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传说故事大全(葫芦河畔话葫芦)(1)

葫芦图腾

我国各族最为流行的共有神话,大概要算葫芦神话了。根据不完全统计,汉,怒、白、佤、苗、瑶、畲、水、侗、壮、哈尼、纳西、拉祜、布依、仡佬、崩龙、德昂、派宛以及苦聪等二三十个族(部)都有这个神话相流传。葫芦神话最为典型的是两大类:

第一类,人类由葫芦孕育。这可以以布郎族的神话为代表。神话说,在开天辟地的时候,地上已有了花草树木和鸟兽虫鱼,只是没有人。不知什么时候,在一个空旷的山谷里,长出了一只大葫芦,里面孕育了许许多多的人,但是他们像娘肚内的胎儿一样没法出来。后来,从遥远的地方飞来一只大天鹅,它用凿子似的嘴把葫芦啄了个大洞。于是,布郎人的祖先和他族人的祖先渐次来到了世上(云南人民出版社《布郎族简史》)。

第二类,人类由葫芦使祖先在大洪水中得以再生。这可以墨勒人洪水神话为代表。神话说,不知多少万年前,天神阿白偷偷地告诉人们说:“地上要发洪水啦,你们赶快搬到大葫芦跟前去住吧!”大家都不相信,只有哈布贴兄妹照天神的话做了。不几天,地上果真发了空前大水,一连九十九天不退,人们都被淹死了,只有躲在葫芦里的阿布贴兄妹幸免于难。后来,他们生育了五个女儿,分别嫁给了熊、虎、蛇、鼠和毛虫氏族,重新繁衍了人类(上海文艺出版社《白族民间故事选》)。

此外,还有将两个故事揉合成一个神话的,这就是神农架《黑暗传》传说的汉族创世神话。神话说:神的时代,由于诸神纷争,终于导致了一场大洪水,把神们都淹死了。这时,从洪水中飘来一只大葫芦,玄黄老祖把葫芦捞起来,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对少男少女。于是,他把兄妹命名为“龙氏”。龙族便由此兴旺起来,人类也由此兴旺起来。

对这些神话,一些学者把他们看成一般的创世神话,都认为是初民的自然崇拜及自然斗争的折射反映,而否定它是图腾神话,也不认为是图腾崇拜的反映。对此,另有不同的看法。

众所周知,一般的创世神话与图腾神话是有区别的。创世神话中的主角仅仅是人们心灵中的创世偶像,没有相应的祭祀和禁忌。图腾神话中的主角是族神、祖先(或救星),且用作氏族(部落、部族)的徽号,相应的还有一定的祭祀和禁忌。只有在创世神话的主角同时又是图腾神的时候,两者才可以划等号,比如北美印第安人的郊狼神话即是。

同样,自然的图腾崇拜也是有区别的,虽然两者的主导思想基础都是泛神论,但是,前者崇拜的对象,人们对它敬畏,却不把它当作祖先或救星;而后者崇拜的对象,人们把它当作祖先或救星,且有一定的祭祀和禁忌。前者崇拜的对象,人们仅对它保持敬畏,并不把它当作通灵的媒介或护身的法宝。而后者崇拜的对象,人们往往作为护身之宝及通神的灵物。

上述葫芦神话的主角,第一类是人类所敬畏的始祖,第二类是人们所信仰的救星。在现实生活中,也确有许多民族是把葫芦作为祖先或救星来崇拜,作为灵物来使用的。在汉族中,也许葫芦崇拜离现今年代久远,已经很难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汉书·郊祀志(下)》记载:成帝即位之初,其祭之器用陶匏,皆因天地之性,贵诚尚质,不敢修其文也。《晋书·礼志(上)》记载:“(祭祀之)器用陶匏,事返其始,远以配故祖。”古人祭祀其所以要以陶制葫芦作礼器,与突厥人在旗帜之上绣金狼头以志不忘本的意思显然是相同的。换言之,在古人的信念中,葫芦是其祖。

跟汉族有近亲关系的彝人,就有将葫芦作为祖先崇拜的醒目例子。云南的彝人在史诗《梅葛》中认为,他们和汉、傣等九族的祖先都是从一个怪胎——葫芦中出来的。所以彝人把葫芦叫做“阿普”,把祖先也叫“阿普”。葫芦与祖先等同(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民间叙事长诗》)。在他们那里,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供祖灵的壁橱,里面供奉一至三个代表祖灵的葫芦,称“祖灵葫芦”。在壁橱的左边,写着彝文“虎”字,右边写着彝文“龙”字。祖灵葫芦如同汉人神牌,任何人不得亵渎。每当祭祖大典时,大门上必挂虎头瓢(将葫芦瓢的凸面涂成红色后绘上黑色的虎头),还须请巫师通宵达旦地跳祭祖舞,并以葫芦笙伴奏。它就是活生生的葫芦崇拜。

台湾的高山族,有一支叫派宛人,他们也自认为是葫芦里出来的一对男女的子孙。因而,有的专门选一间小屋珍藏陶葫芦。有的将陶葫芦放在祖位上,象彝人一样加以崇拜、供奉。只不过彝人的葫芦是天然的,他们是陶制的罢了(移川子之藏《台湾高砂族血统所属之研究》第一册)。

