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6日讯于莲叶间诵读朱自清美文,在微风里唱乐府“采莲”诗。6月25日晚,2022年武汉荷花节在武汉植物园荷花展示区亲水平台上举办“荷塘月色”实景语文课,武汉大学附属第二小学语文老师、科研处助理胡雯带着小学生一同诵读《荷塘月色》,和作者朱自清共情了。

找寻荷塘精灵,诵读《荷塘月色》

荷花赋美文大全(微风里唱乐府诗)(1)

胡雯老师荷塘边品读《荷塘月色》。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感觉自己被荷花仙女们包围啦!好美丽呀!还看到了许多昆虫,有我喜欢的蜻蜓。”傍晚刚到荷花池边,崇仁路寄宿学校的陈梓萱就忍不住赞叹。为了让孩子们放大感官、激发感知力,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自然导师刘如达带着大家沿着荷塘,分别在莲叶间、水面上、花朵中发现昆虫和鸟类等“荷塘小精灵”。

荷花赋美文大全(微风里唱乐府诗)(2)

小朋友自然观察发现荷塘小精灵。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布谷鸟的叫声都知道吧,大家听听这个方向,在布谷鸟的叫声前边还加了两个四声调,这个就是四声杜鹃。”刘如达引导大家除了视觉,也充分放大听觉来找寻这些小生命。在师生齐心协力下,一共发现了蜻蜓、四声杜鹃、蜘蛛、蝗虫、黑水鸡、蚂蚱等六种动物。

荷花赋美文大全(微风里唱乐府诗)(3)

荷塘边的课堂。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在和荷塘间的小动物交朋友后,正式进入《荷塘月色》实景语文课堂中。胡雯老师截取了文中的部分段落,先请大家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诵读。“沿着荷塘、坐在池塘上,我闻到了荷花的阵阵清香。”来自光谷十五小的张卿粟朗诵了这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张卿粟获得了胡雯老师的赞许,“这句话让听觉和嗅觉贯通,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朱自清运用到了通感这一修辞手法,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可以借鉴。”

“朱自清在写《荷塘月色》的时候,也和我们今天一样在荷塘边欣赏荷花的美。”胡雯老师娓娓道来朱自清当时的情境,“那是在清华大学的荷塘边,也是在月色下,看似普通的荷塘,在朱自清的笔下变得可触可感,除了运用拟人、比喻、叠词、通感等修辞手法,更重要的是把真情实感融入景色中。”

吟唱鱼戏莲叶间,沉浸夜光荷塘画

荷花赋美文大全(微风里唱乐府诗)(4)

母子一同诵读《荷塘月色》。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好的文章不仅能读出来,还能唱出来。月色笼罩下,胡雯老师清唱一曲《鱼戏莲叶间》,微风吹过,不仅是孩子,家长也跟着老师的旋律轻声吟唱。“参加活动前,难得让娃娃羡慕一下,我曾经的《荷塘月色》课堂选了个‘十五’晚上,语文老师召集我班同学来到荷塘边,抱着吉他唱歌吟诗,讲《荷塘月色》。参加活动后,娃娃的课堂也让我羡慕:近距离观赏荷花,走进自然,赏析原文,诵吟诗篇;用娃娃们喜欢的方式,展开经典,真是生动有趣的课堂。”陈梓萱的妈妈回忆起了她学生时代的《荷塘月色》。

荷花赋美文大全(微风里唱乐府诗)(5)

雨鞋发光了。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离荷花展示区不远处的林间小路上,艺术家曾经在地上用荧光颜料画了一片生机勃勃的荷塘地画。孩子们踩着课前用荧光颜料涂过的小雨鞋,在地画上玩耍起舞。紫光灯照耀下,荧光闪烁,仿佛大家都变成了荷塘中的小精灵。(长江日报记者郭可滢 见习记者张聪 实习生黄淞 通讯员赵慧娟)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