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有些人一开口,就会显得“很嫩”。不是说他说话奶声奶气显得嫩,而是因为他们在工作中说的很多话完全撑不起台面。

有些话一出口就让人觉得你肯定是个超牛的老专家,有些话一出口就让人知道你是不可信赖的生瓜蛋子。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自己的言语而吃一些暗亏。要知道,在工作中,“说话”也是一门学问。

你一开口我懂了:我就知道你还嫩着呢(1)

1. 我得请示一下我上级

无论职位高低,你肯定有些事儿是得上级来敲定的。就算是CEO,头上也还有个董事会呢。但这并不意味着每番商讨的最后你都得告诉对方你不是那个能做最终决定的人。

换种说法:“这个方案不错——不过容我再找几个部门里的人听听他们有什么建议。”这样显得你顾全大局、善于合作,而不是一个没头脑没主见的小跟班。

4. 不必要的副词

职场话术的“葵花宝典”第一要义就是杜绝任何不必要的副词。不但是因为我们都喜欢看简短的邮件,听言简意赅的报告,还因为这些额外的词语给本应该基于事实、直截了当的交流强行附加了感情色彩。

1.“我也想快一点处理这个事情哟,但我这周真的忙成狗了。等我忙过了这阵子在处理好吗?”

2.“我也希望能尽快展开,但这周工作日程已满。我们下周开始吧?”

判断一下哪句话听上去更像是出自一位沉稳、冷峻的“霸道总裁”,那句话更像一个苦逼的普通加班员工,你有工作需要托付,你更放心交给谁?

5. 希望能收到你的回复

以前写邮件的时候,结尾总是很踌躇怎么写。写上盼回复,感觉自己小心翼翼,觉得对方有可能不搭理自己似的。直到一个前辈说你这样回复就好:“期待咱们的进一步讨论。”或者:“期待你的回复。”你应该表现得非常有信心你们的交流会继续。嗯,果然感觉不一样。

6. 这不是我的错

扩散“锅”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不管你在这份工作中承担了多么小的责任,如果出了岔子,那你该扛的锅,绝对不要推脱。如果这份工作跟你没有任何关系,那你客观理性的讲明白事情就好,绝对不要跟别人说这是xxx的责任。

你的老板和同事们都不傻,只要你紧扣事实,他们就应该知道到底谁应该背锅。如果你非要指责某个人,你就会给这个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chou)象(hen),而且会给老板和其他同事以告密者的形象,对你未来开展工作十分不利。

7. 我可干不了

我们有个同事,今年已经40岁了,但是公司里面很少有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他,有要工作协助的也没人找他,在我们心目中,他就是一职场“新”人。因为他的口头禅就是:“啊,我啊,我可不行。”

例如他自己说他好几个公关群,里面都是各个公关公司的,有些人还是他哥们呢。我们公司的媒体业务会对接很多公关公司,我跟他说你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下我们的媒体资源。有成交你和公司都多一份收入。结果人家说你别害怕,我可不会做销售。

“我不行”这个词儿是一个非常消极的词,老板或者是同事肯定都是对你先有“他能行”的预期才来找你干活的,在他们眼中你说干不了就等于在推脱,是你根本就不想帮忙工作。就像我这个同事,大家要么觉得他没能力还喜欢吹牛,要么就是工作推脱没有责任感。

但是人不是万能的,如果你真的是干不了,而不是推脱该怎么说呢?你应该提供一个备用方案,说明尽管这件事情我做不了,但是我可以做另外一些事情帮助到你。例如我的同时不应该说“我可不会做销售”,而可以说“我没接触过销售,我要请教你怎么开展这个工作,下午可以跟我讲讲吗?”。或者说“目前工作让我无暇顾及其他,你也比较有经验,我把你介绍进群对接一次啊”。前者表现的是一个“不能”的你,而后者表现的则是一个努力想办法和热心的你。

你一开口我懂了:我就知道你还嫩着呢(2)

8. 我是……(基础职位)

如果你目前的头衔并不是很响亮(每个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你不需要像广播一样告诉每个人你是什么职位,尤其是在接触等级比你高的潜在客户或者合作伙伴的时候。

下次你再给不太熟的人写寻求合作的邮件(cold email)时,不再说“我是XX公司的市场助理……”你得这么介绍自己:“我在XX公司负责市场相关事宜,我写这封邮件来是想……”

你并没有瞎说,但听起来老练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