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朱光,男,现任城口县检察院检察二部副主任、员额检察官。2012年进入城口县检察院,10年来,从办公室到公诉科,从公诉人到公益诉讼人,朱光在多岗位锻炼中逐渐磨砺成长。2021年12月,朱光获得城口县基层社会治理“先进个人”称号。

检察好故事传递法治正能量(检察风采故事汇)(1)

“检察机关有一颗火种名叫‘公益诉讼’,怎样让它发光发热,让所有人看到它的存在,感受到它的温度,从接过手的那天起,就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朱光在介绍自己职责时如是说道。

2017年检察机关全面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朱光临阵受命,成为城口县检察院负责该项工作的“探路人”,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逐渐打开局面,他在追寻“知行合一”的路上,大步向前。

维护公益破冰前行

检察好故事传递法治正能量(检察风采故事汇)(2)

“我们怎么开展,大家都还在摸索,除了多看多听,还必须张开嘴,迈开腿,擦亮眼。”对于怎么破局,朱光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

张开嘴就是多问群众意见;迈开腿就是不能坐在办公室纸上谈兵,在公益诉讼不被大家知晓认可阶段,坐着等是等不到线索的,要积极出去找;擦亮眼就是要在社会热点、人大意见、群众讨论和日常生活中创新思维,善于发现线索。

城口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国家南水北调重要水资源储备库,境内35.2%属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湿地6万亩、林地441万亩、森林面积3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2.5%,大小溪河779条,其中,任河发源于城口,境内长128公里, 流域面积2371平方公里。

“你的微信步数为何天天朋友圈第一?”面对同事的打趣,朱光笑着说:“就靠脚底板。”为了全面了解基础情况,摸排公益诉讼线索,他带领部门干警翻山涉水,一双双磨破张口的鞋子、逐渐泛白的头发见证了“探路人”的名副其实。

2018年1月,朱光在该县高观镇排查时发现老百姓之间流传着一句口头禅:“高观的水吃不得”。群众对饮用水被污染问题反映强烈。

经过摸排,朱光发现位于上游的河鱼乡畜禽养殖经营户将粪污直排入河,饮水安全存在极大隐患。2018年3月12日,县检察院向具有属地管辖的河鱼乡政府发出了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

“一定不是偶然现象,我们必须全面摸排。”有着敏锐侦查力的朱光立即沿着城口辖区仁河及前河流域沿途镇乡进行了全面排查,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该县辖区范围内的生猪养殖场大多依河道而建,污染物排放不科学导致养殖场粪污或沼液又未能得到合理处置,长期自流排放,严重污染养殖区下游及其周边水体、土壤,不仅危害环境安全,也严重危及周边群众身体健康。

针对12个乡镇普遍存在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朱光对9个负有行政管理职责的行政单位集中送达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治理,并督促水务、环保、国土等多部门联动,依法关停、整改违规排污无法整改的畜禽养殖。

“水质变好了,现在喝水放心了,真的谢谢你们。”半年后,朱光带队再次到高观镇回访时,居民们都高兴地表达着谢意。

经过对全区25个乡镇、街道污水处理情况进行全面排查,他发现问题多达100余处。随后该院向涉及单位送达检察建议书,并推动县财政投入2000余万元资金对全区25个乡镇、街道的污水管网进行集中整治。

因地制宜小处着手

检察好故事传递法治正能量(检察风采故事汇)(3)

“原来这几个弯弯(河湾)全部都堆的沙石,夏天涨水的时候就容易从那个地方漫上河堤,大洪水的时候特别危险,后头还是你们检察院的工作做到位了,河坝恢复了原来的样子。”9月15日,朱光再次对修齐片区河道进行回访巡视时,听到附近居民如是说。

原来,2021年4月2日,朱光在巡河时发现修齐镇河道多处存在沙石大量堆放的情况,经集中走访排查,共发现这一片区涉及违法砂石堆码占用林地、土地、河道面积约2万余平方米,河道不同程度受损,夏季行洪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我们这像这种违法堆码砂石的情况确实很普遍,因为现在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要砂的地方多,采砂的人也多,堆放得也就越来越乱了,很多群众就用自家的地或者一些荒地、河滩地进行堆放。”问及原委,修齐镇旦坪村党支部书记章晓洪告诉朱光。

“夏季马上来临,河道整治迫在眉睫,如何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保护河岸群众人身安全才是第一要务。”朱光在办案组讨论时发言道。5月10日,城口县检察院决定对该案进行立案审查。

朱光带着办案组找到了修齐镇政府,“你们来得正好,由县政府组织的‘八乱’整治行动中正好包含河滩治理,我们还在讨论整改方案,现在检察机关介入引导正好,我们鼎力配合。”镇党委书记李兴中当面表态。

“乱搭建、乱倾排、乱摆占、乱开挖、乱捕伐……个个都是硬骨头”经请示院党组同意后,朱光立即着手以诉前磋商的方式主动参与联合执法,督促行政机关形成合力积极履职,以最快速度解决问题。

“根据职能确定责任,交叉部分协同解决。”针对管辖存在争议的执法监管等问题,他首先梳理各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商定执法手段;针对3处因历史遗留、推动工作量大等整改推动难的违法沙场进行重点监督,同时启动民事公益诉讼线索调查程序及行政公益诉讼程序,双向发力促使问题彻底整改。

经过多方努力,8月27日,修齐片区违法沙场基本督促整改完成,恢复河岸耕地10余亩、督促恢复河岸林地8亩、补植树苗2000余株、恢复治理河道面积900余平方米。

勇于创新担当作为

检察好故事传递法治正能量(检察风采故事汇)(4)

“让山更青水更绿是每个城口人的心愿,所以大家都愿意出一份力。”经过初步的探索,朱光发现,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助推公益诉讼提升“建议”刚性。

对此,朱光一直主动及时向当地人大汇报公益诉讼工作进展,并邀请人大代表参与监督整改,在多次参与回访并听取县检察院专题汇报后,2019年3月,由城口县检察院拟稿,当地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县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及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就监察委、法院、行政机关支持和配合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做出了规定。

2019年9月25日,城口县人大常委会向该院交办一条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有人在一级水源地养殖畜禽,污染水源。朱光收到线索后高度重视,立即带队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在该水源保护区内有多名养殖户违法搭建养殖圈舍,养殖山羊、山地鸡、土狗等畜禽500余只,造成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2019年10月22日,该院决定正式立案,在调查核实和听取相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于11月18日向相关单位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书。

相关部门多管齐下,收到了明显成效。2020年8月12日,最后一家养殖户陈某某完成养殖场地搬迁。8月13日至14日,三家单位分别向检察院回复了整改情况。自此,库区污染已全部清除,水库污染整改治理工作全面完成。

为有效破解毗邻市、县交界之间和县多部门之间的壁垒,增强公益诉讼工作合力,在他的努力下,《渝、鄂、陕三省(市)五县检察机关关于保护化龙山及毗邻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行动宣言》《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协作动作陆续展开。

随着各项协作机制的建立,越来越多的行政部门开始从被动转为主动,积极联系公益诉讼检察官参与到他们的执法中,该院公益诉讼工作质效也得到不断夯实。

2021年以来,朱光带领团队共受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41件,立案办理公益诉讼诉前程序35件,向法院提出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3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