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科举制度,人才的选拔进入了一个比较公平的时代,也让更多的读书人看到了希望努力,奋斗,考试,成了永恒的主题,学霸变成了考霸,但考试难度,难于上青天,很多文人在不断地打击与失落中,成了炮灰,能坚持下来的不多,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是什么让他走上了绝路 他为什么要春风得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是什么让他走上了绝路 他为什么要春风得意

是什么让他走上了绝路 他为什么要春风得意

自从有了科举制度,人才的选拔进入了一个比较公平的时代,也让更多的读书人看到了希望。努力,奋斗,考试,成了永恒的主题,学霸变成了考霸,但考试难度,难于上青天,很多文人在不断地打击与失落中,成了炮灰,能坚持下来的不多。

  隋文帝废除维护门阀贵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公元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因为是分科取士,所以名为“科举”。 但是隋朝太过短暂,还没有来得及完善考试制度,就一命呜呼。

  唐初,皇帝们都比较有所作为,吸取隋朝的教训的同时,还继承了好的制度,将科举制发扬光大。

  唐朝的科举制,虽然比较完善,但相对于明清的科举,录取率很低,就跟八十年代高考一样,大学本科非常难考,不像现在一个班可以考很多本科,一旦考上那绝对是春风得意。

  春风得意,走马观花,出于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诗人孟郊,就是曾经写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游子吟》的那位大诗人,年轻的时候为了找个清净的读书之地,就隐居嵩山,没钱又没工作,过得异常辛苦,但他依然刻苦攻读,也许是长期的离群索居,养成了他孤僻内向的性格。后来,在那位慈母的鼓励下,多次进京赶考,一直没有考中。46岁的时候,母亲又鼓励他第三次参加考试,终于考上了,弄了个进士登第。望着皇榜,孟郊内心五味杂陈,酸甜苦辣一下子全涌上来,眼前浮现了担心他迟迟不归的母亲,缝衣针拿在布满皱纹不断颤抖的手上,孟郊闭起眼睛,在内心发出一声长期憋屈的嘶吼,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于是兴奋地写下一首诗歌:“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风得意指和暖的春风很适合人的心意,后形容人处境顺利,做事如意,事业有成。

  走马观花最初的意思是褒义的,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成了一个贬义词,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比喻观察事物或了解情况不深入细致。

  有人可能不屑一顾,都46岁了,在古代牙齿头发都要脱光的年纪,考个“本科”(进士)还这么显摆,不是笑掉大牙,好意思吗?那是你不了解唐朝的科举制度,明清的科举只不过程序稍微繁琐,但相对公平,且录取率高,而唐朝并非如此,我们来看看唐代的科举到底有多难考。

  唐代的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类。

  常举也即经常举行的意思,每年举行,除了进士科,还设置了秀才、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种。各大学馆的学子可以直接报考,好比现在的高中学校统一组织学生报考高考,不在学馆的自行向州、县报考,社会人员,可以自己到教育局报名参加高考。

  合格后再由州县送中央参加考试,没有明清时期那么多程序,应试者以进士、明经两科为最多,也以这两科出身最为光荣正统。考试的内容,进士着重于诗赋和时务策,需要参加的人有很强的诗赋写作才能,那个时候没有八股文。考试的方式原来只考策问,相当于时事政治论述题,主要是对时下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政务、漕运、盐政等等方面提出问题并写出自己的看法,总共有五道题。后来加上贴经(填空题),杂文(诗赋写作题)。贴经内容为《礼记》、《左传》、《老子》,十个填空题能答上四个即可合格,将书任意揭开一页,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露出一行(古代书籍是竖排的),再用纸帖盖住这一行中的三个字,然后让你将整个页面的内容填写出来。相当于填空题,考得是人的记忆力。

  考试及格者称为“及第”。录取数进士科约为应试者的1-2%,明经科为1/10—2/10。进士第一名称“状头”或“状元”。即使诗词歌赋做得好,未必就能中进士,进士科考试不光考文学,还考时事政治等,不难理解那么多在文坛上享有盛名的人,为何考不中进士。

  明经则着重于儒家经典的记诵,考试的方式是帖经、墨义(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解释)、口试,明经科考试中的贴经有9部经书,从考试的方式来看,明经科考试不难,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

  其他科目考的比较专业,明法科,选取司法人才,范围为律七条,令三条。明字科,文字理论及书法,考《说文》、《字林》。明算科,考数学,范围很广,选数学人才。史科,主要是选拔历史方面的人才。这些考试相当于现在的职业教育考试,录取的人才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做大官的几率不是很大。进士科才是正规的全日制本科考试,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比较高,大家认可,进入仕途要顺畅一些,就像现在单位招聘,注明要211大学毕业的全日制本科,这是进入单位的最基本的条件。那些夜大、函授等都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从考试的方式来看,进士科非常难考,所以当时流行一种说法“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每次考试,进士科最多也就录取几十个人,所以大诗人孟郊当时考中后,兴奋得要快马加鞭,想要“一夜看遍长安花”,从“疾”与“一夜”、“看遍”等词,可以看出当时他是多么兴奋,终于可以兑现在《游子吟》中所表达的承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想必他母亲也会非常开心。毕竟都46岁的人,等这个结果等了几十年,没有像范进那样疯掉,已经很好了。而且由范进中举疯掉的事情来抨击科举制度,也不太合理,每个人在这样的情况下都会异常兴奋,至于疯掉,那只是心里承受能力的问题。

