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南京有个卖丝绸的大富商叫徐泰,他和前妻有个孩子叫徐龙,不幸的是妻子半年后就去世了。然后又娶了一房,生了孩子徐象

哥哥徐龙为人忠厚淳朴,兄弟徐象却心眼极多,满脑袋都是小聪明。徐泰其实喜欢老大,想培养大儿子做接班人;但老婆是徐象的亲娘,自然偏向徐象。为此,徐泰很头疼。反正时间还够,他让两个孩子到北方的分店里去学习,想过一段时间再说。

时到不行必受其殃(阴兵过境-多行不义必自毙)(1)

不想徐泰身体不等人,将孩子派出去没有一年,他忽然感觉身体无力,从此就卧床不起了。徐泰感觉自己时日不多,急忙让两个孩子回来,他准备在两个人中选一个接班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徐泰的媳妇马上让人通知徐象,让他赶紧回来,徐象在北京徐龙在保定,比徐龙的距离更远,也许回来晚了就赶不上接班了。

两位公子得到消息后马上向南京赶,由于徐象心眼多,路上使绊子让哥哥的行程慢了下来,走到河南的时候就赶上了哥哥。两个人于是结伴而行。

恰在此时,天下大乱了,义军四起。大白天路上经常有劫匪和各路军队,因为打仗已经乱了套,因此不论是哪家军队看到陌生人都怀疑是对方的探子,都要上前一顿砍杀,一路上尸横遍野,哥俩心里害怕,人小心翼翼地躲避着手里拿着刀枪的人。

一天,他们路过一座小城,见四周没有拿刀枪的人,就打算自北向南贯穿而过。没想到城里忽然出现许多士兵,千钧一发之际,兄弟徐象灵光一闪,拉着哥哥躲到城角,这里堆放着很多尸体。士兵们当然想不到这里还会有活人,因此没有发现他们。

这群士兵在城里烧杀抢劫,徐龙徐象两兄弟只好躲在这里,连大气都不敢出。

好不容易熬到半夜,他们刚要趁着夜幕的掩护逃走。忽然,灯火明亮,从地下突然走下一支整齐的队伍。两个人一看,吓得脸色惨白,更是一动也不敢动。

这支队伍走近了,灯笼上竟然写着地府的字样,打灯笼的也都是面目狰狞的鬼卒,两个人一见,连气儿都不敢出了。

时到不行必受其殃(阴兵过境-多行不义必自毙)(2)

为首的将军打扮的人在死尸堆里转了一圈,提了提鼻子,“这批货中,怎么还有活人的气息?”

一个随从走到徐龙徐象两个人面前,两个人手脚无力,早已瘫作烂泥。随从看了看他们,摇摇头,“一个是北门货,一个不在帐。”

为首的点头,“去看下批货吧。”话音刚落,这支队伍就凭空消失了。

徐象脑瓜灵光,他想到回家后兄弟两个就会变成对手,既然鬼卒说我们之中有一个是北门货,那么,我糊弄哥哥去北门,我不就是那个不在帐的人了吗?想到此,他对徐龙说,“哥,我们两个不能这么走了,如果两个人都出了事儿,老爹的家业怎么办?不如我们分头而走,我走南边,你走北边,虽然你绕点远,但绝对安全,因为我们就是从那里来的。等到家,你就做接班人吧,我根本就不想做接班人。”

徐龙推辞了几句,弟弟说时间紧急,回家再说。徐龙点点头,认为弟弟说的话有道理。于是趁着夜幕,两个人分头而走。

徐象心里乐开了花,出了城门他撒腿就跑,反正自己没了危险,一整天的功夫他就向南跑了一百里路,傍晚时分,抬头一看,又到了一座城的北门!

北门?

时到不行必受其殃(阴兵过境-多行不义必自毙)(3)

徐象心里一惊,冥冥中预感到什么,刚要转身。北门走出一队士兵,看见陌生人,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顿乱箭,可怜的徐象被当场射死,临死前徐象突然理解了阴兵说的话,“一个是北门有祸”一个不在帐本,可惜悔已晚矣。

徐龙头脑单纯,根本没有听懂北门货的意思,他从北门绕出后,小心翼翼地东躲西藏,三天后终于平安到家,继承了他爹的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