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拥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

她的出现给中国历史造成深远的影响。

据史书记载。武则天祖籍并州。(今山西文水),出生于贵族家庭。她自幼聪慧敏锐。十三四岁时,就己经博览群书,诗词歌赋,无所不能,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然不群。

1985一代女皇40集(一代女皇武则天)(1)

贞观十一年,十四岁的武则天因容貌美丽,被唐太宗选入宫中,受封为才人。入宫之后,武则天颇得太宗的欢心,被赐号“媚娘”,不过,武则天进宫十二年,也没为太宗生育一男半女,所以在宫中地位一直没有提升,在此期间,她与太宗的儿子李治相互萌发了爱慕之情。

贞观23年。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按照唐律,武则天与所有未生育的嫔妃一道削发为尼。进入感业寺修行。第二年太宗忌日那天,高宗李治到感业寺进香,武则天把握机会与高宗暗中相会,使高宗重燃旧日恋情,两三年后,高宗重召武则天入宫,晋封为“昭仪”,进号宸妃。

武则天回宫后,获得了高宗的专宠,前后为他生下了4男2女共6个孩子。在后宫的地位得以稳固之后。她开始觊觎皇后之位。此后几年,她先是联合王皇后。一起斗倒了得宠的萧淑妃,然后通过掐死自己的女儿来诬陷王皇后,让高宗将她打入冷宫,永微六年,武则天终于被册立为皇后

皇后武则天“通文史,多权谋”,高宗对她宠爱有加。使她得以参加朝政。从永微六年到显庆四年,她

设法清除政敌。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

显庆五年,唐高宗头疼病发作。头痛目不能视。委托武则天,协理政事。自此,武则天从参政步如执政。显庆九年,高宗因不满武则天独断专行。与上官仪谋划废后。但武则天先发制人,控制了高宗,处死了上官仪。武则天处理政务,有章有法。受到了群臣敬服。唐高宗也不能不器重他,这样,武则天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高宗成为了她手中的傀儡。

为了牢牢控制权柄,武则天连自己的儿子也不放过。唐高宗本想禅位于长子李弘,结果武则天将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在处理政务过程中也显示出了过人的能力。武则天又觉得受到了威胁,于是虚构罪名,废李贤为庶人,又立三子,李显为太子。弘道元年,唐高宗驾崩。太子李显即位,是为中宗,而武则天则以皇太后的名义临朝称制,一年后,她便废了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为睿宗,武则天虽然让小儿子继承了皇位。但是朝政大权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渐渐地,她萌生了做女皇的愿望。

天授元年(690),武则天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武后当为天子”的舆论。接着又导演了臣民劝进。请改国号的壮举,至此,水到渠成。当年重阳节。年近古稀的武则天改元天授。将睿宗李旦降为皇嗣,皇太子也降为皇太孙,她自己则在一片“万岁”声中,登临大宝,改国号为周,自号“圣神皇帝”。

武则天称帝后。更加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凡是能够安邦定国的人才。她往往不记门第年资,破格录用,为了广揽人才,她还发展和完善了科举制度。首创的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的发现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武则天还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和农田水利的建设。实行“重农桑,薄赋税”的政策。在她掌政时期。全国户口由380万户增加到615万户。

不过,武则天在执政期间,也有许多过失。她重用周兴,来俊臣等酷吏,广事罗织,严刑逼供,奖励告密,这种做法虽然消灭了一些政敌,但也淄杀了许多无辜之人。使不少污史横行一时。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费了大量财资和名利,她不大量重用娘家人,大封娘家武氏子弟为王,这都引起了朝廷上下的不满。

在一些大臣的劝说下。武则天与圣历元年,将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神龙元年正月,大臣张柬发动政变,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中宗登上皇位后,将母亲尊为“则天大圣帝”,所以后人习惯称她“武则天”,同年秋,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在一片冷清中离开了人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