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一下一个几乎被盖棺定论而缺乏分析的东西:宽度。或者说适宜状态下的最大宽度:40宽和现在主流的20宽的战斗力区别。

先明确钢4的伤害公式,首先是破防判定:

假设a师是进攻方,b师是防御方。当a对b师的攻击力A大于b的防御,则说a对b破防,反之,则a对b不破防。同样的,当b对a师的攻击力B大于a的突破,则说a对b破防,反之,则a对b不破防。

然后是伤害计算:

hoi4以一个小时为一个回合,每回合结算一次伤害。

那么当a对b不破防时每回合a对b杀伤hit=0.1*a对b师的攻击力A;

当a对b破防时每回合a对b杀伤hit=0.1*b师的防御 0.4*(a对b师的攻击力A-b师的防御);

同样的:

当b对a不破防时每回合a对b杀伤hit=0.1*b对a师的攻击力A;

当b对a破防时每回合a对b杀伤hit=0.1*a师的突破 0.4*(b对a师的攻击力A-a师的突破)。

之后再把伤害值x骰子因数和对组织度和兵力的伤害参数,分别得到对组织度和兵力的最终伤害值。

关于多师对多师的情况:

一个师每回合(1小时)随机选择一个目标进行攻击。

假设两个师a和b进攻一个师A。a、b的攻击总和大于A的防御,则a、b对A破防

而A对a、b进行反击时假设选择攻击a,则A的攻击大于a的突破时算破防。b的突破(或防御)无效。

多师一起进攻时攻击累加这点在钢3时就已经明确。但防御是否累加一直没有研究,这个在本帖中会证明。

本次测试样本为目前主流的7步2炮(20宽)和其双倍宽度版,即14步4炮(40宽)。

39年剧本,步兵和炮兵武器科技同为39年,步兵学说双方都没有,也没有影响战斗力的部长。

地形为没有任何加成的平原,夜战修正去除,删除了所有战术。没有战役计划和堑壕加成,双方都不使用将领。

这样就去除了除骰子外所有的随机因素。因为骰子对伤害值计算的影响还不明确,所以不做期望值修改。

请不要回复我说什么打AI遇不到7步2炮,随便A就行了。按P社的尿性,玩家迟早要面对AI的步炮组合。

游戏成熟后无论是MOD还是联机对战要比欺负AI有趣多了,而哪怕是最菜的联机新手和最烂的MOD作者都不会拿出原版的那些肉脚配置。

而本帖的分析更偏向理论化,明确40宽师和20宽师的长短处,方便玩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配置以及相关的科技、战略战术。

本次只做步兵师的分析,下文中的大宽度师小宽度师皆指步兵师。

装甲师由于破甲、装甲率、魔改等因素太过复杂,模板配置千变万化,目前处于无法定量分析的状态。

钢铁雄心4有几次大更新(钢铁雄心4宽度战力分析)(1)

钢铁雄心4有几次大更新(钢铁雄心4宽度战力分析)(2)

首先做理想化测试:

双方的兵种配置就是简单加个倍。同时修改了步炮的突破,与防御一致。即无视攻方和守方的差别。

这里可以看到,两种师的软攻、防御、突破、血量(兵力)都是完整的倍数关系,而组织度则是一样的。

所以2个20宽师的组织度是40宽师的两倍。

钢铁雄心4有几次大更新(钢铁雄心4宽度战力分析)(3)

7月9日10点双方接触。面板上可以看到双方的攻防也是倍数关系,没有任何加成影响。

第一回合40宽师对20宽A造成了0.9的组织度伤害,而20宽师那边对40宽师造成的伤害没有超过0.1...开局不利

钢铁雄心4有几次大更新(钢铁雄心4宽度战力分析)(4)

经过整整5天的撕逼后,20宽A率先被打光组织度退出战场。此时40宽还剩1.2组织度,而20宽B也仅剩下了3.9组织度。

然而仅仅2个小时后,40宽师非常脸黑的被2刀秒了...而20宽师B以2组织度的微弱优势惨胜。算是平局。

我们看一下双方的数据统计:

虽然游戏实战中不会出现这种双方攻防突破都一致的情况,但依然可以通过这次测试得出一些重要结论。

1.20宽师虽然组织度是40宽的2倍,但它们单师的输出能力也只有40宽的一半。同时在兵力(即人力和装备)的损失上也是40宽的2倍。

2.究其原因,是因为20宽师的软攻总和并不能对40宽师破防。而40宽师无论选择哪个目标都可以对其破防。由此带来的伤害差距弥补了40宽师组织度的不足。

3.看上去在平手的情况下20宽师承受了多一倍的战损是亏了,但它的优势和40宽的缺点也会在后续测试中体现。

4.兵力会影响部队的攻防,但战斗中损失的兵力并不会即时生效,需要等到下一次战斗。

5.实际伤害和伤害公式的预估基本吻合,证明了 的公式无误。

6.P社的战斗平衡性还是非常靠谱的。

接下来两次测试我还原了突破值,使攻防态势区别化。

钢铁雄心4有几次大更新(钢铁雄心4宽度战力分析)(5)

