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雍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难得的一位勤勉政事、勇于创新的皇帝,也是最后一位迷信道士、迷恋丹药的皇帝了。特别是对丹药的迷恋,除了秦始皇和唐朝的太宗等几位,怕是没有几人能与之相比了。

雍正帝死因之谜(雍正帝暴毙原因揭秘)(1)

雍正帝

至于雍正为什么热衷于丹药,也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作为历史上出了名的熬夜皇帝,雍正帝一面勤于政务,一面又迷于美色,即位时已四十有五的雍正帝在没有药物的作用下怎么能熬得过这些摧残。

春药加仙丹,皇帝好喜欢

雍正皇帝早在当皇子时,就对炼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光芒冲斗耀,灵异卫龙蟠。自觉仙胎熟,天符降紫鸾。”该诗也足够地描述出了彼时的雍正对修炼丹药的热爱,当然那时炼丹的主要目的是做给父亲康熙看,以表明自己不谋求皇位。可是胤正即位后,对炼丹爱好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小了说是想靠仙丹保持身体强壮,大了说是期盼着着长生不老,而雍正自打服用丹药后就根本停不下来。

雍正帝死因之谜(雍正帝暴毙原因揭秘)(2)

雍正最初服用的是一种由道士炼制,名叫“既济丹”的丹药,服用之后他感觉药效不错。实际上这个丹药里除了普通的补品成分,道士还在里面加了丹药里通常有的铅砂、硫磺、水银和一些天然矿物材料,除此之外还加了春药。炼丹人故意加春药的目的是要让皇帝服了长生不老药之后,不光有延年益寿的作用,还要有提高精气神的感觉。雍正晚年沉迷于美色,与此也不无关系。

雍正皇帝长期服用丹药感觉良好,还不忘赏赐给他的三位宠臣——李卫、田文镜和鄂尔泰。搞笑的是,送田文镜丹药时,恰逢田文镜70大寿,雍正皇帝将之当作寿礼,还特别关照说:“田老爱卿,虽然你年近70,朕还是希望你能够老年得子。丹药这个东西特别好,朕都吃过了你怕什么?”

雍正帝死因之谜(雍正帝暴毙原因揭秘)(3)

帝病苦寻良医,道士医好惨死

真正让雍正帝沉迷丹药是在雍正七年的时候,那年雍正得了一场大病,一病就是半年,年过半百的雍正差点儿归了天。

病好之后的雍正又得了心病:这场大病让他更加看重生命,他因此惧怕生病,更害怕因此而死去。

期间为了治病,他命令内外百官大规模访求名医和精于修炼的术士。雍正还亲手写给各省总督、巡抚谕令求医问药。

雍正帝死因之谜(雍正帝暴毙原因揭秘)(4)

浙江总督李卫接到谕旨后,立即秘奏雍正,说民间传闻河南道士贾士芳有神仙之称,特推荐此人进京为皇上治病。病急乱投医的雍正自然也是应允了。

贾士芳原来是北京白云观的一个道士,最初在皇宫内待过,后来因不守规矩而被开除。在北京待不下去了,他就流落到了河南,成了河南一个道观里的道士士。正好遇上皇帝要寻找术士,被李卫发现后就推荐给了皇上。

贾士芳进宫之后“拿捏”得很到位,不超过一个月的工夫就让皇上感觉到舒服、满意,效果特别好。雍正皇帝还给人家写信道:贾士芳这个人特别棒,每天都让我精神愉快。

可是刚过了一个月,贾士芳就死了。在清宫档案中,有一件经雍正亲笔修改过的谕旨。在这道谕旨中,雍正直白地说道:贾士芳的“按摩之术”、“秘咒之法”,起初确实是“见效奏功”;可是,“一月以来,朕躬虽已大愈,然起居寝食之间,伊欲令安则安,伊欲令不安则果觉不适”;“其调治朕躬也,安与不安,伊竟欲手操其柄,若不能出其范围者。”

雍正帝死因之谜(雍正帝暴毙原因揭秘)(5)

额,这...... ,果真是伴君如伴虎,原来雍正觉得这个道士利用“按摩”、“秘咒”等方术,逐渐控制了雍正皇帝的健康,想让他舒适便舒适,想让他难受便难受。贵为天子,怎能受一江湖道士摆布?雍正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状况被道士操纵,顿感问题严重,他当机立断,立即下令将贾道士处斩,罪名是:贾士芳在朕的面前使用妖术......

