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教学设计与反思江苏睢宁桃园小学 卓元 221222,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认识分数教学设计最新?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最新(认识分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最新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江苏睢宁桃园小学 卓元 221222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p36—37页《认识分数》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从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意识思想,理解用数学模型可以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的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直尺、铅笔、纸板等。教师:课件、方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37---36页,大声阅读这里的内容。读完后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完成一件事。(学生阅读)

师: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末,评选五好学生的事吗?(记得)

师:本学期末,学校将给我们班10个名额,咱们也不选举了,大家看怎么分合适吧?(每组1个)

师:大家意思是把这10个名额平均分到10个组里去,平均每组得一个名额。

这一个名额在小组里施行不记名的投票选举,你作为小组成员之一,你有多少希望呢?用咱们三年级学过的知识讲一下。(学生说出时,教师板书:1/6 1/4 1/8)

师:象这类的数,我们在三年级就知道了叫——?(分数)想不想了解老朋友更多点?(想)(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师:你能结合小组选举的事说说1/6 1/4 1/8这些分数的意思吗?(学生可能会面面相觑)

二、解决问题,构建模型

师:咱们先看看这一题,(投影例题)快速在小组里完成后交流吧。(完成后交流)

请谈谈你对这题的见解吧。(学生述出3/4 5/8 3/5 1/3,教师板书。)“每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大概不会说出)

师:同学们用分数正确的表示图的意思,说明以前学习分数知识很牢固,今天学习呀还要更认真呀。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用一块月饼、一张纸的情况来表示分数吗?还可以用其他的吗?(可以)

师:比如——(一张桌子、一块黑板等)

师:像刚才大家所说的,老师给他们概括为:一种物体。【板书:一种物体】

师:大家看这里(指带单位米的图)这里带的是单位“米”,可以换为其他单位吗?(可以)

师:有哪些?(厘米、千米、毫米等)如果换成吨、千克、克等可以吗?(可以)

师:这些带单位的,老师也给归为一起:一个计量单位。【板书:一个计量单位】

师:像着一种(指图三)这里是小圆圈,要换成皮球、苹果、小朋友等可以吗?(可以)

虽然个数比较多,由许多个同类物体组成的,咱们把他们圈起来就构成一个整体了,把这许多同类的整体也可以看成一个物体。【板书:许多个同类物体组成的,也看成一个物体】

师:这些都可以用自然数谁来表示?(教师伸出一个指头示意学生)(“1”)【板书:1】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1”,在这里叫什么?(单位“1”)【板书:单位“1”】

师:老师一个人可以作为单位“1”吗?(可以)

师:咱们班61人可以作为单位“1”吗?(可以)

师:咱们中国13亿人可以作为单位“1”吗?(可以)

师:一辆汽车拉煤38吨可以作为单位“1”吗?(可以)

师:从桃园到徐州是52千米可以作为单位“1”吗?(可以)

师:所以,一种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个同类物体组成的,也看成一个物体,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单位“1”

师:咱们看这块单位“1”的月饼现在什么样了?(分成4块了)

师:看老师手里的一张纸,权当是那块月饼了,怎么分给4个同学呢?随便分可以吗?(平均分成4块)

“平均”这个词加的好。

师:记住,只有平均分才公平。【板书:单位“1” 平均分】

师:(指例题图逐一问)这平均分成几份?(4份)这呢?(8份、5份、3份)

师:只能分成这几份吗?(不是的,可以分成10万份……)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有,老师给概括为:分成若干份。(板书:分成若干份)

师:(指例题图逐一问)这取几份?(3份)这呢?(5份、3份、1份)

师:当然还可以取其他合理的不同份数,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什么?(分数)(板书: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师: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呢?叫什么?(分数单位)(板书: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师: (写下1/4)他的分数单位是多少?(生不知)

师:分数单位怎么说的了?(教师指着“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师生共说)

师:这取几份?(1份)

师:分数单位是多少?(1/4)

师:如果我取其中2份呢?(2/4)(板书:2/4)

师:不对了,大家想想分数单位怎么说的了?他的(指着2/4)分数单位是多少?(1/4)

师:我取3份呢?(写下3/4)分数单位是多少?(1/4)

师:不管我取几份,分数单位都是1/4,(指着5/8)分数单位是多少?(1/8)(逐一指着提问)

三、小结问题,概括模型

师:刚才我们知道什么是单位“1”

什么是分数

什么是分数单位

自己述说一边吧。(学生自由说)

四、初步练习,验证模型

师:在小组里共同完成p36页的“练一练”

