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中国银河证券,吴砚靖、邹文倩、李璐昕)
一、行业基本面及行情回顾(一)全年涨跌幅在各行业中靠后,估值目前排名靠前
年初至今,上半年计算机指数跑输沪深 300 和创业板。下半年跑赢沪深 300,但跑输创业 板。过去一年,区间内计算机行业涨跌幅在行业中排名靠后;估值方面,计算机行业估值在各 行业中排名靠前;区间内计算机行业 PE-TTM 排名第四,PS 排名第五,市现率排名居中。
(二)沪深股通持仓行业占比较小,持仓倾向于成长性好企业
截至 12 月 17 日,沪深股通持仓计算机行业市值占行业总流通市值比例为 4.83%;持股 市值排名第一的为恒生电子,持股市值 100.96 亿元,第十的为德赛西威,持股市值为 24.59 亿元;持股公司估值排名第一的为中科金财,第十的为汉得信息;涨跌幅第一的为联络互动 (218.06%),第十的为数码视讯(98.93%)。
(三)细分子板块表现
计算机行业子板块中,整体营收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八成板块营收同比增长率均超过 10%, 自主可控板块增长超 30%。净利润增长方面,自主可控、云计算、医疗 IT、工业 IT、大数据 板块同比增长为正。随着市场景气度提升以及规模效应的产生,预计明年行业内各板块盈利将 逐渐增加。
研发支出占比:相比去年同期,行业整体研发支出均有上升,信息安全板块研发支出比例 超过 20%,远高于同期其他板块。高研发支出为未来企业营收增长带来强劲动力。
商誉:相比去年同期,计算机行业的商誉占比有所减小,子板块平均商誉占比降低 18.86%, 信息安全和医疗 IT 降幅均超过 30%,大数据、传媒 IT 等板块的商誉占比超过 20%。
二、主线一:“双碳”背景下,寻找能源互联网的增量(一)能源互联网的生态架构与关键变化
能源互联网是将系统性思维和数字化技术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 度融合的新型生态化能源系统,目标以可再生能源优先,以电力为基础,通过多能协同、供需 协同等找到“能源不可能三角”的平衡点。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互联网双碳 目标下现阶段发展的核心形态。依托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整合各类型能源资源,到碳中和阶段, 新型电力系统将逐渐发展为更加柔性、更加开放、高度智能的能源互联网系统,并形成新的智 慧能源的商业模式和生态。
能源系统演化发展趋势中的关键变化:能源系统的结构将转变为集中式与分布式相协调。 分布式结构在能源互联网的演变趋势中将产生巨大的增量发展空间。“能源不可能三角”面临 的挑战主要是解决能源“清洁、可靠、经济”三者之间的矛盾,由于大量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加 入加大了供需波动,能源的可靠性要求用户侧深度参与系统的平衡,而经济性要求电力交易主 导调度体系。这意味着,传统能源系统和主体间是自上而下集中式决策的资源配置模式,而新 型能源系统需要构建区域性的分布式自平衡体,在先达到自我平衡的基础上实现与源网荷储 的智能互动。具体而言,自平衡体(微网)首先通过“能源就近利用”实现分布式自我平衡, 然后通过“能源自远方来”实现不平衡能量交换。能源主体由单一能源的生产、传输、存储和 消费者,向集多种能源生产、传输、存储和消费为一身的自平衡体转变。
能源互联网的演变路径可看成三步:
1、基础设施加快部署,并形成经济规模,包括分布式发电、数字电网、智能微网、虚拟 电厂、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目前中国处于这一阶段的初期;
2、在第一阶段形成经济规模后,在配电技术上以“削峰填谷”为内核的时间调度模式和 “就地平衡与跨区平衡相结合”为内核的空间调度模式都将逐渐发展成熟;此时,售电和配电 市场将进行平台化竞争,平台化能源供给、能源交易与综合能源服务模式也将逐步出现;
3、分布式能源在骨干网络上达到即插即用的效果,基于平台的海量数据呈指数上升,其 中蕴含生产运营和用户消费信息,数据成为能源互联网中各利益相关方的重要资产。平台化运 营将逐渐发展成熟,新的智慧能源商业模式及运营场景将不断产生。
(二)能源系统分布式结构中的三个关键增量环节:储能、微网 和虚拟电厂
能源系统分布式结构中,储能及储能系统是核心,储能云网作为连接储能系统的平台将 在多领域发挥作用;储能系统是微网的组成单元之一,微网是分布式结构不可或缺的部分, “储能云网 微网”实现区域内功率和电力的平衡;虚拟电厂是储能云网的重要应用之一,强 调数据分析和运营,参与电力交易市场,微网可以看作是其职能单元。
2.1 储能、储能系统及储能云网
储能行业产业链长、应用场景广。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渐提升, 新能源装机规模迅速扩张,而新能源与常规电源相比,新能源发电单机容量小、数量多、布局 分散,具有显著的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特点。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开发、高比例并网,电力 电量平衡、安全稳定控制等方面将面临巨大挑战。储能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 可运用于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调度等多个环节,有助于稳定电网,提供更多应用场景。 储能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其中原材料包括 正负极材料、隔膜、结构件和电解液等,零部件包括 IGBT 元器件、PMIC 电源芯片、无源器 件、半导体零部件等;中游主要是储能系统集成与运维,包括电池、逆变器、电池管理系统、 能量管理系统等;下游涵盖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的应用场景,且应用场景逐渐多元,随着 政策进一步扶持,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储能的充放电控制主要由储能系统负责。目前储能系统主要由储能单元和监控与调度管 理单元组成:储能单元包含储能电池组(BA)、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变流器(PCS) 等;监控与调度管理单元包括中央控制系统(MGCC)、能量管理系统(EMS)等。其中,能 量管理系统是储能系统的神经控制系统,具有运行优化、负荷预测、发电预测、微源调度等功 能,实现能量的合理调度和微网的经济运行。
储能云网作为连接储能系统的平台,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以储能为核 心,可以有序引导储能充放电,优化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策略,是集规划设计、能源接入、运 行监控、运营分析、调度控制、能源消纳、交易结算、智能运维、能效管理、新能源产业链相 关客户服务于一体的平台,可在电网多领域发挥作用。
储能云网平台总体架构:主要包括系统的边界关系、应用分布及系统的内部逻辑。1)从 系统边界关系角度来看,储能云网平台需要采集电站侧各系统数据并汇聚到数据汇聚服务器, 通过数据汇聚服务器对站内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并传输。2)从应用分布角度来看,储能云网平 台将实现规划设计、运行监测、智能运维、运营分析、设备资产、调度控制、交易结算、能效 管理等各类业务应用功能。3)从底层实现的角度来看,电站侧的数据汇聚服务器采用数据推 送的方式将收集的各站内系统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实时处理技术、分布式可扩展的 实时智能分析能力,支持各类应用功能,并实现多个电站的全量数据的保存,进行各种对比分 析。
储能作为分布式结构的核心,使得储能云网具有多种应用模式,主要包括新能源运营、工 业园区综合能源服务、系统级备用电源租赁托管、交易结算、虚拟电厂等多种模式。例如,工 业园区综合能源服务模式中,在用户侧,通过“储能云网 微网”的合作,实现园区办公用电、 充电桩用电、数据中心供电和紧急备电等,实现多能源的高效、互补、节约、共享。
2.2 微网及其智能化实现
微网是由分布式能源、能量变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 统,包含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设计、运行、控制、保护的整体集成技术,是一个能够实现 自我控制和管理的自治系统。基于数字化技术,微网可以有效地实现功率的平衡与控制、能量 优化、分布式能源装置故障检测与维护等功能。储能系统是微网中不可或缺的单元,储能云网 与微网合作,共同实现区域内的用电平衡。
微网作为自平衡体,首要目标是实现局部的功率平衡与能量优化,再与配电网实现能量 的双向交换。在微观上,微网可以看做是小型的电力系统,具备完整的发、输、配电功能,利 用自身的分布式电源满足微网内负荷的需求,同时配置储能系统以抑制分布式电源的功率波 动,可以实现局部的功率平衡与能量优化;在宏观上,微网又可以看作是配电网中的一个“虚 拟”的电源,在与配电网并网运行的情况下,通过微网内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和分布式电源 出力的协调控制,实现能量的双向交换。这使得现在的电力系统有了更大的柔性和可控性,同 时也具有了更多的商业模式。现有研究和实践表明,将分布式电源以微网形式接入到电网中并 网运行,与电网互为支撑,是发挥分布式能源效能的最有效方式,具有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意义。
微网与信息技术结合以实现智能化:第一,使用中央控制器来收集操作信息,直接与 SCADA 或云服务进行交互,以运行优化算法,将选定的策略部署到不同的互联资产上。第二, 因为绝大部分可再生能源都是间歇性的,而微网需要优化各种不同能源的接入,并平衡发电和 用电,所以需要物联网技术的互联互通能力。第三,在微网架构之下收集和管理关键数据,需 要云计算从海量数据中获取丰富结果,以实现更高等级的资产管理。第四,使用 AI 算法,在 不影响主网的前提下优先保证电网独立性,帮助用户最大化能效管理。在微网的黄金发展周期 中,这都将为电力公司、运营商、能源用户等微网利益相关者带来新的竞争力。
2.3 虚拟电厂运营
虚拟电厂的核心是“聚合”和“通信”。虚拟电厂是利用物联网和先进通信技术,聚合分 布式电源、储能、可调负荷等各类分布式资源形成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虚 拟电厂可以看作是一种先进的区域性电能集中管理模式,为配电网和输电网提供管理和辅助 服务。虚拟电厂最具吸引力的功能就在于能够聚合多种类型的分布式资源参与电力市场运行。 虚拟电厂充当分布式资源与电网运营商、电力交易市场之间的中介,代表分布式资源所有者执 行市场出清结果,实现能源交易。从其他市场参与者的角度来看,虚拟电厂表现为传统的可调 度发电厂。
与传统调电厂相比,虚拟电厂强调数据分析和运营,参与电力交易市场。虚拟电厂的数据 分析功能包括采集并分析处理区域中各对象的运行数据,如发电机组的出力和运行效率、用电 负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等,并能对这些数据提供有效的检索和调用手段。虚拟电厂的运营和交 易功能包括建立区域内的发电费用、用电收益及安全约束模型,进行优化计算,收集市场情报、 制订发电计划、签订中远期市场交易合同等。
