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曹德馨将前往北京一小学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在这次实习中,他将专注于了解有学习障碍的小学生。

曹德馨是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从踏入特殊教育的大门,到即将离开北京目前唯一一个承担基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大学,曹德馨内心日益坚定:每个有特殊需求的孩子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当你真真正正地了解他们之后,就会发自内心地觉得,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自1991年设立开始,特教系平均每年为北京市培养约40名特教老师,至今已培养千余人,他们遍布北京市的特殊教育学校和接收随班就读学生的普通学校。

北京市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主任孙颖表示,北京基础教育阶段共19所特教学校,“特教学校的专业老师80%来自联大特教学院特教系。这里肩负着为首都基础教育培养特殊教育人才的重任,可以说是北京特教培养的‘摇篮’。”

云南省特教学校(北京联大特教学院)(1)

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的毕业生进入普通学校,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支持。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课程设置始于情感、成于专业

特殊教育导论、行为矫正、自闭症儿童教育、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时隔17年,该校2005届毕业生、北京市石景山区培智学校校长张洁依然记得大学期间的部分课程,正是这一门门课程,让张洁和特教系的学生们逐渐掌握一名特教老师的所有技能。

特教专业负责人刘颂告诉记者,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针对师范生有必开的课程,比如心理学、教育学等等,同时针对特殊教育领域,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多专业课程,其中最基础的课程就是《特殊教育导论》。

“这门课通俗来说就是告诉学生特殊教育专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讲述特殊教育基础概念、特教历史、国内外的特教制度和体系、特殊学生的类型等。”刘颂表示,这门课可以为学生认识人类的多样性从而尊重和接纳特殊学生打下很好的情感基础,“我们不是单纯进行知识讲授,我们更倾向于学生能有对特殊教育的情感认同,然后唤起学生的特殊教育使命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最大限度地帮助这群特殊学生,看到他们的价值,帮助他们最大可能发展。”

打下情感基础的同时,更多的专业课程为学生夯实基础。

心理学、教育学、特殊教育导论、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特殊儿童早期干预、随班就读儿童教育、情绪行为障碍儿童教育、孤独症儿童教育、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个别化教育计划、行为改变技术、运动治疗、游戏治疗……在联大特殊教育学院公布的2022年特殊教育(师范)专业的介绍上,大学四年开设的专业课程非常丰富。

刘颂表示,学生在校期间,前两年以通识类课程为主,第三年开始专业类课程不断增多,第四年校内课程减少,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教育实践。

与此同时,特教系也在不断探索“课程思政”,聚焦特殊教育师范生的特教情怀和专业情怀,从大一到大四螺旋递进开展专业教育活动内容,专业教师、辅导员、校外专家形成多方合力共同育人,初步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框架。

作为为北京市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主责高校,北京联大特教学院特教系的课程设置也随着北京特教事业的发展不断丰富。

北京是全国最早推进融合教育的地方,早在1997年就试点在普通学校建设资源教室。此后,2013年,北京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越来越多的普通中小学校对特殊学生打开了大门。这也意味着,普通学校对特教师资的需求越来越多。

“这也要求学校在培养特教师资方面做调整,回应社会的需求,老师不仅要有特殊教育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学科教学能力。”孙颖说到,北京联大此前多为特教学校培养师资,而今则必须不断调整。

“我们的学生到普通学校之后要提供特殊教育方面的支持,比如给特殊学生个别化辅导,比如给随班就读学生所在班的班主任老师,给予教学、班级管理方面的支持。”刘颂介绍,在此背景下,特教系不断优化课程,增加适应融合教育的新内容;在实习环节增加学生在普通学校实习的机会。

刘颂告诉记者,毕业生进入普通学校工作,既有承担随班就读教学工作的,又有兼职或专职担任资源教师的,“我们的毕业生进入普通班级,班里如果有特殊孩子,我们的毕业生可以理解孩子并给予孩子特教专业知识支持,可以说,我们毕业生所教的班级是具有人文关怀的。”

言传身教,让学生在指导中获得知识

初秋的北京天空湛蓝,坐落于南二环路玉蜓桥畔的北京联大特殊教育学院迎来了特教系2022级学生。四年后,他们或许将成为北京中小学校的一名特教老师。

从初入校园的新生,到走上讲台的特教老师,这其中离不开北京联大老师们课堂内外的言传身教。

曹德馨还记得特教系教授王梅在《孤独症儿童教育》中讲授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场景。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指为接受特殊教育的每一位残疾学生而制定的适应其个人发展需要的教育方案,内容包括学生达到的教育水平的说明,能达到的短期目标和年终目标以及以一年为周期的评估目标、评估办法及评估日程表等等。

当时正处于大三上学期见习期的学生们被老师要求,找到一名特殊学生,认真观察记录,并为其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

“我记得这门课是周二,周三就是要去学校见习的日子。”曹德馨找到了一名孤独症女生,“主要是有一些情绪不良的问题,言语发育上有些迟缓,发音也比较单一,能认识的字词和能说出来的字词比较少。”

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后,曹德馨还要跟进课程实施的效果、观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后来发现我们因为没有真的带过特殊学生,不了解学生能力的发展速度应该是什么样的,总是达不到预定的目标。”

曹德馨和同学们的“疑惑”在王梅老师的课堂上得到了解答:孤独症儿童的特点是个体差异比较大,在学习上会比普通学生慢一些,在制定教育短期目标时不能急于求成,为了看到效果而将目标定得太高,这样会失去目标制定的意义。

