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罗马共和国衰亡之后,又出现了罗马帝国的复兴。不过在这两者之间,很难划出一条明确的分界线。这就好比白天之后,黑夜降临。但是从哪一分钟开始算是黑夜,恐怕没有公认的说法。
如果我们拿一个人当标准。没有皇帝就是共和国,有皇帝就是帝国。那么分界线就在公元前27年,屋大维称帝的时候。
如果我们拿一群人当标准。元老院掌握最高权力就是共和国,元老院不再掌握最高权力就是帝国。那么分界线就在公元前88年,苏拉屠杀元老院的时候。
如果我们拿一个阶级当标准。地主和商人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就是共和国,军人和官僚掌握经济命脉就是帝国。那么分界线就在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的时候。
罗马始皇:奥古斯都
我们这里就采用第3种标准,从斯巴达克起义谈起吧。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古罗马,奴隶占总人口的比例很大,多达数百万人。所以斯巴达克起义虽然发动了10万名奴隶参与,名义上人数很多,但这其实只是奴隶中的一小部分。
斯巴达克起义得名于它的领导人斯巴达克。斯巴达克本是战俘,后来被卖到罗马为奴。不过罗马人并没有给他安排劳役,而是把他送进了角斗士学校。在那里,罗马人教会了他武艺和知识。
起义之后,斯巴达克有条不紊地把奴隶分为骑兵、步兵等几个军种,然后在各个军种下面设立军团,军团下面再设百人队。这些规矩,都是从罗马军队里照搬过来的。
为了统一指挥这些奴隶,斯巴达克又模仿罗马人的公民大会和元老院,设立了军人大会和军事长官议会。凡是与起义相关的重大问题,都由这些机构来决策。
参加起义的奴隶来自地中海各地,他们之间想要交流沟通,使用他们各自家乡的语言显然不行。所以他们只能使用敌人的语言,也就是罗马人的拉丁语。
从以上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奴隶们起义反对罗马人,但是他们的行为方式,早已处处带有罗马的烙印。
斯巴达克起义最终因为分裂而失败。斯巴达克本人是第一代奴隶,所以他的起义口号是重返家乡。但是很多奴隶世代生活在罗马。他们从出生开始就是罗马奴隶,并不认识自己的家乡。如果真的离开罗马,他们将无处可去。
这些奴隶的矛盾心情,其实普遍存在于地中海西部的蛮族之中。罗马人虽然欺压他们,但是也给他们带去了陶器、青铜器等制造技术。罗马人还教会了他们农耕、建屋、修路、造桥。更重要的是,罗马人给他们带来了秩序。
在罗马人尚未到来的时代,蛮族之间相互欺压,争权夺利,血腥的战斗频繁发生。罗马人建立霸权之后,凡事都有了规则和仲裁机制,蛮族之间的暴力事件反而变少了。由此带来的好处,甚至要超过罗马霸权带来的坏处。历史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Pax Romana。这是一个拉丁语词汇,字面意思是“罗马和平”。但是在专门使用的时候,它还有“罗马秩序”和“罗马平等”的味道。
从这个角度说,一个虚弱混乱的罗马对地中海西部的各民族都不利。对于本身就在崛起的西部各族来说,罗马是他们的带头人,承载着他们对秩序和发展的希望。后来罗马之所以能够复兴,正是借助了这个时代赋予的伟大机遇。
不过,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历史机遇从来不是白给的。罗马人想要利用好这个机遇,成为整个西部的带头人,自然也需要在内部做出相应的改革。
斯巴达克起义发生的时候,苏拉本人已死。所以他手下的两员大将,借助镇压起义的机会揽得大权。其中年纪较大的叫克拉苏,年纪较小的叫庞培。克拉苏后来又扶植了一个更加年轻的将领,叫做凯撒。这3个人,权倾一时。史称“三巨头”。
起义过后,罗马本土满目疮痍,地主和商人被大量消灭,出现了权力真空。于是三巨头干了这样几件事情。
一是分配土地。得到土地的农民直接向国家交税,不需要通过地主。二是赦免债务。设置利率上限,停止利息滚存,解放债务人。三是兴修水利,开挖运河。四是清空沼泽,开辟荒地。五是开发殖民地,输出农民。六是取消商人包税制度,由罗马直接派出官员负责收税。
我们中国人可能觉得非常眼熟,这些都是典型的君王手段啊。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不太失职的皇帝都会办好这几件事情。可是为什么当初罗马共和国的元老院就不能呢?
