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 ,

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

哪些症状是帕金森病的表现?

如何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病?

中医治疗帕金森有什么好办法?

我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叶江琳

主治医师叶譞斐

来和大家聊聊

往下看,一同掌握知识点

手抖≠帕金森病

手抖又称为震颤,是指由主动肌和拮抗肌的交替或者同步收缩产生的手部有节律的不自主运动。通常,大家认为老年人出现手抖就是得了帕金森病。实际上,手抖≠帕金森病,因为引起手抖的原因还有很多。

临床实践研究发现,症状的及时识别是提高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诊断的关键和基础,可以避免延误治疗。所以,让我们来了解帕金森病的症状。

总体来看,帕金森病有超过40种症状表现。所以,每一位患者的症状经历可能会各不相同。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现症状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

运动症状:可总结为“抖、僵、慢,摔”四个字。

即“静止性震颤”, 帕金森病最常见的症状,是指手、胳膊、小腿等部位不由自主地抖动。早期常从一侧上肢远端开始,表现为手指像在搓丸子或数钞票一样运动,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肢体,晚期可波及下颌、唇、舌以及头部。肢体静止时明显,活动时颤抖减轻或停止,睡眠时消失。

即“肌肉僵直”, 很多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身体僵硬比较明显,是指肌肉变得紧绷,活动时感到僵硬、沉重、不灵活。脖子僵硬以至于被身后的人呼唤时要整个身子转过去看,而不能正常回头;胳膊或腿僵硬,穿衣服时很难把手伸到袖子里,穿鞋时很难把脚伸到鞋子里;面部肌肉运动减少,眨眼减少,表情呆板,像是戴了一副面具,医学上称为“面具脸”。

即“运动迟缓”, 很多病人日常生活中会出现洗脸、刷牙、穿衣的动作缓慢,手不太听使唤,扣扣子、穿袜子、系鞋带很费劲,夹菜时很容易掉,以前做事很利索,现在就连做简单的事情也要花很长时间。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写字困难,笔迹弯曲,越写越小,医学上称为“小写症”。

即“姿势与步态异常”,帕金森病患者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开步,身体前倾,弯腰驼背,重心前移,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即“慌张步态”。也会出现“冻结步态”,抬不起步来,后期站立时都无法维持平衡,出现易跌倒的情况。

运动症状的症候群,不一定同时出现,可以先后出现,所以要及早发现、诊断和治疗。

非运动症状主要包括嗅觉减退、劳累感、焦虑抑郁、失眠、恶梦、梦中拳打脚踢、肢体麻木、便秘、流涎、发汗异常、幻觉、认知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帕金森自测,一起来测测

九问,揪出帕金森。(以下每个问题,如果答案为“是”,计1分,“不是”计0分。)

1.你从椅子上起立有困难吗?

2.你写的字和以前相比是不是变小了?

3.有没有人说你的声音和以前相比变小了?

4.你走路容易跌倒吗?

5.你的脚是不是有时突然像粘在地上一样抬不起来?

6.你的面部表情是不是没有以前那么丰富?

7.你的胳膊或者腿颤抖吗?

8.你自己系扣子困难吗?

9.你走路时是不是脚拖着地走小步?

九个小问题,得3分以上,或伴有便秘、嗅觉下降、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等症状,建议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进一步检查,早发现,才能早治疗。

除了9个小问题,以下还教大家五个动作自测有没有帕金森样表现:

1.双手伸直,迅速地做翻掌动作,就是手掌向上向下做轮替动作,帕金森的病人会变慢和迟缓。

怎么样判断自己是不是帕金森(别帕)(1)

2.伸出一只手,食指和拇指做对指的动作,幅度尽量大,频率尽量快,帕金森的病人幅度会逐渐变小,频率会逐渐变慢。

怎么样判断自己是不是帕金森(别帕)(2)

3.再伸出一只手,做伸掌、握拳的动作,幅度尽量大,伸掌的时候尽量展开,握拳的时候握紧,频率尽量快,帕金森的病人幅度会逐渐变小,频率会逐渐变慢。

怎么样判断自己是不是帕金森(别帕)(3)

4.抬起一只脚,用脚跟做跺脚的动作,幅度尽量大,频率尽量快,帕金森的病人幅度会逐渐变小,频率会逐渐变慢。

怎么样判断自己是不是帕金森(别帕)(4)

5.脚跟不离地,脚尖做拍打地板的动作,也是幅度尽量大,频率尽量快,帕金森的病人幅度会逐渐变小,频率会逐渐变慢,或者不协调。

怎么样判断自己是不是帕金森(别帕)(5)

大家都学会了吗?如果您或身边朋友做这五个动作有变慢,幅度变小,或左右不对症的情况出现,可前往神经内科进一步咨询及检查。

中医防治“帕”有妙招

到目前为止,帕金森病仍然是一种不可治愈性疾病,但已有许多治疗方法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药物治疗、深部脑刺激起搏器手术治疗、“磁波刀”治疗、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康复训练等,这些治疗均可以有效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

叶江琳指出,早期可以先用中药来治疗,中期再结合西药,中西医结合治疗。

帕金森病的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步态障碍、姿势平衡障碍、语言吞咽障碍等进行康复或运动训练。患者可以进行健身操、太极拳、慢跑等运动。

