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海霞

早就知道县城有家火烧铺做的火烧非常好吃,味道稳居本地火烧界首位,但营业时间特殊,晚上9点开门,凌晨3点打烊。

邻居大兵只要上夜班便在朋友圈晒:一个肉火烧、一个素火烧、一碗豆腐脑,10元钱吃得眉眼弯弯。

大兵跟我们普及:火烧皮薄馅多,吃时若不用双手捧着,馅肯定撒一地。

“云”吃不过瘾,让大兵给我捎几个火烧带回来,他说,只能堂食,不让带走。这点倒不是大兵撒谎,我听好几个人都说过这个规矩。

这日,单位加班,忙完已是凌晨1点,几位同事一合计,一脚油门开车开出五里路,吃火烧去。

火烧铺就一对老夫妇在忙,顾客进门后,自己盛一碗豆腐脑,一边喝着一边等火烧出炉。火烧不允许打包带走,而且顾客一次只能取一个火烧,吃完再排队等下一炉火烧。

刚出炉的火烧烫手又烫嘴,只能用纸包着,一边吹热气一边吃。

城市的繁华和拥挤在夜色中褪去,夜风吹散了时间概念,一切都慢了下来,我们有大把的时间慢吃一顿饭,仔细品味一种简单的美食,味蕾被熨帖得舒舒服服,一种优哉游哉的惬意在心中慢慢铺开。

披星戴月的日夜(披星戴月的火烧)(1)

等火烧的间隙,和老夫妇闲聊,问:为何想起将火烧铺开在深夜?

大妈抢着回答:“还不是老头子放心不下开夜车的儿子。”

原来,老两口以前开了家早餐店,儿子是夜班出租车司机。儿子夜里开车,老两口担心儿子的安全,夜里睡不着,啥时候听到儿子收车回家了,两人悬着的那颗心才归了位。

后来,老两口一商量,反正睡不着,干脆把火烧铺开在深夜,这样儿子停车等活时还能吃上家里做的热火烧。

大妈一开始担心将早餐改成夜宵,生意会受影响。大爷跟她说不用担心,他早听儿子说了,夜里想找个地方吃顿便宜饭可真够难的,在小城的路边摊上炒个菜、撸个串也需要几十元,再说过了夜里11点,连这种小摊也打烊了。

果不其然,深夜火烧铺一开张便顾客盈门,开夜车的出租车司机、下夜班的职工、下晚自习的学生和家长,还有深夜加班的白领,都是火烧铺的常客。

同事八卦,问:这火烧做得这么香,肯定有独门秘方吧?可以开连锁店,或转卖技术啊。

大妈笑着说:“哪有什么秘方?火烧做的是家常味道,自己在家怎么做,卖给顾客也怎么做,凭良心做买卖,用最新鲜的菜和肉,干净、薄利,大伙才能捧场。”

又问老夫妇,干吗不允许顾客打包带走?

大爷回答:“火烧就得趁热吃,刚出炉时味道最佳,一旦凉了,味道便寡淡许多。”

大妈忙接过话茬:“我知道我儿子,若来了活儿,半分钟也不敢耽误,放下干粮便握起方向盘。这也是俺家老头子不让顾客把火烧打包带走的原因,只能吃完付款。别光惦记着挣钱,好好吃饭把身体养好了,比啥都强。”

我明白了,把顾客当成家人招待,不让带走,只能趁热吃,是老两口做火烧的“独门秘方”,看似呆板迂腐的经商之道却暗含着家的味道。

正因为有了这种味道,才能将一种简单的美食做到极致,吸引着大家的味蕾,让舌尖多了满足和留恋,才能将“深夜火烧铺”打造成小城火烧界响当当的招牌。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