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巴奥米特医疗器械NexGen膝关节产品智能车间,通过使用自主研发的“小批量柔性化”产线,使产品生产周期从9天缩短为2.2天,生产效率提高4.5倍全球范围内,每5例膝关节置换手术就有1例来自这里,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常州新北聚焦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规划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巴奥米特医疗器械NexGen膝关节产品智能车间,通过使用自主研发的“小批量柔性化”产线,使产品生产周期从9天缩短为2.2天,生产效率提高4.5倍。全球范围内,每5例膝关节置换手术就有1例来自这里。

江苏博之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一条12米长的FAKRA射频线束智能生产线,隐藏着许多你看不见的“质检员”,有的负责CCD视觉检测,有的负责压力检测,产品一旦检测不合格将被自动“淘汰”。

机器人变得更加灵活,车间变得更加“聪明”,这些“高新智造”释放出巨大潜力。2021年,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有12家企业(车间)入选全市智能车间,入选数并列全市第一。这些车间涵盖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医药及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各领域,在“智改数转”的风口,涌动的智能制造大潮,正在高新区掀起一场“新制造”革命。

“人力”向后,机器“站”到前台

围绕“两特三新一智能”产业集群,近年来,常州国家高新区聚焦探索产业集群的“智改数转”路径,面向重点产业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数字化提升改造,通过引导企业申报首台(套)重大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研制赶超工程等途径,以点带面提升全区装备实力,精准支持智能制造从面上覆盖向深度应用转变。

2021年底,高新区企业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梯队,为全市唯一入选企业。企业建设智能制造场景,实现了能效大幅提升:动车制动盘产品单班人均产能由4只提升至8只,提升100%;智能生产线单班作业人员由原来的6名减少为3名,内部生产周期由3天缩短至0.5天,改善83%;产量也由原来的4000片,提高到全年12000片。

“人力”向后,机器人向前,以精益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战略转型方向,高新区智能制造发展进入了构建科学、精益、高效管控的新阶段。截至目前,高新区累计创建市级智能车间80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43个,市级智能工厂3家,省级智能工厂2家,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家。高新区先后成功创建为首批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省级“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基地。13家企业入选常州市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1家企业成为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全区智能装备产业基础日益巩固,累计获评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42个,常州市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137个,全市占比近30%。2个国家强基工程项目和3个省级高端装备研制赶超工程项目顺利竣工。

以数赋智,制造“飞”上云端

“看得见”的是智能化设备井然有序,“看不见”的是工业互联网紧密交织。高新区的一条重要经验是——上云用数赋智,全面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2019年,高新区传统制造业的破茧蝶变进入了新阶段。向外振臂高呼,华为云常州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简称“创新中心”)正式落地;向内挖潜增效,制造业企业触网上云驶上快车道。利用“上云”推动企业向平台化的工业互联网演进,打通从设备联网、产线联网、企业联网到区域工业大数据聚集的完整链路,成为“数字经济”大背景下融合创新的领先新标杆。

企业信息上云后,安费诺汽车连接系统(常州)有限公司的管理成本明显下降,生产效率得到提升。该公司IT经理丁斌谈及改造后的变化说:“我们现在用了几台服务器,就达到了十几台服务器的效率,费用是原来的三分之一,电费能耗仅需原来的十分之一,生产效率有了10%的提升。”

此外,华为云与天合光能合作EI视觉检测系统,实现对光伏组件面板破片、脏污、间距等问题的AI识别,每年可节省人力成本超2000万元;与常州太平洋电力共同建设智慧工厂设备物联管理平台,设备综合效率提升8%,撬动企业智能工厂相关投资8000万;与宏发纵横协力搭建企业设计研发和工艺生产数据管理中台,新品研发周期缩短17%,每年可为企业带来间接经济效益约1500万元……

截至2021年末,全区已有近1000家企业启动或实现上云,其中近200家平均交货周期缩减了12%,研发和生产效率提升了10%,产品良品率提升了4%,人工依赖度降低了10%,为企业年减少经营成本合计上亿元,新增税收贡献超过2000万。在星级上云企业培养上,从2018年末的12家增加2021年末的268家,历年累计数和五星级上云企业数跃升全市第一。

乘势而上,布局“谋”在长远

当前,高新区智能制造建设已渐成板块效应,如生物制药板块中的千红生化、合全药业、紫龙药业;智慧能源板块的天合光能、优谷新能源;汽车板块的星宇车灯、蒂森克虏伯转向、安费诺汽车连接系统等;智能传感板块的汉得利、森萨塔科技、梅特勒-托利多等,对推动全区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具有积极意义。薛家镇、罗溪镇、龙虎塘街道等三个板块正积极创建市级智能制造示范区。

聚焦“智能制造”,加速“智改数转”,打造“智造强区”,高新区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重点产业园区(集聚区)打造区域内互通互联体系的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建设,不断优化智造环境,从金融支持、人才招引、科技创新等方面,协调解决企业在智能制造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并已建立起“联盟 服务商 科研院校 应用单位 政策”五位一体的协同运作模式,提供覆盖诊断、咨询、改造、提升全流程的“一揽子”服务,进一步做强、做优智造生态。

下一步,高新区将深入贯彻“532”发展战略,继续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制造业数字赋能,加强行业智能制造的分类指导和示范应用,力争今年再创15个市级以上智能车间(工厂),实现由“高新制造”向“高新智造”的加速演进,为建设长三角产业中轴强支点贡献“高新力量”。(吴燕翎 侯正萍 解承 朱臻 张海韵 )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