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征集了:对于器官捐献,你怎么看?

截止今晚,我们共收到了 361 条投稿,574 条死亡与自由的感想(是我最后的权利)(1)留言,我们发现大概 20% 的投稿者已经成为了「器官捐献志愿者」,后台也陆陆续续收到了几十张「器官捐献志愿者」网站的截图,令人吃惊的同时,更令人感动。(为保护大家的隐私,我们决定不放出来)

最终,我们选出了这 28 条投稿,与你们分享:

自己的身体自己决定

如何面对死亡,是我最后的权利。

@

已登记志愿捐献。如何面对死亡,是我最后的权利。

死亡与自由的感想(是我最后的权利)(2)

图片来源:用户提供

献不了血,那就捐献器官。

@浅影

我本身是聋人,有次学校来了一辆献血车,我想上去献血,结果被告知不能献血,有些遗憾。

偶然从一部纪录片中得知,有这个协调员职业及器官捐献,于是我开始死亡与自由的感想(是我最后的权利)(3)关注,在再三考虑下决定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身体只是灵魂的容器。

@槑槑

身体只是灵魂的容器,我会保护好这个容器。直至去世,我也愿意把它留给以后需要它的人,希望灵魂得以盛放下去。

投之以李,报之以桃

是一名肾移植患者,

也是器官捐献的受益人。

@温暖

我是一名肾移植患者,也是器官捐献的受益人,我愿意捐献并且也已经登记了。

起初,我只是感恩排上了队、做了手术,但我并不知道我体内的那颗移植肾背后的事。之后,我才知道我手术的医院做了这样的公益活动,看到一篇关于器官劝捐员的讲述文章,得知一个捐献者家庭的故事,我泪流满面……

活着的时候,签署捐献协议也许是对身后事的安排,但是在弥留之际,要家人签署捐献协议,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是悲痛的一件事。

把心中无限的感谢,

换成一纸器官捐献协议。

@丫头

之前对器官捐献没有感觉,感觉离自己好遥远,直到爸爸确诊了尿毒症。

爸爸经历了 3 年多的透析,最后决定换肾,又经历了一年多的漫长等待……坐在手术室门口的我,特别感谢当初捐献器官的陌生人。

也就是那一瞬间,自己决定,把心中无限的感谢换成一纸器官捐献协议,愿将来有一天,也能帮到别的家庭。

爱与生命的延续

这是我能做的最伟大而又最简单的事情了。

@maetamong

人死如灯灭,捐献器官的话,我的生命就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了。

所以我在今年生日的那天报了名,成为了第 815418 位器官捐献志愿者,也许这是我能做的最伟大而又最简单的事情了。

能够让某个有需要的生命体得到延续,

是我的幸运。

@西米

在 25 岁到 27 岁之间,我经历了外婆脑梗复发、瘫痪卧床、突然离世;而后的 2 个月内,身体一贯硬朗的爷爷也突然脑溢血,爸爸和姑姑在医生死亡与自由的感想(是我最后的权利)(4)建议下拔管让他离世。那是我生命中第一次感受到「突然」可以让人多么措手不及,并且开始觉得做好关于死亡的准备,或许能让人更好地生活。

也是在这时,我开始主动了解生前预嘱,接触到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开始细想生命的意义到底是在于死后完整的遗体、风光的仪式,还是在于独立、自由地发挥和实现自己对于生命的想象。

因此,具体到我个人,我心里是认可器官捐献的。能够让某个有需要的生命体得到延续,是我的幸运。

因为生命是何其宝贵,我们都应该引以为傲。

与其一把火烧掉,

不如延续别人的生命。

@老毛子

初恋女友意外离世,让我萌生了器官捐献、遗体供医学解剖的念头;家父恶性黑色素瘤过世,离世前明确表达了捐献遗体供研究的想法,让我坚定了我捐献的决心。

没有多么崇高的念头,更没有过多的想法。与其一把火烧掉,不如捐出有用的部分,延续别人的生命。

如果可以帮助别人延续生命,

就不枉我来这世上一遭。

@是你的可乐瓶

抑郁症、焦虑症,一度因为家人的不理解不支持吞了两盒药,最终在求生欲望下,自己颤抖着撑到了医院,洗胃、挂水、上心电监护……

躺在抢救室的床上觉得好茫然,也不知道究竟该不该继续活下去。

这时候送来了一位遭受车祸的危重病人,虽然伤得很重,但是依旧能感受得到他强烈的求生欲。后来护士小姐姐给我换水的时候说:你看看这个抢救室里,哪个躺着的人不比你年纪大,但是没有人愿意放弃活下去的希望,你怎么就不珍惜呢?

