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幼儿难带,这似乎已成为幼儿教师们的共识-这边刚安慰好哭哭啼啼的幼儿,那边已经尿裤子了;喂饭的勺子刚拿到手中,后面已经在你背后吐了起来;刚拉开一对打架的,那头又多了两排牙齿印……
问题接连不断的发生,让幼儿教师们每天都在手忙脚乱中度过,很多幼儿教师都害怕这门“苦差事”。为了让这门“苦差事”变得不再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幼儿教师带好托班的实用方法,赶快收藏吧!
托班幼儿的这些行为,你了解吗?
一提到托班,幼儿教师们就会想到托班幼儿难带,干的事也是最多、最杂的,不仅要哄哭鼻子的幼儿,还要帮幼儿换尿裤、给幼儿喂饭……可是,你想过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吗?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藏在托班幼儿心里的秘密”-
哭哭啼啼托班幼儿,第一次离开家人来到陌生的幼儿园,开始过集体生活,难免会有哭哭啼啼的表现,这是很正常的。不过,幼儿的哭也有很多种,幼儿教师们要辨别不同哭声,找到让幼儿停止啼哭的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期待性的哭声
解读:期待幼儿教师注意,希望幼儿教师抱抱、搂搂、亲亲自己;担心妈妈不要自己,盼望家长早点接他回家。
对策:幼儿教师要多抱抱、多搂搂、多关心幼儿,告诉幼儿:“××乖,妈妈会早点来接××。”幼儿得到了满足,知道妈妈还会来接他/她,就会慢慢平静下来。
2、示威性的哭声
解读:有些幼儿试图摆脱在幼儿园所处的孤立境地,继续保持原来那种被家人照顾的家庭生活,于是向幼儿教师示威、向家长示威。常表现为:在家长送其入园的一刹那,高声喊叫、搂住脖子、撕扯衣服……而当家长一旦离开,他却马上停止喊叫,不哭也不闹。
对策:这样的幼儿比较灵活,一旦发现这种方法不灵,他会把依赖转向幼儿教师。因此,针对这样的幼儿,幼儿园幼儿教师要取得家长的配合,让他们放心的离开幼儿园,不要回头看幼儿,更不要留在幼儿园。
3、感染性的哭声
解读:有的幼儿看到别人哭,他也跟着哭;看到大家玩,他也跟着玩;听到别人说的话,他也有同感,继而跟着小声哼哼。
对策:这样的幼儿模仿力强,创新意识差。那就发挥他的特长,暂且不去管他,让他模仿一会儿。一般只要控制好上面这两种幼儿,第三种幼儿会自然适应园中生活。
4、大哭大闹的哭声
解读:这类幼儿一离开家人就大哭,还大叫“幼儿要妈妈!”、“幼儿要回家”等,甚至躺在地上撒野,即便幼儿教师抱着他安慰他,他仍拼命挣脱。
对策:这就需要家长狠下心来,不管幼儿哭得有多厉害,都要离开幼儿园。另外,幼儿教师除了哄幼儿外,还要陪幼儿玩一些小游戏,让幼儿感到快乐之后自然就不哭了。
5、断断续续的哭声
解读:这类幼儿哭哭停停,午餐时哭哭,午睡起床后哭哭。
对策:针对这种类型的幼儿,幼儿教师要及时稳定幼儿的情绪,有时侯要用一些“善意的谎言”。比如,幼儿哭着找妈妈,可以对幼儿说:“嗯,好,我给妈妈打电话,妈妈一会儿就来,咱们先喝完水,在这坐着等妈妈好不好?”