钢铁雄心4有几次大更新(钢铁雄心4宽度战力分析)(6)

这次整了模板,给双方都加上了大家必带的工兵和侦查,稍微往实战方向靠拢一些,实际对胜负影响不大。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支援营因为在20宽师中占的比例比较大,所以对属性的惩罚也要更高一些,单个20宽师的组织度要比40宽低了2.2

当然,血量、攻防等方面的加成也要比40宽师更高。毕竟带了双倍的支援营。

钢铁雄心4有几次大更新(钢铁雄心4宽度战力分析)(7)

7月7日5点,2个20宽师开始进攻40宽师。(喂喂...这个日期和对战双方是闹哪样)

第一回合2个20宽师对40宽师造成了0.1的组织度伤害,而40宽师则打掉20宽B1.4的组织度。

钢铁雄心4有几次大更新(钢铁雄心4宽度战力分析)(8)

开战2天多后,20宽A率先被打光组织度退出战场,只剩B独自面对40宽师

钢铁雄心4有几次大更新(钢铁雄心4宽度战力分析)(9)

6小时后战斗结束,40宽师以一半组织度和3%兵力的代价防守成功。

20宽师方面损失了14.5%的兵力

下面是数据统计:

这次测试的数据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

1.突破能吃到加成非常有限,所以不带坦克的师在进攻同宽度的对手时一定会被破防并承受大量伤害。所以用步兵师进攻,无论何种地形和姿势,损失大量兵力是不可避免的,进攻时间越久,进攻方伤亡越大。

2.20宽师的战损是40宽的将近5倍。剧透一下,下一次测试40宽进攻20宽,40宽的兵力损失只是20宽的2倍。这个之后再分析

3.40宽师的防御优势比较明显,比20宽师的攻击高出将近50%。而实战中防守方的加成一般要远高于进攻方。所以哪怕想尽办法堆攻方加成,面对高宽度师依然很难破防。

4.防御高出攻击的部分并不能带来实际收益且组织度短板明显,所以40宽师依旧被打掉了一半的组织度。面对车轮战,基本撑不过第三轮。

5.如果进攻方也是40宽,除战斗时间会缩短将近一半外,对胜负和战损的影响可以忽略。

6.如果是4个20宽进攻2个40宽,多了2种不同情况:

4个20宽攻击1个40宽。此时20宽攻击总和比40宽防御高出34%,可破防。但考虑到实战中防守方的加成优势,破防困难不小。

3个20宽攻击1个40宽,剩下一个20宽攻击另一个40宽。此时3个20宽的攻击几乎等于40宽的防御,但考虑到防守方加成,几乎可以认为无法破防。而1v1的那组会被碾压。

结论:

大宽度师在防守中表现非常稳定,虽然单对单时防御过高很浪费,但在满战场宽度的多师混战中,依然可以稳定不被破防。即使被破防,由于伤害公式的原因,实际承受伤害依然可以保持在很低的程度。

大宽师面对小宽度师进攻时,组织度短板比较明显,如果遇上车轮战难以支撑太久。

小度宽师进攻大宽度师时战损比非常惨,对人力和装备的压力会较大。但持续进攻能力较强,后备有充足时间休整回组织度。

钢铁雄心4有几次大更新(钢铁雄心4宽度战力分析)(10)

这次换成40宽师攻击,20宽师防守。模板还是和上次一样

首轮接触40宽师对20宽B造成了0.1的伤害,而20宽方合力砍掉了40宽1.6的组织度。

钢铁雄心4有几次大更新(钢铁雄心4宽度战力分析)(11)

10个小时后,40宽师损失组织度13.2,20宽师总共损失组织度6.3

钢铁雄心4有几次大更新(钢铁雄心4宽度战力分析)(12)

开战后32小时,40宽师只剩下最后1点组织度了,下一回合就会败退。而20宽师还剩余3/4的组织度。而双方的兵力损失基本为2:1

接下来是数据统计:

这场战斗的分析比较复杂。

1.40宽师进攻持续能力乏力,只有20宽师的一半。

2.40宽师虽然能对20宽是破防,但差距非常小。考虑到实战中防守方加成,20宽师只要多25%加成就能不被破防。所以实战中,20宽方的战损会更小,实际战损比大约是3.2:1。