(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学生说内容,其他学生当裁判。不足之处教师指正。

五、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1、师:(教师拿出一张纸)我想知道他的2/4有多大,怎么折呢?(提生进行折出)

我想知道3/8有多大,在纸上折出后用彩笔画出来。(教师巡视,学生折、画。不足给指出)

2、师:现在老师说出分数,看谁抢答出他的分数单位。(1/10 11/15 17/20 教师说学生抢答)

3、师:看课本p37页第三题,在小组里先完成在交流。可以向老师请教,也可以小声告诉老师答案。(教师巡视后,提问学生回答)

4、师:咱们在解决刚上课时的出现问题,1/4 1/6 1/8意义怎么说?(提问学生回答)

六、回顾总结,加深模型认识

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感觉到我们学习他作用在哪里?(提问学生述说)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八、反思

这是一节公开的自然常态课,按道理讲既然是公开课应在两方面千锤百炼,不能出点差错才行,一是备课上深入研究教材与学生,在向多人请教,二是多次试上后在调整备课。既然是常态课就必须舍去第二条做好第一条,虽说第一条做的尽善尽美了,但经过学生的检验,存在问题马上暴露出来了。课堂出现了这样的情景:

师:刚才大家理解了“分数单位”的意义了,咱们检验一下,(随手出示:1/4)1/4的分数单位是多少?(教师的意图是想告诉学生分子带一的就是分数的单位)

生:(大多数学生面面相觑而不知,在教师的再问下仅有5、6个学生举手。)

师:xxx,1/4的分数单位是多少?

生:1..。(听课的老师一边指着一边哄笑起来)

师:(换个学生,)xx,1/4的分数单位是多少?

生:4(学生从刚才的同学回答中没有得到认可,心里猜想可能是4)(听课老师在次哄笑)

师:这时教师(我)感觉到学生对“分数单位”没有真正的理解透,于是又回到了“……叫分数单位”的陈述概念上。

师指着概念,师生共同说出:……叫分数单位。

师:在看看书本内容,仔细想想。

生:看书思考。

师:xxx你说1/4的分数单位是多少?

生:1

师:(感觉到势态有点严重了,刚才的引导没有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分数单位”,需要令找突破口。指着月饼图)问:这月饼分成几份?

生:4份

师:取几份?

生:3份

(下边的3个图都是如同样的问法,学生是同样的回答)

师:咱们回过头来看1/4,他的分数单位是多少?

生:1.

师:是多少?

生:(换个学生)1/4

师:xx说对了,无论哪个分数,他的分数单位都是这样的(板书:1/x)

师(学生照其说分说单位,百分之八十能说对,他们是牵强的不理解的。

教师感到是生拉硬拽把学生拉到“分数单位”上的,经过我思考,在脑海里设计如下的教学情景:

师:刚才我们共同理解了,分数、分数单位

我们看这里(指着月饼图)这平均分成几份?

生:4份

师:指一份问:这是多少?

生:1/4

师顺势指下去,学生顺势回答1/4

师:我们取这样的几份?

生:3份

师:取3份,也就是取出3个什么?

生:取3个1/4

师:余下多少?

生:1/4

师:第二个图平均分成几份?

生:8份

师:指其中一份问:是多少?

生:1/8

师顺势指下去学生顺势回答1/8

师:这是取几份?

生:5份

师:也就是取出5个什么?

生:5个1/8

下边2图顺势问完

师:每个图都是由他平均分成一小份一小份构成的,这一小份是小的不能在小了,这表示的一小份是他的什么了?

生:分数单位

师:分数单位就是图中分的最小的那一份,小的不能在小了。

师:指月饼图问,他最小的一份是多少?

生:1/4

师:也就是说3/4的分数单位是多少?

生:1/4

师:5/8呢?

生:1/8

师“3/5呢?

生:1/5

师:1/3呢?

生:1/3

这样很容易把课堂上的出现问题解决了。

由此我深深的思考得知,教师使用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写好,还要想好以下几点:

1、该课的设计是以什么数学观作为指导思想的?

2、这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3、在该教学设计中,学生是主动建构知识,还是被动接受知识的?

4、这一教学设计蕴含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5、这一教学设计能否调动学生的非认知因素参与学习?

6、这一教学设计能培养学生的何种数学能力?

7、这一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如何,能否设计一个教学的对比实验研究?

8、这一教学设计还能做哪些方面的改进?

9、在该教学设计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

10、如果让别人设计这堂课,他将会怎样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