资源聚合商是虚拟电厂运营的关键角色。资源聚合商主要依靠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整合 优化、调度决策各层面的数据信息,增强虚拟电厂的统一协调控制能力,可以通过调节用户负 荷来提供削峰填谷等辅助服务,为市场提供更多、更灵活的服务。同时,资源聚合商还可以引 导分布式电源、储能等分布式能源以最佳的方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包括签订交易合约、确定 竞价方式等问题,并要达到预期的利润水平。
虚拟电厂是储能云网平台的重要应用之一,微网可以看作是虚拟电厂的职能单元。总的来 说,虚拟电厂的关键技术包括协调控制技术、交易运营技术、智能计量技术、信息通信技术。 储能云网平台实现储能及新能源电站的多方参与、联合生产以及统一调度,达到资源最优调配。 例如,可通过建立省级-区域-站级的 3 层调控模型,实现平台电网、投资商、供应商、用户等 产业链各方效益最优化。通过储能云网平台将分布式储能资源或零散分布、不可控的负荷资源 转化为随需应变的“虚拟电厂”资源,利用虚拟电厂的聚合功能,形成规模化“削峰填谷”响 应,实现储能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数字电网:以数字化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数字电网是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 术为核心驱动力,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而形成的 新型能源生态系统。从 10 年前的智能电网到如今的电网数字化转型,数字电网将成为承载新 型电力系统的最佳形态。(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1 物联网大有可为:智能传感、平台和终端应用增长
在数字电网的建设要求下,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物联 网智能终端作为采集数据的基础层设施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数据采集层面,通过广泛部署小 微传感、芯片化智能终端和智能网关,采集大量数据,为电网的全面感知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 加速实现电网状态、设备状态、交易状态、管理状态的全面透明;基于全面、准确、透明的数 据收集和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增强电网智能分 析和决策水平,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更加强大的算力,增强电网运行智能化水平。
电力物联网平台架构可分为“云、管、边、端”四个层面。“云”是指物联网平台云,“管” 则是指有线/无线通讯方式,“边”是指边缘计算,“端”则涵盖了智能传感、智能穿戴设备、监 控监测等智能设备。通过这四个层面建设,可让电力行业的任何时间、地点、人、物之间实现 信息连接和交互,产生共享数据,从而为用户、电网、发电和政府社会服务。
在边缘层,智能网关将大量部署。例如,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研制开发的配电智能网 关是在满足国家及南方电网电力系统信息安全规范的前提下,集成路由 交换机功能 智能网 关 交流采样 智能蓝牙等多种功能和新技术的新型配电智能网关。新型配电智能网关定位于 低压配电物联网核心,采用平台化硬件设计和边缘计算架构,支持就地化数据存储与决策分析, 可实现配电网的智能管理。
3.2 智慧电力运维与监测
提高电力运维与监测的效率与质量,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是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必然要求。 新型电力系统涵盖了大容量集中式发电厂,以及大量分布式电源和可再生能源,电网更加复杂, 且风能、太阳能等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能源大规模并网将会给现有电网的电能质量和安全 运行造成一定压力,提高电力运维与监测的效率与质量是必然要求。
南方电网“十四五”规划再重点提及输、配电侧的智能巡检、设备监控运维。《南方电网 “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提出了在智能输、配、用电建设方面的目标。在智能输电建设方面, 南方电网将加快提升输电智能化水平,推进输电线路智能巡视和智能变电站建设。到 2025 年, 35 千伏及以上线路实现无人机智能巡检全覆盖。在智能配电建设方面,南方电网将全面推进 以故障自愈为方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有效实现配网状态检测、故障快速定位、故障自动隔离 和网络重构自愈,着重“数字化、智能化”,推进“智能配电站/开关站/台区建设”,推进一二 次融合设备、智能巡检、设备监控运维等。在智能用电方面,南方电网将推进终端电气化提升, 推进综合能源服务,提出“变电站、充换电站、储能站、数据中心、5G 基站等多站合一,到 2025 年力争多站融合变电站达 100 座,打造智慧能源示范区”。
用户侧变电站属于低压用电范围,传统管理办法是依靠电工 24 小时值守,用人工来盯守 巡视,发现异常情况会通知运维人员检修,这种方法效率低、投入值守成本不少、安全性能不 高。智慧电力运维实现了电力设备运行的 7*24 小时实时监控无死角;实现对电力设备健康状 态的智能化分析与预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有计划安排处理,保障设备运行更安全;利用大 数据分析技术,减少了对现场人员的依赖,降低了对维护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四)价值拓展:能源服务、交易平台、运营场景落地
4.1 能源服务:企业和家庭能源管理服务
能源管理服务主要包括家庭能源管理(HEMS)、企业能源管理、区域和城市能源管理,通 过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手段,合理有效地利用水、电、油、气、光、风、储能等多种能源。通 过能源管理服务,为政府和企业用户提供覆盖碳排放监测与管理、碳排放数据分析、碳资产管 理等全链条数字化服务,还有助于家庭和个人实时了解和管理能耗情况,提高家庭用能效率, 此外,在能源服务中,还伴随着相关数据服务,挖掘能效管理的大数据,为社会和区域等更大范围的能源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家庭能源管理系统是能源互联网在居民侧的延伸。在传统能源系统下,家庭用户是能源的 消费者,被动参与能源系统的运行,而在新型电力系统下,家庭将集发电端和用电端于一体, 主动参与到能源系统中,发电站和家庭用户的关系也不再是一对多,而是多对多的关系,用户 和发电站将协同工作,实现电网智慧化发展。未来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统,有望在各种电力设备、 家用电器中植入智能芯片,运用“互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采集用电设备的相关 信息,例如功率、负荷、用电量等,并形成信息互联网,各个家庭可以随时了解和管理家用电 器,从而提高家庭用能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电网和用户之间将形成双向的能量流, 家庭用户不仅可以消费来自电网的电能,而且可以将本地分布式发电装置产生的多余电能售 给电网以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4.2 交易平台:碳交易、绿电交易
碳市场正式开启,发电行业全国先行。2011 年,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逐步建立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中国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 7 个省市启动 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3 年起,7 个地方试点碳市场陆续开始上线交易,逐步摸索全国 碳市场建设,促进了试点省市企业温室气体减排。2017 年 12 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 革委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电力行业)》,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完 成并正式启动。2020 年年底,生态环境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印发《2019- 2020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 第一个履约周期。2021 年 7 月 16 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始并启动上线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 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 2000 家。
碳交易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为电力企业创造新的利润点。通常来说,碳市场与电力市场参 与主体基本一致,电力交易与碳交易具有强的一致性,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碳交易市场 运行后,碳价会与发电成本耦合,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向新能源转型。1)从电源侧看:碳市场 抬高了火电企业高碳机组的发电成本,但可再生能源项目依靠配额交易提高了整体收入。2) 从电网侧看:火电机组成本上升可能提升其上网电价,电网企业也需要加快电力系统结构改造, 为可再生能源消纳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全国碳市场运行有利于电网企业的业务拓展,电网企 业可以提供基础数据和平台支撑,还可以开展碳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探索碳资产核查服务、 碳资产金融服务等新业态,将碳资产业务和节能服务、配售电等新兴业务有机结合,形成企业 新的利润点。3)从用户侧看:尽管当前碳交易和电力交易对用户侧没有产生直接影响,但随 着未来以“碳普惠”为代表的用户侧节能减排机制不断推出,用户将逐步转变用能习惯,增加 分布式发电项目开发、低碳出行、有序用电等。
电力市场运营服务平台不断优化,为绿电交易提供强力支撑。随着绿色电力交易正式启 动,电力市场服务运营平台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能源互联网企业有望推出电力交易平台相关新 业务。在本次交易试点中,南瑞集团研发“e-交易”平台和新一代电力交易平台,成功支撑 14 个省、222 家市场主体开展绿电交易。此外,2021 年 9 月,四川电力交易平台新增准入市场主 体 286 家,截至 9 月底,四川电力交易平台共注册市场主体 16511 家,参与企业数量大幅增 加。
