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落平阳被犬欺龙马精神有牛劲(插科打诨里的离愁别绪)(1)

开腔▻▻▻

《龙马精神》故意做得像少年漫画一般,节奏快、人物多、战斗爽利,但其实又没有一个是坏人,充满着早期成龙电影的笑闹风格。

然而这又是一部非常不一样,甚至是“反成龙”的成龙电影。

在一番插科打诨之中,影片其实蕴藏着这位电影巨人对于演艺生命的反思。

从这个角度看去,《龙马精神》令人唏嘘不已。

——枪稿主编 徐元


《龙马精神》:一次体面的谢幕

文/子戈

作者介绍:影评人,枪稿主笔,一个不够温和的中间派。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马精神有牛劲(插科打诨里的离愁别绪)(2)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马精神有牛劲(插科打诨里的离愁别绪)(3)

只把《龙马精神》当成个主打怀旧的动作喜剧片,未免把它看简单了。

它实际并不是一部试图重塑神坛的电影,相反,它更想讲的是,在适当的时候凛然走下神坛才是一种必须。

影片最为关键的一场戏,就是结尾处老罗(成龙饰演)要骑赤兔完成飞跃动作。秉持着龙虎武师的搏命态度,老罗拒绝了威亚和替身,亲自上阵,但就在即将起跳的一刻,他突然拉住缰绳,不跳了。

这场戏十分出人意料。若按常理,这一跳势在必行——不仅可以把情绪推向顶点,更预示着一种濒临失传的绝技依然不可替代。但导演偏偏选择了反高潮的处理。

也正于此处,影片翻开了怀旧的另一面。怀旧并不一定意味着今不如昔,它有时仅仅是在感叹“过去了,永远再不来”。

面对一个不再需要拼命的特效时代,老罗最终选择放手。因为他知道,旧世界已然逝去,新世界他又不屑参与,于是他决定驻足原地,看大幕缓缓落下。

《龙马精神》实际讲述的是一次体面的谢幕。

在它插科打诨的间隙,一直涌动着离愁别绪。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马精神有牛劲(插科打诨里的离愁别绪)(4)

今年正好是成龙从影60年,为了拍摄《龙马精神》他打九针止痛的封闭进组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马精神有牛劲(插科打诨里的离愁别绪)(5)

“身为龙虎武师,跳下来容易,走下来难。”

这句重复多次的台词,刚好是对全片的总结。以父女间爆发争吵为中点,一分为二,影片前半段讲的是“跳下来”,后半段讲“走下来”。

在前半段中,不难发现,创作者用大量彩蛋式的细节,暗暗勾连着成龙的职业生涯。

《我是谁》的印第安土著扮相,《神话》的古装造型,《醉拳》的蹲马步桥段,《A计划》的钟楼,《尖峰时刻》的舞蹈,就连老罗曾经身受重伤的戏码,也与成龙拍《龙兄虎弟》时险些丧命的往事如出一辙……

这部电影把大部分篇幅,都留给了记忆。这也使得片中最大的外部危机——那场争夺赤兔归属权的官司,显得无足轻重。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马精神有牛劲(插科打诨里的离愁别绪)(6)

据统计《龙马精神》至少致敬了成龙20部作品,观影时寻找彩蛋也成为影迷一大乐趣

创作者显然更在意的是借由这些似曾相识的场面,唤醒一段远去的时光。

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功夫片的黄金岁月。一代龙虎武师依靠肉身与胆魄,赤手空拳,与好莱坞特技抗衡。

借唐季礼语,这是一种low tech的创作模式。但也正因技术匮乏、资金短缺,才逼出了人的巨大潜能。

正如片中的老罗,穿梭于各个片场,今天做飞檐走壁的将军,明天化身以一敌百的猛士,背摔、追逐、攀爬、跳跃,种种危险动作,通通不在话下。而他频繁赶场的忙碌状态,又是功夫片鼎盛之时武师们的真实写照——天天都有工开,捞完武行捞替身。

《龙马精神》虚构了一个落魄武师的意外翻身,不过是要借此把我们带回曾经的邵氏、嘉禾片场,去目睹Never Say no的武行精神,究竟是在怎样的创作氛围下被激发出来的。

考虑到老罗就住在片场,全片情节也都发生在片场内,不如说,整部电影就是一次彻头彻尾的造梦。

而是梦,就终究会醒。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马精神有牛劲(插科打诨里的离愁别绪)(7)

(图注:片中吴京饰演的动作演员名叫元威,致敬的是成龙、洪金宝、元彪、元奎等人在香港“中国戏剧学院”就读时组成的“七小福”,他们都是“元”字头的武生)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马精神有牛劲(插科打诨里的离愁别绪)(8)

抛开龙虎武师的一面,老罗的情感生活始终被一人一马所牵绊。

年轻时,老罗忙于事业很少顾家,又接连经历受伤、欠债等变故,与女儿(刘浩存饰演)关系疏远,于是赤兔成了他唯一的情感寄托。

对赤兔来说,老罗既是慈父,也是严师。换言之,老罗在赤兔身上实际投入了双倍的情感,既把它视作孩子,呵护备至,以代偿对女儿的亏欠,又把它当成徒弟严加训练,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弥补武行的后继无“人”。

