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班课场的控制,不仅关系到教学活动能否顺利推进,还关系到幼儿的人身安全问题,由于这类课堂一般是在运动场所,孩子们一不小心就变成脱缰的野马,会到处乱跑,爬高爬低,拿起器具来打打闹闹,这些行为都容易造成受伤,引起家长的投诉以及合作单位的不安;所以,在教学时乃至于在休息时段,怎么样才能有效的镇得住场面,是每个新手教练都要破解的难题。

对于新教师或者新教练(特别是男教师男教练,会更不擅长控制场面)而言,在幼儿班进行教学活动时,如镇得住场面是个很关键的问题;假如你习惯了带中小学水平的学员课程,你会理所当然的认为,那就把教学的要求或标准“减半减量”之类的思路来解决问题,实际操作上却是降无可降减无可减,如果说,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其思维能力的话,那么幼儿园和中小学生几乎就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只能重构教学系统,去开启另一种不同的教学战略。

首先需要知己知彼,可以寻找一些幼儿体育课程的相关教案作为参考,其训练模式包括,爬、走、跑、跳、投掷、翻滚、平衡、闪躲这些最最基本的内容,而且尽可能的是以游戏的形式来教学,因为幼儿天生只爱玩,不爱其它的事情。比如说,你要训练一群孩子的自控能力,可以玩一个游戏叫123木头人,老师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一群幼儿,老师在嘴上念123 、123(随机重复多次)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说到动的时候,老师转过身,看看后面哪个幼儿动了,动了就得淘汰或者小罚。

1,情绪的演示

能够轻松的换脸,

脸部表情包括,喜、怒、哀、乐、悲等等,在关键的时候,能有效传达管理信息,我(教练)现在生气了,是你的行为触发我(教练)的生气;从而提醒幼儿,他(她)的某某行为超界了;比如,教练要求幼儿站在自己的位置(小点上)的时候他(她)却这跑里一下,那里搞一下的。

我(教练)现在很开心,是你的行为触发了我(教练)的开心;因为你做了配合教学的事情,比如,教了一个动作(或布置了一个小任务),他(她)认认真真的去完成了。

幼儿园的小孩子所具备的认知水平并不高(不过认知水平有时候是整体环境造成的),但是当你在适当的时候,有效的传达了生气这一情绪,他们是能够理解和接收到的。所以有时候,需要老师在那里说一大堆的大道理,但是这番的重点只有一个,就是,老师生气了,你们的小糖果没有了。

2. 语言的传达

渐变的语调

你会发现,学过表演或舞蹈的老师,她们在控制幼儿教学场面就很得心应手,因为她们的举手投足,都有办法引起幼儿的关注。

形像的语言(符合其年龄段的语言)

比如,当你说给我排成一列纵队,那他们很大的概率会不知所措(听不懂也许听懂但是觉得没意思没动力),但如果你说,到老师前面来搭火车(那就好玩多了),那收到的效果就明显会好很多,有一二个幼儿听懂了在前面搭肩膀排成一队,反应慢的孩子纵然一开始没听懂,看到别人做出来,也就看懂了,也就跟着做起来。

比如,当你(教练员)很生气的说“站好”,就是没人搭理,因为,在幼儿头脑中,很难理解“站好”是什么样的概念,但是你换了个词,现在请小朋友们变成“木头人”,而且我们来看看谁变得最像,效果一定好得多。当然,前提是他们有玩过“木头人”的小游戏,知道木头人就是不许说话不许动的样子。

4,界限的分明

奖惩的分明,表扬就是鼓励,批评就是制止,表扬班级在上下楼道的时候有序的排队,批评个别人在湿滑的地板上奔跑。该鼓励的时候不能模糊带过,该制止的时候也不能听之任之。如果实在是在当其时无瑕顾及,那也要在幼儿能记得的时间内补做相应的处理,要不然犯规的孩子越来越变本加厉,没犯规的孩子心里愤愤不平。