贵州的布依人祭祖时,凡巫师总要说:“盘古有灵”、“圣母(女娲)有灵”、“走入葫芦”。所谓“走入葫芦”,也就是回到祖宗那里去。可见,他们也是将葫芦作为始祖崇拜的。基诺人、阿佤人和苗人等,不但把葫芦作为祖先来崇拜,还作为救星来崇拜。阿佤人说,他们和兄弟民族最早都来自“司岗里”——成熟的葫芦。基诺人也说,他们和汉人、苗人、傣人等同出一个大葫芦。“基诺”二字是最后挤出来的意思。哀牢山彝人的某巫师说:滇、川、黔各地的彝人原来都是用葫芦作祖灵的,后因人口增长而分支,才分别采用了其他多种植物作祖灵。只有倮罗人这一支保持了原来的传统(刘汉尧《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第225页)。这就道出楚雄州等地彝人以竹、松、梨等代替葫芦为祖灵的原由。这里我们也从一个侧面看到了阿佤族人、基诺人和苗人的类似转变。

云南的苦聪人除把葫芦看成祖先崇拜外,还把葫芦籽当作护身之宝,在小孩衣领上缝着葫芦籽。这种原始的辟邪祛灾的功能是图腾所具有的,无疑,苦聪人的葫芦意识是一种图腾意识。

贵州台江、剑河一带的苗人,曾一度把葫芦作为祈求子孙繁昌的灵物。在举行求子仪式时,负责祭祖家族的妇女盛装经过一张矮桌子时要撩起裙子,桌子一边的礼师将葫芦置在身下,故意使里面的酒水溅洒妇女们的衣襟脚边,以象征授孕。还有些地方在过年杀牲的祭祖高潮中,把“央公”、“央婆”背来踩鼓,或绕村表演交欢,站在旁边观看的人们往往热烈地欢呼。此时,司仪者则“以葫芦盛酒水,象征性地向盛装的妇女们洒去,以表示人类繁衍”(覃桂清《苗族古代的生殖器崇拜》、《民间文学论坛》1986年第二期)。

了解原始生育观的朋友都知道,在部民中有一种普遍的意识,认为人是图腾感应所产生的,我国古籍中保留着许多这样的感应神话。如女节接大星而生少,握灯见大虹而生,女修吞玄鸟卵而生大业,沙壹触龙化沉木而生九子等等。苗人以葫芦作求子灵物,也是远古图腾感应的遗风。

汉族自古至今同样是把葫芦看作灵物的。《国语·楚语(上)》记载:“先君庄王为匏居之台,高不过望国氛”。“匏居之台”者,即国家吉凶的观测台。显然,楚人是把葫芦作为占测“国氛”的灵物来使用的。

在汉族的民间故事中,也有不少将葫芦作为灵物的,《春旺和九仙姑》的故事说:九仙姑下凡数年,有一次,忽然想到要上天为父亲祝寿。于是在天井里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很快长上了天,她就踩着葫芦藤上天了。还有个《宝葫芦》故事说,很久很久以前,世上有只宝葫芦,谁得到它谁就能拥有一切,要什么东西,只要敲三下,葫芦就会把你想要的东西呈现在眼前。

那么,这个神秘的古老的葫芦图腾,究竟归于哪个民族(部落)?哀牢山倮罗彝的巫师在回答为什么在祭祀大典时必须用葫芦笙来伴奏这一点时说,因为葫芦笙是葫芦祖伏羲、女娲发出来的声音。换句话说,用葫芦笙吹奏,好比祖灵到现场“讲话”了(刘汉尧《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

关于伏羲、女娲与葫芦的关系,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作了详细的考证,他以大量文字阐述了“伏羲”、“女娲”读音转换的来龙去脉后说,伏羲与女娲,名虽有二,义实之一。二人本皆谓葫芦的化身。所不同者,仅性别而已。称其阴性的曰“女娲”,犹言“女匏”“女伏羲也”(《闻一多全集》第一卷)。

闻一多先生的考证与彝人巫师的说法不谋而合。毋庸置疑,这个考证是可信的。那么,伏羲、女娲氏也就是葫芦氏。美国著名文学家罗维先生告诉我们:大量的事实证明“氏族往往以动植物之名为名,而间或也以其它自然现象为代替。陪伴这种取名方式而来的,往往还有好些以氏名动植物为中心的信仰和习俗(《初民社会》中译本第164页)。由此我们可以推知,这个葫芦氏,就是以葫芦为图腾的氏族。葫芦就是这个氏族的图腾。进而言之,这个葫芦图腾,也就是汉、彝等几十个民族所供奉的共祖,是迄今所知道的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早的图腾。

中华民族的祖先为什么要以葫芦作为图腾呢?大多数学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根据植物学家介绍,葫芦可分为五类:一曰瓠,二曰匏,三曰壶,四曰悬瓠,五曰蒲芦。葫芦是先民们生活和生产的一种必须品。而部落志又告诉我们,部民们往往把一种与自已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东西奉为图腾。

其二,葫芦是子孙繁昌的象征。比如,作为仰韶文化期四大图腾之一的鱼,闻一多先生认为在民族语言中就含有”生育繁盛的意思。跟鱼一样,葫芦籽多,也是多子多孙的典型。奉葫芦为图腾,同样是对子孙繁盛,长久不绝的祝愿。

其三,葫芦是始祖们渡过大洪水劫难的救星。无论《圣经》、《古兰经》上的神话、希腊神话,或美州印第安神话、澳州土著神话、非州黑人神话,都一致认为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大洪水,只有极少数人幸存。神话是现实的折射反映。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曾经对我国25个典型的洪水神话作过分析统计,结果发现有57.2%的神话主角是凭借葫芦及由葫芦演变而来的仙瓜、南瓜、黄瓜等作避水工具而余生的。所以,我们的祖先以救星葫芦作为图腾是不难理解的。

葫芦岛传说故事大全(葫芦河畔话葫芦)(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