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点进来看了,那八成是因为你对涨粉、加V和开原创感兴趣,对吧?否则我实在是想不出有别的理由,除非。。。我的魅力吸引了你?

一、孵化营的经历——来龙去脉

咳咳,别着急关网页,我不跟你开玩笑了。头条教育是真的找我做导师了。我做导师的这个活动,名字叫做“爆款孵化营”。如果你作为学员参加了这个训练营,并且表现优秀,那就有机会从没V到有V,从没原创到有原创,从粉丝寥寥无几到粉丝源源不断。

话说,2月16日下午2:23,我收到了官方运营小姐姐的“使命召唤”,想都没想我就答应了。毕竟这是一件我没做过的事情,而我特别喜欢有意义的挑战。更别说,还有官方荣誉证书等着我呢。

教育创作者完整版(这里有一份福利请你收下)(1)

官方运营小姐姐聊天截图

随后,我被运营小姐姐拉到了导师群,跟其他队伍的导师互相认识了一下(假的,基本都是熟人,毕竟在头条混了很久,跟很多创作者保持着“若即若离”的亲密关系)。

时隔两天,2月18日,孵化营顺利开营。小姐姐说:“你们几位导师,分别准备一下自己的个人介绍。回头拖你们进学员群,学员们可以根据你们的介绍,来决定究竟选择哪位导师。”

啥?当了导师还要被人当菜选来选去?

得!既然答应了,那咱就硬着头皮上!

教育创作者完整版(这里有一份福利请你收下)(2)

又一张运营小姐姐的聊天截图

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我写好自我介绍,配上照片,把它做成了图片。

你也许会问:就一个自我介绍,你一个整天码字的人随便写写不就好了,做啥图片啊?

容我解释一下:我不喜欢做跟别人相同的事情,凡事我都特立独行。此外,今后还有其他地方需要自我介绍,就直接把图片发过去,简单快捷,也能让人眼前一亮不是?

教育创作者完整版(这里有一份福利请你收下)(3)

自我评价:我的自我介绍还是用了心的

书归正传,说起孵化营,自然要谈到课程。头条上的创作者非常多,老作者熟悉规则,掌握技巧,积累了不少资源,也获得了粉丝的认可。相对来说,自然是混的风生水起。而新作者呢,由于进入平台时间短,对于头条的调性还没吃透,也没有粉丝的关注,自然需要老作者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啦。否则,还要导师干嘛?

除了导师的日常帮助,每一位学员都得学几门课程,以便快速上手。那么这些课程是什么呢?看下图!从头条的推荐规则,到微头条的玩法,从图文的标题,到涨粉秘籍。看到这儿,你有没有产生要来参加的欲望呢?

教育创作者完整版(这里有一份福利请你收下)(4)

这份课程表,我还特地做成图,发给了每一位学员

整个孵化营进行过程中,作为导师主要的工作是解答学员的各种疑问、提醒学员观看头条官方提供的创作课程、催促学员把该交的作业交上。说到作业,你可能会疑惑,作为一个线上的孵化营,作业又是以书面形式出现的呢?

从上图看得出来,孵化营的课程围绕微头条和图文的创作展开,所以作业当然就是微头条和图文咯。每天官方都会布置作业,通过导师们传达给学员。有时每天一条微头条、一篇图文。周末的任务可能会重一些,最重的一次,周末两天要求五篇图文。

那个周末,队员们纷纷表示自己创作思路枯竭。当导师的自然也能理解短时间内高频度创作的痛苦。于是,在那个周末,我自己创作了10篇图文,只为让学员们的创作没那么孤单。

教育创作者完整版(这里有一份福利请你收下)(5)

孵化营为期三周多,今天已经是最后一天了,我们这25个人的队伍,也一起经历了20多个共同创作的日日夜夜。

这个小小的队伍里,队员的职业各不相同,有大学教师、有高中教师、有小学教师、有教育机构老师、有出版社编辑、有专业写手、有自媒体人、有美术大咖、有高考规划师,也有心系孩子的父母

借用@语文青青子衿今天在群里的一段话,来展现一下我们的经历:

犹记月初巧相逢,跌撞懵懂进训营

牛嚼牡丹狂补课,手指翻飞攒图文

有时困惑难消解,导师细语数点评

偶尔上榜心中喜,叹服蓝山夺青云

周末任务如山倾,妙写十篇太威疯

鞭策鼓励相扶持,终于撑到结营时

群里依依惜别意,头条图文再前行

回顾过往不存悔,庆幸感恩共进情

瞧,多么温暖的一段话,不愧是语文高级教师。

教育创作者完整版(这里有一份福利请你收下)(6)

超可爱的老师们~关注他们吧

每一天,学员大群里都会公布当日微头条和图文的佳作。而被表扬的作品中,我们队成员的作品,总是平均会占到三分之一左右,最多的时候,接近二分之一。要知道,这可是九支队伍的PK啊。

至于孵化营的战绩排名,老实说我也不知道,毕竟还需要官方统计结果。我只知道学员们有人收获了百万阅读微头条,也有人拿到了图文的青云奖,还不止一篇。

但是,比结果重要的应该是过程吧。应该是我们荣辱与共、齐心协力的日日夜夜不是吗?

教育创作者完整版(这里有一份福利请你收下)(7)

超可爱的老师们~关注他们吧

二、孵化营的操作——利弊得失

接下来,就该聊聊硬核内容啦。那就是训练营当中的操作:导师应该怎么做、学员应该怎么做

1、导师该怎么做

导师怎么做,我分两部分来说明,一是导师的角色;二是导师的工作。

角色方面,我是这么定位的:导师应该是老师、班主任、班长、无名英雄的综合体,但绝不能是字面意义上的导师。为什么这么说呢?

导师是什么呢?我理解的导师不仅是教学生知识,也不仅是教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更多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看到自己没有看到的世界,才够格叫做导师。对于我队伍里面的学员而言,我自问没有能力达到导师的境界,所以我在学员群的群名片是:不配当导师的缪老师

教育创作者完整版(这里有一份福利请你收下)(8)

导师这俩字,不是随便叫的

不配当导师,可以当老师啊。给学生答疑解惑,帮学生沟通校方,这不就是老师做的事吗?

不配当导师,可以当班主任。跟学生促膝谈心,没事就聊聊人生,这不就是班主任的事吗?

不配当导师,可以做班长啊。收同学们的作业,老师表扬传达好,这不就是班长做的事吗?

不配当导师,当无名英雄啊。学员的事最重要,自己的工作放到一边,别跟学员抢荣誉嘛!

我不是导师,我就是我这帮学员的老师、班主任和班长。我们学员们,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是大才,他们各自有各自通天的本领,我何德何能做他们的导师呢?我只是多玩了几天头条而已。

教育创作者完整版(这里有一份福利请你收下)(9)

自己拿自己当导师,得背负多少压力啊?

再聊聊导师的工作吧。很多人感觉,能做好自己的头条号,一定能当好导师。我并不是这么想的,我认为做好导师最重要的,是一大能力和两大手段

所谓一大能力,就是短期社群运营能力。每一期孵化班都不会延续很久,基本上也就是十几二十天的时间。这个时间之内,要能保证社群活跃度、维持创作意愿、保持创作频率、提高整体阅读,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为此,你需要对学员足够了解,对规则掌握清晰,迅速搞清楚三个目标:自己的目标、学员的目标和平台的目标

作为导师,除了能收获官方荣誉你还能收获一群信任你的小伙伴;

作为学员,能学到真本事,能加V、涨粉、开原创是他们关心的;

作为平台,能短期内增加作者数量、提高阅读数据、保障工作业绩、增强对用户的粘性是他们关心的。

当然,以上三个目标并不是官方的想法,而是我的主观臆断。

教育创作者完整版(这里有一份福利请你收下)(10)

每年都要去几次的地方——字节跳动

接下来就是两大手段:学员需求点想方设法争取;社群活跃度千方百计维持

学员想要的,分为软硬两部分。硬的有加V、开原创、增加收益;软的有荣誉感、参与感和认可度。

作为导师,你必须明确的告诉学员,硬的需求要靠两点来获取,一是作业完成度,也就是官方要求的作业,你得按时完成提交;二是作业质量,也就是写图文你得有图有文,有字数,有干货,最好还有点阅读量。

作为导师,有了官方的表扬,你得及时通知到学员,保证他们的荣誉感;社群里面你得具备说干货的能力和建立不同内容不同身份关联度的能力,保证他们的参与感;同为辛辛苦苦的创作者,你得体谅队员们创作的艰辛,你得知道感激他们的努力,保证他们的认可度

