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描写的《唐吉坷德》中写道:“他非常虔诚地向杜尔西内娅小姐祷告,希望她能保佑自己,战胜巨人。说完,他用盾牌遮住身体,拿起长枪向第一个风车冲了过去。”

塞万提斯笔下的唐吉坷德就是一个骑士迷,这位绅士因自己对骑士道的热爱,同时又感受到了伟大骑士精神的征召,便拿起武器,披上铠甲,踏上骏马,立志要铲平人世间的一切暴行,帮扶弱小,以一己之力复兴早已失落的骑士道。

(服役期只有60天的骑士制度)(1)

杨绛先生在翻译本《唐吉坷德》中写道:唐吉坷德看骑士小说入迷,要游遍世界去锄强扶弱,维护正义和公道,实行他所诚信的骑士道。

这里的骑士道就是在中世纪时受过正式的军事训练的骑兵,骑士往往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自己勇敢、忠诚的一面。他们都以骑士精神为准则,变身为英雄,守护子民。

一、骑士的产生1、骑士产生的原因

骑士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实际上,在中世纪刚开始是没有骑士的,在法兰克王国建立初期,中小地主组成了骑兵队,这些骑兵队有非常强悍的战斗力,国王依靠他们镇压反抗的人,同时用他们对外扩张。

为了提高骑士的忠诚度,国王把从战争中抢夺来的土地和资产分给作战的将领,作为回报,将领宣誓忠于国王,保护国王。

(服役期只有60天的骑士制度)(2)

将领又将土地分给自己的下属,通过一层一层地分封,这样就产生了公、侯、伯、子、男的骑士封建等级制度。

虽然,在封赏的过程中,骑士获得了一部分土地,但骑士依旧是最低级的贵族,他们没有爵位,只能戎马一生,为奴隶主拼命。

但在中世纪的欧洲,骑士是平民唯一能获得的贵族头衔,是经过自己的浴血奋斗,从一个平民改变自己出身,成为贵族的机会。但是,在中世纪的欧洲,非常重视血统和出身,平民成为骑士的概率很低。

(服役期只有60天的骑士制度)(3)

2、培养骑士

据史料记载,一个骑士想要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骑士,他会在第一次喂食的时候,用剑尖将食物喂给孩子。

骑士是中世纪,为封建国王或者领主服务的人,他们一般受过专业的训练和培养。

(服役期只有60天的骑士制度)(4)

一般来说,骑士的教育是从小开始培养的,他们有的在领主家做侍童或者侍从,有的跟随妇人到教堂忏悔。到12岁时才进一步接受军事技术训练。被称为“拿武器的人”或“拿盾牌的人”。

开始,对想成为骑士的孩子进行思想教育。领主会给孩子讲述历史英雄的传奇故事,培养孩子们的忠心,塑造他们的人格。

例如11世纪,威廉征战英国,骑士们高唱《罗兰之歌》。歌声中的故事激励了他们要忠于国家,报效祖国,并且激起了他们的斗志。

(服役期只有60天的骑士制度)(5)

除了学习英雄的故事之外,他们还要学习日常生活,比如,他们在成为骑士中,要服侍领主以及他的夫人,包括餐桌服务、起居侍候,还有传书信,送箭等等,通过繁琐复杂的流程,来锻炼他们,看他们如何一心一意,服务领主。

领主还会对孩子进行忠诚的培养,想要成为骑士的孩子需要参加忠诚培训,进行思想教育。

(服役期只有60天的骑士制度)(6)

例如“爱您所爱,避您所避,绝不在语言和行为上使您不悦。我将以你的意志为意志,并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您。”

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孩子们学习游泳、投枪、击剑、骑术、狩猎、弈棋、诗歌等骑士七技后,逐渐成为准骑士。准骑士只有经过受封才能成为真正的骑士。

3、骑士受封

骑士成年以后,会接受晋封。骑士晋封仪式庄重,神圣。可以分成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世俗型,这种受封是由君主或者世俗贵族在皇宫城堡主持。

第二种是宗教型,是由教皇、主教或者神职人员在教堂主持;最后一种是世俗和教皇的混合类型,由君主或者世俗人员做主持人,神职人员做弥撒。

候选骑士要经历斋戒、洗浴、忏悔、祈祷宣誓、穿戴铠甲头盔、武装踢马刺等行为。

(服役期只有60天的骑士制度)(7)