  白居易二十七岁时进士及第,在同时考中的十七人中最为年轻,总要显摆一下,立即挥毫写出“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你想想,二十七岁在古代已经不小了,还是中进士人中最年轻的,可想而知,其他人老得什么样子了。

  兴奋归兴奋,常科通过后,并不像明清那样,马上就有官做,还必须经吏部的考试,叫选试,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这个考试也非常难,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韩愈中进士后,连续三次选试都没有通过,只好灰溜溜地去刺史那里做了幕僚。

  在唐朝中进士很难,即使中了进士也不一定有官做。

  除了常举,制举由皇帝临时立定名目,科目五花八门,考试的时间也不确定。士人和官吏都可以参加考试。考中以后,原是官吏的立即升迁,原来不是官吏的,也立即由吏部给予官职。但制举出身当时并不被视为正途,不如进士科那样全国性选拔,不太受关注,而且水分较大。

  下面单独说说,唐代的秀才科考试,大家听到秀才两个字,可能会想到电视剧上的称呼,读书人基本都是秀才,明清时期有个流行语“举人满地走,秀才多如狗。”

  而唐朝的秀才科考试比进士还难,要求极高,很少人能通过。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就有一科考完没有一个通过秀才考试的记录,实在是秀才难,难以上青天。秀才科到底考什么呢?

  秀才的意思原指“才之秀者”,有才能的人,到了唐朝,秀才科的考试项目不求多,而求精,考五条“方略策”。主要是论述圣贤治道、古今历史看法之类。题目简约而不简单,对考生的自身要求极高,既要有渊博的学识,又要有明晰的思路,既要文采出众,又要鞭辟入里,对时事政治提出的对策要能切中时弊,切实可行。这对一直闭门读书的人来说,很难做到。从唐初一直到唐高宗时期,每年考中秀才科的不过一两个人,比大熊猫还珍贵。秀才科好比现在顶级大学里的顶级专业,分数那是相当高。一旦考中,地位也是极为崇高的,考中的官职比考中进士的要高得多,据《新唐书》记载:“秀才上上第正八品上,上中 第正八品下,上下第从八品上,中上第从八品下,明经上上第八品下,上中第正九品上,上下第正九品下,中上第从九品下,进士、明法甲第从九品上,乙第从九品下。”

  太难了,容易打击大家的积极性,如果一个大学一年只录取两三个人,估计报考的人也不会多。所以进士科更受唐代文人的喜欢,唐朝的秀才科在唐高宗永徽二年就被废止了。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考上,孟郊能46岁考上就不错了,加上唐代的科举考试都不糊名,也就是批卷子的人能看到考生的名字,不像后代那么隐蔽,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公平。本来录取就少,还这么不公平,能考中,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

  因为不糊名,很多应试者事先将自己平时写的诗歌汇编成册,送给王公高官或者文化名人,请他们推荐自己,先打个小广告,增加知名度。那样批卷子的人,就会关注到你,第一印象很重要,增加及第的可能,李白、杜甫、李贺等人都干过这样的事情。

  白居易十五六岁的时候,带着自己的诗歌文章到了长安,献给当时任著作郎官职的顾况。

  顾况这个人比较有意思,看到诗稿上“白居易”的名字,联想到连年战争,到处闹饥荒,长安城米价、物价飞涨,文人百姓过得都不容易,开玩笑地说道:“长安米贵,居住不容易啊!”

  成语“居大不易”就出自这个典故,原来指在京城里生活有许多艰难,后指在大地方居住并非易事,生活不容易维持。

  当时白居易只是无名小卒,顾况本来不打算往下看,觉得名字取得有意思,便瞄了一眼。结果第一首诗便像黑暗中的萤火虫,深深迷住了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反复吟叹,感觉这个年轻人不一般,马上到门口迎接白居易, 说道:“我以为好的诗文就要断绝了,没想到在你这里又得到了。”又开了句玩笑:“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在长安城居住就容易了。”意思是你可以靠才华吃饭了,买地买房都不在话下。从此,白居易名声大噪,为他在二十七岁中进士作了良好的铺垫,居易广告做得好,不如他的诗歌好。

  唐朝的科举不是唯一的选拔官员的途径,没有明清科举考试那样繁多而且严格的步骤,参加的考生并不多,但确是很多贫寒子弟进入仕途的最好的途径,很多人依然前仆后继地尝试,一浪更比一浪强,哪怕把自己拍死在沙滩上。(如果你喜欢我的作品,请给个关注,此内容来自作者在豆瓣的签约作品《与古代考霸们握个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