁担任集团行政总裁所取得的成就。“鉴于本行营运所在的环球市场环境愈见复杂并日趋严峻,董事会相信本行需要作出改变,以应对挑战、把握机遇。” 杜嘉祺称。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汇丰董事会已启动物色新任集团行政总裁的程序。在此期间,董事会已要求全球商业银行部门主管祈耀年(Noel Quinn)担任临时集团行政总裁,直至委任继任人选为止,并且加入董事会,担任执行董事。祈耀年自2015年起一直出任环球工商金融行政总裁,在汇丰任职已有32年。

范宁表示,能够在汇丰度过整个职业生涯,从国际见习培训生逐步晋升至集团行政总裁深感荣幸。他同时感谢汇丰优秀的同事期间给予的支持,也为共同取得的成果感到自豪。“今日公布的中期业绩表现理想,标志着本人和本行是时候作出改变。”范宁称。

公开资料显示,范宁于2018年2月接任汇丰银行首席执行官。他曾表示要大力发展科技和亚洲业务,例如数字化银行、加大在中国珠三角地区投资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等,同时努力控制成本。彼时预计的投资金额达到150至170亿美元。他还在去年一直强调,有信心全年可能录得正数JAWS(即经调整收入高于经调整支出)。

然而,由于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全年JAWS为负1.2%,并未达成计划目标。JAWS为负或许成为了范宁离任的导火索。董事会因此向范宁等管理层施压,按照汇丰的策略目标,每个财政年度都须录得JAWS正数。

未达标主要是因为市场疲软导致第四季度经调整的收入回落,较第三季度下跌8%。营业支出则有所上升。集团重申,会致力于在今年实现经调整收入增长率高于支出增长率的目标。

第一财经援引外媒消息称,汇丰的董事会之所以会在18个月前将范宁选为汇丰CEO,主要是看重他在汇丰供职数十年的阅历以及他谨慎的行事风格。然而,连月来全球宏观政策转向,地缘政治紧张态势告急,汇丰美国业务明显滞后,加之JAWS正数的目标未能达成。董事会认为风格低调保守的范宁不再是合适的人选,于是与他达成了卸任协议。

中报发出以后,高盛发表研究报告称,税前盈利符合该行预期,并且高于市场预期的8%。虽然收入较汇丰此前预期的低了1%,但依旧高于市场预期。此外,上半年整体收入增长高于成本增长4.5个百分点,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过程:

范宁一度是汇丰“明日之星”。30年的汇丰经历让范宁在多个业务部门都有历练,先后在全球多个地区任职,履历涵盖环球资本市场和资产负债管理等关键部门,曾担任加拿大汇丰银行董事、集团行政总裁办公室主任兼策略和规划部集团主管、汇丰环球投资管理行政总裁、集团司库以及环球资本市场副主管等职。2018年2月,范宁接替退休的欧智华出任行政总裁,成为汇丰最年轻的CEO。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自上世纪80年代汇丰引入当前治理结构以来,范宁成了任职时间最短的CEO——从履新到离职仅有18个月。范宁上任遵循了汇丰从内部拔擢CEO的传统。但就在他上任之前不久,汇丰控股刚刚迎来历史上首位“空降”掌门人:杜嘉祺。2017年,杜嘉祺从友邦保险跳槽汇丰担任董事会主席,彼时曾一度引发市场猜测汇丰CEO遴选是否也会打破传统。范宁上任之时,杜嘉祺曾对其寄予厚望,曾称他是“一众内外候选人中的最佳人选”。但在离职之际似乎变了口径。8月5日,杜嘉祺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对新任CEO提出了四点“希望”:执行力更强,在人员及资金调配上做到得最好,更了解不同区域的独特业务机会并在把握机遇上做到最好,以及拥有非常良好的客户关系。这也不禁让外界猜测,其是否在表达对上任CEO范宁的不满。由于范宁离职并没有按传统确定好继任者,汇丰董事会已经启动物色新任集团行政总裁的程序,人选不限于集团内部或外部人士,即引入外人“空降”也不是没有可能。外媒引用消息人士的说法称,与杜嘉祺的分歧正是范宁离职的导火索。范宁希望以较温和的手段消减开支并设定收入目标,在数月前拟针对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在内的多个部门裁员至少500人。但杜嘉祺认为这显然不够。范宁离职消息公布的同时,汇丰抛出了最新的裁员计划:将裁减最多2%的员工,预期可缩减4%的薪酬开支。以汇丰去年底23.5万人的员工总数计算,这份最新的裁员计划可能涉及4700人,远远多于范宁此前的裁员计划。今年二月,范宁交出了上任后的首份成绩单。收入和税前利润分别达到538亿美元和199亿美元,同比增长5%和14%。但当期JAWS为-1.2%,未达到正数目标。虽然汇丰在财报中表示,JAWS未达标主要系市场疲弱,导致当年四季度的调整后收入大幅锐减所致。但按照汇丰的目标,每个财年都须录得JAWS正数,或许这也是董事会对范宁等管理层不满的伏笔。范宁离职的同时,汇丰也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汇丰业绩有明显回升。收入和税前利润分别为293亿美元和124亿美元,同比增长7.6%和15.8%。而且JAWS转正达到4.5。不过,杜嘉祺在范宁的离职公告中将上半年的良好业绩仍然归功于范宁。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汇丰最大的利润来源仍是亚洲业务,贡献了78.8%,但相比上年末的91.7%已有明显下降。相比之下,中东及北非有明显提升,利润提高10.15亿美元,占比提高6.1%,同比分别增长141%和77%。此外,欧洲和拉美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汇丰上半年业绩增长主要受惠于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和工商金融业务的强劲增长。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二者分别贡献利润44.4亿美元和40.3亿美元,占总利润额的35.5%和32.1%。其中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的利润额相比上年同期增长超过两成。

事件评价:范宁的履历十分光鲜。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从国际见习培训生逐步晋升至集团行政总裁”。范宁离职前的业绩也还说得过去。汇丰控股集团主席杜嘉祺说:“汇丰中期业绩表现良好,能反映范宁担任集团行政总裁所取得的成就。”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的税前利润124亿美元,同比增长15.8%,上半年收入293亿美元,同比增长7.6%。不少人说,去年JAWS为-1.2%是导火索。按照汇丰的策略目标,每个财政年度都须录得JAWS正数。今年3月在一个四百名全球高管会议上,范宁还炮轰管理层在收入及开支控制表现“无能”。不过,那已经是2月份的消息,而上半年JAWS已经录得正数,为4.5%…这板子的反射弧未免太长了点。其实从各个角度看,范宁的离职都是意外的。当时选他的时候,杜嘉祺那是相当满意:范宁是所有候选人中的“最佳人选”,范宁在多个地区、业务和智能范畴拥有丰富和深入的银行经验,他深刻体会和尊重汇丰的传统,并致力推动汇丰走向新的世代。薪水也相当可观,每年基本薪金、固定薪酬津贴、退休津贴加起来得有326万英镑,加上浮动的绩效奖金,至少能拿大几百万英镑。如今时过境迁,变成了:“鉴于本行营运所在的环球市场环境愈见复杂并日趋严峻,董事会相信本行需要作出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