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培根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华北某秘密实验基地进行着一场如火如荼的战斗。

原子弹的发展与原理(揭秘原子弹核心数据52之迷雾)(1)

如今 ,那已成了镌刻在中华民族历史天空中的宏伟史诗,这部史书由演算构成,饱含着深刻的生存哲理。

曾经有人,试图用一组错误的数据,迷糊着我们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及他的团队们。

陷入困境

1963年2月,由第二机械工程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主任邓稼先等同志领导的原子弹设计方案初步完成。应党中央指示,将于华北某秘密实验基地进行模拟轰炸试验,中央首长将亲自赶往基地观看。

邓稼先科研团队工作人员已是不眠不休了。尽管大家激情似火,斗志昂扬,而且日以继夜通宵达旦,但局势却还是异常艰难。

原子弹核心数据的预算,他们都算了七遍,纸都用掉了几吨。长期运作,三台计算机已趴下一台,另两台随时可能出问题。

7次预算,结果都是52。

原子弹的发展与原理(揭秘原子弹核心数据52之迷雾)(2)

可是,苏联专家给出的参考质量数据,是110。

原子弹的发展与原理(揭秘原子弹核心数据52之迷雾)(3)

现实里,52与110,数据差了好大一截。数据对不上,就表明铀二三五的链式反应就没法发生,这样原子弹就成哑炮了。

原子弹的发展与原理(揭秘原子弹核心数据52之迷雾)(4)

第八次预算又开始了,还是52。

此时,距离中央规定的模拟爆炸时间,仅剩3个月了,压力山大!

中国为什么要造原子弹?

电影《横空出世》中冯将军与核专家陆光达有一段对话:

“在朝鲜战场,我们抓了一个美军俘虏,一个小小的下士竟敢在我面前大声喊叫着要扔个原子弹让我们尝尝,给我们做个外科手术。武器落后,受气啊。”

开国领袖曾经说过:“原子弹一百年也要造出来,没有那东西,人家就不把你放在眼里。”

当时苏联已成功将原子弹送上了天,但他们不给我们提供尖端技术。

原子弹的发展与原理(揭秘原子弹核心数据52之迷雾)(5)

网上排名第一的大剧《理想照耀中国》第19集《冰糖》,其中描述的故事,就再现了当年攻关情景。

在揭秘原子弹核心数据52之迷雾中,有4个生活真相,最值得我们看透:

真相一:有些路只能靠自己去走。

《国际歌》里面唱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有些路,只有靠自己去走 ,这些科研攻关人员就深谙其理。

白天里,他们一手捏着窝窝头,一边工作;深夜里,突然停电,他们划上火柴,点上蜡烛。

原子弹的发展与原理(揭秘原子弹核心数据52之迷雾)(6)

没有计算机,他们用计算尺,用算盘,用笔和纸,用手和脑。

物资贫乏,只有涝饭和菜汤,吃不下时,他们用酱油拌饭。

身体大面积浮肿,患有低血糖时,他们嘴含一小米粒冰糖……

他们知道,唯有不屈的奋斗,才是向上的砝码。

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要坚持,因为一放弃就会失去了未来

有些事,只有靠自己,勇敢做下去,才能看到光。

真相二:树为一层皮,人争一口气,争气很重要

造原子弹 ,美国人用了6年,英国人用了5年,苏联人用了8年。

为什么这样强国都热衷研发原子弹?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吧!

1945年,广岛长崎原子弹事件震惊世界。当美方再次向日本长崎,投放第二颗原子弹后,日本立即投降。

此外,原子弹是国家强大的象征,是国人脸上的光,是别人心里的崇敬。后来,因为原子弹的腾空,才有这扬眉吐气的一幕:

在南非,有色人种通常没有资格坐在公共汽车的前排。据说,一名滞留在南非的中国人刚刚上车,司机自动对他说:“你可以坐在前排。”那个人觉得不可思议,他对司机说:“我是中国人。”

司机回答:“我知道,我能看到。您没有读过今天的报纸吗?昨天您祖国中国的原子弹是成功的,可以制造原子弹的国家当然是一流的国家。从今天开始,所有中国人都可以坐在第一排。”

然而当时,中国研制原子弹的实力,并不被看好。某国领袖甚至说,靠中国人自己,20年都造不出原子弹。

原子弹的发展与原理(揭秘原子弹核心数据52之迷雾)(7)

眼见着,科研进程陷入了“52”这个数字的迷雾中,绕来绕去,都走不出来。

面对焦虑的科研团队,邓稼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争这口气啊!”“我相信,我们一定能造出我们的原子弹!”

原子弹的发展与原理(揭秘原子弹核心数据52之迷雾)(8)

是的,面子是靠自己争取得到的,不是靠别人怜惜而收获的。

改变不了别人的看法,惟一能改变的,是提升自身实力,做出成绩。

当蘑菇云惊空闪耀时,偏见自然消失了,世界也向中国瞩目。

真相三:许多时候,就是在一刹那,悟出了事实的真相

为了丰富一下生活,缓解下压力,邓稼先带领王彬、小高,还有女青年李梦,一起搞定点投篮活动。

李梦连进两球,赢得喝彩之时,有人调侃她进球的姿势难看。 的确,她进的第二球用的是“倒马桶”姿势。

李梦不以为然,说“难看又怎么样,反正进了呗”。

原子弹的发展与原理(揭秘原子弹核心数据52之迷雾)(9)

邓稼先突然顿悟。他说:苏联专家给的数据可能是假的。算了8次,都是52,可能我们算的根本就是对的。如同投篮一样,姿势难看不要紧 ,投进了最重要。

原子弹的发展与原理(揭秘原子弹核心数据52之迷雾)(10)

生活就是这样奇妙。很多时候,我们从一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中,突然领悟到另外一件事情的真相。

真相四:好吃好喝供着的,不一定是想帮你的真朋友

当时虽然是饥荒岁月,但国家对某国不薄。大家吃涝饭,而供着这朋友的,却是好吃好喝。但是他们吃饱就走,根本不传真经给我们。

原子弹的发展与原理(揭秘原子弹核心数据52之迷雾)(11)

最可气的是,给了错误的数据。其实,他们的目的,是不希望我们搞核试验。为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给一个错的数据。他们以为,只要我们算出的东西,跟他们给的数据不一样,我们就永远不往下推进。

原子弹的发展与原理(揭秘原子弹核心数据52之迷雾)(12)

你把他当朋友供养着,他把你当傻瓜糊弄着。

国与国更是现实,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记住烛之武的那句话“邻之厚,君之薄也”,我国强大了,他自己国家实力就相对的弱小了。科学无国界,但人有国籍,别人怎样可能真心实意地帮中国腾飞呢?

原子弹的发展与原理(揭秘原子弹核心数据52之迷雾)(13)

为了慎重起见,邓稼先和他的队员们,又开始了“临界质量数据第九次演算”。偌大的办公场所,一大群人拿着笔,在纸上写着,算盘中珠子拨动声……

结果出来了,邓稼先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52”!

原子弹的发展与原理(揭秘原子弹核心数据52之迷雾)(14)

欢呼声四起,队员们笑着笑着,就哭了。

之后,模拟爆破试验正式开始。

1964年10月16日下午十五点整 ,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惊天动地的巨响伴随强烈的闪光蘑菇云冲天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原子弹的发展与原理(揭秘原子弹核心数据52之迷雾)(15)

这是一场斗智斗勇的研制大战,也是一场质疑权威,识破骗局的心理大战。这里面揭露的生活真相,极有哲理。认识了它,能洞察人性,能拨开迷雾,能坚定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