与此同时,国网信通旗下公司中电启明星承建的蒙东电力交易平台电子签章模块于 9 月中 旬正式上线,该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率先实现省内电力中长期交易及合同线上签约、线上鉴定 等应用功能,有利于解决电力交易互信等问题,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为新形势下的电力交易 平台注入新动能。下阶段,中电启明星将全面推动电子签章技术的研究应用,挖掘第三方存证、 溯源、智能合约、司法鉴定等技术在新一代电力交易平台中的应用能力,以电力交易平台为依 托,灵活应用新技术,实现平台的支撑能力,对外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 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力量。
4.3 运营场景:城市充电站、智慧园区
随着能源互联网加快推进,能源需求侧也逐渐孕育出了新的运营场景,其中城市充电站、 智慧园区较为典型。 充电桩产业向智能化发展,打造城市智能充电网。通过深度融合 5G、大数据、云计算、 人工智能、区块链和车联网等数字技术,充电桩作为数据接口可以实现大规模组网,打造“车 —桩—电网—互联网—增值业务”的智能充电网,扩展数据增值、充电安全、能源交易、电商 服务等多种商业模式,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充电桩在智能化方面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功能层面:智能充电;二是管理层面:智能管理与运维;三是能源 互联网层面:智能大数据采集与边缘计算。
1)在智能充电层面:随着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要求越来越短,充电功率越来越大,充电桩 需要不断提升智能化的大功率充电技术和安全检测与保障技术。与此同时,大量电动汽车同时 充电产生的负荷波动叠加电网原有的负荷峰谷曲线,对电网造成了很大冲击和影响,因此充电 桩管控系统与电网调度信息系统需要相互联合,对充电桩侧充电和电网侧日常负荷进行大数 据计算,模拟和评估充电负荷曲线和电网日常负荷曲线,制定移峰平谷电价策略、调度管控策 略和智能有序的充电策略,满足车主充电需求的同时避免充电负荷曲线与电网负荷曲线峰谷 叠加。
2)智能管理与运维层面:由于当前市场上充电桩布局分散,品牌众多,质量不一,厂家 备品备件和售后服务难以保障,大多数充电站和充电桩都无人值守,运维工作主要以人工巡检 为主,普遍存在巡检效率低,检测维修工作质量依赖人工操作水平等问题,导致运维管理效率 低、成本高,出现大量坏桩、资产浪费的现象,影响用户充电体验和运营盈利水平。因此传统 的运维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充电桩行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优化运维管理日趋重要,急需向高效 智能的管理运维体系转型,其中,建立“手机 APP+运维云平台+智能充电桩设备”的模式是 未来智能运维管理的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将配电设备和充电设备的电 气参数和信息上传至云端,利用大数据计算提供解决方案,进行工单派发和管理,提升充电站 的运维效率以及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3)能源互联网层面:充电桩是电动汽车使用与运行大数据的主要采集节点。随着大数据、 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在交通出行、社会能源等方面的增值服务也将有赖于充 电桩大数据的支持。 充电桩运营商成为新型售电商,赚取峰谷价差收益。充电桩是唯一一个面向个人用户,直 接 2C 的流量入口,作为售电终端直接通过售电来赚取收益。城市充电站将是未来电力市场最 活跃和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未来每一个充电桩、充电站都是一个微型的售电商,它们根据地理 位置、时段、供电资源乃至电网阻塞情况的不同可以设计不同的价格,借助信息技术在电力市 场中提供需求响应、备用、调峰、调频等服务,赚取收益。
产业链价值核心将逐步向下游运营端转移。随着信息技术与充电设施产业深度融合,在充 电桩市场需求放量后,产业链价值核心将逐步从硬件制造向充电桩运营转移,充电桩将扮演能 源互联网架构中的变现端口和流量入口的角色。充电桩运营商除了可以赚取电价波动价差收 益,还可以开拓众多增值服务领域,如通过电动车充电时获取的大量数据,包括动力电池信息、 用户习惯、车辆分布等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开拓检测维修、广告等增值服务。
企业纷纷入局,未来应用有望持续深化。在充电设备企业中,国电南瑞、许继电气、万马 股份、科陆电子、中恒电气、科华恒盛等已率先入局,例如推出智能充电桩、智能充电云平台 管家服务以及相关 APP 产品,实现对充电桩的手机查询与导航、远程预约、扫码充电、无卡 支付等功能。未来,随着信息技术在充电设施运营方面持续深化应用,充电运营商将积极开发 云平台,通过建立智能充电网络,控制充电网络中的设备层、智能监控层、能源管理层和大数 据分析应用层的数据信息,带动互联网企业、通信企业等更多企业入局,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企业开发能源管理系统,助力智慧园区建设。为响应国家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效的能源 战略,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企业开发智慧园区能源系统,为园区和企业提供创新管理和运营服务。 1)金风科技:公司旗下“亦庄智慧园区”是国内建设智慧园区的样本之一。亦庄园区通过智 能微网将能源、水务、绿色农业、运动健康集合于一体,园区部署了 4.8MW 分散式风电、1.3MW 分布式光伏和钒液流、锂电池、超级电容等多种形式储能,2020 年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达 50%。 亦庄园区通过购买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抵消排放的全部温室气体,成功实现碳中和。园 区还引入智慧水务处理系统,每天可处理污水 200 方。此外,依托智慧园区能源系统平台,能 较好地满足办公楼、餐厅、咖啡厅、健身馆、农业大棚等多场景的能源需求,使清洁能源的使 用效率大幅提升。亦庄园区不仅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自用、降低碳排放,同时提高能源效率, 最终实现了智慧低碳发展。
2)威胜信息:公司在智能传感器、电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基础上,积极拓 展智慧园区业务领域,打造数智化城市解决方案。公司通过边缘计算网关、大数据处理与分析 为园区企业提供能耗监测与分析、电气用电安全预警、配电设施监控、人车出入管理、安防视 频联动、光伏新能源储能、智能充电应用等服务。公司还向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管理平台,提高政企运营管理水平。此外,2021 年,公司与腾讯展开合作,基于腾讯云物联网平台和腾讯连 连,整合电力、水务、消防、保险等行业资源,为城市、企业和家庭搭建能源和安防的数据入 口,推动智慧园区和数智化城市建设。
三、主线二:元宇宙基础设施之云计算及AI芯片
云计算作为成长型赛道,行业景气度受上游服务器行业供给周期和下游云巨头厂商资本 支出需求影响。从 2021 年市场表现来看,整体云计算基础层受上游服务器缺芯、涨价等因素 的影响,市场表现并未十分突出,但全球数据量增长仍持续加速,云厂商资本开支在 21Q2 后 持续回暖,展望 2022 年,云计算行业仍存巨量投资机会。
(一)元宇宙大流量预期推动云计算景气度再次升温
3.1 对比传统架构,云架构更具优势
云架构对比传统 IT 架构更具竞争优势。对比传统 IT 复杂的架构,从安装硬件,配置网 络,安装软件,应用,配置存储等,许多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力量储备等,云架构采用部署 于全球数据中心,在部署方式上采用分布式架构,数据中心构建水平较高,关注的是高性能吞 吐量计算能力,即在某段时间内的工作量总和。 云服务逐渐超越企业自建数据中心投资。
(二)IaaS PaaS 市场维持高增长,市场格局保持稳定
IaaS 市场在我国仍占主导地位。与美国市场 SaaS 市场百花齐放的状况不同,中国市场仍 然以 IaaS 为主,受到新基建等因素的影响,IaaS 市场发展快速发展,企业上云需求再次增加。 预计未来企业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将会持续提升,一线城市数据中心供需仍是错配时期。我们认 为在新基建等政策驱动下,IaaS 继续维持高增长。PaaS 市场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云数 据库、云原生、低代码平台将持续推动 PaaS 平台发展,预计 PaaS 市场将继续保持高增长。
巨头厂商布局云生态,行业上云势在必行。从当前 IaaS 层厂商市场规模来看,中国公有 云 IaaS 厂商集中度较高,从市场份额来看,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占据公有云 IaaS 市场份 额前三,占比分别为 40.6%、11%、11%。阿里云提出“被集成”战略、腾讯提出“千帆划”、 华为推出“联接 云平台”实现“云伙伴”计划。各大云巨头厂商布局 IaaS 层,激化产业升级, 挖掘行业大量优质细分领域服务商,为企业上云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
(三)SaaS 市场发展方兴未艾,长期将保持高景气度
全球 SaaS 行业发展保持稳定:2019 年全球 SaaS 服务市场规模达 到 1021 亿美元,预计到 2022 年,全球 SaaS 服务市场规模可达 1383 亿美元,2019-2022 年 CAGR 为 11%。国内 SaaS 行业发展处于早期高速增长期,预计 2021 年市场规模接近 100 亿 美元:2019 年中国企业级 SaaS 服务市场规模达到 51 亿美元,同比增长 40%。随着国内企业对 SaaS 行业认知度的提升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刚需,预计 2021 年,中国 SaaS 市场将达到 98 亿美元,占比全球市场的 8.32%。中国 SaaS 市场仍存在开发空间,潜在 市场巨大。
全球 SaaS 投入和 SaaS 产品数量正稳步增长。全球企业在 SaaS 的使用率和投入量上一直 上升。2018 年,SaaS 支出和应用在所有规模的企业中都出现了持续地快速增长,全球企业在 SaaS 上的平均支出为 34.3 万美元,同比增长 78%。SaaS 产品的使用和投入同样存在规模效 应。2019 年超过 100 人的企业年使用 SaaS 的数量平均超过 100 个,随 着企业体量增长,SaaS 产品使用数也呈现出线性增长特征,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公司更偏好 于使用专门化应用,而不仅仅是增加冗杂的功能模块。
SaaS 细分市场拆分根据服务对象范围分为通用型 SaaS 和垂直型 SaaS。通用型 SaaS 适用 于全行业,以通用的管理工具和技术工具为主,包括即时通讯、协同 OA、财务管理、人力资 源管理等服务。垂直型 SaaS 服务于特定类型的行业客户,提供更加有针对性、更贴近客户业 务需求的软件服务。
(二)AI 芯片技术持续迭代,底层算法能力逐步快速提升
“GPU 将推动 AI 性能实现逐年翻倍。”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曾对 AI 行业进行过预言, 提出黄氏定律——预测 GPU 将推动 AI 性能实现逐年增长。同时英伟达首席科学家 Daily 表 示,在摩尔定律逐渐失效的当下,如果想提高计算机性能,黄氏定律就是一项重要指标,且在 可预见的未来都将一直适用。 伴随着 AIOT 产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空间的不断拓宽,传统的芯片受限于 CPU 的算 力问题,无法满足物联网的算力要求。AI 芯片性能功耗比更高,能够提供更强的计算能力。
