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聪明的小书,可以迎回家中,让它慢慢变老。”

夏初,一个安静、凉爽的雨天,我一个人在英雄山文化市场的书店里闲逛、乱翻书,在美国作家安妮·法迪曼的《书趣》一书的封底看到克里斯托佛·雷曼-豪普特的这句话,心里不禁悄悄欢喜起来,自然,我也毫不犹豫地把这本书带回了家。

对于爱书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和书一起慢慢变老更美好更浪漫的事?!周国平说,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也是终生的身份了。我也喜欢这个美好的身份。

书橱里的书,缄默而沉静,温厚而睿智,她们似乎不能发一言,但她们每一本书里面,都有一个温馨的故事,也有我的笑与泪,我的甜蜜与苦涩。

说起来,在我整个小学期间没有留下一本真正算得上是书的书。那个时期,能够适龄上学把五年小学安然地读下来就是很幸运的了。还不错,我已经算是那幸运的一个。初中几年是为升学而战的几年,但,也是文学梦想和画家梦想悄然萌芽的年龄,禁不住文学书的诱惑,想方设法地看到了一些,也偷偷地买了几本《散文》、《散文百家》等文学杂志和画集,所以,留存到今真正算得上是书的也不过是寥寥几本,像齐白石的画集、韩美林的画集等等,在我的书橱里算得上是元老一级的了。其中,《齐白石画集》一书的封面、封底、书脊等已破损得不成样子,书页泛黄,纸张发脆,而且,因为不仅我经常临学,爱画画的父亲和弟弟也经常翻阅学习、对临,以至于洒上了不少墨汁和颜料,这是真正属于我的最老的书,我从老家的小木柜里一直带到现在的书橱里,搬过多少次家也没舍得丢弃,也没有送给父亲和弟弟。当然,我已完全有经济能力再买回来更精美的画集代替这一本。我为什么不舍得?因为吉辛在《四季随笔》里曾如此深情地说过:“新购的书对我来说,不会如原书那样,带有昔日风尘与艰苦的回忆。”这本书,于我,也是如此。

种下阅读的小书苗(我的阅读故事和书一起变老)(1)

我在诗歌里经常提到的老砚台、老字帖,老砚台确实是老,那是外祖母的外祖所留下来的。老字帖呢,则有不少呢。从开始习字到现在,买回来的各种字帖已无以计数,真正老的那部分是在济南读书的四年里买的。现在看看定价,书价真是便宜得很,大部分是几角钱一册,稍贵一点的是一两元一册。素朴大方,印制精良,薄薄一册,打开,最适合放在书案上对临,读帖也方便,悠闲地躺在床上看几眼,闭目冥思,兴之所至,还可以在空中用手指临写或者以指画腹。当时买本字帖也不太容易,穷学生,勤工俭学的途径也很少,加上家庭经济拮据,手头没多少零用钱。所幸,那时候,我已经在《作家报》、《齐鲁晚报》、《中学生报》等报刊发表了一些作品,不时地能收到一点点稿费,不少字帖就是用稿费买来的。这些书籍,也是我心中的最爱。她们陪伴着我走过勤奋美好的青年时代,也将陪伴着我走过甘苦自知的中年,恬淡安宁的老年……我们慢慢一起变老,不离不弃。

《随园食单》和《茶经》这两本美书,则是我第一次从网上书店选购的呢,对我是一种美好的存念,可以说是我“秀才不出门,购进天下书”的美好开端。印象里一直还很深刻,当送书人把书送过来,我拆开外包装,很有种惊艳的感觉呢。两本都是小十六开,装帧设计得也都是那么精美大气,纸张厚实,我称之为低调的奢华。在没有买到她们之前,是我心仪已久的,买回来后则成为我心中的最爱。虽然不算是文学书,但都有着深厚迷人的文学性,放到书橱里,我也有意把她们放到一起。如今,她们在我的书橱里安静地相偎而立,也是一副难分难舍的小模样呢。

种下阅读的小书苗(我的阅读故事和书一起变老)(2)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爱情歌曲总是被歌手演绎得浪漫十足,深情万种。可看看逐年上升的离婚率,和一个人能够慢慢变老仍然相亲相爱的希望多少有些渺茫,有些不那么尽如人意。

人读书,书也读人。年复一年的阅读,把我从一个不谙世事的浮躁少年读成沉稳踏实的中年人。喜欢日本女作家村山由佳说的,书是在膝上展开的宇宙,随时随地可以独自一个人欣赏。一个人,若果实在是没有良朋,没有相伴一生的佳侣,那么,如果他还有书,可以做他最最亲密的朋友,和他一起慢慢变老,也算是不错的人生了。

有一句歇后语,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搬家,搬了几次家,也舍弃了不少的书籍。每搬一次家,心总要疼痛好多天。面对着满室的书籍,总是有艰难的取舍。有时想想,有不少书,也许以后是没有时间再看第二遍了,不如趁搬家的当口,放弃一些吧,闭眼,把手中的书抛到一边。可是刚刚抛到丢弃的那边,心里就有一个声音在怒斥:“哦,天,我疯了吗?这些书陪伴我几十年了,怎么能舍得丢弃,曾经带给我多少心灵和精神的愉悦啊!”于是,又赶紧弯腰捡回来:费劲就费劲吧,互相陪着慢慢变老吧。以后即使没有时间、没有力气再读一遍了,但,有这些书陪着,心里也是温暖而踏实的吧。我这么想。

我的女儿则比我富有多了,她还没有出生,我就一次次到书店里为她选书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骑鹅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等等,等她上了幼儿园、小学,书,成了我送她的生日礼物、儿童节礼物:《青鸟》、《夏洛的网》、《吹小号的天鹅》、《时代广场的蟋蟀》、《小王子》、《芒果街上的小屋》……这些书都是可以看到99岁的好书。以后,她还可以自己为自己买更多的书,如果她喜欢,会有多少亲爱的书陪着她慢慢变老啊!

种下阅读的小书苗(我的阅读故事和书一起变老)(3)

一天,午饭后,我和女儿闲话,说到了书。我指着这些年买给她看的一些书,笑着问:

“这些书,算是你的还是我的?”

“当然是我的。”女儿答得不假思索,小脸也是一脸的认真。

我欣慰:“但是,这些书,只有你用心读了,才算真正是属于你的,而这些书,将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女儿兴奋地点点头。

“当然,只要你喜欢,妈妈书橱里的书,都可以给你。都可以是你的。”我很慷慨地说。

“我们和书一起慢慢变老。”

“嗯,我们和书一起慢慢变老…… ”

我一直相信,书也是有生命甚至是有灵魂的,和书在一起的日子久了,书的气息里会有我们生命的气息,我们的灵魂里会有书籍的灵魂。和书一起慢慢变老,让书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也将成为书的一部分。

壹点号雨兰诗文书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