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小孩读哪些唐诗(8岁孩童着汉服吟诵古朗月行)(1)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成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于谁餐。”谈致远是马凡美的学生,身穿白色汉服的他,捏着把折扇,有模有样地吟诵李白的《古朗月行》。刚上三年级的他已经能熟练吟诵《长恨歌》、《弟子规》这些篇目。在用吟诵的方法说古文方面,谈致远极有悟性,短短时间就能把较为困难的篇目烂熟于心。

在老师马凡美的语文课上,一半时间是用于上国家课程,一半时间用来教授国学。学生一年级唱《古朗月行》,二年级吟诵《幼学琼林》,三年级接触《孝经》《大学》《声律启蒙》,四年级学做律诗、编曲,五年级学《孟子》,六年级学《中庸》。

“老师把他对一篇诗文的理解,化成了声音的长短、轻重、高低、缓急,吟诵在一首诗歌里,教给孩子。孩子可能只懂得诗歌大意,但是他们天性爱唱歌,于是就记下来。等到慢慢长大,每次读这篇诗文,就会慢慢体会到其中韵味。”马凡美自编了《十二花神》诗歌手册,八月专门选择了与桂花、嫦娥有关的诗歌:“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实习生 李佳悦 摄影报道

中华吟诵 即将消失的古老艺术

中华吟诵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东汉以后,凡诗文皆可吟诵,历代的歌诗(诗、骚、乐府、词、曲等)在不能歌之后,亦用吟诵之法传承。凡文人皆会吟诵,唱和酬答,教育学习,皆用吟诵。历史上有很多吟诵名家,如谢安、王阳明等。

如今,中华吟诵正面临失传。教育部和国家语委正在申报“中华吟诵”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个吟诵流派中,由上海交通大学老校长唐文治创立的唐调受到了特别关注。

唐文治不但精通经学、文学,还擅长吟诵,创立了独树一帜的“读文法”,学生称其为“唐调”。上世纪40年代,上海大中华唱片公司请唐文治录制了10张唱片,皆为古诗文诵读,如今在上海图书馆仍存有这套唱片。

唐调的最大特色,是它的音乐性。这种吟诵法带有唱腔,音调高低起伏,语音长短相间,但又不同于“吟唱”,仍属于朗诵范围。

除了音乐性,唐调还很注重情感的投入,主张读经典诗文时,要把自己想象为这篇诗文的作者,这样才能感情充沛,并在吟诵中得到教化和心灵的陶冶。唐调不但能吟诵诗词,还能诵读散文,比如《出师表》、《岳阳楼记》。这些不押韵、不拘平仄的经典散文,用带唱腔的调子读出来后,更平添了几分感人的意味。

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建顺总结的“一本六法”也具特色:一本,就是吟诵的目的,是表达出作品的涵义,尤其是声韵涵义;六法,即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平长仄短、模进对称、文读语音、腔音唱法。

徐建顺表示,古代的老师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就是吟诵。老师吟诵时把每个字的声母、韵母、声调都发得很准确,而且拖长,让孩子听得很清楚,并且互相组合,编成了一首歌。古代的时候,《千字文》就是一首歌,唱一遍,十几分钟。有了吟诵这个工具,古代的识字教学就变得很容易。一个古代的儿童,一般是三四岁开蒙,六七岁进学馆,这时的识字量在三四千字左右,已经具备了自由阅读的能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