日常生活中需在房间和卫生间加设扶手、防滑橡胶坐垫,使用大把手餐具等,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姿势平衡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摔跤的最常见原因,因此,患者在平时康复运动中需主动调整身体重心、踏步走、大步走、听口令、听音乐或拍拍子自行走,必要时使用助行器,做好防护。

中医四招来延缓

中医认为,帕金森病主要是由于年老体虚,肾精气血亏虚、脾胃失调等原因导致的。因此,治疗帕金森病首先要补益肝肾,调养脾胃,加强体质。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妙招如下:

妙招一:滋养肝肾

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筋,肾藏精生髓,肝肾得滋养,则筋脉得濡养。因此,滋养肝肾有助于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常用的中药有地黄、枸杞、阿胶、麦冬、杜仲、肉桂、黄芪等,可以帮助改善震颤、无力、僵硬、口干、头晕、耳鸣等症状。

妙招二:调理脾胃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的重要器官,而帕金森病患者常常伴随着消化系统的症状。中医治疗帕金森病需要调理脾胃功能,改善胃肠道的吸收和排泄功能。脾胃健运,则生化有源,气血充足。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党参、陈皮、茯苓、白术等,可以帮助改善疲倦乏力、气短、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

妙招三:活血化瘀

帕金森病患者肌肉僵硬,活动迟缓,容易出现气滞血瘀经脉阻滞。中医治疗帕金森病可通过行气活血化瘀法来改善气血不畅,筋脉失养的症状。常见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田七、桃仁、全蝎等,可以帮助加速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疼痛。

妙招四: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较为明显的疗效。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常见的针灸疗法包括:耳针、头针、体针等,取穴可取手五里、曲池、合谷、足三里等。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全面干预治疗很重要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同时,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存在于帕金森病的任何阶段,在疾病初期和晚期表现更为明显,它不仅可以加速疾病进展,还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加重患者的运动症状。所以,科学的心理调节治疗要贯穿帕金森病患者诊治的全过程,需要医生、患者和家庭共同努力。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帕金森病,克服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患者保持放松乐观的心情,保持充足睡眠,多运动锻炼。

让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培养其听音乐、读报、养殖花草等爱好。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克服自卑心理。

严重者可以加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同时还可以辅以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等。

科学识“帕”,全面抗“帕”,可以有效延缓帕金森病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科室介绍

内三科(脑病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三科(脑病科)以中风为主攻病种,发扬中医特色,救治了许多中风急危重症患者,在中西医结合诊治中风(脑梗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配有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对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系统康复治疗。根据中风的发病特点进行创新性分期治疗:中风急性期治以“开窍醒神、活血化瘀”为主;中风恢复期重视扶正,以温补脾肾为主,兼活血涤痰;中风后遗症期以益气血、补肝肾、填精益髓为主法。并根据本科成员的多年临床经验研制出益气活血片,实验研究证明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防止血栓形成,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此外,近两年逐步在眩晕和颤证两个优势病种上发挥中医特色,运用陈根成主任推崇的“命门”学说,通过“温养命门”的治疗方法,结合临床实践,积累较为丰富的经验,疗效满意。

【科室文化建设】

中医治“人”,以人为本,坚持仁心仁术,科室本着“病人至上,服务患者”的宗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中西互补,给患者带来了满意的疗效,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专科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坚持“大医精诚”的传统医德,维护患者的利益,用心治病救人。

【中医特色疗法】

开展以脑血管病为重点的中风康复治疗及中医特色疗法如针灸、贴敷、穴位注射、中药奄包、中药外洗等。开展开天门手法治疗,对于眩晕、头痛等疾病有较好疗效;开展耳穴压豆治疗,对于中风、眩晕、失眠取得满意疗效。

专家介绍

怎么样判断自己是不是帕金森(别帕)(6)

林兴栋 主任中医师、教授

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健康服务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老年病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疗中风(脑血管病)、头痛、眩晕、失眠、帕金森氏病、脑炎(多发性硬化)、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和中医药防治(热病)感染病。

出诊信息

总院: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总院地址: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大道261号

怎么样判断自己是不是帕金森(别帕)(7)

叶江琳 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

擅长

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在中风、失眠、眩晕、痴呆、头痛、肢体麻木等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

出诊信息

总院:周一下午、周六上午芳村分院:周四上午

芳村分院地址: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西芳信路131号

怎么样判断自己是不是帕金森(别帕)(8)

齐维 住院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擅长治疗脑血管疾病,眩晕,周围神经病,失眠,郁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出诊信息

总院(院本部):周二下午

总院地址: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大道261号

怎么样判断自己是不是帕金森(别帕)(9)

叶譞斐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病科主治医师,擅长神经内科疾病的中西医诊治,如帕金森病,中风,眩晕,周围神经病等。熟练掌握神经电生理检查。担任中西医结合学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及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神经损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课题2项,发表论文数篇。


整理自新浪网与健康中国

初审:叶江琳

排版编辑(实习生):林于琳

文字编辑:叶美琪 | 校对编辑:李龙浩

审核:王剑 | 审定发布:范琳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