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质量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饮食健康也越发关注。

就在前一段时间,一篇题为《卫生组织曝:4种蔬菜已被拉入”致癌“名单,记得劝家人少碰》的文章在网络上热传。

五种致癌蔬菜排行榜(4种蔬菜被世卫组织列入)(1)

据了解,文章中表示娃娃菜,蕨菜,西葫芦和红凤菜这4种蔬菜已被世卫组织列入挚爱名单,以后都不能再吃了。这样的说法到底是真是假呢?

后来经过相关人员的核实,发现世卫组织公布的致癌分类中并没有以上这4种蔬菜,这篇文章是想以权威机构的名义来获取流量,吸引大众眼光。

此外有网友发现,在这4种蔬菜中,红凤菜和蕨菜确实有一定的致癌性,还希望大家多加警惕。

传闻一:娃娃菜中含有甲醛会致癌?

医生辟谣:假的!

其实关于娃娃菜或者白菜中含有甲醛的说法,历史由来已久,有些不良商家为了使娃娃菜的保质期延长,防止烂根,在包装时会在娃娃菜的根部蘸上甲醛溶液。

五种致癌蔬菜排行榜(4种蔬菜被世卫组织列入)(2)

但是医生表示,即使娃娃菜根部蘸了甲醛,甲醛是极易溶于水和挥发的,在运输、售卖、储存的过程中很多甲醛都已经挥发掉了,而且在洗过之后,一部分甲醛溶于水流走,经过烹饪又会因加热而挥发。

所以即使娃娃菜中含有甲醛,经过重重的挥发,其里面的甲醛也会变得很少,以一般人的食量是不会发生中毒现象的。如果实在不放心,在吃之前可以多清洗几遍。

传闻二:西葫芦经过爆炒会产生致癌物质?

医生辟谣:假的!

关于西葫芦在爆炒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的说法,是因为其中会产生一定的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一种带有毒素的潜在的致癌物质,很多癌症,比如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都和这种物质有关。

虽然西葫芦在爆炒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但这并不代表吃西葫芦就一定会致癌,西葫芦在高温下会产生极其微量的毒素,对于人体几乎没有危害。

五种致癌蔬菜排行榜(4种蔬菜被世卫组织列入)(3)

根据权威期刊《品和化学毒物学》中了解,人只有在一天吃上15.5斤爆炒西葫芦才会有得癌症的风险,因此我们并不否认在炒葫芦时会产生一定的丙烯酰胺,但是一般一天吃一斤以下都是比较安全的,另外用水煮的办法会更加安全。

传闻三:红凤菜有肝癌风险性?

由于红凤菜的颜色鲜红,有些人将其称为补血菜,其实红凤菜中含有PA,具有潜在的肝毒性,是非常大的健康隐患。

和马兜铃内酰胺一样,PA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类物质,种类有很多,其中一些种类对人有很强的肝毒性,已经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了致癌性。

五种致癌蔬菜排行榜(4种蔬菜被世卫组织列入)(4)

最主要的是,PA还可以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形成合作关系,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之一,在肝癌的风险性源中,它也是认同的风险性物质,如果不小心吃了感染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再吃红凤菜,将会增加对肝脏的损害。

传闻四:蕨菜有致癌风险?

蕨菜中的致癌物已经确定是原蕨苷,并且学界已经发现了它的致癌机理,在人类体内经过几步代谢后,可以形成一种中间代谢物,导致DNA分子受损,诱发癌症。

日本和英国南威尔士等地区开展的流行病学研究,也发现了食用蕨菜和食道癌,胃癌等上消化道癌症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

五种致癌蔬菜排行榜(4种蔬菜被世卫组织列入)(5)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鲜的蕨菜味道苦涩,通常都会进行加工,虽然在加工的过程中能够除去大部分原蕨苷,但无法完全去除,食用后仍有致癌风险。

阅读延伸——降低患癌风险,从点滴小事做起

1、保持口腔卫生

根据研究表明,很多口腔疾病都和头颈部癌症密切相关,比如长期牙周炎是导致喉癌的显著因素,关注口腔疾病,对于预防诊治和治疗头颈部癌症意义非凡。

2、保持合适体重

49%的子宫内膜癌,35%的食道癌,28%的胰腺癌,24%的肾癌,21%的胆囊癌,17%的乳腺癌和9%的结肠癌,都是肥胖惹的祸,因此男性一定要把体重指数控制在25之内,女性控制在24之内。

3、远离有毒化学物质

工业中使用的铀,石棉,汽油提取物苯和人工合成的氯乙烯都是已知的致癌物质,因此尽量远离散布有毒物质的伪劣产品,保持室内通风,使空气流通,工作中实施安全生产制度,定期监测环境中的致癌物浓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