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司机有意识地在斑马线前减速停车,让行人先过马路;一个个“永康好人”涌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事迹不绝于耳;公交车站点播放着城市宣传片,文明与优雅成为新老永康人的共识……眼下,文明实践新风正在永康市城乡大地徐徐吹动,融入百姓生产生活。

得益于永康市大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广大群众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有了一处“身有所栖、心有所寄”的场所。2019年10月,永康市正式列入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从那时起,永康市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扎实做好试点建设,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大胆探索创新、做强特色优势,不断巩固拓展试点建设成果。

一年来,永康市文明实践阵地逐步扩大,文明实践队伍茁壮成长,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火如荼开展,通过“阵地 队伍 活动”组合拳的协同发力,潜移默化地引导广大群众践行文明新风,培育民众理想信念,筑牢民众精神之基。如今,永康市正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为契机,奋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丽州大地落地生根。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举措和亮点(让广大群众身有所栖心有所寄)(1)

唐先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充分融合“书香文化”内涵,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开启农村群众新的生活方式。记者 林群心 摄

高标准建设阵地

——解决“在哪做”,打造文明实践站点“永康样板”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离不开阵地建设,阵地承担着“重要载体”和“基础平台”两大重任。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之初,永康市就厘清思路、明确标准、框定方向,致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永康样板”。为此,永康市在盘活阵地资源上下功夫,突出阵地意识,围绕阵地展开工作,着力解决文明实践“在哪做”的问题。

如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碧玉初成”,1200平方米的空间聚集了文明实践、群众需求、创新服务三大功能要素,保证阵地建设接地气、贴民心。中心还集“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新时代文明展示中心、志愿服务管理中心、志愿服务孵化中心、志愿服务培训中心”于一体,夯实了平台作用。

在标准要求的指引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也并非一个模式。市供电公司和市综合执法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分别注重电力服务、安全培训、城市管理、应急救援等,主打“政府服务”模式。象珠镇文明实践站点建设则结合文化中心、文化礼堂建设,设置历史文化展示、文明实践展示、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等,主打“文化家园”模式;龙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依托浙商回归创业创新园,突出做好企业引领、企业文化以及职工管理,创新打造“春风入企”品牌,主打“民营企业”模式。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就建设到哪里。永康市在“谋篇布局”上下功夫,力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覆盖不同层次,将触角延伸至农村、学校、企业甚至是田间地头,让分布于城乡大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串点成线,由“盆景”成为“风景”。

无论是从功能上集聚,还是在分布上“打散”,永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都体现了以群众为中心的理念,聚焦群众所需所想,打造群众身边的文明实践宣传和服务平台,发动群众自主参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群众自豪感。

截至目前,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包含322个文化礼堂)、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均已挂牌并组织开展活动,实现镇、村、社区全覆盖。

高水平组织队伍

——解决“谁来做”,探寻文明实践的“永康路径”

文明实践需要根植于心,更需要付诸于行。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需要一支能够引领文明风尚的队伍。

永康市志愿者向来比较活跃。每天上下班交通高峰期,他们就会在各路口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开展志愿活动,不仅是在帮助别人,同时也希望市民朋友能够一起行动起来,加入文明实践大家庭,一起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志愿活动就是文明实践,这项工作就是要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打造一支志愿者队伍,可以顺利解决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谁来做”的问题。为此,永康市完善多元化志愿服务机制,通过建立激励体系、加强权益保障、拓宽资金来源,保障志愿服务顺利开展。永康市还十分注重提升志愿服务的内在质量和水平,建立了多层次志愿者队伍,打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志愿服务体系,织密志愿服务网格。

如今,一系列暖心志愿服务正在永康市次第推开。志愿者围绕“脱贫攻坚”“平安创建”“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和重点工程开展规范化志愿服务,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常态化服务,围绕春节送祝福、三月学雷锋、清明祭英烈、暖心儿童节、端午晒家风等开展集中化志愿服务。

高质量开展活动

——解决“怎么做”,提炼文明实践“永康经验”

今年以来,“宣讲365工程”开展得有声有色。党建理论、红色乡音、非遗鼓词等不同内容的宣讲队从百姓关心的实事入手,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了让理论宣讲更加符合当前的传播规律,辐射更多群众,市委宣传部与融媒体中心“联袂演绎”,将“一时一地”的传统理论宣讲拓展为“随时随地”的网上宣讲,实现理论传播365天不断线。

为进一步加深群众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理解,永康市加强引领推动,以项目化的理念推出一系列行动。在此基础上,结合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有关部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为最大程度发挥文明实践阵地的效果,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永康市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今年以来,永康市相继开展了“志汇永康大学堂”“红色成长·青腾大讲堂”“我为永康代言”等创新主题培训活动,组织开展大型培训50多期。同时,永康市持续开展文化礼堂“菜单式”服务,组织了六个主题(宣讲、关爱、文体活动、文明礼仪、医疗健康、科普知识)进礼堂活动,开展各类培训6000多场次。

此外,永康市围绕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坚持一月一主题,做到文明创建常态化。今年以来,永康市还相继开展了“文明居家抗疫情短视频大赛”“战疫同心志愿同行学雷锋活动”“志汇永康·文明丽州公益创投”“我为城市添把力”等系列活动。

点滴之间,有一种力量在生长。这力量,来自于这片红土地日渐深厚的文明气质。

高“含金量”促进融合

——解决“一起做”,推动精神文明工作迈入新阶段

象珠老街有不少祠堂和古宅,在永康市有较高的知名度。象珠镇因地制宜对祠堂进行改造提升,打造出一个古色古香又具备现代设计元素的镇级图书馆,成为永康市新的网红“打卡地”。

“我本来打算进来观赏下老祠堂的建筑风貌,没想到里面还有一片天地。”市民李先生说,一踏进象珠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他就被眼前的景象打动。

在此之前,象珠镇没有一家镇级图书馆,只有一些阅读站点,这也是该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的一个缺憾。为此,象珠镇以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契机,打造了永康市首家镇级图书馆,并配套建设了电子阅览室、讲堂、舞台、书画室、文献室等。

象珠镇在全民阅读上大做文章,就是为了打通文化礼堂与文明实践站点的融合之路,在进一步丰富文化礼堂活动的同时,加快推进礼堂文化向礼堂文明的转变,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践行新时代文明风尚。

无独有偶。唐先镇也充分融合当地“书香文化”内涵,以书香为特色,充实礼堂文化内涵,强化礼堂辐射功能,让“书香文化”流淌进千家万户,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开启农村群众新的文明生活方式。

上述的例子是永康市统筹实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与创建文化礼堂的缩影。文化礼堂在永康市广大群众心目中已占据了相当的分量,特别是让村民尝到了“见乡见亲见文明”的甜头,较早地扮演着文明实践的角色,承担着践行文明的功能。如今,永康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文化礼堂结合起来,增加了服务群众的内容和功能,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走向纵深、结出硕果,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