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耳针疗法操作方法(神奇的治病方法耳针你知道吗)(1)

特点

适应范围广,疗效显著,奏效迅速。

易学易记,简便易行,经济适用。

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耳诊的作用

为疾病的定位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利于早期发现疾病;

对不能叙述病史和症状,或因病情及条件不允许做特殊检查的患者,可提供

一定的参考;

指导选穴治疗。

诊察方法

肉眼观察法(视):变色、变形、丘疹、充血、脱屑等阳性反应。

压痛点探查法(触):探寻压痛敏感点。由周围向中心,压力均匀。

电测定法:测定耳穴皮肤电阻、电位等电特性的变化,以电阻值降低,导电量增加,形成良导点作为耳穴刺激点。

耳针疗法操作方法(神奇的治病方法耳针你知道吗)(2)

耳与经络的关系

(据《内经》、《奇经八脉考》等)手太阳:“入耳中”阳经少阳:“系耳后,出耳上角”,支者“入耳中,出走耳前”。太阳:支者“至耳上角”十二经脉足少阳:“下耳后”,支者“入耳中,出走耳前”。阳明:“上耳前”阴经:通过经别合于阳经上达于耳。经别:手厥阴:“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络脉手阳明:“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五络,皆会于中。”(《素问·缪刺论》)足太阳:“上结于完骨”足少阳:“出太阳之前,循耳后”。经筋足阳明:支者“结于耳前”手太阳:“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手少阳:“循耳前”奇经八脉(《奇经八脉考》)阴、阳跷脉:下耳后阳维脉:“上循耳后”,“循头入耳”

耳与脏腑的关系

心:“寄见于耳,荣华于耳。”(《千金方》)

肾:“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

客”(《证治准绳》)

肺:“肺主声,令耳闻声。”(《难经·四十难》)

肝:“肝病者……虚则……耳无所闻……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

(《素问·脏器法时论》)

脾:“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素问·玉机真脏论》)

要点

①指导思想:中医整体观,藏象学说。

②耳与五脏均有联系,其密切程度,肾为首,心次之。

③耳背五脏穴的来源

《厘正按摩要术》:“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

适应范围

1.疼痛性病症

2.炎症性病症

3.功能紊乱性疾病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

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6.传染病

7.各种慢性病

其他:针刺麻醉、妇科疾病、预防感冒、晕车、晕船、 输液反应、戒烟、减肥。

耳针疗法操作方法(神奇的治病方法耳针你知道吗)(3)

特点

安全轻痛,副作用少,不易引起耳软骨膜炎。 有效、适应证广,尤适用于慢性病、老年、小儿、 惧痛的患者。 不受条件限制,便于持续刺激。

操作方法

操作

材料准备:籽、胶布、耳压板

消毒:酒精 贴压贴敷

按压:1~2min/穴 嘱:3~5次/天,0.5~1min/次/穴

注意事项

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耳郭上有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不宜用耳针。

习惯性流产的孕妇禁用。

年老体弱、有严重器质性疾病、高血压病者,刺激量不宜 过大。

防止晕针,及时处理。

肢体活动障碍及挫伤的患者,在耳针留针期间,应配合适

量的肢体活动和功能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