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静今年23岁,在过去一年,她一直有严重的失眠情况甚至有时候会在夜深人静时,眼神呆滞地躺在床上,泪流满面,觉得自己活着没有任何意义当意识到自己的精神状态越来越糟糕时,她开始寻求医生的帮助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她被诊断为患有轻度抑郁症,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抑郁症的人喜欢说这三句话?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抑郁症的人喜欢说这三句话(有抑郁倾向的人)

抑郁症的人喜欢说这三句话

小静今年23岁,在过去一年,她一直有严重的失眠情况。甚至有时候会在夜深人静时,眼神呆滞地躺在床上,泪流满面,觉得自己活着没有任何意义。当意识到自己的精神状态越来越糟糕时,她开始寻求医生的帮助。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她被诊断为患有轻度抑郁症。

就在小静接受相应的治疗时,她和身边的朋友谈及了自己患有抑郁症的事情,然而朋友都说他们和小静一样,也有很多烦恼,觉得小静就是太矫情了,心态不好,想太多了......这些既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也没有从抑郁症患者角度出发的话,对于像小静这样的抑郁症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小静的朋友们之所以会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内心对于抑郁症的认知存在偏差。抑郁症并不小众,2021年,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及治疗》报告中显示,中国成年人患上抑郁症的概率高达6.8%,但是人们对它的正确了解却不多。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增大,有些人还会把抑郁当作朋友之间消遣的话题,表达自己的生活不顺利,但“抑郁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关于抑郁症,你了解多少?

抑郁症又称为抑郁障碍,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其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大脑功能异常、社会因素都有关。其中大部分抑郁症主要是由于遭受到了叠加性的心理创伤以及不断自我否定所导致,也就是说,抑郁症与心理社会因素的联系更为密切

抑郁症和躯体疾病不一样,不会出现明确的器质性改变,也不能够通过明确的生理学、病理学、生化学、影像学的指标进行诊断。一般诊断抑郁症主要通过症状表现以及症状的持续时间,社会功能损害等方式。

患有抑郁症的症状表现主要为连续且长期的心情低落,轻者闷闷不乐,重者痛不欲生。抑郁症患者也不太乐于与别人社交,经常将自己封闭起来,非常被动。认知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注意力、记忆力会下降。同时,抑郁症患者也会出现失眠、乏力、食欲不振等躯体症状。

除此之外,抑郁症患者在说话方式和表达方式上与普通人也有一些区别。《临床心理科学》中发表过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抑郁和自杀意念特有的标志是高度使用绝对主义的词汇。

语言分为内容和风格两大部分,抑郁症患者的语言内容更多地会表达负面情绪,经常会用到“孤独”、“悲伤”的词汇。另外,抑郁症患者很少使用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代词“他”、“他们”,抑郁症患者会更喜欢使用第一人称单数代词“我”、“自己”。这说明抑郁症患者对与他人的联系比较少,会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而在语言风格方面,抑郁症患者会觉得这个世界非黑即白,因此他们经常用到绝对主义的词汇,例如“完全”、“一定”、“总是”。该研究还发现,在自杀意念论坛上,绝对性词汇占比高达80%。如今临床诊断中也经常会用到绝对量值和概率,评估患者是否有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

了解抑郁症的语言,对理解抑郁症患者的想法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抑郁倾向高的人经常把这5句话挂在嘴边

如果身边有人经常将以下这5句话当做“口头禅”,那他很有可能就有抑郁症的倾向。

1、“都是我不好,我什么用都没有。”

抑郁症患者会有一种“低价值感”,对自己抱着极不自信的态度,一昧的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做事情力求完美,不允许自己犯任何错误。如果是别人没有做好,还会把责任推卸在自己的身上,责怪自己。就算已经将事情做得非常优秀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喜悦感,甚至还是会贬低自己。

久而久之,他们会越来越自卑、自闭,并且下次做类似的事情就会畏首畏尾。如果长期处在这种抑郁的状态中,会对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患上抑郁症。

2、“好无聊,生活真没意思。”

有抑郁症倾向的人经常会把自己囚禁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不喜欢别人打扰。觉得没有人懂自己,自己也不想去了解别人,一般也不会轻易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长期下来,个人压力堆积越来越多,而且没得到释放的情况下,情绪越来越低落,对很多事情都失去了兴趣。于是会觉得很无聊,生活很没有意思。