关系的分明,教练和幼儿的关系,最好是不即不离,一方面不能亲近,一些新教练一看到萌萌的小孩子,就会对他(她)又抱又亲的,其实这就为后面的工作埋下隐患,一个班那么多人,肯定会造成有亲有疏,亲近的孩子哪天在课堂上跟(作为教练的)你抬起杠来,事情也就不好处理。另一方面也不能太疏远,要不然有些小孩子,很想上个厕所也不敢举手,造成尿裤子又哭泣的情况之类的就不好收拾。

课堂和非课堂的分明,在课堂范围内就得明确一种气氛,这一点通过前面的奖惩分明的方法来实现。

5,奖惩的工具

奖惩的工具可以是红花榜,也可以是小糖果(咸金枣),也可以是小玩具,也可以是某个游戏的参与机会。

有一句古话叫“作威作福”,就是在团队体管理上,得有所给予才能有所剥夺,比如你给了他(她)一朵小红花,你才能够“威胁”说把小红花收回;幼儿为什么不怕你?毕竟他手上也没有什么“把柄”在你手上呀,为什么要怕你?所以,想让一个幼儿怕你,有一个办法,就是给他一个东西(最好是受欢迎的东西,可以是荣誉类的红花榜,也可以是实物类的小玩具),这样一来,他就有东西可以失去了。幼儿会关心自己得到什么或者失去什么(患得患失这方面,有时比大人还执着),所以当你说,表扬动作快的回到自己的位置的小朋友,的效果,就好过说,所有人归位,因为后者既没有说明会“得到”什么,也没有“失去”什么,也就等于是与己无关的事情,干嘛要听。

当你表扬或者批评一个幼儿的时候,他本人和其它人多半会放下自己手中的事情来听你把话说完,毕竟在幼儿思维中,人和人的关系也简单,就是老师和我,就是这节课老师表扬我,老师批评我,老师没理我或者老师说了一堆我听不懂的话。所以要让每个具体的人知道,老师和他是有关联的。

幼儿对新奇的东西感兴趣,对跟平常不一样的东西感兴趣,有极强的好奇心,所以老师在教学时自我的特色是很重要的,如果让小朋友对你好奇,产生了对你的探索意愿,那么幼儿的注意力就会一直跟在老师的身上,这时做任何教学活动,你都不用担心会有幼儿在开小差,当然,特殊情况除外哦。

比如,当你要幼儿们做一个前俯压的动作,(就是坐在地上,两腿脚伸直于前,上半身向前俯压,双手抓住脚的动作),教练可以先要求大家坐下来,拿出两只手,就说我们要变成小兔子,然后两只手放在脑袋上,伸直两只手指变成兔耳朵竖起来,然后,两只兔耳朵又变成了两个小人,两只小人慢慢走下来,走在脸上,走在脖子上,走在胸口上,走在肚子上,走在大腿上,最后走到了脚上。这个过程大多数的孩子会目不转睛的看着教练,并跟着做起动作来,就好像两只手真的是变成了两个小人从头上走到了脚上。

后记:

在参加幼儿班教学之前,我在道馆有着多年的的教学经历,主要对象是中小学年龄段的学员,自认为能应付所有课堂事件,然而在初次尝试幼儿教学活动的之后,我产生了十分强烈的受挫感,感觉这么多年的经验没有能用得上的。于是我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幼儿班的教学场面那么难控制?

符合其年龄段的思维方式和言行非常重要,我们大多数人一路从小长到大,早已经缺失了那种思维方式,不过也还能模糊的记得,小时候哪个老师对咱冷漠,哪个老师对咱友好以至于哪个老师对自己很不公平,如果知道教学行为所会产生的后果,想必大部分教学工作者都会更专业的对待自己手上的事务。

跆拳道校本课程教学建议(跆拳道教学之幼儿园班的课场管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