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扰,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孩子,让孩子自觉学习、学会学习。尤其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学习问题是引发家庭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孩子在自主性和学习力上有问题,它其实是一个系统问题,我把它设置成五个维度,来告诉大家。

“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的孩子总是丢三落四”“我的孩子不喜欢写作业”“我的孩子调皮捣蛋”等等,这些都是表象。我们不是专家,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看不到背后的系统问题,看不到孩子的深层需要到底是什么?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1)

这里面有五大关键因素

一、情绪自控力。

如果孩子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用很大的精力发脾气、郁闷,或者跟家长发生情绪对抗,那他是没法学习的,是学不进去的。你表面上看到他坐在写字台前学习,其实他在生气。

二、习惯自控力。

习惯自控力就是孩子自己知道,到点了,不能看电视了,要去学习了。这是一个习惯。

三、学习竞争力。

我相信很多家长认为这个很重要,它告诉你怎么学才记得住。很多人都想打造超级记忆力,我觉得这个问题特别好玩。我就经常说,不需要打造超级记忆力,有正常的记忆力就足够了。

四、学习内驱力。

学习内驱力讲的是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学习,自己有好奇心去学习。

五、学习抗逆力。

学习抗逆力讲的是孩子有时候会遇到低谷期,该怎么应对。

我先讲内驱力。因为有家长经常说,孩子不自觉、孩子不愿意,其实这背后最重要的问题是孩子的内驱力不足。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2)

如果我们把孩子的人生比作一辆车的话,那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发动机的问题,内驱力就是孩子未来人生的发动机。

俗话讲“千金难买我愿意”,就是我想做的事情,我肯定想尽千方百计去做。

但如果没有解决孩子内驱力的问题,家长就会天天跟在后面催孩子,而家长不可能二十四小时盯着他,不可能一辈子都盯着他。

所以,如果没有解决内驱力的问题,就不可能提升孩子的自主学习力。

那怎么解决呢?

首先是从孩子的意愿问题入手,也就是从思维方式入手,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有些人会认为“我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某些事的”,但有些人会说“这个我不行”。孩子也是这样的。

那我们首先要解决思维方式的问题,然后再去解决孩子的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的问题。当孩子觉得自己的内在是有力量的,觉得“我能行”,他才愿意去做。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3)

大家平时都喜欢用正面语言去夸奖孩子。比如“你真棒”“你做得真好”,但是这些方式其实并不是真的在鼓励孩子的内驱力,或者他的内在能力,因为孩子没有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力量是什么。

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地鼓励,正确地鼓励有三个句式

首先是“我看到……”,用描述式的句子,强调这个过程。比如“我看到你昨天晚上做题做到很晚”。“我看到你昨天放学回家之后先写了作业。“我看到你自己在努力地寻找这道题的答案。”这是第一个句式“我看到……”。

第二个句式是“谢谢你……”,我们把它叫作感谢式(欣赏式)。

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你跟孩子说的是“谢谢你今天帮我做了某件事”,或者比如双子女、多子女家庭,就可以跟孩子说“谢谢你今天帮我带了妹妹”等等。孩子能感觉到,他做的这件事能体现出自己是有内在能力的,自己是可以为他人服务的。

还有一个句式就是“我相信……”,这个叫赋能式。比如“我相信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道难题”。孩子就会自己去开动脑筋想,觉得自己是可以的,爸爸妈妈是信任自己的。但父母常常会说“你真的不行,你不可以,你做不到”。

孩子需要归属感、价值感,你给到他这两个东西,他就会觉得自己背后有人在看,有人支持,有人会爱他,然后他会觉得自己有价值,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他的内驱力才能够被调动。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4)

第二个关键要素是情绪自控力。

一个孩子在精神稳定的状态下,他的所有内在能量都会用来自我成长,但如果他在一个情绪对抗的状态下,他的很多能量都会用来解决一些安全问题,比如跟父母的冲突,甚至跟他人的冲突。

培养情绪自控力,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培养对象是家长自己。

家长首先作为一个榜样,怎么样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家长要专注于跟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和孩子进入情绪对抗的状态。

所以,在情绪自控力这部分,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家长首先认识情绪。有情绪很正常,也不是说你就不能生气了,生气特别正常,

但有了情绪之后你该怎么做?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情绪的积极暂停。

当我们不知道孩子此刻是什么情绪时,可以对照情绪脸谱图识别。当孩子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可以让孩子指出自己的情绪脸谱图,我们就能和孩子进一步确认沟通。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5)

情绪对照图

家长一定要在家庭中去练习情绪的积极暂停。我们会给到家长们一个工具,叫情绪的积极暂停角。你可以在家庭中布置一个环境,作为你的情绪暂停角。

当你有情绪的时候,你先认知、感知到自己现在是有情绪的,自己“大脑盖子是打开的”,然后可以去情绪暂停角冷静一下。

在家里面,有的妈妈会把情绪的积极暂停角放在自己的卧室、书房;爸爸会放在厕所、厨房,因为他要抽烟;孩子可能会放在桌子底下。每个人都有让自己感受好起来的一个场景。

暂停情绪的具体步骤具体如下:

第一步叫作情绪识别,就是意识到“我现在很生气”“我现在很沮丧”“我现在很愤怒”。这个叫情绪的识别。

第二步叫作情绪的归因,这个特别重要。很多家长说,你看我们家孩子不好好写作业,搞得我特别生气,他把我弄生气了。

其实孩子的这个行为是你情绪的诱发事件,但是产生情绪的人是你自己,所以我们要跟孩子说的是“我现在感觉很生气,但这是我自己的问题”。

你一定要去做情绪归因。很多家长都特别容易把孩子作为情绪的“背锅侠”,让孩子感觉特别有压力,特别有负罪感,其实这个是特别不好的。

第三步,有了情绪的归因之后,再跟孩子说情绪的处理——“我现在需要去我的情绪暂停角,让我自己感受好起来”。

最后一步特别重要,叫安全感的确认。家长要告诉孩子“当我感受好起来之后,我会再回来跟你一起解决问题”。

以上是情绪自控力的处理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6)