“基本上每周都会跟老师汇报,然后王梅老师就给我们每个人分析指导,共性问题会在课堂上集中讲。”在曹德馨看来,“理论 实践”和“手把手”的教授方式,让自己慢慢具备了专业的技能,“王老师真的超级认真负责,特别用心。我在理论方面其实学得不太好,但王老师从来不会因为我学得不好或者对理论不感兴趣,就不管我,而是每一次都督促我学习。”

用心育人的王梅老师、讲课风趣幽默的刘全礼老师、认真负责的张旭老师……曹德馨喜欢的教师名单可以列出一长串。

专业教师在第一课堂为学生带来专业知识之外,特教系也在努力打造“第二课堂”, 如安排学生前去小学对学习困难学生开展陪伴阅读、聘请退休的资深教师或专家进校指导。

“比如我们培养的特教师资无论进入特殊学校还是普通学校,针对说课、讲课、板书等教师基本教学能力,我们都会请一线的资深教师进校为学生们讲解。”刘颂告诉记者,学生进校实习时也会专门聘请指导老师“带徒弟”,在实际工作中给予更多指导。

从大一到大四,“全过程”实践让学生走入一线

曹德馨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走进特殊教育学校的场景:上课时,自己坐在教室后排,观察并记录学生的状况,没想到学生在课堂上突然站起来大喊大叫。

彼时,对特教老师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曹德馨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他的心里一阵慌乱,“情绪激动的时候,这些特殊的学生可能会有一些过激行为。等我当老师的时候,不会有这样的学生打我吧。”

这样的担忧在一次又一次的见习中逐渐淡化了。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把日常课本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一线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将其锻造成优秀的特教老师,联大实行“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大一至大四,几乎每学期都有一定的实践课时安排,让学生走进特殊教育学校或者普通学校实践。

大一专注于教师的书写技能培养,锻炼基本功;大二开始进入学校进行教育见习,普通学校与特殊学校每学期1-2周或者分散为整个学期里每周一天;大四上学期要在学校进行为期12周的实习……

“作为未来的特教老师,学生们必须在大学期间能持续不断地接触一线实践,包括我们的毕业论文也要求必须面向实践中的真实问题进行。”刘颂说,相关的实践都有课时和学分的要求,属于必修课,“修满学分才能毕业。有时候是分散见习,有时候是集中见习,这样的设计一直在延续。”

曹德馨已记不清自己过去三年已经有过多少次进校的经历,但他知道,学校在安排每一次实习时的侧重点都不同。

“最开始我们是不能接触学生的,只是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坐在后面观察学生。”曹德馨告诉记者,此后实习中,他和同学们还为特殊儿童制定过个别教学计划、制定教案、撰写听课记录、为孩子正式讲课等等,“这次要去的学校是一个普通学校,我们关注的重点主要是有学习障碍的孩子。”

在曹德馨看来,正是这些一线实践让自己越来越了解这群特殊的孩子,“比如孤独症儿童,个体差异很大,现在看到孤独症的孩子,我大体能知道是哪一种类型、估摸出孩子的能力水平,这些在课堂上是学不到的,对我的帮助很大。”

云南省特教学校(北京联大特教学院)(2)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特教系聘任校外实践教学导师。受访者供图

残健融合,浸润式引导学生投身特教事业

时隔多年,张洁依旧对在特教学院求学的时光印象深刻。

自2005年毕业至今,张洁始终在特殊教育领域默默坚持,并从一名普通的特教老师走到了管理岗位,成为石景山区培智学校校长。在张洁看来,“联大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大学,一直坚持的是残健融合的环境。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学校老师的影响,学生们才更容易和特殊学生融合、共同成长。”

张洁还记得初到学校时的不适应,在很安静的场所时,会有听障学生边打手语边发出一些声音,“确实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就是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以后作为特教老师,也能更公平地对待每一个特殊的孩子。”

曹德馨也十分感慨,“我觉得他们在生活上有时候会遇到困难,比如视障生刚进来的时候找不到洗手池或者卫生间的位置,那我们就多提供帮助。但他们同样也会给我们帮助。”

习惯了在北京联大特教学院的生活,也习惯了老师们对待身边特殊学生的态度,曹德馨觉得,自己在接触特殊学生时,包容度会更高,对人对事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可能还是残健融合的校园环境、老师们的教导,改变了我。”

云南省特教学校(北京联大特教学院)(3)

2019年5月17日,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报告厅,特教专业的学生用分享叙事情景剧、展示叙事音乐剧等方式分享自己对特殊儿童的感受。受访者供图

“保证每一名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这是特教老师们在教育未来的特教老师时,反复提及的一句话,也是每一名特教老师的使命。

“我们培养的老师,他们未来要教的学生可能简单的计算或者识字,都需要重复很多遍。可能特教老师付出了各种努力,但是看不到孩子的显著进步,甚至孩子的行为有时还会倒退。这对特教老师的自我效能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需要特教教师更加主动去学习、思考和调整教育教学,如何给予特殊学生更具有针对性的脚手架和支持,从孩子的点滴进步中获得特教教师的专业成长。”刘颂曾说到这样一个现实挑战。

这也意味着,对学生们而言,保有对特教的热爱方能在面临这些挑战时坚持前行。值得庆幸的是,学生们在校期间就已种下热爱特教事业的种子,并义无反顾地走上特殊教育的道路。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陈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