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青,对于普洱茶而言,是生命的刚刚开始,但对于中国传统的绿茶来说,最后的烘青,已是结束。

洞庭碧螺春,一个近乎传奇的名字。它是中国传统绿茶中,以鲜嫩著称,最为“娇贵”的一款茶。泡茶时,为了避免茶叶被“烫伤”,从而破坏口感,要先注入水,而后再将茶叶放下。

安徽名茶是什么茶叶碧螺春(绿茶精品茶叶之一)(1)

千年前的历史,时至今日,仍旧不断被人们反复提起。“洞庭茶”,是民间最早的名字,过去的故事里,呈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位来到此处的外乡人,喝到洞庭茶时连连惊呼,太香了,香得真是吓煞人!一次口感的绝妙体会,让洞庭茶从此改名“吓煞人香”。

1699年,康熙南巡,在苏州品到此茶大加赞赏,但觉“吓煞人香”茶名不雅,于是赐名“碧螺春”,从此成为皇家贡茶。又因为产在洞庭西山和东山,所以就叫“洞庭碧螺春”。

不同于龙井因产地得名,碧螺春的茶名是其色,形,意的直接写照。碧螺春纤细卷曲,白毫密被,白毫是茶树嫩芽背面的纤细绒毛,多寡是碧螺春嫩度高低的一个显性特征。

人们不免将杭州龙井和苏州碧螺春产生对比,由于揉捻原因,碧螺春溶出速度快于龙井,所以相对冲泡时间短于龙井,这其中并不完全是茶叶的鲜嫩程度。

安徽名茶是什么茶叶碧螺春(绿茶精品茶叶之一)(2)

如果说龙井的香气如剑气锋芒,有春寒料峭的凛冽之感,那碧螺春则温婉娇媚,是盈杯满盏的花馥之味。

洞庭东山,烟波浩渺的太湖之滨,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具有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环境。太湖水面水气升腾,它的存在,让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而湖水的恒温作用,还可以让在气温变化多端的春季长出的新芽免遭霜冻的威胁。

对茶树来说,没有水分的干冻是最为致命的一击,太湖的滋润,使得种植茶树的土壤终年湿润,即便在寒冷的冬季,茶芽也不会被冻坏。

安徽名茶是什么茶叶碧螺春(绿茶精品茶叶之一)(3)

苏州东山曹坞村,洞庭湖边,莫厘峰下,正是碧螺春最好的原产地。200多户人家,家家有茶园,茶园中,枇杷,青梅,板栗,桃树等各种树木与茶共生。这是属于碧螺春的独特生态环境,茶树与果树相间而植,高大的果树既能为茶树遮阳挡霜,并且其根系枝叶与茶树连理交缠,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而茶树根部汁液含有多种有机酸,对土壤给予茶树共生的根菌提供理想的共生环境,自然亦可惠及果树。茶与果之间的相互影响,一如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碧螺春茶每年春分前后采摘,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上乘。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鲜叶为原料。因鲜叶形卷如雀舌,故被称之“雀舌”,一般过了4月20日的茶叶,当地人就不再叫它为碧螺春了,而叫炒青。炒青不是次等的,口味较早春的茶叶稍浓,耐泡。碧螺春这个名字,从时间意义上来说,代表着最极致的口感。

安徽名茶是什么茶叶碧螺春(绿茶精品茶叶之一)(4)

碧螺春的外形特点,被九个字形象的比喻“满身毛,蜜蜂腿,铜丝条”。而内质特点便是要求“一嫩三鲜”色泽银绿隐翠,汤色较浅,为色鲜艳;花香浓郁,清幽持久,是为鲜香浓;滋味鲜爽带果味,入口如同新鲜水果,味道鲜醇。这样的口感,是最好的碧螺春几乎苛刻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