3、“烦死了”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偶尔出现一两次“烦死了”这句话并不代表着什么,但若频繁出现,那就很有可能具有抑郁症的倾向。抑郁症患者的内心比较脆弱,很容易就会感到孤单,碰到很小的挫折和困难,就会无限放大,觉得难以承受。总是会出现悲观的情绪,感到莫名其妙的心烦。甚至会出现异常暴躁烦躁,难以自控。

4、“没有胃口,不想吃饭”

正常人会在饥饿的刺激以及食物的色香味下,分泌唾液,产生食欲。但是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皮质在慢性长期压力下,进食判断的能力会降低,从而出现没有食欲以及进食困难的症状。慢慢地就会对吃饭失去了兴趣,经常会说“胃口不好,不想吃饭”,而且容易造成身体营养不良,身材也逐渐消瘦的情况出现。

5、“是不是我离开,就能解脱了”

正常人和有抑郁倾向的人在沮丧时的思想有所差异,正常人会想“这个世界怎么会有这种事情,这种人,碰上了真是倒霉”。而有抑郁倾向的人则会觉得“自己要是死了,自己和别人就都能解脱了”。他们觉得死了就不用面对这些事情和人了,别人也不会因为他而感到心烦。

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自己或者身边有人经常絮絮叨叨的说出以上5句话的时候,那么就要引起注意了,可能是抑郁症早期的一些表现。如果没有重视这些抑郁倾向,导致抑郁症爆发,就得需要尽早接受专业的治疗。

不要怕,不过是生了一场病,能治好!

抑郁症和跌打撞伤,感冒发烧一样,是个疾病,并不需要太过担心,更不应该被歧视,抑郁症是有可能治愈的。在临床治疗方面,一般轻度抑郁症主要是进行心理治疗,中度抑郁症则需要结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严重抑郁症就必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还要辅以心理治疗。如果病情非常严重,产生的强烈的自杀念头,就需要用到物理治疗,例如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等。

目前常用的心理治疗是认知行为疗法(CBT),主要是通过帮助抑郁症患者识别以及纠正自己的认知误区,从而改变抑郁症患者对人、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改变其负面的心理状态,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效果。认知行为疗法的整体效果是很不错的,对于刚刚接受CBT的患者来说,效果会更好。

其实可以将认知行为疗法运用在生活中,如果有非常信任和认可的人,可以和他们一起复盘抑郁发作时的心理活动,通过别人的帮助,改正自己的认知错误。在抑郁症再次发作的时候,就可以提高察觉,预防出现不好的认知行为。

其实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的方式会比单一的方法更有效果。抗抑郁药能够调节神经递质浓度,从而改变大脑生化和器质,让情绪平静下来,变得更积极,看到事物的想法也会更正面一些。而且抗抑郁药的价格并不贵,也不难获取。

但是服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每个人的生化特点和康复环境都有一些不一样。有些人吃了会有明显的效果,有些人吃了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导致情绪崩溃。

不要觉得抑郁症是一件难以羞耻的事情,不敢去看医生,怕身边的人知道。得了抑郁症说明心理方面存在一些bug,在医生的帮助下,通过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会成为一个更优秀更强大的人。

而且抑郁症患者比普通人更需要他人的关注和鼓励支持。希望每个人面对郁症患者的时候,能够用友好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有时候一句温暖的话,一个真诚的微笑,都有可能会成为他们的黑暗世界里的一道光,甚至是活下去的动力。如果实在不理解抑郁症患者,不要恶语相向就是最基本的修养。

在和抑郁症患者交流的时候,要学会耐心倾听,尽量避免刺激性的语言。这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心理压力的释放方式。另外,还可以帮助患者在白天多做户外活动,或者做一些他以前比较喜欢,而且又很简单,完成度比较高的事情。既可以减少白天的睡眠时间,减少夜晚的失眠率,还能够获得成就感,让他们内心产生成就感。

结语:

抑郁症不是矫情这么简单,不要不把它当一回事。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传统概念上的医生是他们的医生,社会上的人也同样是他们的“医生”。大量临床病例都能说明,在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规范服用药物的情况下,再加上身边的人的关注和支持,很多抑郁症患者最后都能真正地走向康复。

参考资料:

[1] 柳叶刀:这类易误诊疾病,九成中国患者未能得到治疗,健康界,2022-04-01

[2] Mohammed Al-Mosaiwi,Tom Johnstone. In an Absolute State: Elevated Use of Absolutist wordsls a MarkerSpecific to Anxiety,Depression,and Suicidal ldeation. 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8

[3] 年纪轻轻为什么会得抑郁症?还能康复吗?,医学界,2022-04-05

[4] 如何开导身边的抑郁症群体?,中国医学科普, 2019-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