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给他的颁奖词为“将幻觉现实主义和民间传说,历史与当代生活融汇在一起”。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是一个文学大事件,表明中国文学被国际社会认同,破除了中国人百年来的“诺贝尔文学奖焦虑症”,对提升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因此,文化部写信祝贺莫言:莫言同志以卓著的文学创作成果,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这是值得我们中国作家、艺术家自豪的事。作协则认为,莫言获奖,表明国际文坛对中国当代文学及作家的关注,表明中国文学具有世界意义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时间(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1)

很多作家同行也因莫言获奖而感到振奋。比如著名作家苏童认为: 这次莫言就以他纯文学性的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自己也认为,获奖靠的是文学性,多次强调自己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写作,突破了种种界限。

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则认为,莫言的文学创作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高端成就的一部分,从《红高粱家族》一直到《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构建了莫言无比丰富的文学世界,莫言的中国风格和中国经验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独树一帜,这是莫言获奖的最重要因素。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陈晓明认为: 莫言的作品既有世界性又有本土性特色,是世界文学与中国乡土文学的结合,对西方影响大。莫言的作品很土,但却也深受西方文学影响,展现了很多人类共通的价值,。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时间(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2)

著名评论家李建军也重点谈到了西方文学对莫言的影响,他说: 莫言的作品用得最多的是魔幻、夸张,内容上有时也会涉及暴力,这一套都是西方文学的路子。

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并不是因为他学习了西方文学,而是因为他传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学。其中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前主席埃斯普马克。埃斯普马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我们用的词是 hallucinationary realism(幻觉现实主义),而避免使用 magic realism(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因为这个词已经过时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会让人们错误地将莫言和拉美文学联系在一起。当然,我们不否认莫言的写作确实受到了马尔克斯的影响,但莫言的幻觉的现实主义主要是从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当中来的,比如中国的神话、民间传说,例如蒲松龄的作品。他将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与现代的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拉美作家对莫言有很大影响,但那种影响不是直接的,他们真正的重要性在于让中国式的故事讲述方式变得合法了,他们让中国作家知道可以利用自己的传统艺术写作。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时间(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3)

以上的评论和分析都是基于文学的角度,但在莫言获奖之后,针对非文学因素在起作用的讨论也层出不穷。对此,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埃斯普马克曾澄清道,当我们讨论诺贝尔文学奖时,必须清楚地区分政治企图(political intention)与政治效应(political effect)这两个词

只是埃斯普马克的澄清并不能令人信服,反而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毕竟,在大众的印象中,诺贝尔文学奖及诺贝尔和平奖都不像物理、化学等科学奖一样客观公正。事实上,作为人类奖项,也确实无法像科学奖项一样客观。

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即认为: 受制于中国市场的急剧扩充,诺奖评委或许是在攀附中国市场。因为中国作家一直缺席诺奖,诺奖评委会也有对中国的焦虑。随着中国的崛起,诺奖评委会已经很难忽略中国这片市场,将这一奖项颁给莫言对于扩大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的影响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时间(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4)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也认为: 瑞典文学院是从大尺度、大历史、大空间看待自己的奖项,瑞典文学院这一次做了超前的,而且最富有前瞻性的选择

张颐武所说的“超前的”选择,其实就是基于国际格局和国家地位做出的选择。近年来,中国因飞速发展而成为世界上最为瞩目的明星,无论是在财富的积累上,还是各个领域的异军突起,复兴、崛起之势都不可阻挡。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国度,历史上取得伟大成就的作家数不胜数,即使是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现当代作家之中,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也可以列出好几位。然而,在诺贝尔文学奖一百多年的历史上,中国作家却始终缺席。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时间(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5)

在中国还未富强起来的情况下,没有中国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或许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学的遗憾。但在中国逐渐富强起来之后,没有中国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却会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遗憾。

事实上,在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人在国家日渐富强的情况下,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渴望与焦虑早就渐渐丧失了。不是心灰意冷,而是漠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成为了一个西方文学奖项,而不是世界文学奖项。

瑞典文学院将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莫言,既是对莫言、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水准的肯定,也是对中国这个日渐富强的国家的肯定,还是对自身公信力的一次有力稳固。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时间(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6)

当然,莫言能获诺贝尔文学奖与翻译也有很大关系。当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将目光聚焦在中国文坛之时,除了莫言之外,余华、贾平凹、张炜、阎连科、格非、残雪等人一样都可以作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代表。

在一众顶尖的当代作家中,莫言的作品很早就翻译到了国外,并且翻译的水准也很好。世界文学其实就是翻译,翻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作品在国外的影响。莫言的作品翻译水平非常高,这得益于葛浩文和陈安娜。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时间(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7)

总之,文史之新认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既是文学的胜利,也是国家的胜利。这对于中国人提升文化自信、摆脱西方的“文化霸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希望对于莫言的无端指责与非议能少一些。

最后以郁达夫《悼鲁迅》中的一段话结尾: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感谢阅读,欢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