AI 芯片因需求扩张,政策支持迎来发展良机,但因 AI 芯片相对技术门槛偏低,对晶圆 代工厂商依赖度高,“量产”是一条红线,未来行业将快速洗牌。芯片公司需要找到好的落地 场景,以保证出货量。
传统 AI 芯片按产品架构分为 GPU、FPGA 和 ASIC 三种。GPU 具有大规模的并行架构, 适合对数据密集型的应用进行计算和处理,且性能高于传统 CPU 数十上百倍,其主要缺点是 功耗较高及其带来的高昂电费开支。ASIC 作为人工智能的专用芯片,相较于 GPU 有极高的性 能和较低的功耗,但专用芯片灵活性较低,研发投入较高。FPGA 的功耗在几瓦到几十瓦之间, 在性能指标中都有比较理想的平衡,可以实现定制化的硬件,并且可以在硬件层面进行大规模 的并行运算,有较高的吞吐量。
从应用场景上划分,AI 芯片可以分为云端芯片、边缘端芯片和终端芯片。人工智能技术 应用场景广泛,在不同场景所需要的计算能力、功耗等有所差异,因此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可 以将 AI 芯片划分为这三大类。云端芯片主要针对云数据中心,兼具训练和推理的任务需求。 该场景对计算能力和计算密度要求高,一般计算能力要求每秒处理超过 30 亿万次基本人工智 能运算,相对功耗也较大,一般在 50 瓦以上。边缘端芯片主要面向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 能驾驶等领域,以推理任务为主,性能要求和功耗介于云端和终端之间。终端芯片服务于各类 消费电子领域,其对性能要求相对较小,但对成本和功耗较为敏感,以推理任务为主,产品形 态众多。
AI 芯片在三大类应用场景上均将维持快速增长: 云端芯片的主要应用场景为针对海量数据计算和处理的云数据中心、超级数据中心等,目 前对计算能力的需求也呈现指数型增长。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目前全球范围内各云数据中 心建设速度也不断提升。Cisco 预计 2016 至 2021 年全球数据中心负载任务量将成长近三倍, 到 2021 年,超级数据中心将达到 628 座,占总数据中心比例达到 53%。数据中心市场蓬勃发 展可以从国外老牌芯片厂商的布局一窥全豹:Intel 作为传统型芯片厂商,也实现了数据中心 产品的销售;Nvidia 数据中心业务增长迅速,从 2016 年开始以 72.2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实现 了 2019 年的 29.8 亿美元的收入。
同时,AI 芯片市场的发展也受智能驾驶的发展大潮的牵引。保证智能驾驶系统稳定运行 的核心是芯片,所以未来人工智能芯片在车载领域都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
AIot 产业进入长盛阶段,终端数量提升带来芯片需求增加。在 AIoT 时代,消费电子和产 业都将面临产业洗牌的新机遇,随着物联网连接数的持续增长,设备之间高并发带来新的网络 需求,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产业深度融合,全球市场智能物联网设备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复合增 长率达到 30%。
鸿蒙推出加速 AIoT 市场成长。当前华为已发布基于 C 端操作系统“鸿蒙”,基于开源面 向手机及其他 IoT 操作系统。在过去,物联网产业发展受 B 端开发成本高,通信协议复杂等 因素导致设备之间存在兼容障碍,同时 C 端市场对不同市场、不同品牌机存在生态割裂。开源 鸿蒙系统能有效下厨上述影响,加速生态整合。
AIoT 需求碎片化,开源与敏捷设计成为通用解决方案,RISC-V 具备开源属性,对于互联 网和模拟芯片等领域都能做到开源开发,能够适配更多开源软件,TI 则采用全公司共享的芯 片研发平台以解决繁杂的模拟芯片开发维护。因此,我们认为 RISC-V 架构芯片在 AI 领域更 具优势。据 Semico Research 数据,预计到 2025 年,采用 RISC-V 架构的芯片数量将增至 624 亿颗,近 5 年复合增长率已经达到 46%。当前已有多家国产芯片厂商 RISC-V 架构问世,兆易 创新等也发布 RISC-V MCU 产品,有望成为国产厂商弯道超车的机遇。
物联网设备连接千万场景,场景渗透目仍在爆发阶段。从当前来看,物联网市场下游渗透 碎片化,相对品类单一,市场还并未完全打开。一瑞芯微产品 RK3288 为例,产品自 2014 年 推出,场景不断向外拓展,已经包括平板电脑、PC、电子书、机顶盒、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 产品抗生命周期不断延伸,实现稳步增长。 我们认为高毛利水平能体现出 AI 芯片赛道厂商强议价能力。小 B 客户快速发展,缺少大 B 客户对场景的整合,使得 AI 芯片下游应用场景多为小众化和碎片化,因此供应商在面对小 B 客户的溢价能力更强,因此能够获得更高的毛利率。
四、主线三:三巨头引领信创全产业链加速发展,抢滩新安全赛道
(一)三巨头引领信创全产业链加速发展
1.1 信创产业架构及三巨头布局
信创产业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根基,通过科技创新,构建国内信息技术从底层基础设施到上 层应用软件的产业生态体系:涵盖从底层硬件(芯片、计算、存储等)、基础软件(操作系统、 中间件、数据库)到上层应用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通用型应用软件),外加全流程的信息安 全防护。
目前,信创领域主力军可以分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电子,Chin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CEC)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科/中电科,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CETC)两大央企国家队和华为鲲鹏计算生态体系三大巨头。中国电子和中国电 科采取自研和投资入股产业链相关企业的方式完善布局,华为则通过自研加硬件开放、软件开 源的方式引入产业优秀企业加入生态。目前,三大巨头均已初步完成从底层到上层应用的全产 业链打通,国产适配和国产替代将加速发展。
1.2 CETC 与 CEC:信创国家队具备先发优势
IT 产业规律决定了信创产业长期趋于收敛集中,相关央企资产整合为大势所趋。信创会 带来 IT 标准的重构,进一步可能带来产业链的重组和市场洗牌,短期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 长期来看,由于 IT 产业“赢家通吃”特点及规模效应将驱动产业逐步收敛集中。央企集团基 于自身优势进行战略性重组和产业链整合正不断蓄势勃发,从而不断提升自身产业地位并带 来价值提升。
CEC(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子”)着力打造“PKS”自主计算体 系,截至 2020 年底,中国电子拥有 26 家二级企业、15 家上市公司。旗下中国软件(600536.SH) 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 43.89 亿元,同比增长 96.14%,其子公司麒麟软件上半年营收同比 增长 472.46%;中国长城(000066.SZ)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18.71 亿元,同比增长 59.13%, 其参股子公司天津飞腾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50.3%;澜起科技(688008)前三季度实现营 收 15.9 亿元,同比增 8%,Q3 单季受益津逮服务器放量实现营收 8.7 亿元,同比增长 129%, 环比增长 104%,公司发布股权回购计划,拟以不超过 86 元的价格在回购方案审议通过后 6 个月内回购 3-6 亿元股票,当前股价处于回购价格以下。
CETC(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科”)是我国军工电子主力军、网信事 业国家队。2021 年 6 月中国普天整体并入中国电科后中国电科拥有 700 余家企事业单位,包 括 47 家国家级研究院所和 16 家上市公司。旗下卫士通(002268.SZ)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15.36 亿元,同比增长 56.78%;太极股份(002368.SZ)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0.03 亿元,同比增 长 48.22%;电科数字(600850.SH)(原华东电脑)营业收入 66.23 亿元,同比增长 27.32%; 杰赛科技(002544.SZ),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 41.37 亿元,同比增长 7.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 长 78.47%;凤凰光学(600071.SH)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 11.35 亿元,同比增长 34.89%,归母 净利润 1004.72 万元,同比增长 1136.73%,近日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问询函回复公告,拟注 入的半导体相关资产国盛电子和普兴电子。
信创产业持续推进,三季报验证中国电子(CEC)、中国电科(CETC)受益信创良好发展 态势及国家队先发优势,收入呈加速增长态势。计算机行业 2021Q3 季报显示信创增速亮眼, 信创产业收入增速同比增长 35.54%,利润同比增长 176.30%,中国信 创生态市场实际规模 2020 年为 1617 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 37.4%,2025 年将达到 8000 亿元规模。从现状来看,中电子(CEC)、中电科(CETC)和华 为率先入局,航天系、中科系等也积极布局,相关信创核心资产收入持续提升,Q3 呈现加速 拓展态势。(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1.3 华为:底层核心技术自研 产业合作促进全生态发展
自 2019 年始,受到美国从上游芯片到应用生态的全产业链制裁后,华为全计算产业链产 品陆续发布,进入大众视野。欧拉操作系统和 OpenEuler 的捐赠完成了华为自身全产业链生态 的闭环,产品从上游硬件(芯片、整机、IaaS)到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到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生态)实现全覆盖。
硬件开放,使能信创服务器整机产业。 硬件方面,华为开放服务器主板和 PC 主板,帮助其他服务器整机厂商更好地开发基于鲲 鹏处理器主板的自有服务器;开发 Taishan 服务器树立标杆,使能产业链,华为表示,时机成 熟时,可停止 Taishan 服务器的销售。目前,全球已有 11 家厂商开发基于鲲鹏处理器的主机产 品,例如东华软件的“鹏霄”服务器,神州数码的“鲲泰”服务器等。
基础软件开源,承上启下形成闭环。 操作系统方面,华为自主研发面向物联网的操作系统鸿蒙操作系统与面向基础设施的操 作系统欧拉操作系统,并进行开源,建立 OpenHarmony 与 OperEuler 社区。数据库方面,华为 自研高斯数据库,并开放 OpenGuass 社区。
