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的家乡有用笤帚(tiáo shao)疙瘩(gā da)陪小孩儿睡觉的习俗。

这是本地农村的一种传统习俗,我小时候就知道。后来我到城里学习和工作,一晃儿四五十年过去了,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我也不知道这是本地的习俗,还是更大地域的习俗。

吉县看小孩风俗(笤帚疙瘩陪小孩儿睡觉)(1)

过去,农村妇女坐完月子,就得下地干活了。屋里屋外的家务活儿,包括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做饭刷碗,挑水抱柴火,喂猪喂鸡,扫地扔纥繷(gē neng,垃圾),里里外外忙活。

吉县看小孩风俗(笤帚疙瘩陪小孩儿睡觉)(2)

当妇女下地干活的时候,就要把孩子独自扔在屋子里,当然,多数是小孩儿睡觉的时候。一般冬天睡在炕上,夏天睡在悠车子里。这时,妈妈会把扫炕笤帚放在孩子的身边,让它陪着孩子睡觉。

吉县看小孩风俗(笤帚疙瘩陪小孩儿睡觉)(3)

东北悠车子(网络图片)

我问过这件事情的道理。大人说,放个笤帚疙瘩给孩子做伴儿,省得孩子害怕,睡觉会安稳。还说,笤帚疙瘩避邪气,省得孩子受到“埋汰东西”的惊吓。

吉县看小孩风俗(笤帚疙瘩陪小孩儿睡觉)(4)

扫炕笤帚(网络图片)

笤帚祛病辟邪,这个说法确实存在。辽西的五月节(端午节),孩子们戴的荷包上,都会挂上一把小笤帚,也是祛病辟邪的意思。在家乡,还有笤帚疙瘩显灵,保护孩子,与邪魔外道斗法的讲究儿(民间故事)。

在锦州方言中,把笤帚称tiáo shao,扫帚称shào shao,而把刷锅的刷帚称为shuā shao。扫,做动词又发音为chǎo,与“炒”同音。

吉县看小孩风俗(笤帚疙瘩陪小孩儿睡觉)(5)

刷帚(网络图片)

笤帚是用脱粒后的高粱穂头扎的,箭杆儿的一端是笤帚把儿,

吉县看小孩风俗(笤帚疙瘩陪小孩儿睡觉)(6)

扎笤帚(网络图片)

末端叫笤帚篾子(mí zhi)。笤帚篾子慢慢磨损,会变得越来越短,笤帚把儿显得越来越长,所以,人们一般把用过的笤帚称为笤帚疙瘩。最后,笤帚篾子基本磨光了,就叫笤帚骷髅(kū lou)了。

等孩子长大了,笤帚疙瘩也是大人打孩子的神器。

(本文作者为非遗项目《锦州方言》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民俗##东北话##锦州方言#

吉县看小孩风俗(笤帚疙瘩陪小孩儿睡觉)(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