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什么叫尿酸,什么叫高尿酸血症,什么叫痛风,三者之间什么关系。

1.1尿酸(UA)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嘌呤合成与分解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尿酸的生成与排泄也较恒定。

1.2高尿酸血症是指正常嘌呤饮食状况下,非同日2次空腹尿酸水平增高,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 /L。

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原因有:①尿酸生成过多,高嘌呤饮食、饮酒、药物、溶血、骨髓增生性疾病(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横纹肌溶解(药物、创伤)等均可引起血尿酸生成增加;②尿酸排出减少,遗传、肥胖者、某些药物(噻嗉类利尿剂、胰岛素、青霉素、环孢素、阿司匹林等药)、肾功能不全,酸中毒;③混合性因素即尿酸生成增多和排除减少同时存在。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 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慢病常形成共病。

1.3痛风: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过饱和状态的尿酸钠微小结晶析出,沉积于关节、滑膜、肌腱、肾及结缔组织等组织或器官(中枢神经系统除外),形成痛风结石,引发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出现关节炎、尿路结石及肾疾病等多系统损害。约5%~12%的高尿酸血症者最终发展为痛风。

早晨起来脚疼是痛风(早晨起床脚突然疼痛厉害)(1)

早晨起来脚疼是痛风(早晨起床脚突然疼痛厉害)(2)

引起痛风发作的诱因有关节损伤、暴饮暴食、过度疲劳、受湿冷、药物、感染、创伤及手术等。

痛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风常有家族遗传史,是一种先天性代谢缺陷,主要是体内嘌呤的合成过多,产生过多的尿酸,其中部分患者的尿酸排除过 少。

继发性痛风无家族史,多继发于肿瘤、白血病等所致核酸大量分解及肾功能减退而造成的尿酸排泄减少;或由于药物抑制肾小管的排泄能力而致尿酸的排出不畅,体内尿酸蓄积过多,以女性多见。

2.痛风会是怎样的过程呢?

痛风的临床表现和分期

2.1 无症状期

高尿酸血症期血尿酸水平升高,但是没有疼痛、关节炎等临床表现。

2.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有药物、饮酒和饮食等诱因。临床特点为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多以单关节非对称性关节炎为主常在夜间发作。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疼痛剧烈,在6小时内可达高峰,第一跖趾关节为最常见发作部位。

2.3间歇期

在急性期之后,可反复发作,多见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者,可表现为多关节受累,或仅有血尿酸水平增高,无明显临床症状。

早晨起来脚疼是痛风(早晨起床脚突然疼痛厉害)(3)

2.4痛风石形成期

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者,反复发作痛风,可致多个关节受累,尿酸盐在关节的软骨、滑膜、肌腱等处沉积而形成痛风结石。

2.5痛风性肾病

尿酸结晶形成肾结石,出现肾绞痛或血尿;在肾间质沉积及阻塞肾集合管而形成痛风肾, 可出现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表现。

(1)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早期表现为蛋白尿和镜下血尿,夜尿增多等。最终由氮质血症发展为尿毒症。

(2)急性高尿酸肾病短期内出现血尿酸浓度迅速增高,尿中有结晶、白细胞和血尿,最终出现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衰竭死亡。

(3)尿酸性肾结石20%~25%并发尿酸性尿路结石,患者可有肾绞痛、血尿及尿路感染症状。

3.痛风如何治疗?痛风治疗必须按照分期来处理,不能盲目用药。

早晨起来脚疼是痛风(早晨起床脚突然疼痛厉害)(4)

3.1 一般治疗

(1)物理治疗:对有炎症的关节可行红外线、透热疗法、矿泉浴、沙泥疗法,推拿按摩。(2)碱化尿液:碳酸氢钠3g/日、枸橼酸钠3g/日,维持尿液pH6.5,防止发生肾结石。

3.2 痛风急性发作期

(1)首选秋水仙碱;

(2)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等NSAIDs;目前NSAIs中的依托考昔为专门针对痛风的有效药物,一般更多时被推荐为一线治疗痛风急性期的药物;