当时心里并不是非常赞同她的话,但已经有了某些想法的萌芽……

虽然我现在仍然在追寻活着的意义,也与时不时冒出来的抑郁症状抵抗着,但是即便哪天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我,如果可以帮助别人去延续他的生命,也就不枉费我来这世上一遭。

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存在

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

继续爱这个世界。

@雅子

前面病得很严重,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大概要不行了,心里已经在考虑着捐赠器官。

当时的想法是:如果生命真的无法继续,那就把身体所有能用的器官都捐了吧,我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继续爱这个世界。

如果器官都不能用,那就把我的躯体用作医学解剖。活了二十几年没有为社会做过什么贡献,如果这份躯体能做点什么,也算好事一桩。

以前跟妈妈提过器官捐赠,妈妈说不让我提。等以后有结果了,我还会说服我爱人同意我去捐赠的。

世间对你的记忆,

不止是一块坟墓。

@Beryl

第一次切身接触这个话题是在美国办驾照。当时 MVD(美国车管所)的工作人员问,愿不愿意成为 donor(捐赠者),当时没有听懂的,就随口说了 yes。

直到某一天,我看着驾照,突然明白她问的是: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我去世了,愿不愿意捐献我的器官……

我始终认为,人死以后化成灰、烂成泥,还是成为被解剖的对象,抑或是捐献器官、造福他人,都是一样的。墓地那么贵,何必去强求。人死以后身体是自由的,而世间对你的记忆,也不止是一块坟墓。

因为曾经感同身受

非常愿意捐献,

因为正在等待肾移植。

@溜溜妈

我非常愿意捐献,因为自己正在等待肾移植。

尿毒症 5 期,等待的过程真的非常难熬。如果死后能帮助到别人,我非常愿意。

不要有人承受我曾经承受过的辛苦。

@泰霖

一方面,我是一个潜在需要器官移植的人,由于家族性遗传病,我可能会在 60 岁左右面临慢性肾衰竭,所以我期待器官移植越来越完善;另一方面,自己献出自己的一部分,可以给另一个人带去全新的生活,也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何乐而不为。

我希望捐出自己还有用的器官给需要的人。希望自己的身体可以被用于医学研究,解决更多的难题,不要有人承受我曾经承受过的辛苦。

希望平凡的自己能够给别人带来希望。

@温暖死亡与自由的感想(是我最后的权利)(5)小熊

说到器官捐献,最先想到的就是眼角膜了。

很小的时候我就近视了,那时候很苦恼,每天期望睡醒后能够有个清晰的世界,无奈已经戴眼镜十几年。由此想到,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没办法看到光明的人,他们生活中会有太多不方便,会更痛苦啊。

越来越大了,遇见更多不幸的人,体会更多心酸,特别是妈妈住院后,在医院里的时间长了,感受到生命更纯粹的希望。所以我特别支持器官捐献,已经登记,希望平凡的自己能够给别人带来希望!

把希望留给活着的人

希望更多人有生的机会,

活着就有明天。

@艾美丽

2008 年正式登记了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每年都会收到红十字会发来的信息。

作为一名医生,深知普通人最后会烧成灰烬的遗体对医学生有多宝贵,深知中国的捐献器官缺口有多大。

我没有多么伟大,但从医多年,对生有更多希望,希望更多人有生的机会,活着就有明天。

死亡与自由的感想(是我最后的权利)(6)

图片来源:用户提供

光明给后人。

@龙哥

人死如灯灭,灯捻再传人,续油再点亮,光明给后人。

人都会百年归天,

我希望我死后还能有一些用处。

@隔壁小王

三甲小护一枚,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就萌生过死后器官捐献的想法。

实习的时候去了我们这边的医科大附属医院,亲眼目睹一场器官捐献仪式:中年男性,人生、家庭都才刚刚稳定,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的人生就此止步……

