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扶桑花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繁 殖

扦插繁殖 3 ~ 10 月进行,以梅雨季成活率最高,冬季在温室内进行。插条以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宜,也可用茎段扦插,插穗长 10cm,剪去下部叶片,留顶端叶片,切口要平,插于沙床,保持较高空气湿度,温度为18℃~ 21℃,插后 40 ~ 45 天可移植。如用“根太阳”生根剂处理插穗,可缩短生根期。

用“根太阳”生根剂处理扶桑插穗效果特别显著,单瓣品种插后 23 天左右可发根,重瓣品种插后 29 天左右可发根,比无经任何处理的插穗快16 ~ 22 天左右。苗期生长时间短,不用除草、施肥。喷 1 ~ 2 次杀菌药,每天浇 1 ~ 2 次水即可,成活率可达 90%以上,而重瓣品种成活率比较低,成活率大约 40% ~ 50% 左右。所以重瓣品种多采用嫁接繁殖,而且成活率高。

嫁接繁殖 在春、秋季进行。多用于扦插困难或生根较慢的扶桑品种,尤其是扦插成活率低的重瓣品种。用枝接或芽接,砧木用单瓣扶桑。嫁接苗当年可抽枝开花。

扶桑花的栽培繁殖方法和时间(盆栽扶桑花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1)

道路绿化效果

扶桑花的栽培繁殖方法和时间(盆栽扶桑花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2)

介壳虫

病虫害防治

病害 常见的病害有疫腐病、叶斑病、茎腐病、根结线虫病、炭疽病、煤污病、花腐病等。

①疫腐病。叶部出现水渍状的灰色病斑,迅速增大,发展成暗褐色并腐烂。如果病斑环割茎部,植株随即枯死。防治方法 : 发病初初期可用代森锌 500 倍液或 25% 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500 ~ 800倍液喷雾或浇灌病株,也可喷洒波尔多液。

②叶斑病。染病初期,叶片出现淡黄色及红黄色斑点,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椭圆形,后期叶片干枯脱落。防 治 方 法: 可 用 25% 多 菌 灵 可 湿 性粉 剂 300 ~ 600 倍 液,50% 甲 基 托 布津 1000 倍液,70% 代森锰 500 倍液,80% 代 森 锰 锌 400 ~ 600 倍 液,50%克菌丹 500 倍液等,每周喷 1 次,连续 2 ~ 3 次。

③茎腐病。该病多发生在雨季,高温多雨条件下发病严重。防治方法:发病期可用 75% 百菌清 800 倍液,或 65%代森锌 600 倍液喷雾。病重的圃地可用70% 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消毒土壤。

④根结线虫病。该病危害初期叶片生长衰弱,边缘出现红褐色的枯斑。并向内扩展,后期叶片干枯脱落。防治方法:可用敌敌畏混剂原液熏蒸土壤,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两周后再播种或移栽。也可在盆中埋入 3% 呋喃丹颗粒15 ~ 50g 进行防治。

⑤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造成叶片黄化脱落,发生严重时可引起枝梢枯死。防治方法:清除枯枝病叶,集中销毁或深埋土中;加强栽培管理,适当增施磷、钾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初发病时,喷 1 ∶ 1 ∶ 200 的波尔多液,或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或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 800 倍液,每隔 10 天喷 1 次。连续 2 ~ 3 次,效果显著。

⑥煤污病。主要侵害叶片和枝条。防治方法:及时防治蚜虫、介壳虫。发病初期可用 40%乐果 1000 倍液喷杀或40% 乳油速扑杀 800 ~ 1000 倍液全株喷杀。

⑦花腐病。病菌先从花瓣的尖端侵入中。发病后病部呈水渍状,褪色。最后花瓣变褐腐烂,花朵脱落。防治方法 : 发病初期喷 1 ∶ 1 ∶ 200 波尔多液,或 65%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 800 倍液,每隔 2 周喷 1 次,连续 2 ~ 3 次。

扶桑花的栽培繁殖方法和时间(盆栽扶桑花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3)

煤烟病

虫害 常见虫害有蚜虫、介壳虫、红蜘蛛、刺蛾等,以刺吸式口器在扶桑的嫩芽、嫩枝、嫩叶上刺吸汁液,常造成叶片变色甚至卷曲。防治方法:可用10%除虫精乳油 1500 ~ 2000 倍液喷杀,或用 0.01% 的三氯杀螨醇溶液喷杀或40% 乳油速扑杀 800 ~ 1000 倍液全株喷杀。每周 1 次 , 连续 2 ~ 3 次,效果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