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邬先生的生命历程里,先后出现了两个女子,一个是秋月,全名年秋月,是后来荣升至西北大将军的年羹尧的妹妹,另一个本无名无籍,就连如月这个名字,也是十三阿哥临时赠送的,目的是为了填补雍正对邬先生的些许愧疚。

雍正为啥不成全秋月和邬先生(漫谈陪伴过邬先生的如月和秋月)(1)

邬先生初次见到年秋月的时候,是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彼时他刚刚被从监牢里释放出来,一事无成,孑然一身,只能寄居在四阿哥胤禛门下,当一个看众人脸色的家庭教师。

秋月的境遇也好不了多少,因为胤禛的雍王府规矩大,秋月在府里作丫鬟,也必须小心谨慎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

不过,有自己的哥哥年羹尧作为靠山,年秋月比普通的丫鬟多了份傲娇和任性,她可以随意怒怼在她看来有点食古不化的邬先生。

然而在看到邬先生因为动怒要离开雍王府的时候,年秋月却慌了神。

表面看,年秋月是在替胤禛挽留邬先生,实则是她舍不得邬先生离开。

或许是平日里的朝夕相处,令年秋月对邬先生留下很深的好感。

邬先生的睿智、邬先生的和蔼、邬先生的渊博学识,是一向刻板严厉的胤禛和杀伐果断的年羹尧所不具备的。尤其在阶层、关系森严的雍王府,邬先生这个其貌不扬的残疾人,却令年秋月感受到了难得的温暖。这份温暖,比来自兄长年羹尧的关爱更令她踏实。

面对着青春靓丽、温柔体贴的年秋月,邬先生又有什么理由不动心呢?

在遇到年秋月之前,邬先生长年被禁闭在牢狱之中,身心饱受摧残,心志早已经被磨平。如果说胤禛的知遇之恩,是令邬先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的话,那么年秋月无微不至的体贴照料,才是真正照亮了他的世界,令他那原本如同死灰一般的内心,重新燃起了生机。

可以说,邬先生和年秋月的邂逅、相知、相爱,成为森严、冰冷甚至有着些许残酷的雍王府中,最充满人情、最美好、最暖心的存在。

然而,邬先生和年秋月的相识、相交,是建立在一种乌托邦的虚幻之中。

随着年秋月的哥哥年羹尧官越做越大,年秋月日益成为维系年羹尧和胤禛之间相互平衡的砝码,而且分量越来越重要。

对于邬先生而言,他存在的价值本质就是帮胤禛夺取帝位,如果他的任何举动有悖这个目的的话,那么胤禛会毫不客气地抛弃他、除掉他。

于是乎,“明明相爱的人却无法在一起”的魔咒,不幸击中了邬先生和年秋月。

邬先生和年秋月都是身上背着沉重包袱却试图前行的人。

邬先生的包袱来自于胤禛,而年秋月的包袱则来自于年羹尧。

压在两人身上的包袱,使得邬先生和年秋月二人,最终不敢冲破那层厚障壁,去构建一个算不上惊世骇俗的爱情传奇。

邬先生最终和年秋月失之交臂,看似是一个非常坏的结局,其实对于他们二人来说,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局。

试想,如果两个人不顾一切地在一起的话,那么两个人都会成为胤禛和年羹尧之间博弈斗争的牺牲品,甚至胤禛忌惮于拥有带兵才能的年羹尧和堪称智商天花板的邬先生进行联合,会把他们一起铲除掉,也未可知。

所以,邬先生和年秋月那点所谓的真爱,在现实面前,连张废纸也不如。

年秋月虽然没能和真爱在一起,但是随着年家获得的荣华富贵日益丰厚,她更是荣升为了年贵妃,这是多少年轻女子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

然而,胤禛在年秋月心目中,永远是那个威严的四爷,直到年秋月临终之前也是。

她自始至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邬先生。

邬先生没能和心仪的年秋月在一起,却遇到了如月,这或许是败兴中的万幸。

邬先生和如月相识之际,正值邬先生离开雍王府,开启自己人生的下半场。

在这个过程中,邬先生的心态发生了巨大转变,而他对情感的认知和理解,也在悄然发生巨大变化,或者说得更明确一点,邬先生对于情感的认知,变得更加现实和理智。

年过半百、身体残疾,甚至事业都要面临推倒重来的邬先生,此刻所渴望的并非一波三折、令人陶醉的爱情美酒,而是一碗可以抵挡饥寒、驱赶疲惫的白粥。

如月的出现,恰到好处地弥合了这个阶段邬先生心态的转变。

如月是为了执行政治任务,才来到邬先生身边的。

所以,从一开始,如月对于邬先生的态度是既敬仰又有些许畏惧,远没有当初秋月的那种婉转和灵动。

如果说当初邬先生和秋月的交往还充满了青涩和朦胧的话,那么邬先生和如月的交往更像是历经生活余波后的平淡和安逸。

我们可以想象出来,日常生活中,如月绝不会怒怼邬先生,一定是对邬先生服服贴贴的。

这个同样从雍王府出来的女人,因为没有像年羹尧那样有权有势的兄长,往日里一定是倍加小心。

这样两个刚刚经历了各自生活波折的人,反而更容易走到一起,心贴得更近,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渴望相互的包容和理解。

所以,每每看到邬先生和如月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匆匆远去的时候,我不由感慨,就连本剧智商第一的邬先生,最终也和生活做了妥协,潇洒地放弃了过去的一切,开始从容接受生活的平淡。

只是不知道在他和如月渐行渐远的时候,内心里可还记得那个同样愿意随他远走天涯的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