欧拉捐赠,华为操作系统闭环形成。2021 年 11 月 9 日和 10 日,华为 OpenEuler Summit 2021 在北京举行。会上对欧拉开源社区理事会进行了升级,并宣布将欧拉开源操作系统代码、 品牌商标、社区基础设施等相关资产,捐赠给中国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欧拉面向基础设施,鸿蒙面向物联网,构造华为操作系统闭环。与鸿蒙面向手机、电脑、 平板等终端设备不同的是,华为欧拉是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可实现服务器、云 计算、边缘计算、嵌入式的全场景支持,应用场景覆盖 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CT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和 OT(Operational Technology)。
生态上,坚持开源开放,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构建。通过不断升级欧拉开源社区、加强产 业协会互动、拥抱生态创新中心等实现生态的不断升级构建。社区生态方面,已实现千家伙伴 和万级开发者;OSV 生态方面,实现十万级开发者;全产业生态方面,拥有万级伙伴和百万 级开发者。社区与开发者活跃度方面:新成立 SIG 18 个,原创项目代码仓新增 50%,达到 177 个,集成代码仓超过 8000 个;Pull Request 总计 26798 个,Issue 总计 13520 个。目前,欧拉 系统全产业生态构建方面社区伙伴达到 300 家,在金融、政府、交通、运营商、电力、制造 等领域行业应用实现 60 万套。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着手完善生态和社区构建:提供开源雨 林计划、开源布道师计划、系列化教材教辅、软件供应链点亮计划和高校欧拉俱乐部等。
(二)党政先行、行业加速,细分领域多点开花
2.1 行业信创已起步,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2021 年是行业信创元年,力度比党政信创大,进展超预期。金融信创二期扩容到 198 家 试点机构,而且替换内容包括 OA 和邮件。明年剩余 4000 家金融机构试点有望启动,整体建 设有望在 2023 年完成。党政公文系统已覆盖到部委、省级、地市级,下一步有望下沉到区县 级;同时,党政信创内容有望向纵深发展,电子政务有望接力。
行业信创具备爆发潜质:从各省的采购情况来看,目前有集采和集成商两种模式。从产品 细分维度看,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台式机&PC 是最先起量的环节,其中台式机&PC 预计将 首先突破百亿级别的市场规模。党政领域的迅速渗透离不开政策引导,从长远来看,行业信创 潜在市场空间将是党政领域的数倍,产品竞争力将决定相关企业是否能在行业领域爆发,更加 值得关注。
2.2 信创产业各细分领域最新进展
产业层面,从芯片、服务器、中间件、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的核心技术产业链图谱已经初 具雏形,软硬件适配工作和应用生态构建如火如荼进行中。产业演化和发展路径逐步清晰化, 国产化产品将从能用向好用演进。国产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有望迎来黄金 发展期。
信创产业更加强调生态体系的打造:信创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逻辑在于,形成以 CPU 和 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国产化生态体系,系统性保证国产信息体系的可用、好用和安全。当前国家 和企业正开展基于 CPU 和操作系统的适配工作,核心技术生态等已初步完成。 CPU 进展:龙芯宣布推出 LoongArch 指令集,将于今年发布基于自主指令系统架构 LoongArch 的 CPU 龙芯 3A5000 处理器。飞腾 3 款 CPU 腾云 S2500、FT-2000/4、腾锐 D2000 成功入选了 2021 年中国品牌日电子信息行业国货新品推广目录。腾云系列方面,公司计划于 今年三季度推出 S5000,芯片将采用 7nm 工艺,支持 PSPA1.0 安全架构。
研发自主指令集、进一步打造生态是国产 CPU 芯片实现飞跃的关键:目前,活跃在市场 上的国产 CPU 绝大多数采用同国外合作的方式,主要途径包括购买指令集授权、技术合作等, 尚未出现成熟的完全自主先进的 CPU 产品。国产 CPU 中鲲鹏、飞腾、海光、龙芯采用指令集 授权或自研架构,自主先进程度相对较高。
在信创领域,麒麟操作系统目前占据一定优势地位。国产主流操作系统均是基于 Linux 内 核的二次开发,主要厂商有麒麟、统信、普华、中科方德、一铭软件等。除麒麟外,深度操作 系统为基础开发的 UOS 也已快速崛起,并成为最受欢迎的民企国产操作系统,双足鼎立的市 场格局已基本形成。
2.3 中间件:国产替代空间大,AIOT 时代大有可为
中间件是软件产业不可或缺的一环。中间件属于系统软件范畴,与操作系统、数据库并称 为三大系统软件。中间件在操作系统、网络和数据库之上,应用软件的下层,总的作用是为处 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 软件。从整个软件产业来说,中间件搭建了应用与技术之间的桥梁,成为软件产业链条上不可 或缺的一环,其作用巨大。中间件为客户提供了性价比更好的应用方案,为开发商提供了高效 率及高可用性的开发平台,并且可以适应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数据库产品的需要。中间件,把 软件产业相关厂商以及客户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
中间件功能演变,云服务成趋势。最初,当计算机应用从单机及主机终端模式走向服务器 模式、分布式时,中间件就开始形成了,最开始主流的中间件软件是消息中间件和交易中间件。 之后,随着对象、组件概念与技术的形成和发展,人们很自然地提出了面向对象和组件化地开 发网络应用的需要,由此促进了面向对象的中间件和分布式构件中间件的形成,代表性的产品 分别是符合 CORBA 规范的对象中间件,以及 J2EE 应用服务器软件,它们都和交易中间件 有很深的渊源。
再往后,有了对集成的需要,集成中间件也应运而生,这一阶段,各个厂商的 产品、功能定位基本相同,但一些基本的技术概念、具体的功能设计和实现,以及集成开发的 具体过程和方法却可能差别不小。而现在,随着 SOA 的流行,中间件又步入了另一个阶段。 近年来,SaaS 受到软件领域的普遍关注。最近由对象管理组织(OMG)SOA 联盟发起的一项 针对 CTO 和 CIO 的调查指出,市场上存在着这样一种期待,就是重要的软件可以通过 SaaS 使用 SOA 的方法提供给大家。
国产中间件参与厂商众多,互联网厂商“借云入场”。国产中间件厂商由专精基础中间件 逐步适应时代开始软件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厂商借助云服务成为新玩家。国际软件巨头通过 收购完善产品线,拥有集成解决方案的能力。
中间件市场国际巨头占比过高,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国际中间件市场经历了长期的市场化竞争和发展,以 IBM 和 Oracle 为代表的软件巨头利 用优势,通过收购兼并进行全产品线布局,逐渐占据了国际中间件市场份额的前两位。其中 IBM 利用数据、信息技术、行业和业务流程的深厚专业知识,为客户提供集成解决方案和产 品,并在此过程中完成对其中间件产品的销售;Oracle 以其功能强大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软 件(Oracle RDBMS)为基础,销售连接该数据库的中间件产品。
云化与数字中台为中间件行业带来显著增量空间。云计算适应时代发展,解决海量数据与 实时业务响应问题:当今网络上大量独立、分散的电脑和计算机群体要求 IT 结构高度灵活, 海量数据处理和严格实时业务需求对平台在性能,可靠性和效率方面提出了大量的要求。云计 算可以更有效地整合和利用现有 IT 资源,提供高效、可靠的计算服务。云服务搭建与应用由 于数据迁移等存在实施困难:但由于,不论是公共云还是私有云的搭建和应用都是一项艰巨而 复杂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
尤其是考虑到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软硬件平台,又要将现存的大 量应用和数据迁移到云计算的平台上,这是一个关键而难于实现的过程。云中间件有效整合资 源,帮助用户搭建虚拟服务环境:把分布式计算资源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炼出来, 并针对不同的资源类型进行性能优化和容错处理,然后通过统一的管理引擎和开发平台提供 给应用服务开发者使用,这就是云计算中间件的技术理念。这个平台让任何企业能够像使用单 机一样使用计算机集群,使得以往难以想像的大规模的系统管理和海量的数据处理成为可能。 中间件逐渐演化为 PaaS 平台或者数据中台:数字时代,中间件逐步演化为在 PaaS 平台或数 据中台形态,技术变革期,国内外技术代差将缩小,面向商用市场,公司潜在市场空间成倍放 大。
物联网时代中间件需求广阔。物联网时代的特征:多种芯片、多种系统、多样设备。中间 件实现不同产品跨系统的交流。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生活和行业中的大规模应用 ,物与物之间 的相互通讯与协同工作也变得密切起来,需要中间件作为“翻译”,来消除千千万万不能互通 的产品之间的沟通障碍,跨系统的交流。智能家居不同产品之间互联互通需要中间件:对于智 能家居而言,不同产品之间的交互同样也是个大问题。
整个智能家居系统中,包含电灯,冰箱, 洗衣机,电饭煲,热水器,电视,洗衣机,窗帘等等终端产品。而不同厂家的产品,可能支持 不同的通讯协议。有的支持 zigbee,有的支持 wifi,有的支持 Z-wave,还有的支持蓝牙,这样 产品之间就较难互联互通,需要通过智能家居网关中间件解决各类产品的通讯障碍。工业设备 智能化后的数据采集、统一、处理需要中间件:工业中,传统的工厂实现智能化升级的第一步 便是设备的联网。但目前的现状是,电子制造或者其他车间机器设备品牌和种类繁多,要实现 对设备的监测过程繁琐。物联网首先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对工厂里纷繁复杂的设备信息进行采 集,然后通过中间协议转换平台将其转换成统一可识别的通信协议。经过转换后的相互可识别 的数据信息再传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统一存储,分析与管理 。
2.3 国内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迎变局。
根据智研咨询等三方咨询机构数据显示,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 Windows Server 仍 是主流,目前占据市场份额约 88%左右。目前,华为欧拉系统在各行业应用生态领域已经实现 60 万套。根据 9 月份华为全联接大会上邓泰华先生表示,在未来 3-6 个月即明年一季度前, 有希望实现超过 100 万套。根据 IDC 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的服务器新增台套数约 350 万套 (根据预测测算,明年预计出货量 395 万台套左右),100 万套相当于达到市场增量市占率的 25% 。我们认为,以 9 月的 30 万套到目前 11 月的 60 万套的市场拓展速度,100 万套目标 大概率实现,超额完成概率较大。
