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介绍手册(书法小辞典续)(1)

文征明83岁行书《前后赤壁赋》局部

书法介绍手册(书法小辞典续)(2)

文征明83岁行书《前后赤壁赋》局部

书法小辞典(续)

——谢徳萍 孙敦秀 杨增权

(丿)

行书 汉字书体的一种。“行”有行走之意。行书是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流动,形成楷法和草法有机地融为一体的新形式。因书写方便,流行较广,但可变性很大。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楷 行”或“真行”;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或“草行”。相传起于东汉末年,为刘德升创造,盛行晋代,至今不衰。现存行书碑帖中,晋王羲之《兰亭序》被人推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评为“天下第二行书”。

行草 也称“草行"”,近于草书的行书。笔法较流动。

行笔 指笔毫在点划中的运行移动。起笔后、收笔前这一过标程,均为行笔阶段。其运行动作,笔锋在点划中不断升降、提按,上下起伏,保持中锋铺毫,不能平拖而过。通过一起一倒,来调整笔锋,始终居中运行。

行章 见“章草”条。

行楷 见“真行”条。

行笔法 见”运笔法”条。

行气 在书法作品的章法分布中,不论采取那种章法都要求随行,以在一行的中线为佳,这叫“行气”或“居格”。

行款 指书法作品的行列款式。起笔,一行的末笔与第二行的起笔,虽不一定一笔连成,但要首尾相接,笔意贯通,浑然一体。这就叫“行款”,无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还是横写、竖写,字与字、行与行之间都存在起笔与末笔相连的气势。决不可各字独立、漫无成章。要作艺术效果处理,使其产生艺术魅力。

向拓 见“响搨”条。

向背 指字的笔划形态变化关系的处理。相向,指左右相迎之字,字体结构左右两部分的精神向内汇集。如“划”,“功”等字。相背,指左右背靠背之字,字体结构的两部分精神左右盼顾。如“八”、“施”等字。笔划有向背,偏旁有向背,要做到向不妨碍,背不脱离,各有体势,向背得宜。

向搨 见“响搨”条。

向搨本 见“响搨本”条。

朱文 见“阳文”条。

朱拓 用朱砂扑拓成帖。据说始于唐代,盛行于明代。当碑刻成之后,第一批拓印,往往先用朱砂来拓,用以表示吉祥。朱色鲜润,富丽堂皇。古时朱拓本是作为进贡朝廷的礼品。

朱背 能使古人碑帖得到原迹精神的一种补救方法。古人墨迹或法帖字迹不明显的,在其背面涂上朱砂,使正面原迹笔意显露,叫做“朱背”,也叫”背朱”。

竹帛 指竹简(竹片)和缣帛(质地薄细的丝织品).上古无纸,人们便在竹简和缣帛上面记事载文,后便引申为典籍、史册的代称。

竹简 古代用以代纸写字的竹片,详见“秦简”条。

名家 (1)古时评论书艺的等级之一。明项穆《书法雅言 • 品格》中说:“一曰正宗, 二曰大家,三曰名家,四日正源,五曰傍流”。可见“名家”是居正宗、大家之后;正源、傍流之上的一个等级。(2)指学有专长而名为一家的人物。

名章 凡刻有姓氏、姓名、别名、字号、籍贯的章印,称“名章”,也叫“名号章”。名章一般盖在署名的下边或左边, 一方两方均可,这要看章法的需要而定。以一名一字为正,款名,印字;款字即是印姓名,款有姓,则用名印;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则应用姓名印。使人一看便知作者是谁。

名号 章见“名章”条。

名家书法 指在书法艺术上卓有专长的著名人物,依据字体规则和艺术标准所创造的书作。

合体字 由两个以上结构单位组成的字。汉字的合体字约有七千六百个左右,合体字的结构原则、方法,分布等,为历代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隋释智果有“偏旁结构法”,元陈绎曾有“分布法”,清冯武有“大结构五十四法”等,均有研究合体字的精辟见解。

合体字结构规律 合体字的特点,是由两个以上偏旁部首与结构组成,笔画较为复杂。其结构规律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即: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包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