第三个关键要素是习惯自控力。

我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该玩游戏,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如何保持专注、高效,这就要求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和自我成长的习惯。

我认为在养成习惯这部分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时间管理能力。

给大家推荐一个工具叫作日常惯例表,让孩子从小对于自己的事情有自我决定权,我自己安排我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而不是全部都由家长说了算。

一定要尊重孩子,相信他自己安排时间的能力。这个很重要。

做日常惯例表,不是家长给孩子布置的一个任务,而是要让孩子学会对他自己的事情、自己的时间有掌控感。

即便在这个过程中他会犯错误,他会进行自我调整。这是他成长的过程。家长不要想着全部都必须正确、完全正确,否则就会变成监狱式生活。

做日常惯例表是要让孩子对时间有掌控感,但在孩子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你依然要做一定的跟进执行。但这个跟进执行是非常讲方法的。

第一,就是你发自内心,是否真的信任孩子是可以去执行的。

第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家长还要注意一点,就是当你去提醒孩子的时候,你要讲究方法。

有的孩子可能确实会玩很长时间的游戏,因为游戏确实很有吸引力。那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家长要提醒孩子下一项安排,我们给家长两点建议。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7)

第一,要提前一点时间去提醒他,不能到点就去提醒他“你要马上放下,立刻放下”,这是做不到的。你可以提前十分钟、五分钟去提醒他一下,“你注意一下,你的日常惯例表的下一项安排是什么”。

第二,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尤其在孩子早期形成习惯的时候,家长的语气要温和,态度要坚定

接下来是第四个关键要素:叫做抗逆力。

抗逆力的核心其实是爱、尊重、信任,这些东西才是抗逆力的核心,而不是把孩子带到沙漠里走。

当然,让孩子参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比如户外徒步之类的,都没有问题。

但是你不需要吼他,你不需要故意地欺负他。你可以跟他一块儿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共同努力走出来,但绝对不要打他、拖着他、欺负他。

我们有时候说,大人吼孩子,其实无非就是大人在感受上面,觉得自己比孩子强大。

但是为什么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的困扰就变多了?因为孩子长大了,这时候家长在力量对抗上面不占优势了,吼他不管用了。所以这个时候,家长就会束手无策,就会觉得教个孩子太难了。

所以,我们在你还可以跟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保持情感连接的时候,你一定要用对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8)

在培养孩子逆商的时候,我觉得家长要掌握几个比较重要的小技巧。

第一,当孩子遇到困境的时候,你要好好说话。

你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别上来就批评、指责,这让孩子感觉特别糟糕。

第二,你要让孩子知道,犯错误也是可以的。

因为我们常常让孩子感觉到的是,我不可以犯错,犯错就意味着我的人生是特别糟糕的。甚至有些家长会无限放大孩子的错误,说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将来就会如何如何,你会怎么怎么样。而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犯错误也是可以接受的。

第三,家长要帮助孩子一起,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专注于解决问题,去学会怎么样才能够做得更好。

这是家长帮助孩子的三个步骤。你记住了这个原理,那你在做的时候,就照着这个方法去做,这是可以帮助孩子,让他的心理变得更强大的方法。

最后一个关键要素是大家最期待的,就是学习竞争力。为什么把这它放在最后呢?

因为解决掉了前面所有的问题之后,孩子就自动地进入了一个“我要自我成长”的过程。

但无论是学习也好,成长也好,这其中还是要遵循一些科学原理的,所以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还是需要用一些科学原理。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9)

比如孩子要想有好的学习能力,他就要有好奇心。他要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要永远保持提问的能力,因为有提问能力的孩子才会真的去思考。

还有一种能力,我非常建议家长一定要特别重视,就是深度阅读力。

阅读力就是学习力。我讲的学习竞争力大部分是底层能力,我肯定不会讲太多学科上面的方法,但我讲的都是底层能力,包括提高知识的留存率。

很多家长说,我们家孩子也特别用功,花很多时间学习,但是他的学习成绩不好,是不是因为遗传基因的问题,是不是天生就不会学习?

其实都不是,他有时候是学习方法的问题。所以我会给到孩子们、家长们一些相应的方法,培养孩子的通用的底层能力,去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

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两本书,一本是《认知天性》,这本书讲,人为什么学习能记住,为什么记不住,怎么样能够提高学习的留存率。还有一本书叫《考试脑科学》,从大脑的结构告诉我们,怎么样能够骗过我们的海马体,让我们觉得这个知识是生死攸关的,这样才能够记得住。

这是两本很有意思的书。所以,如果你保持了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能主动地对外输出,并且还能获得成就感,他的成绩自然就会慢慢提升。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10)

最后,所有的孩子天然都是一颗好的种子,家长作为土壤,只要别做很多破坏性工作就好了,最好还能给孩子一点助力。

就像我们说的,家长不要成为孩子人生的阻力,不要成为孩子人生的天花板,而要成为他人生的助力。如果你能使用一些好的方法,改善自己基本的认知,那其实就能激发孩子身上的潜力。

我是皓凡,@皓凡聊育儿我在头条分享育儿知识,如果你对养育孩子有困惑,欢迎你来看看我的文章。有问题给我留言,我们一起陪孩子成长。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你分享给你的朋友们,也许你的分享可以解决他们多年的育儿困扰。记得评论、点赞、关注、和转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