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书虫妈妈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抑或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都应该教导孩子知错就改,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这样才会使孩子进步得更快,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孩子在高铁上吃酸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孩子在高铁上吃酸奶(俩孩子在高铁上洒了酸奶后)

孩子在高铁上吃酸奶

文 | 小书虫妈妈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抑或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都应该教导孩子知错就改,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这样才会使孩子进步得更快。

最近小书虫妈妈看了两个视频,视频里发生的事情都是一样的,在高铁上,孩子要喝酸奶,却不小洒了酸奶在高铁上的地板。酸奶洒落后,两个孩子的爸爸分别做出的举动却恰恰相反,一个爸爸的教育方式,获得乘客们的大赞;另一个爸爸的教育方式却让人无奈,乘客们忍不住心疼孩子。

下面我带大家看看这两个视频的具体情况:

两岁多的小天(化名)跟爸爸妈妈乘坐高铁去旅游,在高铁上,妈妈拿出一瓶酸奶,插上吸管给小天喝。在喝酸奶的时候,小天一不小心把酸奶洒在了地板上。小天求助式地望向爸爸,爸爸拿出了张餐巾纸,递给了他,并示意他擦干净地上的配奶。小天蹲在车上,一点一点地把牛奶给擦干净了,然后他还很仔细地检查了四周,看看有没有还没擦到的牛奶。

小天没有发现任何的遗留污渍之后才站起来,拿着餐巾纸,朝着座位走去。

小天走到妈妈旁边之后,妈妈拿出垃圾袋让他把餐巾纸扔进去,然后拿出湿巾把小男孩的手给擦干净。整个全过程爸爸妈妈完全没有帮助小天,全是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

而另一个案例是这样的:

小刚(化名)跟爸爸坐高铁,他正在喝酸奶时,由于没有拿稳酸奶瓶子,导致酸奶瓶子直接“飞”了出去。不仅洒了自己一身,还把爸爸的裤子上也弄上了酸奶,高铁的过道也没能逃过一劫。小刚的爸爸看到了,非常愤恼地对小刚说:“连奶都拿不好,别喝了!”。小刚给爸爸这样一骂,伤心地大哭起来,而爸爸却置之不理。

爸爸找来列车员,要求列车保洁员马上打扫干净地上的酸奶,在保洁员打扫时,爸爸就指挥这指挥那,更别提道歉了。即使在保洁员打扫完之后,这位爸爸也并未对保洁员说一声“谢谢”。周围的人看到这儿,都在悄声议论着,爸爸只当没听见,闭着眼睛睡觉了。

在第一个案例中,小天虽然不小心犯了错误,但爸爸却没有直接指责他,而是引导他为自己的错误去承受结果,用正确的行为去补救,这种平和的教育方式更能教诲孩子。

而第二个案例中,小刚不小心犯了错误,却受到了爸爸的批评和指责,这种粗暴式教育,不仅不会让孩子变得好起来,还会让孩子厌恶爸爸,并远离他,从而影响亲子感情。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犯错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而且很多孩子在做错事情后,不知道错在哪里或知道错在哪里或知道自己的错误却不承认;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或答应以后不再犯,却没有什么实际行动。

那么,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该怎么办呢?

教育专家卡尔威特给出了四个方法建议,效果比打骂管用,聪明的父母可以尝试一下。

01.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孩子做错事时,父母总是火山爆发般责备孩子,然而很少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犯错。这样的指责对孩子是完全没有帮助。有时候,孩子不肯认错,可能是因为还不清楚自己错在哪里。要知道,年幼孩子的是非概念还不是很明确。所以,在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耐心地指出孩子的错误,为什么是错误?错在哪里?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只有当孩子清楚地知道这些,才会加以改正。

02.不要谎言
当孩子一做错事时,就用各种谎言来逃避。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谎言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只会让错误积累。父母粗暴的语言和暴力行为不仅不会让孩子变得好起来,还会让孩子厌恶父母,并远离,从而影响亲子感情。

父母可以尝试着换位思考,并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指出他的错误。告诉他:由于他的错误破坏了规定或伤害了别人,强调他必须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并采取补救,力求让他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

03.不能一味地批评孩子
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要及时指出他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而不是在孩子犯了错误时,一味地批评,指责孩子,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有的爸爸妈妈在当时批评孩子,但事后又后悔。如果真的是错,那爸爸妈妈就应该向孩子道歉,为孩子做出一个好的榜样,从而让孩子学习这种知错就改的行为。
04.要宽容孩子的错误
每一个孩子都是从无知一路成长起来,没有不会犯错的孩子。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孩提时代,孩子最具可塑性,所以要给他充分的机会去尝试、去发现,鼓励并允许孩子犯错,努力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清障工”。

父母应该宽容地对待孩子的错误,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让孩子知道:不是恶意的,不是故意或不小心犯下的错误值得宽容和原谅;而恶意的,故意的错误码就必须接受惩罚。

小书虫妈妈温馨提示:

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同伴,更是领路人!尤其是孩子做错事时,冷静下来,正确的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经过,让他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去纠正,这才是正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