此外,作为一名认真负责的导师,你至少得保证每天到每个学员的账号里去“巡视”两次,一来掌握学员完成作业的状况,二来人与人之间多走动,才会有情感的流动。

教育创作者完整版(这里有一份福利请你收下)(11)

超可爱的老师们~关注他们吧

在促进活跃度方面,我要分享32个字:做个话痨、要会鼓励、委婉敦促、以心交心、实话实说、持续输出、点赞评论、有问必答。

做个话痨:你做导师的在群里都不说话,却指望学员们聊的热火朝天,可能吗?

要会鼓励:做教育的都知道,批评有作用,但鼓励的作用更不可忽视,对不对?

委婉敦促:作业总要交,负担确实重,学员们有时疏忽或者忘记作业,你得催!

以心交心:人心都是肉长的,你端架子装大牌,人家从心里看得出来,懂了吧?

实话实说:没必要掩饰,更不必自抬身价,导师比学员强在哪强多少?早入场!

持续输出:作为一个早入场的作者,你总会有自己悟出来的干货知识,别吝啬!

点赞评论:通过评论点赞,让学员们感知到你的存在,你也掌握情况,是双赢!

有问必答:及时回答问题是美德,别只考虑自己的事,自私容易暴露,是双输!

教育创作者完整版(这里有一份福利请你收下)(12)

超可爱的老师~关注他们吧

2、学员该怎么做

我们做老师的,总是要跟学生说:你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在孵化营里,学员的主要工作,当然是认真完成作业

我的队里,有学员中途退出,也有新晋队员来增补,具体来说从建队第一天到最后,是三进三出。学员如果不能保证完成任务,最好及时跟导师做个沟通,这是尊重的体现

学员之间呢,难免有意见相左的时候,识大体顾大局是最优选择,其他问题可以交给导师去解决。

学员可能会有很多问题,你们千万别藏在心里。导师有时候很难选择主动告诉你什么,你问出来了,导师对症下药提出解决方案,对双方都好。

教育创作者完整版(这里有一份福利请你收下)(13)

超可爱的老师~关注他们吧

对于平台的运营人员,导师和学员都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我举两个例子:第一,运营人员要求导师们提交优秀的作业,规定的时间是下午四点左右,所以我从未在3点前和5点后提交过;第二运营人员不是机器人,也需要休息,所以在早上9点之前和晚上10点之后,我绝对不会去咨询问题,不管是私聊还是在群里。

运营这活不好干,不仅仅是工作量大,人手还不足。我亲眼见识过他们的工作节奏,如果我有个女儿,除非她特别想去做互联网内容平台的运营,我才有可能支持她。

教育创作者完整版(这里有一份福利请你收下)(14)

超可爱的老师~关注他们吧

三、孵化营的未来——大有可为

做导师不能白做,得总结经验留下点什么。我空闲的时候总在想,如果我参与了这次活动的组织,是不是提出什么更有创意的想法呢?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内容:资格准入、规则制定和告知、考核指标、课程设置,这四个方面,我都有点小小的想法。当然,我不能保证这些想法都是正确的,但我可以保证这些想法都是我原创的

1、资格准入

孵化营我第一次接触,孵化器我接触过很多次。孵化这两个字代表什么呢?对象未成规模!也就是说,如果账号已经比较成熟,没有必要参与这种孵化的活动,你的参与也会让“孵化”显得没那么专业。如果你作为平台代表为学员授课的同时,还作为学员参与比赛,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公平?

在孵化营短短的几周内,每个队基本都有队员因为无法坚持创作而退出,或者是“隐身”,这种情况平台不愿看到、导师不愿看到、同队的队友们也不愿意看到。

所以针对这两点,今后的孵化营是否可以考虑设置一定的准入资格呢?一是对于账号本身的粉丝数、开号时间做个规定;二是提前提出作业要求,能入营的就等于先有了口头承诺,完成作业不合格,自然心怀愧疚而不是理所当然。

教育创作者完整版(这里有一份福利请你收下)(15)