女儿回到老罗身边后,两人爆发了激烈的矛盾。

表面看,是女儿在责怪老罗不负责任,屡屡陷赤兔于危险境地。但实际上,正是赤兔身上的“双重属性”,让女儿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个被奋不顾身的父亲,不断背弃的自己。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马精神有牛劲(插科打诨里的离愁别绪)(9)

老罗与女儿本就疏远,抢马的官司成为一个修补关系的契机

在这之中,Never say no的敬业态度,突然具有了一种残忍。因为,在每一句Never say no的豪言背后,都一定会有人被Say no。这个人就是武师们最亲近的人。

意识到这一点,老罗的心境悄然发生了变化。而促使他完成最终转变的,除了女儿的劝诫,更有时代的催逼。

说到底,Never say no的精神是怎么来的。它实际是被异常热烈的打片时代激发出来的。

为了在午夜场赢得观众的满堂彩,武师们绞尽脑汁、暗中较劲,有人敢从三楼跳到泳池,那我就从五楼跳到地面;有人敢扒汽车,那我就扒火车、扒飞机……如此水涨船高,动作的危险度也随之升级。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马精神有牛劲(插科打诨里的离愁别绪)(10)

片中老罗教育赤兔“龙虎武师都是热血男儿”。正是因为这种敢打敢拼的风气,当年的功夫片才一部比一部好看

那确实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时代,仿佛所有港人为电影着了魔,拼命也要拿出点新玩意儿。但那注定也是个易逝的时代,因为肉身终有极限,而技术却趋于无限。这场较量,从一开始就写好了结局。

也正因如此,老罗接受了自己的宿命。在跨赤兔即将飞跃的一刻,这个Never say no的龙虎武师,第一次Say no。这次,他终于不是对家人讲,而是对舞台。

但与此同时,他仍然拒绝威亚、绿幕,拒绝投入这个轰轰烈烈的特效时代。因为积习的真,使他没法接受以假乱真的假。

那么等待他的也只剩下唯一的结局。

时代就此翻篇,他也跟着转身,与那片逝去的光辉一起留在了历史里。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马精神有牛劲(插科打诨里的离愁别绪)(11)

成龙老搭档唐季礼也出现在片中,《红番区》《警察故事3》《神话》等经典动作电影他既是导演又是动作设计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马精神有牛劲(插科打诨里的离愁别绪)(12)

单纯作为电影看,《龙马精神》确实有些失衡。但对老港片迷来讲,它所投入的情感、寄托的怀恋也是货真价实的。

它提醒我们,曾经有段时间,香港电影人真的是在用命拍片儿。而且这种搏命态度不止征服了中国观众,也让好莱坞乃至整个世界叹为观止。

那绝对是电影史上一段不可复制的传奇,是由特殊的历史原因、市场环境、戏班文化乃至港人一贯的务实精神,共同催生出的一个奇迹。

而在这段奇迹中,成龙无疑是最耀眼的那个。

从影60年,他已参与了超过200部电影的创作;他把功夫喜剧发扬光大,把巴斯特·基顿、哈罗德·劳埃德等默片笑匠的动作特点,融入港片的打斗场面中;他极擅长利用环境和道具做戏,滚动的扶梯、曲折的窄巷、天台边缘,都是他的演武场,同样,帽子扇子椅子梯子被他随手抓来,也都能瞬间成为克敌的利器……

为区别李小龙的英雄无敌,成龙把自己定位成倒霉的小人物。他在电影中总要经历“由虫成龙”的过程。而小人物要翻身,只能靠搏命。也难怪大卫·波德威尔这样评价:如果说李小龙是极度自恋者,那么成龙显然是极端自虐狂。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马精神有牛劲(插科打诨里的离愁别绪)(13)

在北京大学放映会上,成龙表示这不是收官之作,即使没那么灵活,以后也会利用技巧为大家呈现动作戏

他不断用高难度动作,把自己逼入更深的绝境。《A计划》里,他从高耸的钟楼跳下,头先着地;《警察故事》里,他抓住连电的灯柱,高速下落;《我是谁》里,他从百米大厦惊险一跃;《超级警察》里,他吊在直升机悬梯上,穿越城市上空……

成龙,就是一代龙虎武师Never say no精神的最好代言。

可终究,那个时代过去了。每每回头看成龙的电影,都会感慨,或许未来还能看到更精彩的正片,但绝对看不到这么精彩的花絮了。

而《龙马精神》请来成龙做主角,演一个落魄的龙虎武师,无疑寄托着导演对香港功夫片黄金时代的无限缅怀。

它是一曲挽歌,一番追忆,也是一声郑重的告别。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马精神有牛劲(插科打诨里的离愁别绪)(14)

编辑/徐元

排版/八子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