第一第二条,直接影响地主和商人的利益。只要他们当权,就一定会反对。
第三第四条,需要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因为实施大型工程,难免会有几片小的土地被牺牲掉,只要总账是划算的就可行。但是在元老院里,每一个地主都以自己的利益为先,要让他们协调一致,就算不是不可能,也是非常困难的。
第五第六条,比当年格拉古兄弟的计划更加彻底。因为三巨头可以通过军队系统直接向殖民地发号施令,元老院则做不到这一点。
三巨头不仅在经济上实施君主制的政策,同时也在政治上剔除共和制的残余。他们把其它拉丁城市的法律地位,提高至与罗马城平等。把各个行省的法律地位,提高至与罗马本土平等。他们还允许西班牙和高卢行省的地主和商人加入罗马的元老院。按照惯例,各个行省每年都会上贡食品,免费分发给罗马市民。他们甚至把这个特权都减免了。
三巨头的内外政策虽然繁杂,但是核心逻辑是一致的。蛮族大部落对小部落的压迫被取消了,地主对农民的压迫被取消了,商人对债务人的压迫被取消了,罗马城对其它城市的压迫被取消了,甚至罗马本土对行省的压迫也被取消了。取代它们的,是国家机器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压迫。虽然它也是一种压迫,但是它具有普遍而公平的特点。由此带来的秩序和平等,正是Pax Romana的真谛所在。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欢迎君主制的变革。比如罗马本土的地主和商人,他们的利益就直接受到了损害。同样,东部行省的商人也很怀念实行包税制,不受官员监督的时代。所以在三巨头时代,罗马本土残留的共和制势力,逐渐与东部行省的民主制势力联合起来,反对来自西部行省的君主制势力。
后面的故事,我们还是从三巨头说起。
克拉苏早年在西班牙接受军训。后来成为镇压斯巴达克起义的主将,在战争中积累了大量财富。有历史资料称他为罗马首富。
庞培在西班牙和北非积累自己的军事力量,又通过平定海盗获得了大量钱财。然后远征东方的小亚细亚和叙利亚,获得成功。
凯撒曾先后就任西班牙和高卢行省总督。他不断寻找各种理由跟蛮族打仗,一边打,一边招兵买马,很快就成为后起之秀。他还把自己在高卢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名叫《高卢战记》。这本书的文笔优美,记载详实,堪称千古名著。
由于庞培和凯撒的势力日益膨胀,克拉苏试图向更加遥远的帕提亚帝国进军。但是他被弓骑兵击败,葬身两河流域。从此确立了罗马与帕提亚两雄并立的格局。
随后是庞培与凯撒争霸。我们已经知道,三巨头都有西部行省的背景。但是在这次大战中,凯撒的军团主要来自西部的高卢,庞培的军团主要来自东部的希腊。结果是凯撒主动进攻并击败了庞培。
这是罗马内部第一次东西大战,西部获胜。
消灭了其它两个巨头之后,凯撒成为苏拉之后第2个终身独裁官。但是他用激进手段削减罗马城的各种特权,推进行省与本土平等。这引起了元老院的不满。其中两名元老刺杀了凯撒并逃往希腊。
凯撒没有儿子。他手下的两员大将,安东尼与雷必达,再加上他的养子屋大维,结成同盟,一起反对共和制的势力。史称“后三巨头”。
后三巨头先是在罗马大开杀戒,血洗了元老院。然后分头到西部行省去组织军事力量。安东尼去了高卢,屋大维去了北非,雷必达去了西班牙。2年后,后三巨头东征希腊,击败了逃亡的元老。
这是罗马内部第二次东西大战,西部再次获胜。
后三巨头决定再次划分势力,东部行省归属安东尼,西部行省归属屋大维,雷必达退出竞争。在东方,安东尼与埃及结盟,不断对外扩张。但是后来屋大维主动发起进攻,将他们全部击败,并借机吞并了埃及。
至此,罗马内部发生了三次东西大战,西部全部获胜。罗马的版图也向东扩展了数千公里。罗马的复兴已经成为事实。
从苏拉到屋大维,前后近百年的历史反复证明,君主制一方总是强大和胜利的一方,共和制、民主制的一方总是虚弱和失败的一方。
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也渐渐发生了变化。罗马共和国晚期的文学家西塞罗指出,成功的国家必须有一个强大的领导人。罗马民间也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谕”:除非罗马拥有一个君主,否则就不可能战胜帕提亚。
在这种环境下,屋大维顺理成章地被封为“奥古斯都”,也就是罗马皇帝。罗马正式成为帝国。此后500年,罗马帝国基本保持着奥古斯都时代的版图形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