圆明园里炼仙丹,雍正吃完送上山

雍正皇帝虽然砍了贾士芳的头,但并没有因此失去对道士的信任。据清宫档案记载,从1730年生病到5年之后死去,雍正皇帝参与道教活动一直十分频繁。在这过程中,雍正皇帝渐渐地迷上了炼丹。迷到什么程度?自打开始熔炼丹药后,这炼丹炉一点上火,就此没有熄过。

在这长达五年的时间里,炉火不灭,炼丹不止,一炉又一炉的“仙丹妙药”由此炼成。这期间,与雍正皇帝打得火热的道士中间,后来者居上的便是张太虚、王定乾。在这几年中,一直都是张太虚和王定乾等人为皇帝主持炼丹的。

除了丹药,雍正还在皇宫命人从事各种道教活动,除了专门进行道教活动的钦安殿外,雍正还请道士们在太和殿、乾清宫等主要宫殿安放道神符板,在他的寝宫养心殿安设斗坛,以求道神的保护。雍正为做法事,还在苏州定做道士们穿的丝缎法衣,一次就是六十件,足见雍正帝对道教的痴迷。今天的北京故宫博物院,仍保存着雍正皇帝当年身穿道教服装的画像。

雍正帝死因之谜(雍正帝暴毙原因揭秘)(6)

雍正皇帝甚至在御花园建了几间房子,专门给道士娄近垣等人住,以便随时请这些道士祈祷修炼。以往在皇宫内虽设有多处供奉佛道的场所,但除以太监身份充当的僧人、道士外,未经净身的山野僧道是不准进入的。现在雍正谕令在御花园玉翠亭东侧建房“给法官住”,实在是破天荒的举动。

话说皇帝炼丹是绝密事件,在官文正史上鲜有记载,但在清宫秘档中仍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记载皇宫日用物品的内务府账本《活计档》中披露了雍正皇帝炼丹的一些情况。最早的有关记载是在1730年冬天的《活计档》四则。这四则档案向人们透露:1730年末,在圆明园东南角的秀清村,在内务府总管海望和太医院院使刘胜芳的主持操办下,先后运入4000余斤木柴煤炭,用之为雍正皇帝炼丹。如此庞大的数量,可见雍正对丹药需求之旺盛,而这笔记录只算是刚刚开始。

雍正帝死因之谜(雍正帝暴毙原因揭秘)(7)

雍正皇帝丹炉一开,烧炼之火便没有再灭。根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记载,自1730年冬至1735年秋的5年间,雍正下旨向圆明园运送炼丹所需物品157次,平均每个月有两三次。累计算来,共有黑煤192吨,木炭42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铁、铜、铅制器皿,以及矿银、红铜、黑铅、硫磺等矿产品,并有大量的杉木架黄纸牌位、糊黄绢木盘、黄布桌围等物件。所有这些物品,都跟炼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雍正死亡来得很突然,清宫档案《雍正朝起居注册》中有这样的记录--在1735年八月十八,时年58岁的雍正皇帝在圆明园与大臣议事;八月二十,召见宁古塔的几位地方官员;八月二十二,雍正皇帝突然得病,当天晚上朝中重臣被匆忙召入寝宫,已是奄奄一息的雍正皇帝宣布传位给乾隆;八月二十三,雍正皇帝在圆明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前两天还在面见群臣,突然就暴毙而亡,这于情于理也有点让人难以理解啊,况且皇宫里还有太医呢。

皇帝暴毙死,档案来言明

据《活计档》记载,就在雍正死前的12天,有200斤黑铅运入圆明园。黑铅不仅是炼丹常用原料,更是一种有毒金属,过量服食可使人致死。研究这个问题的史学专家认为,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着因果关系的丹药中毒事件。此外,我们从事后乾隆皇帝对炼丹道士的处理也可以看到很多破绽。

就在雍正皇帝死后的第二天,刚刚即位的乾隆皇帝便拟下谕旨,驱逐炼丹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如果不是他们惹下什么弥天大祸,乾隆皇帝哪至于在这个特殊的时间对两个小小的道士大发肝火。乾隆皇帝在这道谕旨中特别强调,雍正皇帝喜好“炉火修炼”确有其事,但只是作为“游戏”,先帝并没有食用丹药。如果真的没吃丹药又何必辩解,这不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雍正帝死因之谜(雍正帝暴毙原因揭秘)(8)

而就在下令驱逐道士的同一天,乾隆皇帝还不忘告诫宫内太监、宫女,让他们不许乱传“闲话”,免得让皇太后“心烦”。雍正皇帝刚死,究竟有什么“闲话”?皇太后为什么会听了“心烦”?这也让我们不禁产生各种遐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雍正皇帝召请道士炼丹,向内外大臣赏丹以及他自己常年服用丹药等情况看,雍正皇帝服丹致死的可能性的确很大。雍正平日里工作中勤勉朝政,不懂得休养生息;生活上放荡过度,不注意节制,掏空了身体;再加上常年服用丹药,有毒成分在体内长期积累,造成慢性中毒,最终发作导致暴亡,这是极有可能的。

近代史学家金梁谈及雍正死因时曾说“惟世宗之崩,相传修炼饵丹所致,或出有因”。历史上关于雍正之死并无正面记载,或许只是想让雍正皇帝走的体面。综上,雍正皇帝大概率是死于丹药,而主持炼丹的张太虚、王定乾等人就是直接导致雍正皇帝死亡的罪魁祸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