其中最重要的仪式就是授剑。每一位骑士都要接受象征骑士职能的佩剑。在授剑时,封主会把佩剑在受封者的脖颈或者肩膀上轻轻拍打几下,然后陈述骑士的基本守则。

在受封的最后一个环节,骑士要骑上马,在马上风驰电掣展示他的武功,并且用长矛猛刺靶子以及即兴比武等等。

二、骑士制度对西欧的影响

骑士制度作为中世纪独有的制度,对西欧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方面面都有影响。

1、骑士制度对西欧经济的影响

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同样,骑士制度也需要经济的支撑。比如,骑士不仅需要战马、盔甲和武器,还需要日常训练。

在中世纪,一名骑士的装备价值很昂贵,相当于23头公牛的价值。根据调查得知,如果一个骑士正常的生活和训练需要,需要三百到六百多英亩地,和一百多名奴隶提供支持。

(服役期只有60天的骑士制度)(8)

为了能够满足骑士经济的需求,在当时社会催生和推动了采邑分封制,所谓的采邑分封制就是对土地国王对拥有的土地进行改革,将它分给有功劳的人,但是他们只有享用权,而没有继承权。

采邑分封制是中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制度,它巧妙地将土地经济和军事义务结合在一起,从而保证了国家的稳定。

另一方面骑士制度影响了土地所有权的分布。采邑分封制把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拥有权分离,形成了多个领主对同一个土地的占用,对后来庄园制度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2、骑士制度对西欧军事的影响

毫无疑问,骑士制度是军事行为的,但是它对战争的贡献并不像人们知道的那样,因为,在中世纪,骑士并不都是骑兵,也并不都是军人。当真正发生战争的时候,战争的主场就是由数万普通的军人组成的。

还有就是骑士服役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0天或者60天,虽然骑士从小接受军事训练,但真正上战场的机会很少。

(服役期只有60天的骑士制度)(9)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中世纪,战争的目的是国家为了侵略他国,或者抵抗他国侵略的武装集团。

在中世纪的西欧,骑士被赋予不可战胜的神秘色彩,在物质装备上也呈现出了不可战胜的神话。西欧骑士的装备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独特的。“从头盔到脖颈,通过关节相连的手臂、臀部和脚部护甲,直到密护的足甲,骑士变成了一个活动的堡垒。”

由于骑士制度,西欧社会形成了崇尚武力、重视军人的风气。很多关于骑士的研究表明,当人类犯了错误,使战争和罪恶发生,导致世界混乱。

骑士应运而生,他们就是用来抵制邪恶,保护人类。每一个骑士都是强壮、忠诚、具有高贵品质的人。

3、骑士制度对西欧思想的影响

骑士从小接受了相同的经历和生活方式,他们有自己喜欢的文化形式。他们创作英雄和男女爱情故事,甚至,骑士文学成为了中世界文学的主流。例如《亚瑟王传奇》《尼伯龙根之歌》和《玫瑰传奇》等。

(服役期只有60天的骑士制度)(10)

在流传的故事中,不仅记录了骑士的业绩,还能激励年轻骑士模仿自己的英雄。骑士的故事流传在诗歌和故事中,正是这种形式,使英雄骑士成为追捧的对象。骑士不仅是某一刻的记录,而是未来某个时代的见证。

“骑士制度是中世纪让人变得高贵的力量,在那个尚武的时代,骑士精神融入到了宗教事业和社会秩序中,因为它变得非常神圣。骑士制度作为一种理想系统流传,是人们从野蛮走向文明的一大步。”

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骑士形成了自己的独有道德观念,他们以保护弱小,忠于君主,相信宗教等为宗旨。

骑士制度是封建制度的精华,与修道院制度同为黑暗时代的两盏明灯,使沉寂数百年之久的黑暗时代平添生趣,这是中世纪社会的一大特色。

总结

骑士在12世纪十字军东征时,发展到了高峰。每一个事物都是诞生期、兴盛期和衰落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4世纪,随着热武器火药和火炮的兴起和使用,骑士逐渐衰退。

(服役期只有60天的骑士制度)(11)

装备太贵,服役时间又短,国家变成了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有了自己的常备军,骑士无用武之地。

骑士留存在了故事里,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是骑士制度的精神却保留了下来,中国的侠,日本的武士道,欧洲的骑士制度,三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留给后世无数的幻想和想象,这就是骑士制度的迷人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