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世上最顶级的吝啬鬼,当属巴尔扎克笔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葛朗台”简直就是吝啬鬼的代名词。

之所以能在4大守财奴中稳居一位,实在是因为他太太太有钱了,又太太太太太……

抠门了!

葛朗台好的一面(是我们太年少才会把葛朗台)(1)

葛朗台有多少钱呢?

葛朗台死后留下1700万法郎的遗产。

2008年,有人按照拿破仑时代法郎与黄金的兑换比例,大概价值612.9万克黄金。

而2008年,每克黄金价格是209元人民币,葛朗台的遗产折合约为12.8亿人民币。

这样一个17世纪的顶级富豪,又吝啬到什么程度呢?

家里开饭,只能由他亲手分一勺到每个人碗里,多一口都不行。

葛朗台好的一面(是我们太年少才会把葛朗台)(2)

厨房装食物柜子,钥匙永远放在葛朗台自己的衣兜里,厨娘都别想碰。

到了冬天,全家都挤在一个房间里取暖。

每年冬季,葛朗台家火炉开启和关闭的时间绝对固定,不管多冷,也绝不会多烧一天。

即使妻子得了伤寒,重病将死,葛朗台也不肯请医生好好诊治。

他把妻子和独生女,长年禁锢在破旧、冰冷的家中,像奴隶一样劳作。

别说当时一般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不让她们参加,就连最起码的温饱,都不给满足。

葛朗台好的一面(是我们太年少才会把葛朗台)(3)

如此富有,但又如此冷酷无情地对待家人,才是世人尤为鄙视葛朗台的原因。

可如果我们只是鄙视葛朗台,认为他又坏又蠢,那实在是我们太幼稚了。

巴尔扎克描写的葛朗台,生活在法国大革命的前后几十年,而葛朗台也不是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富贵二代。

一生能积聚如此庞大的财富,与葛朗特的“生存智慧”,密不可分。

葛朗台好的一面(是我们太年少才会把葛朗台)(4)

精明的“实干家”

葛朗台凭借继承的家产和婚姻,在当地不过是一个比较富裕的“箍桶匠”。

当时的法国,葡萄酒是个好买卖,而精明的葛朗台则做起了酒桶生意。

葛朗台大概跟“商圣”范蠡一样,非常懂得打“时间差”。

葛朗台好的一面(是我们太年少才会把葛朗台)(5)

他会根据气候情况,预判当年葡萄的收成,从而准确推断出市场对酒桶的需求。

依仗独到眼光,低买高卖、囤积居奇,葛朗台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当他有了自己的葡萄庄园以后,恰逢某一年葡萄大丰收,葡萄园主们商量着要大赚一笔。

葛朗台先假惺惺,与本地同行签订了攻守同盟,一转身却偷偷找到酒商,迅速卖掉全部存酒。

最终,只有他一个人赚得盘满钵满了,而同行却欲哭无泪

从某种角度上,不得不夸葛朗台“眼光准,脑子灵”。

只要能赚钱,什么道义、承诺、信用,都统统抛之脑后。

葛朗台在他的酒桶事业中小有成就,但不足以进入“富豪”这个阶层。

真正让他起飞的,是超人的“胆量”。

葛朗台好的一面(是我们太年少才会把葛朗台)(6)

勇敢的“弄潮儿”

有句话说,“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

而葛朗台就碰上了一个千载难逢的风口——法国大革命。

葛朗台好的一面(是我们太年少才会把葛朗台)(7)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把国王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许多大地主、贵族的土地、财产被没收拍卖。

葛朗台虽然很有钱,但以他的地位,有钱也买不到土地。

于是,葛朗台摇身一变,成为“有胆识”的共和党人,热心参与新政。

因为表现突出,被推选为地区行政委员会委员。

但其实,他只关心怎么捞钱。

他利用绝佳的身份,行贿拍卖官员,以极低的价格,买下被没收的最好的葡萄园,和一个修道院(有私地)。

葛朗台好的一面(是我们太年少才会把葛朗台)(8)

以为乡里谋福利的名义,修了几条高等级公路,直通他自己的产业。

再以给共和国军队供应葡萄酒的名义,换回好几块上好的牧场。

在政府登记田产时,他耍手段瞒报,只缴了很少的税。

就这样,在法国大革命的窗口期,葛朗台快速积累起大量的财富。

现在的葛朗台,又有多少钱了呢?

他的资产管理人曾核算过,大概有600万法郎。

而到此时,葛朗台也基本完成了他资本积累的原始阶段。

已经成为“富豪”的葛朗台,并没有停下脚步。

对金钱无尽的渴望,让葛朗台变得更加深不可测,也更加疯狂。

葛朗台好的一面(是我们太年少才会把葛朗台)(9)

“无畏”的冒险者

有一天,葛朗台在码头上跟人闲聊,得知因为一起船舶交易,导致城市里金价暴涨2倍,很多人在收购黄金,想倒卖获利。

而此时,恰好有银行家向他透露,即将销售皇家债券和公债的消息。

葛朗台好的一面(是我们太年少才会把葛朗台)(10)

精明的葛朗台没有跟风抢黄金,而是连夜偷偷把自家的金子,运送到城市换成现金。

又用这笔现金,以10万法郎收购了廉价的债券和公债,不仅赚取高额利息,到葛朗台死前,他的债券和公债已经高达600万法郎。

葛朗台嗅觉之灵敏,行动之果断,让给他通风报信的银行家,都惊恐不已。

就这样,葛朗台通过三级跳的方式,从一个实业家“华丽丽”地转型为金融巨鳄

人们把他当做神一样崇拜,仿佛他的一举一动都深不可测。

葛朗台好的一面(是我们太年少才会把葛朗台)(11)

该怎样评价葛朗台呢?

如果仅从发家史看,真可以把这些赞美之词,都送给他——

睿智、果决、机敏、执着、勇于创新,敢于冒险……

但如果从人性看,他就是一个:

为了钱,不惜装傻充楞、谋财害命,置妻子死活不顾,残忍扼杀独生女儿爱情的,刻薄冷酷的刽子手。

葛朗台好的一面(是我们太年少才会把葛朗台)(12)

正如巴尔扎克所说——“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

《欧也妮·葛朗台》是被很多人忽视的一本杰作。

它用一个善良女孩,被吝啬鬼父亲盘剥、欺骗、恐吓和改造,最终毁掉一生幸福的悲惨故事,向人们揭示了——

当金钱成为凌驾于一切的力量时,道德、人性、社会秩序将遭到如何的破坏与撕裂。

是时代造就了葛朗台,而“葛朗台们”也创造了一个时代:

人们疯狂地追求金钱,把金钱当做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动力。

葛朗台好的一面(是我们太年少才会把葛朗台)(13)

巴尔扎克用这部作品,揭露西方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嘲讽了拜金社会中扭曲的众生。

对于“葛朗台”们,我们不应该只有鄙视和嘲讽,更值得反思的,是我们该如何看待“赚钱”。

卢梭说: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而我们追求的金钱,则是使自己成为奴隶的一种工具

我们不鄙视追求财富的人。相反,追求财富是幸福人生的必要基石。

踏踏实实努力,开开心心生活,这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方式。

葛朗台好的一面(是我们太年少才会把葛朗台)(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