(3)糖皮质激素,用于上述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使用时,可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

早晨起来脚疼是痛风(早晨起床脚突然疼痛厉害)(5)

3.3 发作间歇期、慢性痛风、痛风性肾病期

急性症状缓解(≥2周)后方可开始降尿酸治疗;血尿酸应长期控制在360μmol/L(6.0mg/dl)以下;对于有痛风发作的患者,尿酸需控制在300μmol/L(5.0mg/dl)以下;降尿酸治疗须终身维持。

(1)促进尿酸排泄:①苯溴马隆;②丙磺舒。已有尿酸结石形成,或尿中尿酸>540μmol/24小时(900mg/24小时)不宜使用。

(2)抑制尿酸生成:①别嘌醇;②非布司他。其中非布司他是目前最好的药物之一。

4.痛风治疗的药物繁多,需要注意药物的一些注意事项。

用药前及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尿酸及24小时尿酸水平,以此作为调整药物剂量的依据。并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4.1 秋水仙碱

(1)不宜长期应用,若长期应用可引起骨髓抑制,血尿、少尿、肾衰竭,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若长期应用可引起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是严重中毒的前驱症状, 一出现时也应立即停药。

(2)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妊娠期妇女禁用;年老、体弱者、骨髓造血功能不全、严重心功能不全和胃肠疾病者慎用。

4.2别嘌醇

(1)痛风急性期禁用,不仅无抗炎镇痛作用,而且会使组织中的尿酸结晶减少和血尿酸下降过快,促使关节内痛风石表面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反应,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2)应用初期可发生尿酸转移性痛风发作,故于初始4~8周内与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服用。

(3)滴定增量,监测血尿酸水平。老年人肾功能减退,较低剂即有效。

(4)对与肿瘤化疗相关的高尿酸血症者,别嘌醇的治疗应在肿瘤化疗前开始。

(5)嗜酒、饮茶或喝咖啡均可降低别嘌醇的疗效。

(6)对别嘌醇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严重肝肾功不全者、明显血细胞低下者禁用。对有骨髓抑制者、特发性血红蛋白沉积症病史者慎用。

4.3 丙磺舒

(1)痛风急性发作期禁用,因无镇痛和抗炎作用。但在服药治疗期间有急性痛风发作,可继续服用原剂量,同时给予秋水仙碱和NSAIDs。

(2)治疗初期,由于尿酸盐由关节析出, 可能会加重痛风发作,因此,在用药期间应摄入充足的水分(2500ml/日),并维持尿液呈微碱性,保证尿液pH在6.0~6. 5,以减少尿酸结晶和痛风结石及肾内尿酸沉积的危险。

(3)与别嘌呤联合应用时需酌情增加别嘌醇的剂量,因丙磺舒可加速别嘌醇的排泄而别嘌醇则可延长丙磺舒的血浆半衰期。

(4)不宜与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盐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可抑制丙磺舒的尿酸排出作用,丙磺舒也可抑制阿司匹林由肾小管的排泄,使阿司匹林的毒性增加。

(5)与磺胺药有交叉过敏反应,对磺胺药过敏者、2岁以下儿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严重肾功能不全者(CrCl≤30ml/min)、肾尿酸性结石者禁用。

4.4 苯溴马隆

(1)痛风急性发作者不宜服用,以防发生转移性痛风。

(2)在治疗初期宜同时服用秋水仙碱或 NSAIDs (非阿司匹林或水杨酸类药),以避免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直到高尿酸血症被纠正至少1个月后。

(3)肾功能不全者(血肌酐>13μmol /L)仍有效,注意大量饮水,保持尿量超过2000ml/d,碱化尿液(尿pH维持于6.5)。

(4)不宜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盐,因其可抑制本品的排除尿酸作用。

(5)与别嘌醇合用有协同作用。

(6)服药期间如痛风急性发作,建议将所用药量减半,必要时服用秋水仙碱或NSAIDs。

(7)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单药应用)、肾结石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CrCl≤20ml/min)、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过敏者禁用;对肝病患者慎用。