华为承诺不做欧拉商用版本,利好整个国产操作系统生态成长。华为不仅将欧拉捐赠给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还承诺其自身不做商用版本,以完全开源开放的态度去完善整个生态。 目前,已经有多家操作系统厂商开发基于 OpenEuler 的商用发行版,如统信、普华、麒麟、中 科创达等。此外,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也开发了基于 OpenEuler 的自用 操作系统。我们认为,欧拉不做商用版本这一举措,将利好整个国产操作系统生态。操作系统 作为承上启下,连接底层基础设施如服务器、芯片产业链和上游应用软件的桥梁,操作系统闭 环的形成与完善将促进整个信创产业的适配与成长。
(三)信息安全:值得持续关注的高景气、稳增长赛道
3.1 短中期:政策合规持续驱动,事件引起短期躁动
我们与市场不同的观点:1. 信息安全具有较强普适性,随信息产业增长而增长,是值得 长期关注的稳增长、高景气的计算机细分领域,行业规模整体增速将维持再 15%左右,头部厂 商收入增速大于 20%。2. 短中期:政策依然是驱动要素,对法律规则变化应保持高度关注。 3. 超短期:关注事件驱动。4. 长期:布局综合实力强、产品覆盖线广或者新安全赛道前瞻布 局公司。
3.1.1 政策/合规、事件、技术依然是驱动行业增长的三驾马车
相比与美国而言,我国数字化进程和信息安全发展起步较晚,企业安全意识较为薄弱,信 息安全作为非创收型 IT 支出,企业投入意愿相比于其他 IT 设施来说较小。根据 Gartner 最 新预测,2020 年中国 IT 支出总额预计将达到 2.77 万亿人民币,比 2019 年下降 2.3%。2020 年全球 IT 支出总额预计将达到 3.4 万亿美元,比 2019 年下降 8%。2020 年全球信息安全类支 出预计将增长 2.4%,达到 1238 亿美元,其中,Gartner 预测 2020 年中国安全市场支出将增长 7.5%,达到 299 亿人民币。按照信息安全支出占比情况来看,中国信息安全支出占比仍低于全 球。
3.1.2 行业向头部集中,综合服务能力是竞争力体现
我国信息安全行业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中,头部厂商综合服务能力强,未来三到五年市 占率将持续提升。2020 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 CR1、 CR4、CR8 分别为 6.59%、24.06%和 39.48%,对比五年前行业头部效应凸显:CR1( 0.65pct)、 CR4( 8.21pct)、CR8( 4.77pct);从行业整体来看,2020 年排名前五的厂商为奇安信(7.8%)、 启明星辰(6.9%)、深信服(6.2%)、天融信(5.3%)和卫士通(4.5%)。
从细分领域来看,各厂商优势各异。安全硬件中占有率排名前五的产品领域为防火墙、统 一威胁管理、安全内容管理、入侵检测与防御和 VPN,厂商市占率排位前三出现频率较高的主 要有深信服、启明星辰、奇安信、绿盟科技、天融信、新华三等。安全软件领域占有率排名前 三的产品领域为身份管理与访问控制、终端安全、安全性与漏洞管理,头部厂商主要有绿盟科 技、启明星辰、奇安信、赛门铁克等。
影响一个行业或者企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其获取资源的能力,一是将资 源转换为生产力的能力。我们认为,信息安全行业的主要竞争力影响因素与变化趋势可以总结 为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 产品本身的发展趋势是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产品功能一体化趋势明显,整套的解决方 案和服务是未来趋势,市场份额将向具备综合实力的头部厂商集中。
信息安全产品具有较强的伴生属性,其需求跟随着技术发展和应用场景的变化而变化。首 先,传统信息安全产品发展呈现一体化趋势,单一功能的细分市场产品竞争力将逐渐弱化。以 占比最大的防火墙产品发展来看,在互联网兴起初期,针对特定防护的单一功能产品例如入侵 检测/防御(IDS/IPS)、防病毒(AV)等出现,随着网络攻击复杂性的日益增加,集成多个功 能的 UTM 产品开始占领主流市场。下一代防火墙的出现,则是更好地集合了企业级用户所需的 各种防护功能,并实现了应用层的可视化。
其次,企业安全需求将更加侧重于防护的可持续性,安全需求将从单独购买软硬件产品 向整套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方向发展。从全球来看,2019 年安全服务占比约 44%,而我国仅仅为 24%。从国外云巨头厂商的服务收入占比来看,均超过 60%,而我国目前主要还是以产品销售 为主,仍然处于硬件设备的补足、升级阶段,在这种状况下硬件市场就成为主流。同时,部分 公司对信息安全软化、服务的重视程度与欧美企业还有较大的差距,但随着行业渗透率的上升, 软件与安全服务有望成为最大增量市场。
随着“云大物工移”等新场景的出现,安全防护的复 杂性将增大,综合的解决方案和安全策略规划是大势所趋。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主打细分领 域、仅提供单一产品的厂商竞争力将被削减,头部厂商以其资本、技术、品牌等优势,产品的 完备性、服务的及时性,为企业客户提供完备的解决方案,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下游需求 的下沉使得渠道管理能力成为影响市场份额的必争之地。
2. 资本较量成为影响产业竞争格局的重要因素。 首先,大型信息安全企业本身往往通过兼并收购行为来达到横向渗透细分产品市场的目 的,例如 2011 年华为并购华赛、2012 年启明星辰并购重组网御星云、赛博兴安和杭州合众、 2014-2015 年奇安信脱离 360 后并购网神和网康等。
除此之外,国资力量也纷纷入场。2019 年 4 月,国投智能变更为为美亚柏科实控人;5 月, 中国电子战略入股奇安信;8 月中国电科增持股份成为绿盟科技第一大股东;11 月中国电科入 股南洋股份。国资的入场将利好信息安全公司获取下游客户资源,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向头部 厂商集中。
3.1.3 政策密集,规则变化,行业维持高景气
信息安全行业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To B 信息安全的需方的采购力都是年度预算制的, 而促动这个预算的主要力量就是合规。行业政策不断出台,合规要求的强制性加快需求的增 长和落地。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网络安全行业下游需求依然集中在 政府事业单位、金融、运营商、教育、医疗卫生和能源行业,占全行业需求比例达到 81%,分 别为 26%、15%、14%、11%、8%和 7%,这些行业政策的传导性较强。
等保 2.0 的发布实施,是网安政策的升级体现,监管范围和监管要求的扩充将带来刚性需求。等保 2.0 于 2019 年 5 月 13 日正式发布,2019 年 12 月 1 日正式实施。其将等级保护制 度上升到法律层面,保护对象也从体制内到体制外全方位覆盖,除基础网络和信息系统外,将 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物联网、工控系统、公众服务平台、互联网企业等全部纳入等级保 护监督。工作内容上也在定级、备案、建设整改、测评和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增加了风险评估、 安全检测、通报预警、事件调查、数据防护、灾难备份、应急处置、自主可控、供应链安全、 效果评价等项目。此外,政府、军队、金融等基础性关键领域的机构一般需达到三到四级安全 等级。我们认为,随着等保 2.0 的持续推进,需求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持续释放。
相比于等保 1.0 更加侧重于安全防护的要求,等保 2.0 标准则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 安全法》中对于持续监测、威胁情报、快速响应类的要求提出了具体的落地措施。根据新增要 求的安全控制点,主要集中在入侵防范、集中管控、边界防护与安全审计回溯,对应市场相应 产品主要有 APT、流量回溯、堡垒机、数据库审计、集中日志审计、态势感知平台等。我们对 各级系统数量做出一个初步测算,到 2020 年,二级系统数量大约在十几万,三级系统数量约 为三万左右,四级系统改数量约为 200 个。
其中,一级与五级系统将不会带来新的市场增量, 在空间测算时不予以考虑。市场空间增量的主要来源还是集中在三级系统上。结合我们调研所 得到的产品单价均价,产品方面预计新增需求空间大约为 90 亿元左右。从服务来看,等保服 务包括等保测评服务、等保咨询服务、常规安全服务(渗透、漏扫、配置核查)、重保服务、 云端 SaaS 服务。这些服务由专有的咨询及测评机构完成,鉴于其他服务项往年均为必做项目, 因此,我们认为等保 2.0 触发市场主要是等保咨询服务。我们预测等保咨询服务主要集中在三 级,其相关单价从高到低差异较大,我们测算均价约为 10 万左右,预计 2020 年服务量约 8000 左右,对应新增市场空间 8 亿元。综上所述,我们预计到 2020 年市场空间释放约为 98 亿元左 右。
2021 年来核心政策变化:
1、等保 2.0 修订:由加分制变为减分制,重点项目双倍扣分,过等保难度增大,企业安 全投入加大。
2、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第一,监管对象由关键基础设施的运营者(以前是采购等), 现在运营者也要接受审查。第二,掌握超过一百万用户的企业去国外上市必须需要向办公室申 请审查。数据运营者提交的材料包括:采购软件协议,拟签订合同,IPO 文件等。审查重点: 数据治理,采购,核心数据重要数据非法出境利用的风险。
3、工信部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一,产业规模 2023 年超 过 2500 亿,CAGR 超过 15%。第二,比例,电信等重点行业安全支出占 IT 支出比例不少于 10%。美国政府 20%,国内 2%左右,提升空间大。第三,强调数据安全研究应用,防窜改等。
4、《数据安全法》的颁布与实施:《数据安全法》于今年 9 月 1 日起开始正式实施,与《网 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构成网安行业三大顶层法律体系。其针对数据全流程全生命周 期:第一,界定了数据的定义与存储归属。第二,数据监管权责划分,明确规定中央监管机构 负责国家数据安全,各个地方负责各个地方。监管机制监管机构相继建立。企业端自身设置数 据安全官或者相关岗位。对数据全生命周期,数据收集加工存储等等进行管控。第三,注重安 全与发展的关系,数据发展方面,审计方面,数字经济纳入过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数据的开发 交换利用方面,新的产品商业模式产生。第四,完善数据相关制度,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的制度, 根据数据重要性程度和影响力进行分类。数据审查、分类预警、评估认证等,后续有配套设施 出台。
5.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2021 年 11 月,《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 例(征求意见稿)》发布,根据元起资本预测,未来的数据安全产品方面将发生三大变化:1) 从围绕系统变为进入系统;2)从动作监控变为过程治理;3)从静态控制变成动态控制。数据 安全治理或将以数据安全治理平台的形式对不同场景下的数据进行统一梳理与管控。展望未 来,我们看好数据安全治理平台的潜在增量空间以及对传统数据安全产品需求的拉动作用,同 时我们也期待数据安全治理推动安全行业进一步向服务化与 SaaS 化模式的演进。