哭声停了,还要做好以下几点:好不容易平息了幼儿的哭声,这时幼儿幼儿教师也不能闲着,得趁热打铁赶紧进入下一环节的工作,让幼儿开始新的玩乐环节,幼儿有得玩,玩得高兴,才能忘记刚才那不开心的一幕。
1、吸引幼儿注意
充分利用幼儿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利用新奇的、鲜艳的、美好的事物引起他们的探究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如:用变魔术的方式,来引起刚忍住哭声的幼儿的注意。
2、丰富活动
学小动物的语气说话,做游戏,复习一些耳熟能详的小儿歌、小故事等。幼儿教师边弹琴边唱歌,引导幼儿随音乐节拍拍手,会唱的跟着唱,会跳的自由跳。这样幼儿们就忙碌起来,有事可做了,也就逐步适应了新的环境、新的生活。
3、树立榜样
作为幼儿幼儿教师,由被动的听幼儿哭,到主动的带幼儿玩,逐渐占领了阵地以后,就要设法打开幼儿的心扉,给幼儿讲讲浅显的道理,取得幼儿的信任。让幼儿知道认真听明白幼儿教师讲话,并试着去完成幼儿教师布置的任务,幼儿教师会给与奖励,如:奖励小红花、抱抱亲亲等等。这样一来,得到奖励的幼儿就觉得很自豪,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同时这对于那些未得到奖励、不配合、不听劝告的幼儿来说,无疑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
孤独郁闷这种类型的幼儿与上一种相比恰恰相反,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类型的幼儿有的天生内向,不爱说话,性格孤僻;有的则是父母工作太忙,疏忽了与幼儿间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幼儿就形成了这种性格。
对策:针对这种情况,幼儿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配合找到幼儿的心结,然后对症下药,使其慢慢变得活泼起来,逐渐摆脱那种孤单、忧郁的心理。
唯我独尊这种类型的幼儿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幼儿转,在家里说一不二,动不动就大哭大闹,爷爷奶奶都俯首称臣,在幼儿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组织性,没有集体的概念,和小朋友也不团结,特别霸道,而且有一点“破坏性”行为。如:故意将幼儿教师搭建好的积木推倒,喜欢拆掉同伴制作的东西等。
对策:这就需要我们幼儿教师正确的引导,教他们适应集体生活,懂得团结小朋友,让他们养成尊敬老人的好习惯,使他们在幼小的心灵里懂得孝敬老人是一种传统美德,可以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同时,也要做好家长工作,提醒他们过分溺爱幼儿的严重性,只要家园配合好,幼儿很快就会向正确方向发展的。
过于好动有的幼儿比较活泼好动,其中男幼儿较多见。幼儿教师们常常说,这样的幼儿聪明,长大了能出人头地。聪明好动的幼儿人见人爱,但过于好动,一刻也不消停也是件麻烦事。
对策:遇到这种情况,幼儿教师就需要与家长沟通,同时也需要对幼儿的表现作纵向比较,要耐心地与幼儿多沟通、交流,使其有静有动,知道哪些是危险的,哪些是不能碰的,并通过故事、动画片等举例,使其真正了解,并能够健康活泼地成长。
带好托班,要掌握哪些技巧?
托班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不会自己上厕所,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脱衣服……面对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的幼儿,幼儿教师们总是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其实,带托班和带小班、中班、大班一样,无非就是幼儿的吃喝拉撒睡学,只不过托班幼儿需要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宽容,需要幼儿教师更有耐心的引导。因此,从幼儿的吃喝拉撒睡学等多方面制定托班计划,掌握带托班的一些技巧,会让你带托班变得得心应手!
生活习惯方面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的家教也不一样,使得幼儿的生活能力参差不齐,更有不少幼儿还养成了种种不良的生活习惯,这给他们入园后适应集体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甚至影响学习和生活。2-5岁的幼儿正处在秩序感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托班保教保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1、饮食习惯的培养
树立榜样:
托班幼儿的吃饭问题,不仅令家长们担心,也让幼儿教师们揪心。针对不同幼儿的吃饭问题,幼儿教师要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幼儿饭量小,不强迫;幼儿挑食,不责怪,不强行制止,而是顺其自然,逐步指导。
如:幼儿不爱吃青菜,可在平时用餐时,通过树立榜样来进行引导-表扬别的小朋友:“你看xxx也吃青菜,多香呀,因为XXX爱吃青菜才长得高,你想不想也长得高高的呀?”过了一段时间后,幼儿就会也变得喜欢吃青菜了。
物资奖励:
托班幼儿特别喜欢幼儿教师奖励的小贴纸。当幼儿不爱吃菜的时候,幼儿幼儿教师可以这样做:有的幼儿不爱吃胡萝卜,幼儿教师就把贴纸剪成胡萝卜的形状,当幼儿把胡萝卜都吃了的时候,幼儿教师就把胡萝卜贴纸奖励给幼儿,久而久之,幼儿就习惯了胡萝卜的味道,也就改掉了拒绝吃胡萝卜的习惯。
因此,幼儿教师们要好好利用小贴纸的吸引力,帮助幼儿克服挑食、偏食的毛病哦!
