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新华社”(ID:xinhuashefabu1)、“中央政法委长安剑”(ID:changan-j)、“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央视军事”(ID:CCTV-7_Junshi)、“央广军事”(ID:cnrjunshi)、“澎湃新闻”(ID:thepapernews)、“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钧正平工作室”(ID:jzpgzs)、“CCTV国家记忆”(ID:cctvguojiajiyi)、“信阳日报”(ID:xinyangribao),微博@人民日报、@央视军事、@共青团中央

70年代上甘岭(上甘岭381个弹孔的战旗)(1)

图:空降兵战车方队队员将这面布满弹孔的战旗送上战车

一个苹果的分量有多重?

70年前的这场战役写下答案

70年代上甘岭(上甘岭381个弹孔的战旗)(2)

15军立下军令状

谁能送进坑道一个苹果

就给谁立二等功

在美军的火力封锁下

一直到这场战打完

“送果员”全部牺牲

数万多个苹果

最终只送进去了一个

为祖国、为人民

他们死都不怕……

战役打响前

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

打算以牺牲200人左右的代价

在5天之内轻松拿下

上甘岭地区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

彼时

“联合国军”将300余门大炮

直接拉到了阵地之下

万弹齐发,地动山摇

一方面对志愿军疯狂进攻

一方面用绵密的炮火切断了

志愿军在上甘岭阵地的

所有后勤补给线

70年代上甘岭(上甘岭381个弹孔的战旗)(3)

据记载

面积仅为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地区

每秒就要承受敌军6发炮弹

每平方米落弹76枚

这在人类战争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在武器装备上明显处于劣势的志愿军

创造性地将坑道作业发挥到极致

有效地削弱了敌人空炮火力的杀伤效果

面对敌人一次次的疯狂进攻

志愿军们没有畏惧

一次次将其打退

70年代上甘岭(上甘岭381个弹孔的战旗)(4)

志愿军战士坚守在上甘岭阵地上(图片来源:人民画报)

可坑道里的志愿军们

不得不时常面临

缺水缺粮缺弹药的残酷境遇

为了保障好前线官兵

时任15军军长的秦基伟

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向坑道运送物资

70年代上甘岭(上甘岭381个弹孔的战旗)(5)

水运不进去怎么办?

送萝卜

可萝卜吃多了会“烧心”

那就改送苹果

既能解渴又能充饥

还能给伤员补给一些营养

因此,秦基伟下令

紧急采购数万斤苹果

派人送往坑道

就这样

火线运输员一批接着一批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仆后继地穿梭于通往坑道的路上

可即便如此

能够运送到坑道的物资也微乎其微

“谁能送进坑道一个苹果

就给谁立二等功”

从志愿军后方的阵地

到上甘岭的坑道口

距离并不远

近的只有500多米

远的也不过1000多米

可就是这样短短的距离

被敌人的飞机和大炮隔成好几条封锁线

越接近坑道,炮火越密集

尤其是接近坑道的那50米

完全暴露在敌军的火力封锁区

为了将物资送往阵地

15军立下军令状

谁能送进坑道一个苹果

就给谁立二等功

在美军的火力封锁下

一直到上甘岭战役打完

后勤运输人员

大部分牺牲在封锁线上

数万斤苹果

最终只送进去了一个

70年代上甘岭(上甘岭381个弹孔的战旗)(6)

“联合国军”的炮火如密雨般

重重砸在运输线

通往上甘岭两个高地的山路上

洒满了火线运输员的鲜血

大量的物资损失在路上

能够送进坑道的少之又少

运输苹果的战士

一拨拨地倒在了运输线上

据史料记载

志愿军第15军火线运输员

就损失了1716人

占到了战役总伤亡总数的14.8%

这个是他们吃的最甜、最苦的苹果

志愿军第15军45师

135团7连连长张计发

带着160多人的队伍

加入到上甘岭战役中

经过几番激烈的战斗

全连只剩下8人

由于敌军火力封锁

通往后方的三里路内

找不到一滴水

70年代上甘岭(上甘岭381个弹孔的战旗)(7)

原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7连连长张计发

战士们常常口干得话都说不出来

实在渴得不行

就在坑道两边的土里哈气

然后用嘴唇舔那一点湿气

或者往干裂的嘴唇上抹牙膏

趴在坑壁上舔一块块湿润的岩石

甚至连尿液都被喻为“光荣茶”

有的人

为了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自己的小便都舍不得喝

步话机员

常常急得打自己的嘴巴

为的是打出血

用来滋润喉咙

以保证能够与上级联系

70年代上甘岭(上甘岭381个弹孔的战旗)(8)

70年代上甘岭(上甘岭381个弹孔的战旗)(9)

在向前线运送弹药的途中

火线运输员刘明生

捡到一个苹果

交给了7连连长张计发

张计发决定

先让步话机员吃这个苹果

步话机员用手掂了掂

传给通信员

通信员又传给

司号员、卫生员……

70年代上甘岭(上甘岭381个弹孔的战旗)(10)

坚守坑道的8位战士都舍不得吃

苹果愣是在每个人手中传了一圈

又回到了张计发手里

看着苹果心酸到不行的张计发

只好带头咬下一小口又往下传

“都得吃,吃!

不相信咱们连一个苹果都消灭不掉”

有的战士是含着泪吃的

都舍不得多咬一点

于是

这个苹果在8个人手里

每人轮流咬一小口

传递了3遍才吃完

70年代上甘岭(上甘岭381个弹孔的战旗)(11)

上甘岭的苹果

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解渴充饥的食物

更是一种战斗力的象征

一种精神的写照

志愿军战士与“联合国军”

反复争夺阵地59次

在持续43天的浴血拼杀中

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

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

战争史上的奇迹

“他生前总是小口小口吃苹果常常吃着吃着就落泪了……”

2021年6月15日

张计发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享年95岁

他生前已经忘了很多事

但是他没有忘记上甘岭战役

“忘了吃,忘了喝

也忘不了上甘岭

我多少战友都留在那里了……”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

再到抗美援朝战争

张计发负伤8次

荣立特等功4次、一等功2次

谈及自己他不喜别人称他“英雄连长”

而他这一生

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

只要谁说他为革命做了多大贡献

他首先想到的

就是那些牺牲的战友

“我这辈子

就是在替我那些牺牲的战友而活

替他们见证祖国的繁荣昌盛”

70年代上甘岭(上甘岭381个弹孔的战旗)(12)

“一个苹果”

是生死与共的友情苹果

正是这种深厚的战友情谊

把部队上下拧成一股绳

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70年代上甘岭(上甘岭381个弹孔的战旗)(13)

70年代上甘岭(上甘岭381个弹孔的战旗)(14)

70年代上甘岭(上甘岭381个弹孔的战旗)(15)

70年代上甘岭(上甘岭381个弹孔的战旗)(16)

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

——中国人民志愿军!

如今

我们再也不用

为了一个苹果互相推让了

今天,让我们缅怀最可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