家属在经过深思熟虑以后,签署了器官捐献协议。他被送进手术室时,身上都是划线的记号。我们准备就绪以后,对着那副遗体深深地鞠躬。不是摆拍,不是仪式感,而是真诚的敬佩,由衷的感谢。

回去之后更加坚定捐献的想法,在一次公益活动上果断签署同意书。人都会百年归天,我希望我死后还能有一些用处。倘若不能,那我就捐献我的遗体,终身为医学事业奉献。

迈出第一步,更需要勇气

难开口。

@老狗

面对家人说不出口。

撇开至亲很能接受,

扯上感情就变得复杂了。

@Moven

我爸去年申请了遗体捐献,要子女同意,让我去居委会签字。

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事,但是一想到躺在解剖台上的遗体可能是我父亲,我就接受不了,最后说服了爸爸只捐献器官。遗体还是留给亲人吧,器官捐献比较能接受,既救了另外一个生命,也延续了一部分自己的生命。

遗体捐献,撇开至亲我就很能接受,扯上感情就变得复杂了,我不能接受我爸遗体捐献。我自己也想去申请,但即使我老公同意上面的所有理由,也接受不了我去捐献。

害怕自己没死透。

@Emily

想捐赠但是缺乏点勇气,很怕自己没死透……

迈步需要勇气。

@showing

可以接受,但是有点恐惧,不敢迈出第一步。

准备申请眼角膜捐献,

其他的还接受不了。

@小邓子

准备申请眼角膜捐献,其他的还接受不了。百年之后,嘱咐他人将遗体火化撒到儿时玩耍的故乡的小河,一辈子最快乐的时光都在那了,魂牵梦绕的无忧童年……

除了以上,还有这些死亡与自由的感想(是我最后的权利)(7)留言,也值得分享:

没有什么比对生命科学的贡献更有意义。

@HUHU

作为一个药学生,很早就在器官捐献的官网登记了。人死不能复生,相比于传统观念,我认为没有什么比对生命科学的贡献更有意义。

活着的时候没人会记得我,

希望死去后至少有一个。

@chimera_小武

我是个普通不过的平凡人,这样平凡的我,有什么能贡献给这个社会的呢?

思前虑后,活着的时候没什么人会记得我,希望死去后至少也有一个人记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位少年,曾经梦想过拯救这个世界。

一种新的传承。

@李

敬畏生命,除了繁殖,希望生命有一种新的传承。

算是了却母亲一桩心愿吧。

@次回予告

母亲患酒精性肝硬化 10 多年,最后在今年元旦走了。

她是一位退休公务员,一直希望能为社会做一些有用的事情,生前也多次表示愿意捐献出自己的器官、遗体、眼角膜来帮助别人。无奈母亲走得太突然,作为儿女没能实现母亲生前的愿望。

母亲去世后,我和父亲、兄长三人一起,决定代替母亲完成她老人家生前的愿望。我们三人都填写了遗体、器官、眼角膜捐献的相关资料,算是了却母亲一桩心愿吧。

死亡与自由的感想(是我最后的权利)(8)

图片来源:用户提供

不想见到更多的不幸。

@左

非常赞同器官捐献,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不想见到更多的不幸。

从小就是这么教育我的。

@天球行空

我 27 岁,我和爸妈都特别愿意捐赠器官。

父母就是普通工人,高中文凭,但从我小时他们就是这么教育我的。

我们仨意思是,能捐的都捐了,剩下的要是医学院想拿走用就拿走。这样墓地也省了,烧成灰太浪费。

在后台,很多读者都在问该怎么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于是我们查找了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的登记方式有以下两种:

1. 到当地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管理机构,填写并递交《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

2. 登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死亡与自由的感想(是我最后的权利)(9)www.codac.org死亡与自由的感想(是我最后的权利)(10).cn)或死亡与自由的感想(是我最后的权利)(11)微信死亡与自由的感想(是我最后的权利)(12)公众号(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进行线上登记。

登记完成,将获得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实体或电子登记卡。

如果你还有没来得及留下的故事,也欢迎在死亡与自由的感想(是我最后的权利)(13)下方评论区死亡与自由的感想(是我最后的权利)(14)留言。

策划:CC

责编:Kar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