学会正确咀嚼:
在托班,常常看到幼儿不会嚼饭,嘴张不开,或者只用前门牙嚼饭,不仅影响幼儿吃饭的速度,还对幼儿的口腔发展不利,长大后会影响面部美观。
这时,幼儿教师们可在饭前和幼儿玩“咬一咬,嚼一嚼”的小游戏,让幼儿夸张的张大嘴巴,嚼一嚼,以训练幼儿打开口腔,用大牙咀嚼。久而久之,幼儿们就学会了正确的咀嚼方法,进餐速度变得快多了。
定时、定位进餐:
幼儿定位进餐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幼儿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保持环境清洁卫生,还有利于培养幼儿吃饭时集中注意力,促进胃肠分泌活动。
安静进餐:
吃饭时,托班幼儿爱讲话,喜欢交头接耳。幼儿教师不妨给幼儿讲一讲《漏嘴巴》的故事,教育幼儿向故事中的人物学习,不做漏嘴巴的幼儿。
此外,在托班也时常看到狼吞虎咽的幼儿,幼儿教师可通过表演游戏“我这样吃饭”,教会幼儿吃饭时细嚼慢咽,以提高幼儿的进餐质量。
不浪费粮食:
在进餐时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估算他们的食量进行盛饭,这样能使幼儿进餐信心大增,第一碗不宜过多,若一碗吃不饱,要举手添饭。避免幼儿看到太多的饭菜产生畏难情绪而影响食欲。
此外,还要告诉幼儿,每次要把碗里的饭吃完,才能离开桌子。平时,可让幼儿欣赏《悯农》,教育幼儿爱惜粮食,不把饭粒弄到桌子上或地上,也不留剩饭。
学会自己吃饭:
有的幼儿故意不吃就等着幼儿教师喂,这时,幼儿教师要培养幼儿独立吃饭的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创设相应的环境供幼儿参与操作。
比如《娃娃家》游戏,用废旧雪碧瓶,制成可爱的张嘴娃娃,再提供小勺、小豆、米粒等,幼儿在喂娃娃的同时,使用小勺的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并且知道要用正确的姿势吃饭,可提高幼儿吃饭的速度,也可逐步改善幼儿吃饭掉饭粒的不良习惯。
养成爱喝白开水的习惯:
班上幼儿不爱喝白开水,着实令人头疼。幼儿教师要想让幼儿喝水,还得多动动脑筋。如:“你现在不喝水,我们给肚子里的“大口袋”喝水好吗?”等他喝了水以后,幼儿教师就让他鼓起小肚皮,然后轻轻地拍拍他的小肚皮,竖起大拇指夸他:“真棒!”这样幼儿既把水喝了,又觉得自己真能干。
2、卫生习惯的培养
饭前便后要洗手:
幼儿在家里是由家长帮助他们洗手和入厕的,他们是完全被动的。有的幼儿还有吃手、挖鼻孔等坏习惯,不但不卫生,举止也很不雅。
幼儿教师
可通过一些小游戏,强化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并让幼儿初步知道自我服务的基本常识和方法,让他们知道在进餐前和户外活动后,以及在大小便后,都要洗手。
学会正确洗手:
幼儿教师可以借助儿歌来教会幼儿洗手的步骤和方法,让幼儿在学会儿歌的同时,也学会了洗手的步骤和方法,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
学会自己如厕:
对于刚入园的托班幼儿来说,学会自己上厕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让幼儿记住正确的如厕步骤,可以通过有趣的情景表演,或者在厕所的墙壁上贴上“怎样上厕所”的图案等,引导幼儿学会上厕所。
自己擦鼻涕:
天气变化,幼儿很容易感冒。一感冒,鼻子里的两条“瀑布”就出来了,若幼儿不知道擤鼻涕,也不懂得擦干净,“嗖”的一声,又把流到嘴边的“瀑布”吸了回去,看上去多恶心啊!因此,幼儿教师们在一日活动中,要教幼儿学会用纸巾、手帕擦鼻涕。
3、睡眠习惯的培养
学会穿脱衣服:
托班幼儿的自理能力较差,很多幼儿还不会自己穿脱衣服,这给午睡带来不少麻烦。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儿歌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会穿脱衣,让原本枯燥的穿脱衣服,摇身一变,变成了有趣的儿歌,使穿脱衣服变得多么有趣啊!
