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笔法千古不易,但是书法结构因时而变!

书法结构会随着每个时期人们的审美不断地变化。

比如唐代,人们的审美比较喜欢肥美一点的,你看看颜真卿的楷书就是这样的。

书法结构不断在变化,人们也在不断总结。

但是有的法则用在这个字上比较合适,一换字或者一换字体就不适应了。

其实关于书法的点画分布,王羲之就说了一个字。

在书法结构这个问题上,王羲之就说了一个字——稳。

不管你怎么布置点画,结构一定要稳。

但是初学者一般会把这个稳字理解偏了。

只去理解稳字的表面。以为把点画写得横平竖直,间隔一致,书法结构就稳了。

典型的案例就是把楷书当印刷体写了。

或者说,有的同学本身就分不清楷书与印刷体的区别。

确实这两种字体比较像,但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个是手写的,一个是印刷的。

看着有点废话,但这就是本质。手写的东西不可能千篇一律,而印刷的可以做到。

再回到王羲之说的这个“稳”字。

王羲之说的这个“稳”字,是感觉上的稳,而不是物理上的稳。

比如,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实际是不稳的,演员要不停地去调平衡,但是给我们的感觉是稳的。

而初学者理解的稳,就像地上的板凳一样,那种死稳。

你用这种思维去布置点画,楷书就写成呆板的印刷体了。

王羲之书法练习方法(书法结构王羲之)(1)

怎样避免把楷书写成印刷体?

这其实也不难。就是用写行书的思维,去写楷书。

只是把行书的牵丝隐藏了而已。

目的就是让楷书具有行书那种动态的书法结构。当然了,这种动态的书法结构也是稳定的。

结束语:

学好书法,不单单只是学好点画就行了。

有时候,思维的改变也是学好书法的关键。

比如,上面那个把楷书写成印刷体的例子,如果不把写楷书的思维改变一下,估计永远走不出那个圈。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说一说。

原创作者:墨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