我们对于网安政策加码的观点:1、安全加码有利数据资产价值释放,标志着数字经济治 理正迈入深水区,长期利好我国在 5G AIOT 领域的布局与发展;2、数据安全涉及产业链较 长,自下而上逐级利好数据存储(底层芯片、服务器、存储设备等)、数据传输(加密软件厂 商及量子通信、保密审查)、数据治理(身份识别认证、态势感知、隐私计算、BI 及自然语言 处理技术);3、数据安全治理背景下,征信业务有望迎来发展良机,个人征信牌照的价值有望 被放大。
根据 IDC 最新预测,2021 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 97.8 亿美元,并有望在 2025 年增长至 187.9 亿美元,约人民币 1220 亿元,五年 CAGR 约为 17.9%,增速持续领跑全 球。从产品类型维度预测,2021 年安全硬件在中国整体网络安全支出中将继续扮演主导角色, 占比约为 47.8%;安全软件市场增长势头强劲,五年 CAGR 将达到 21.2%。“等保 2.0”制度 实施以来,中国网络安全服务市场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2021-2025 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 15%。其中,安全咨询市场未来五年仍将是最大的服务子市场,合规咨询、安全测试、应急响 应等领域将成为安全咨询市场不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托管安全服务未来五年在客户安全运 营需求爆发的大趋势下快速发展,年复合增长超过 20%。
3.2 中长期:抢滩新安全领域
3.2.1 云安全:新安全中率先落地赛道,维持高增
相比于美国而言,我国云计算起步较晚,但具有高增长的特点。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18 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 907 亿人民币,预计到 2021 年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 1858 亿人 民币,增长率将保持在 30%左右。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普及、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相关基础设施与应用场景的安全防护应运而 生。云计算作为一种交付方式,其安全与传统 IT 安全在本质上并无大的差别。从我国安全厂 商的云安全产品布局来看,大部分云安全产品不是对传统安全产品的颠覆重造,而是拓展与 完善。其安全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安全问题,在内容上并无太大的差别,因此运用到的知 识和技术是一致的,例如云防火墙、DDooS、流量或日志的审计等。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多租 户、虚拟化等衍生了一些新的技术,例如数据中心的微隔离(Micro-segmentation)、CWPP、 基于云服务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的 CASB、云安全的态势管理 CSPM、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云安全 资源池。
3.2.2 数据安全:数据已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数据安全箭在弦上
根据数据安全法的定义,数据是指任何以电子或者其它方式对信息的记录,数据的安全则 指釆取必要措施,对数据进行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并持续保持其安全能力。 根据华为云的定义与描述,数据安全有对立的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数据本身的安全,主 要是指采用现代密码算法对数据进行主动保护,如数据保密、数据完整性、双向强身份认证等, 二是数据防护的安全,主要是采用现代信息存储手段对数据进行主动防护,如通过磁盘阵列、 数据备份、异地容灾等手段保证数据的安全,数据安全是一种主动的包含措施,数据本身的安 全必须基于可靠的加密算法与安全体系,主要是有对称算法与公开密钥密码体系两种。”
数据安全法正式实施,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再加码: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2021 年 11 月,《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发布,根据元起资本预测,未来的数据安全产品方面将发生三大变化:1)从 围绕系统变为进入系统;2)从动作监控变为过程治理;3)从静态控制变成动态控制。数据安 全治理或将以数据安全治理平台的形式对不同场景下的数据进行统一梳理与管控。展望未来, 我们看好数据安全治理平台的潜在增量空间以及对传统数据安全产品需求的拉动作用,同时 我们也期待数据安全治理推动安全行业进一步向服务化与 SaaS 化模式的演进。
五、其他领域投资机会之——软件定义汽车
全球汽车行业正处于大变革的转折点上,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由分布式向集中式进化是行 业确定性的大趋势。对于这一大趋势的必然性,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第一,在分布式时代, 车辆每个功能由单一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车辆功能的增加依赖于 ECU 和线束数量 的不断累加,由于单个 ECU 的软硬件耦合,无法实现协同升级,造成汽车成本不断上升。
第 二,不仅成本上升,分布式架构下由于软硬件无法分离,每个 ECU 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数 据和信息交换能力较低,难以实现智能化;而集中式架构的软硬件分离,简化了软件的可升级性,车辆功能的可扩展性大大增强。第三,特斯拉集中式架构的成功,不仅使造车成本大大降 低,也给行业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在整个汽车行业引起颠覆性变革。特斯拉的生产成本能快 速下降主要是因为线束成本的降低,其最早的整车线束有 3 公里长,而其最新架构中线束长度 只有 100 米。同时,其线束缩短之后整车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升。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变革将给产业链带来深远影响,产业链价值将面临重新分配。从大的 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影响:1、传统车载芯片的部分市场将被 AI 芯片替代。集中 式架构下,ECU 数量将大幅下降,车辆功能的增加不再是 ECU 数量的累加而是取决于域控制 器的算力,AI 芯片应用兴起。2、软件价值量占比大大提升。集中式架构下,产业链新增环节 有域控制器、软件操作系统和中间件以及算法,这也势必给产业格局带来一些变化。
5.1 传统车载芯片的部分市场被 AI 芯片替代
传统车载芯片(MCU)的部分市场面临被 AI 芯片替代的趋势。现阶段汽车芯片主要可以 分为两大类,即以 CPU 运算为主的 MCU 和以智能运算为主的 AI 芯片。MCU 芯片是 ECU 控 制单元的计算大脑,MCU 芯片以控制指令为主,可执行如等待指令、停机指令、空操作指令、 中断指令等,其运算单位为 DMIPS,计算能力为百万条指令/秒。AI 芯片以智能运算为主,对 应用于图像、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的运算处理的情况下,单位功耗将更低、计算速度更快,其 运算单位为 TOPS、Tflops,均指每秒运算 1012 次。
伴随 E/E 架构的升级,ECU 数量有望下降 50%以上。ECU 趋于集成与融合,车辆功能 的增加不再是 ECU 数量的累加而是取决于域控制器的算力,AI 芯片应用兴起。据相关统计, 随着智能驾驶级别的上升,单车 ECU 数量将越来越少。ECU 存储较小,运算速度较慢,无法 满足智能汽车人机交互、云数据中心交互、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的要求,而 AI 芯片能用于 提升域控制器的算力。如大众汽车 CEO 曾表示,大众的汽车电子系统正在从分布式向集中式 处理方式转换,计划将 ECU 功能逐步集中,实现当前数十个甚至上百个控制单元减少到三到 五个车载中央处理器。
SoC 作为系统集成芯片具有更高的算力,在智能座舱及自动驾驶领域受到欢迎,引领车 规级 AI 芯片行业的发展。SoC 芯片算力的核心依赖于处理器芯片,目前 SoC 芯片一般采用 “CPU 若干 XPU”的架构,其具体方案根据车企对性能、不同模块功能、性价比的要求会有 差异,如英伟达、特斯拉采用“CPU GPU ASIC”的方案,国内地平线则为“CPU ASIC”架 构。根据 IHS 预测,车载 SoC 芯片的需求逐年增长,预计 2020-2025 年复合增长率达 15%。(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5.2 软件价值量占比大大提升
在汽车 E/E 架构由分布式向集中式进化的过程中,软件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首先, 域控制器、软件操作系统和中间件以及算法是产业链新增的环节,汽车软件研发成本将逐步 提高成为整车价值的核心,预计到 2030 年软件成本占整车价值比重将达到 50%;随着智能驾 驶等级的提升,未来汽车的智能化、多样化功能需要搭载相应软件支持,软件的性能和功能差 异将决定汽车的差异性;汽车生产产业链上的企业均将重视并加强软件能力建设,实现从开发 模式、组织架构、人员构成到运营体系等的内部变革。
5.3 从产业链看投资机会
在这一章里,我们旨在通过讨论产业链结构与格局来挖掘确定性的投资机会。我们的核 心观点:1、芯片是产业链的核心,与核心芯片深度绑定的软件厂商受益最大。2、操作系统和 应用算法的格局较为复杂,Tier1 在此层面也在积极地与第三方供应商竞争,车厂话语权较强, 选择哪种合作模式主要由车厂决定。3、域控制器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单车价值量非常高, 潜在发展空间巨大,主要是 L4-L5 级别的自动驾驶对于域控制器的需求会爆发,但是受制于 激光雷达的高成本,L4-L5 级别的自动驾驶的大规模量产仍有待时日。
5.3.1 智能驾驶产业链主要环节及格局
域控制器作为各个域的功能中心,能够实现每个域内的软硬件分离,标准统一,功能可扩 展性大大增强。汽车 E/E 架构由分布式向集中式进化是行业确定性的大趋势,根据博世提出的 六个 E/E 架构的发展阶段来看,目前大多发展到域控制器 E/E 架构的阶段,就是将汽车架构 分为若干个区域,对每个区域内的 ECU 进行集成与融合,由各区域内的域控制器进行功能控 制。如此,每个域内的软硬件能实现分离,标准统一,功能可扩展性大大增强。
智能座舱域、自动驾驶域是产业关注与竞争的焦点。目前大部分Tier1根据功能来划分域, 划分为智能座舱域、自动驾驶域、动力域、底盘域和车身域五大区域。智能座舱域、自动驾驶 域是产业关注与竞争的焦点,动力域与底盘域由于需要与自动驾驶域的功能结合,有较高的技 术门槛,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智能座舱域由中控系统发展而来,自动驾驶域是新增的部分, 两者在集成式发展中新增了大量的软件内容,很考验 Tier1 供应商的软件能力。