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利用碎布缝制带纽扣的“苹果树”、“汽车”等,投放到生活操作区,让幼儿一一对应练习扣纽扣,以帮助幼儿练习穿脱带扣子的衣服。
逐步改善原有睡眠习惯:
托班幼儿刚入园,在家里的睡眠习惯也被带进了幼儿园,如:睡觉时咬被子、抱枕头入睡等。此时,幼儿教师不要制止,要帮助幼儿逐步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如:结合午睡儿歌,教育幼儿睡觉时盖好小被子,小手要放好安静入睡。对于喜欢趴着睡的幼儿,可通过娃娃家的游戏,引导幼儿发现趴着睡觉的不良后果,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姿势。
此外,要给幼儿营造良好的午睡环境,如:睡觉前放一些轻音乐,拉好窗帘,帮助幼儿入睡。
4、家园共育要重视
幼儿在幼儿园和在家里表现不一致,好不容易看到幼儿在园所有了进步,可第二天又化为乌有了。这都是因为家园教育的步调不一致造成的。
如:在园时,幼儿自己吃饭,在家则要家长喂饭等等。因此,幼儿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例如,利用好家长早晚接送幼儿的时间,或者在幼儿离园后给家长打个电话等等,争取家长协同配合,早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自己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付诸东流。
学习活动方面1、玩中学
玩是幼儿们的天性,托班的幼儿注意力不能集中多长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要想让幼儿去学习一些知识,就需要幼儿教师用一些方法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们在愉悦的情绪中接受知识,一边玩,一边学习,幼儿教师幼儿都不会累。
2、玩具充足
玩具要大,颜色鲜艳,带声音。托班幼儿对小的、零碎地、无声响的插塑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能引起注意的声音很感兴趣。例如:玩积木,幼儿教师可帮助幼儿把积木插成各种大的形状,幼儿就会比较喜欢。
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还喜欢自己占有一堆积木,虽然自己不玩,但也不愿意交给别人,这时,幼儿教师提供幼儿的玩具量一定要充足,避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3、多听故事
托班幼儿对故事特别感兴趣,尤其是讲得生动的故事,更是让幼儿陶醉。但适合托班幼儿听的故事并不多,幼儿教师们可要多花点时间,给幼儿选择一些语言简短、容易理解、故事情节简单的故事。比如,小白兔、大灰狼、小花猫等形象的故事,就非常适合托班的幼儿。
4、丰富幼儿活动
爱模仿是幼儿突出的特点,也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因此,我们要经常开展“大带小、小学大”的区域活动,让他们通过模仿,学到别人的游戏经验。同时,可经常利用春游、秋游、节日活动、外出散步、参观等机会,引导幼儿观察各种事物和现象,加深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以丰富游戏经验。
5、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
幼儿玩游戏,总免不了要操作游戏材料。在托班,橡皮泥、多变的结构玩具深受幼儿青睐。为了保持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兴趣,幼儿教师们需要从趣味性、多变性出发,精心投放游戏材料,同时注意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并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
6、优化材料的投放与管理
在区角中,常常看到有些幼儿只是蜻蜓点水地玩这玩那,或者手里拿了一大堆玩具,结果什么也没玩成,这通常是投放的游戏材料过多造成的。
为此,幼儿教师们要遵循“少品种多数量、渐投放常更新”的原则。当幼儿玩熟几种材料后,再逐步增添新材料;当幼儿玩腻了某种材料时,幼儿教师就将这些材料收起来,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幼儿又会觉得新鲜好玩了。
此外,还可以鼓励幼儿和家长收集废旧物品,引导幼儿再加工,变废为宝,幼儿会非常喜欢的。
7、遵循区域游戏指导的原则
a、尊重幼儿的游戏权,不限定幼儿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b、以积极的情绪和态度感染、支持幼儿的游戏;
