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说,就这么一个独生子,又那么小,怎么忍心让他们去做家务?他们也做不好,干脆就算了;有的家长也说,孩子就该从小做家务,要锻炼他们,否则生活就难以自理;有的家长更说,倒是想让孩子做家务,可是不知道给他们安排什么家务才合理,做家务还会耽误学习时间……总之众说纷纭。

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怎么劝(不会做家务的孩子)(1)

孩子做家务这一观点,在我看来,还是很有必要的,不光是为了生活能力的培养,更是对他们未来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

1、从小培养做家务,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思维模式

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怎么劝(不会做家务的孩子)(2)

孩子小时候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一切都由父母的打点,会不会做家务看不出有什么问题,随着孩子不断地长大,这种家务能力带来的好处和习惯就会特别的明显了。离开了父母去远处求学和生活,没有父母的帮助,小时候练就的家务能力就能很好地帮助孩子们独立的生活。

有些孩子能收拾床铺和自己的衣物,也能换洗衣服,把自己的生活能力展现得特别全面,但有些孩子在这样的问题上就显得束手无措。正因为从小学着不断地做家务,这种习惯就潜移默化中留在了生活里,就算平时没有常做,遇到考验家务能力的时候就会变得得心应手。有这么棒的生活小能手,父母肯定不用担心孩子在外无法照顾自己了。

2、培养孩子做家务,也会带动他们的幸福感和责任感

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怎么劝(不会做家务的孩子)(3)

根据哈佛大学一个研究显示,爱做家务的孩子,对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婚姻都能有积极的带动。有做家务能力的孩子,在主动意识上更加明显,会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就业,也能因此有对家庭付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婚姻中也会相对主动,家庭生活容易幸福满满。

让孩子做家务,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这个家务劳动的强度和多高能力,而是要培养成为一种习惯,有主动去做家务的责任,能够为父母和他人分担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这才是我们培养孩子做家务的真正意义。

那父母要怎么引导孩子做家务呢?

1、家人共同分担,鼓励孩子参与进来

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怎么劝(不会做家务的孩子)(4)

孩子们不爱做家务,并不完全是因为懒和不会,更多的可能是没有这种参与的热情。我们平时在家应该多带着孩子进行家务劳动。在家中分工合作,带动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

大人在擦窗,可以让孩子们帮着递抹布,也可以让孩子去洗抹布,把一个工作分工到每个人,安排具体的事,孩子会明白自己在这次劳务中所处的地位和起到的作用,有了这种集体参与意识,或许就会喜欢上做家务了。

2、家务内容具体化,按照孩子年龄分派适当的劳务

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怎么劝(不会做家务的孩子)(5)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太小了,无法胜任家务,就索性不让他们去做了。孩子虽小,家务能力也是随着年龄不断增长的,我们完全可以给安排一些符合年龄的劳务,比如三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可以自己收拾玩具和自己的衣物,也可以帮助父母把东西放到规定的地方,这些都是家务的一部分,也都是孩子们完全可以胜任的劳务。

再比如到了四五岁,家长可以鼓励孩子餐前收拾碗筷,餐后收拾饭桌上的垃圾,一次次具体的劳务安排,非常恰当的贯穿在他们合适的年龄中,不仅让家务变得每人都能参与,也更好的培养了他们这些生活能力,伴随着成长不断变为自己生活的财富。

家长们,适当的放开呵护的手,鼓励孩子们去做家务吧,多点鼓励,多点带动,让孩子们把做家务当成一种乐趣,这样我们教给他们的不仅是能力,更是未来巨大的潜能和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