芯片是产业链的核心,与核心芯片深度绑定的软件厂商受益最大。我们通过智能座舱域、 自动驾驶域来看产业链主要环节。域控制器作为各个域的功能中心,集成了芯片、软件操作系 统和中间件、应用算法。其中,芯片是产业链的核心,取决于两方面原因:一是软件需与芯片 实现配套,基于芯片来构建生态;二是当下车厂大多选择芯片算力超配,后续软件不断迭代升 级的模式来生产,因此能与核心芯片深度绑定的软件厂商,相当于拿到了车厂后续的“入场券”。 AI 芯片的格局,智能座舱领域领先的主要有高通、华为;自动驾驶领域领先的主要有英伟达、 华为、高通。
域控制器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潜在发展空间巨大,主要是 L4-L5 级别的自动驾驶对于 域控制器的需求会爆发。不同域的 ECU/域控制器的市场规模在 2020-203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车身域 3%,动力域 5%,底盘域 1%,智能座舱域-2%,自动驾驶域 (L1-L3) 3%,自动驾驶域(L4-L5)从 2020 年的 0 跃增到 2030 年的 340 亿美元;这主要是 基于假设预计 L4-L5 级别的汽车到 2030 年能达到每年生产 600 万辆,预计配备 L3 的汽车的 生产数量将从 2020 年的 100,000 辆数量级增长到 2030 年的 1000 万辆以上。智能座舱域里, ECU/域控制器主要用于控制主要的仪表盘、导航系统或车辆音频系统。智能座舱域 ECU/域控 制器市场规模预计将以每年约 2%的速度下降,主要原因是硬件成本相比分布式架构时更低, 而软件成本虽然上升,但随着销量增加带来的规模效应被逐渐摊销,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价格 有望进一步下降。
操作系统和应用算法的格局则较为复杂,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仍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 目前产业模式有三种:1、车厂自己做应用算法,Tier1 兼顾硬件生产以及操作系统定制化开发; 2、车厂的应用算法、操作系统定制化开发及域控制器全部用第三方供应商;3、车厂从应用算 法到域控制器均由自己完成,类似特斯拉。总的来说,Tier1 在软件算法层面也在积极地与第 三方供应商竞争,车厂话语权较强,选择哪种模式主要由车厂决定,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引领了 产业软硬件结合的方向。
我们梳理了自动驾驶域、智能座舱域各个环节的单车价值量以及主要参与者,以此来看 各个环节的发展空间及格局的演变。自动驾驶域按技术架构可分为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 其中与软件相关的主要是感知层和决策层,执行层多与汽车零部件相关。感知层主要包括多种 车载传感器,决策层以域控制器作为功能中心,集成了芯片、软件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应用算 法。
随着智能驾驶等级的上升,感知层的传感器单价趋于下降,但是使用数量会增加。L3 级 别需要配置 2 个长距激光雷达,L4-L5 级别需要配置 4 个长距及 4 个短距激光雷达。自动驾驶 域控制器是单车价值量很高的一环,不过还要等待 L4-L5 级别的放量。
5.3.2 产业发展路径探讨:纯视觉 VS 激光雷达路线
视觉 激光雷达结合的方案是未来发展趋势。当前自动驾驶技术路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视觉派”,即以摄像头主导、配合毫米波雷达等低成本传感器的视觉主导 方案;另一种是除特斯拉外大部分自动驾驶厂商选择的“激光雷达派”,即以激光雷达为主导, 配合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端元器件。“视觉派”成本更低,商业化可行性更高;“激光雷 达派”当前成本较高,但是在信息获取上更加精准。视觉 激光雷达结合的方案是未来发展趋 势。主要逻辑有如下三点:
一是纯视觉方案在识别准确率方面有硬伤,无法实现真正的 L4。目前辅助驾驶视觉方案 主要有单目摄像头、双目摄像头和多目摄像头。单目摄像头是当前辅助驾驶的主要方案,应用 于自动驾驶的路况判断方案,,并且成本低于其他视觉方案。单目摄像头测距原理是,在定位 测距时需需要先将感知到的目标障碍物与模型数据库样本建立起对应关系,再通过样本库所 识别出的对应物体与车辆进行距离估算。因此单目摄像头的缺点不仅在于需要不断更新和维 护大量数据,而且估算准确性方面也欠佳。
双目摄像头原理与人眼类似,可以通过两幅图像的 视差确定距离,使得测距更准确,但对于两个摄像头一致性的要求极高、立体匹配和配准效果 难度较大,双目摄像头对成本、工艺、可靠性、精准度的要求使得其成本较高,较难在价格敏 感度高的车型上推广。多目摄像头可以通过不同的摄像头来覆盖不同范围的场景,既解决了摄 像头无法来回切换焦距的问题,也可以一次性解决不同距离下识别清晰度的问题。但同时又衍 生出安置空间和成本方面的问题。
二是激光雷达目前未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原因主要还是价格高,但是几年后价格有望大 幅下降。激光雷达上车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成本控制。2020 年 8 月大疆旗下的览沃科技发布了 两款激光雷达新品,LivoxHorizon 激光雷达定价 6499 元,另一款长量程的 Livox 泰览 Tele- 15 定价 8999 元,其价格相比之前已大幅下降。但相比之下,特斯拉目前所运用在其车型上的 单目摄像头成本在 150~600 元之间,更复杂的三目摄像头成本也不过千元以内。若想大规模商 业化应用,从单车价值量来说,车厂能接受 ADAS 整体价格在一万以下,推算得出激光雷达 价格至少应降到 2000 以下才可接受。激光雷达价格有望继续下降,华为智能汽车 BU 总裁王 军表示未来计划将其 2020 年研制的 96 线激光雷达的成本降至 200 美元以内。
三是激光雷达也无法完全代替摄像头的功能,L4 的方案大概率是视觉 激光雷达结合。 激光雷达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3D 感知的优势,但相较摄像头,其仍具有无法辨别颜色、 成像可视化程度低、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等技术硬伤。激光雷达和视觉算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关系,激光雷达可以大幅提升视觉算法的精度,降低视觉处理对于超高精度算法的依赖;而视 觉算法在未来的自动驾驶领域依然是主流的核心技术之一,它的应用广泛性暂时是激光雷达 这样的产品无法替代的。综合而言,在现阶段单目摄像头方案仍会是主流,激光雷达伴随成本 下降,渗透率将逐步上升。在未来的几年内,L3-L5 的自动驾驶系统中,激光雷达将成为必不 可少的组成部分,视觉 激光雷达结合的方案是未来发展趋势。
激光雷达的巨大应用潜力将使其成为传感器里未来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根据麦肯锡预 测,车载传感器各细分领域的市场规模在 2020-203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激光雷达 80%, 摄像头 7%,雷达 13%,其他 6%,激光雷达 2030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20 亿美元。
5.4 从未来应用前景看投资机会
这一章里我们的核心观点是:1、OTA 业务潜在利润可观,可以改善车厂现金流并降低成 本,车厂是核心受益端。2、智能座舱域、自动驾驶域是产业关注与竞争的焦点。其中智能座 舱由于其较低的安全等级及技术实现难度,有望率先迎来放量;而自动驾驶方面,我们预期 L4 在复杂场景下的大规模商业还需要几年时间,主要原因是激光雷达的高成本。但是在相对 简单的商用车场景中,可以不用激光雷达实现,并且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有望最先实现规模 化应用。
5.4.1 OTA 业务改善车厂现金流并降低成本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OTA 被引入汽车领域。OTA 全称“Over-The-Air”,即空中下载 技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手机行业,改变了连接电脑升级手机软件的繁复操作。近年来,随着 智能驾驶及汽车网联技术不断发展,OTA 开始应用于汽车领域。通过 OTA 技术对汽车进行远 程升级,可以实现改善终端功能和服务及快速修复漏洞两大目标。2012 年特斯拉推出的 ModesS 首次采用 OTA 技术,更新范围涉及人机交互、自动驾驶、动力电池系统等模块。后续 丰田、福特、大众、宝马等传统车企也开始尝试。国内的蔚来、理想、小鹏、上汽、比亚迪等 也陆续推出了可以实现部分功能 OTA 的车型。
OTA 业务可以有效提升公司的边际收益,为公司贡献持续的现金流。OTA 业务除可以在 购车时向车主销售安装包,也可以在日后推送时对项目收费。特斯拉走在汽车软件付费的前列, OTA 业务和销售 FSD 可以有效提升公司的边际收益。特斯拉 2020 全年在智能网联、FSD 和 OTA 业务的收入为 19.3 亿美元,2019 年全年该业务收入为 14.7 亿美元,收入占比均为 6%。
目前特斯拉 FSD 选装率仍然很低,尤其是在中国,拥有较大的增长潜力。2020 年第一季度特 斯拉公告 FSD 选装率约为 25-30%,且大部分集中在美国,中国市场的选装率仅有 1%-2%,长 远来看,特斯拉销量的增长和 FSD 后续订阅率的提升都会促进该业务的收入增长,这将为公 司贡献持续的现金流。蔚来、小鹏也已推出自动辅助驾驶选装包,且针对不同车主的需求制定 了相应的售价,售价在 1.5-6.4 万元。另外,传统车企也逐步开展汽车软件付费业务,例如宝 马在新的 5 系车型中预埋了多种硬件功能以供车主根据自身需求开启,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 座椅通风加热、远程启动等。
5.4.2 自动驾驶有望最先在特定领域大规模应用
受制于激光雷达的高成本,高等级自动驾驶预计短期内尚难以实现在复杂场景下的大规 模应用,但是在相对简单的商用车场景中,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有望最先实现规模化应用。 当前自动驾驶在载货商用车领域主要有七大主流应用场景,按运行速度可分为高速场景和低 速场景,其中高速运营场景包括出行服务、干线物流,低速场景包括矿区场景、港口场景、机 场场景、物流园区、末端物流。
应用的大规模落地除了跟场景复杂程度有关,还需要考验商业模式,即整车技术成本与 收益 breakeven 点很关键。人力成本不断上升,而整车成本不断下降,当两者达到交叉点时可 以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企业愿意大批量复制。目前无人配送整车成本根据传感器方案的不同 在 20-50 万不等,未来 3 年有望降到 10 万以内。当整车成本仅为 10 万时,生鲜、零售和快递 这种容易产生收入的场景能够大规模应用。由此,预计封闭低速载物场景需要 2-3 年可以落 地,高速载物场景需要 5-8 年,开放高速载人场景需要 10 年以上。
根据 Marklines 数据,2020 年全球商用车销量达到 2254 万辆,按照 5 年的替换周期估算, 全球商用车保有量约为 1 亿辆,我们预计在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较为成熟后,基于经济效益 与安全性考虑,商用车自动驾驶应用的商业化落地会更快,渗透率将逐步提升,商用车自动驾 驶市场空间较大。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