c、凡是幼儿能做、能想的,就让他们自己做、自己想;
d、给幼儿留有思考、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允许他们尝试错误;
e、多观察,少干预,多隐性指导,少显性指导。
8、注意观察记录
对幼儿游戏的观察,是幼儿教师有效地指导和丰富幼儿游戏的前提。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教师们要仔细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并做好记录。
如:观察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是什么?兴趣点何在?他们在讨论什么?是否有选择投放材料?能否与其他幼儿合作……通过观察记录,不断反思和调整游戏方案,及时提供适宜幼儿的游戏材料、方式等,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9、把握介入游戏的时机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教师适当的介入与支持,可以避免幼儿操作探索的盲目性,一般来说,当幼儿遇到以下几个问题时,幼儿教师有必要介入并采取有效的指导:
(1)当他们发生冲突或出现危险行为时,幼儿教师要适度介入,以防止他们受到伤害;
(2)当他们游戏单调、重复、缺乏新意时,幼儿教师要引入一些变化,暗示他们模仿、丰富、充实游戏的情节;
(3)当他们努力后失败或游离于游戏之外时,幼儿教师要引导他们一起玩;
(4)当他们有进步时,幼儿教师要及时鼓励肯定,这对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至关重要;
(5)当他们能力差异悬殊时,幼儿教师可有意识地安排他们搭配结对游戏;
(6)当他们缺少材料或对材料感到困惑、使用方法没有突破时,幼儿教师可采取增添、设疑、提建议等灵活隐性的方式支持他们的活动。
情绪方面托班幼儿情绪多变,不同幼儿有着不同的情绪表现。良好的情绪能促进幼儿记忆、思维和创造的发挥与发展。托班幼儿幼儿教师要细心关注幼儿的情绪特征,让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消除消极的情绪,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1、让幼儿宣泄不良情绪
幼儿心情不好时,适当的宣泄会让幼儿心里好受些,对保持幼儿的心理健康很有帮助。如:托班幼儿入园哭闹,这是正常现象,幼儿教师要针对不同幼儿的哭闹做出积极、正确的回应。
这种做法用在很多幼儿身上都是有效的,但有少数幼儿还是哭闹不停,这时,可适度的让幼儿宣泄,尽情的哭,哭出来就好了,这也是幼儿寻求心理放松的一种方式。
2、转移幼儿注意力
托班幼儿情绪易变,适时的转移幼儿注意力,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良情绪的发生。幼儿爱动爱玩爱模仿,幼儿教师们可以选择一些轻松、活泼的户外体育游戏,愉悦幼儿的身心。
3、帮幼儿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情绪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的幼儿容易获得愉悦的情绪。托班幼儿的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阶段,幼儿教师对幼儿表现出信任、赞美、鼓励的态度,就会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相反,否定、拒绝、忽视、甚至嘲笑幼儿,很容易让幼儿产生自卑心理。
因此,幼儿教师们要多给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多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完成一个新的动作或任务,就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自信也就自然形成了。
4、用音乐改善情绪
对于托班幼儿来说,由于第一次离开家,开始过上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难免会有点不适应,哭哭啼啼。这时,若能放一些旋律优美的音乐,幼儿教师再配上夸张的肢体动作,带动幼儿动起来,当他们看到有这么一位可爱的幼儿教师,哭声也会慢慢减弱。
5、多与家长沟通
不同幼儿的情绪反应各异,对相同情境的反应也有差异。托班幼儿教师有必要向家长了解幼儿的一些情绪特征,如:小便时会团团转等等,这样,幼儿入园后,幼儿教师就可轻松应对幼儿千奇百怪的情绪行为。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花信教育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