4.5 避免应用可致血尿酸水平升高的药物

(1)NSAIDs、贝诺酯。

(2)利尿剂:氢氯噻嗪等可增加近曲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 其他利尿剂呋塞米、托拉塞米、依他尼酸也有此作用。

(3)胰岛素。

(4)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巯嘌呤、麦考酚吗乙酯、他克莫司、西罗莫司、巴利昔单抗 (剂量相关效应)。

(5)抗菌药物:青霉素、洛美沙星、莫西沙星;抗结核药(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减少尿酸排泄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6)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B1 。

(7)抗肿瘤药: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 白消安、塞替派、阿糖胞苷、硫鸟嘌呤、巯嘌呤、羟基脲、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替尼泊苷、顺铂、卡铂、洛铂、奈达铂、奥沙利铂等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治疗时宜同时给予别嘌醇并碱化尿液。

4.6痛风急性期不宜用阿司匹林镇痛

5 痛风的预防,加强患者教育,痛风是全身性代谢性疾病,需要终身面对,尽量减缓进展。

(1)痛风治疗重要的是,应告知其调整生活方式、坚持长期治疗,减少痛风反复发作。 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2)健康生活方式包括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干豌豆等);每日饮水2000~3000ml;戒烟限酒(啤酒、白酒);加强锻炼,控制体重;增加碱性食物(香蕉、西瓜、南瓜、黄瓜、草莓、苹果、菠菜、萝卜、四季豆、莲藕、海带)的摄取。

(3)别嘌醇服用后可出现眩晕,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船、飞机和操作机械。在用药期间不宜过度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4)避免同时应用引起血尿酸升高的药物。

(5)高尿酸血症的高危人群包括高龄、男性、肥胖、一级亲属中有痛风史、静坐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合并代谢性疾病者;对于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及早发现。

防治痛风重点是管得住嘴,多喝些水,迈得开腿。

让我们复习一下痛风饮食黑名单:

嘌呤含量高:心脏、青鱼、蚌类、酵母、香鱼(温州最多)、沙丁鱼、胰脏。

嘌呤含量次高:银鱼、松鸡、羊肉、小牛肉、腌肉、肝脏、鲑鱼(大马哈鱼)、火鸡、肾脏、鹧鸪、鳟鱼、鹅、鳕鱼、野鸡、干贝。

是否这些东西都不能吃?

Hyon K. Choi博士团队对痛风饮食做了一项长达12年研究,纳入研究的志愿者达到47,150人,规模惊人,其结果发表在权威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可信度应该相当高。47,150位参与者以往都没有痛风病史,在这12年间,730个人罹患了痛风。

这项值得钦佩的繁复的研究,有以下结果:

1)高肉类摄入者较低肉类摄入者痛风发病率高40%;多食海鲜者较少食者发病率高50%。

2)并非所有嘌呤高的食物都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以下食物不增加痛风发作(以前被认为嘌呤高不能多吃):豌豆、大豆类、蘑菇、花菜、菠菜。

3)低脂肪饮食降低痛风发作风险,而蛋白摄入对痛风没有影响。

4)痛风和心血管疾病的健康饮食谱基本类似。也就是说,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食物也会增加痛风发作风险---唯一的例外是海鲜,海鲜有益于心脏而增加痛风发作风险。

早晨起来脚疼是痛风(早晨起床脚突然疼痛厉害)(6)

6.痛风与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并不能治愈痛风,但是痛风出现痛风石沉积在关节,疼痛,影响生活,则需要手术清除,对于小关节痛风石可以切开清除,而对于大关节,如膝关节,则可以行关节镜清理,但是外科手术只是行清理,关键还是需要内科治疗。

早晨起来脚疼是痛风(早晨起床脚突然疼痛厉害)(7)

关节镜下正常的膝关节

早晨起来脚疼是痛风(早晨起床脚突然疼痛厉害)(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