持续写作,热情不可少

2、规则制定和告知

第一点,持续时间缩短。这次孵化营,总天数超过了20天。这么长时间的密集写作,比较容易拖垮创作者。如果担心创作者的创作习惯或者是套路不熟,我后面还有解决的方案;

第二点,导师数量减少。别看只有9个队,每个队一个导师,各位导师之间对于指导工作的认真负责程度也完全不同,我的想法是可以安排多位导师指导更多的队员,每位导师职责不同,协同完成工作,互相监督,也有利于整体学员活跃度;

第三点,不允许随便更换队员。我们做老师的,有资格主动换学生吗?你们班有一个孩子学习不好、有一个孩子逃课、一个孩子上课不听讲,你能把他们踢出自己的班吗?如果你踢了,是不是代表你没教好这个孩子,也不想花时间在这个孩子身上?学生主动退学可以,你要开除他,校长也不能让啊。

教育创作者完整版(这里有一份福利请你收下)(16)

还记得麦克风后面,你最喜欢的老师吗?

第四点,导师公开征集。本次活动的导师,都是平台运营进行邀约。依我看,可以公开标准进行征集。送上门的不香,自己争取的你看他是不是干得热火朝天?

第五点,提前公布规则。本次活动组织过程时间紧迫,有很多细节没有提前公布。有几件事情我认为最好可以提前通知到导师和学员。比如学员作业的标准、最终考核的细则等等。而且可以用开营统一视频课的方式来告知,配合电子文档。

我个人感觉,在资格准入制度建立的基础上,把规则制定的更加公平,会更加有利于激发队员的活力和导师的积极性。

教育创作者完整版(这里有一份福利请你收下)(17)

老师,是想法设法教好孩子的人,而不是只挑好孩子教的人

3、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方面看,本次孵化营的考核指标,集中在队伍总阅读量、爆文总数量、增粉数量等方面。这种考核指标是有漏洞可钻的。我来举几个极端的例子证明:

例1:假如某队有两名爆款机器(蹭社会领域流量,微头条粉丝多)或者增粉机器(可以用直播或者抖音或者视频来增粉),此队可以不用管理,两名队员足可以抵一队。

例2:假如某队在多日内,不小心创造了三个千万级别的爆款微头条,此队可放弃一切作业,静等最后上领奖台领奖。

例3:假如某队完全放弃图文(图文的整体阅读量与微头条不可同日而语),每天每个队员发布5条微头条,且抄袭同一爆款内容,此队必然名词不差。

教育创作者完整版(这里有一份福利请你收下)(18)

创作是孤独的,搭伙创作可能是快乐的

那怎么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我有几个粗浅的想法:

一是把“增粉量”,替换为“增粉率”,如一名粉丝5万的队员涨粉1000,和一名粉丝5000的队员涨粉100,在总分中权重相同,可以保障高枕无忧下的不思进取。

二是把爆款的阅读量,替换为系数,比如微头条阅读量10万 的设置为1.1,100万的设置为1.5,1000万的设置为2。

三是区分微头条和图文的权重,有头条的整体大数据做支撑,这一点应该不难。简单来说,就是图文1000阅读可以换算成微头条多少阅读。

四是导师成绩不计入总分,学校里的考试是考学生的,名师靠的学生成绩说话,而不是自己亲自上考场。如果一个队的成绩80%靠导师拉动,那剩下20%的意义体现在哪里呢?

教育创作者完整版(这里有一份福利请你收下)(19)

上考场的,最终是学生

4、课程设置

对于这次孵化营中的课程,我也是有话要说的。

第一点,减少讲课老师。每节课一位授课老师,不容易让学员产生和老师之间的情感联系,如果减少授课人,增加每位授课人的课时,更有利于黏住学员;

第二点,整体化课程设计。目前的课程之间,缺乏整体的内容逻辑,各个课程之间缺少呼应,少听一节课两节课完全不影响创作,不利于维持学员听课积极性;

第三点,录播改直播。在头条不出平台就可以开直播,老师用直播的方式授课,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答疑和互动,对于学员的吸引力加强自不必说,还可以让学员在课程中接收作业,提高作业完成度。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名不配当导师的导师,在参与这一次孵化营中的感想。如果你还没有加V,如果你还没有开原创,如果你的粉丝数量还没有达到预期,如果你刚好还是教育领域的创作者,那就等待下一期爆款孵化营的到来吧,祝你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