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清明祭祀是肃穆或悲伤的,但与轻松快活的春游却一点也不矛盾。

清明插柳的习俗(清明插柳春游这些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1)

民间自古以来就有在庄重的仪式之后纵情欢乐的节日文化传统,而清明“三节”之一的上巳节正是一个这样的节日,何况魏晋以后上巳节就已演变成为一个纯粹郊游宴饮的节日。

清明节的节期前后有十来天,祭祀可在一天内完成,其他时间可以纯做春游。道家的始祖老子曾说过:“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二十三章)

清明插柳的习俗(清明插柳春游这些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2)

意思说人类同其他自然物如飘风骤雨一般,不能长久生存下去,生命的终结是一种自然、必然的现象,因此他不赞成刻意地追求长生。这和只要是尽寿而终,不是早夭,就不是很令人悲伤的事情,甚至老人的高寿而亡是一件喜事,所谓“红白喜事”的看法是一致的。这样,祭奠正常寿终的亲人和祖先,就不是一件真正悲伤的事情,只是表达孝敬和思念之情,是在完成一个郑重的仪式。

而民间一些女性的哭坟,也是仪式性的行为,或是情感的一种表达和发泄。

清明插柳的习俗(清明插柳春游这些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3)

在这些祭祀仪式完成之后,游春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所以,人们普遍地将扫墓与春游结合到了一起。相对扫墓祭祀的拘谨严肃,春游可说是十分轻松愉快的,而且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常见的有踏青、插柳、食赐火、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拔河、斗鸡、扑蝶、采百草、植树……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这种风俗早在汉代之前就已经盛行,《晋书》记载: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人们都会出外踏青。

清明插柳的习俗(清明插柳春游这些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4)

到了唐宋就更风行了。杜甫的“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孟浩然的“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宋代吴惟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苏堤清明即事》),都描述了清明踏青春游的盛景。 但古时踏青,南北方日期不同。

清明插柳的习俗(清明插柳春游这些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5)

《月令广义》说蜀地正月初三踏青,闽粤在二月初二日,北方则要到三月甚至四五月方可见青。总之,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所以民间才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说法。

《梦粱录》对南宋都城临安的踏青盛况,作了这样的记载:“车马往来繁盛,堵塞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

清明插柳的习俗(清明插柳春游这些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6)

梦带酒贪欢,不觉日晚。红霞映水,月挂柳梢,歌韵清圆,乐声嘹亮,此时尚犹未绝。” 宋代词人张先的《玉楼春》写道:“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早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欧阳修《阮郎归》也写道:“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清明插柳的习俗(清明插柳春游这些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7)

清明插柳的风俗,一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一说是为了防止鬼的侵扰迫害。因为柳又称为“鬼怖木”,具有辟邪作用,在三大鬼节之一的清明插柳戴柳,可以保佑家人吉祥平安。以致民间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

清明插柳的习俗(清明插柳春游这些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8)

汉人历来又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人的意思;而杨柳发芽抽绿时值春意萌动之际,赠人柳枝即含有“春常在”的祝愿。《诗经·小雅·采薇》里就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可见当时就有离别赠柳的风俗,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的心意。

柳树因其柔美的形态和丰富的内涵,寄寓了人们无限的深情和祝福。所以,清明节时,人们踏青顺手折下几枝柳条,拿在手中把玩,或编成帽子戴在头上,或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