3.同样分析2v4的情况:

2个40宽师有1/4几率攻击同一个20宽目标。此时20宽师需要有140%以上的防御加成优势才能不被破防,对地形和工兵科技有相当高的要求。

4.如果对方同样也是20宽师:

4v1的情况等同40宽的2v1

3v1时需要有50%以上的防御加成优势才能不被破

5.以上2点讲的防御优势,是指进攻方无任何进攻加成情况下,20宽师需要的防御加成。

如果进攻方有攻击加成,则20宽需要多更多的防御加成才行。

假如40宽师有4级将领,其上升到424.44,20宽师就需要46%的加成才能追上

而如果被对方2个带4级将领的40宽师集火,则需要290%的防御加成。

结论:

小宽度师在防守大宽度师进攻时表现优异,高组织度可以保证其可以支撑防线很久很久。

但在满宽度混战中,尤其是多方向夹击中表现不稳定。较低的防御值使其面对多师攻击时战损大幅上升。尤其不适合在无河流的平原上防守。

如果攻方有进攻加成,则小宽度师不被破防需要的防御加成根据双方攻防差将成倍增长。

小宽度师反攻能力较大宽度师更强,但战损也会比较大。

大宽度步兵师在进攻小宽度时表现糟糕,自身组织度低,败退过快。但在满宽度,多方向混战中看脸集火破防可以打出较高伤害。一旦小宽度师一方有师被踢出局,攻方的集火率会逐步上升,加快进攻效率。

大宽度师进攻时被反击受到的伤害略低一些,大约10%

总结:

很明显步兵师天生低攻高方的特性决定了它的战场地位主要就是防守。

大宽度:

大宽师防守中由于很难被破防,所以战损会非常低,面对多师集火和多方向夹击时表现依然稳健,对地形要求也低。但持续防守能力差,需要有后备接替,依靠战损比来打击小宽师一方的人力和装备。

进攻小宽度对手时需要谨慎。没有优势不要轻易出手,一旦攻击失败,对方会剩余非常多的组织度,此时被反打会迅速崩溃。

大宽度师进攻依赖高级将领和空中支援。5级甚至7级以上带地形修正的将领,加上空中优势强行破防。

陆军学说只能选择优势火力,来保持破防能力。

如果空军学说选择地面支援向,对上AI和小宽度玩家时,破防能力更强,可弥补攻击能力不足的短板。

大宽度的另一个好处是对将领数量要求低。一个上将可以覆盖的战线宽度是小宽度的两倍。但缺点是在战力碾压时快速吃地能力差。总的来说比较适合所有小型国家和非法西斯的中大型国家,泛用性强。

小宽度:

小宽师防守持续能力强,但稳定性较差。面对多师和多方向进攻时容易被破防。需要及时补充后备来降低对方集火概率,但新支援进来的师由于没有堑壕,防守能力会大幅下降。但总体对后备的需求要低于大宽度师。

小宽度师遇上对方高级将领和轰炸机时较难不被破防,战损会大幅增加,对地形和空优要求较高。平原地形要注意多堆几个师增强防守能力。

工兵和医疗科技要跟上,以降低战损。

进攻能力相对较强。如果能限制住对方的增援,只需要几轮进攻就能突破防线。当然本方战损也会比较难看。如果对方无限增援,会比较伤。

陆军学说理论上是决战计划最好,利用高堑壕等级进一步降低防守时战损,反击时利用高计划加成迅速打崩对方。

当然无脑优势火力,在防守时更快击退对方也是不错的选择。

小宽度配置在遇上强敌时对本方高级将领数量要求比较高。一个上将带24个师,如果每格要维持40宽度,就只能覆盖12格、

可以开局就培养元帅,出堑壕加成加强防御能力。但是没有了上将的侦查技能会增加一些不稳定因素,而没有了地形加成和等级优势,进攻时的战损会更严重。

总的来说,由于小宽度师的组织度优势使其无论在进攻还是防守中韧性非常强。即使被集火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从周围抽调援军。

尤其作饺子皮时会比较省心。大宽度师的饺子皮需要时刻关注是否被集火,调遣支援慢了会被破。

但小宽度师天生防御低,战损是个大问题,需要有人力和工业来维持,且平原地形防守能力弱。尤其是玩AI加强MOD或联机,需要特别注意。

另外,小宽度师战场机动更灵活,优势时覆盖范围更大,吃地更快。

我目前能想到最理想的情况就是...20宽散开蹲山,40宽守平原作后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