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1)

/还我漂漂拳,一秒变美女/

历史上写错、用错词的状况很多,而且往往错着错着大家就习惯了……

今天文字君(zimeiti-sogou)要带大家看看,那些被整容甚至变性的成语们: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2)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3)

要说这古文学的大平原上真恨不得一步一个坑啊,稍不留神就栽进去。

比如国庆十天假,你哥结婚办酒,司仪长得挺帅气,小嘴也甜,全程无冷场。

最后说一句:“新婚燕尔,永结同心!”没毛病吧?

不好意思,有毛病。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4)

哎,又是个载入史册的渣男。

所以看明白了吗?新婚燕尔,说的分明就是渣男二婚。

主持人,你这要是穿越回古代,你能被人活拆了你知道吗?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5)

奇怪,我一看到这个词就想起海尔兄弟,这怎么破?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6)

这个gay兄gay弟,啊不是,难兄难弟啊,一般人都理解为半斤对八两。

“兄弟,你老婆也不让你进门啦?”

“哥,你往边挪挪呗?后背黄杨枝子扎得慌。”

“咱俩真是一对难(nàn)兄难(nàn)弟啊!~”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7)

等会,你俩先别在花坛里脱衣服,要我说你们连这词儿读都没读对,古代发音应该是:难(nán)兄难(nán)弟,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原句是:

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陈元方和陈季方是兄弟,有天他俩的儿子聚在一起拼爹,都说自己爹更牛。

争执不下就跑去爷爷那里评理。

老头说了一句话:我大儿子难为兄,我二儿子难为弟。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都挺牛,不分上下。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8)

所以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应该是“不分伯仲”,是个褒义词。

这可不是半斤八两能比的~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个词就被错用为“落难”的意思。

真是,文盲改变世界啊~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9)

汉代初年有一个“官员合理合法消极怠工”的案例,所谓萧规曹随,就是萧何在为汉高祖制定了一系列国法仪轨之后,去世了,继任的曹参整天喝大酒,根本不管事。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10)

/曹参/

后来汉惠帝抱怨他,他就诡辩说:“我的本事比不上萧何,不是干得越多错得越多?”汉惠帝也很无语。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11)

后代史家评价曹参怎么说呢?——无所作为。

这是一句很好的评语。

无所作为,典出朱熹《朱子语类·论语》:

“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12)

乍一看好像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而且这条成语看着好像也是贬义词的意思。但要是综合前文看,意思就恰好相反——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13)

朱熹和他的学生在书里讨论管仲,其中一个学生问朱熹,皇、帝、王三者有什么区别吗?

朱熹说:就在德行的薄厚,皇和帝都是自然而然地,就比如黄帝,无为而治,但即便是黄帝,也干过带兵打仗的事,算不上无为而治,所以还是有点欠缺。

所以,这里的无所作为,走的是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路数。

就像后世人夸曹参,瞎干还不如不干,曹参有大智慧。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14)

实际上在成语界,要颁发最佳贡献奖的话,庄子铁定是要入围,因为从《庄子》里面诞生了很多精彩的成语,比如这条“呆若木鸡”。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15)

今天我们形容一个人吃惊,逗比版叫做“一个大写的懵逼”,文青点就叫做呆若木鸡。

木鸡=懵逼?你又错了,在最早的意思里,“木鸡”才是真正的武林高手!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16)

呆若木鸡,典出《庄子·达生》篇:

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17)

讲的是个斗鸡走马的事——有个叫纪渻子的人给国王训练鸡界斗士,他花了很长时间把手里的鸡从霸气外露训练成了藏而不露,看起来像木头雕成的,但是别的鸡一见,吓得转头就跑,这才叫大成。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18)

以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东北银想茬架,根本不说话,上来就动手。瞎逼逼的一般没啥本事~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19)

又是一个“呆若木鸡”式的故事。

今天我们理解闭门造车,一般都说这个人封闭,不接受新鲜事物,不和人沟通。往好听说叫敝帚自珍,说得不好听就是固步自封。

可是古代的造车匠人要是听见你们这么解释这条成语,一定要哭晕在车间。

因为,人家祖祖辈辈,就是关起门来造马车的呀!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20)

/奚仲(造车鼻祖)/

闭门造车,典出朱熹的《四书或问》,有人讲,这可是朱熹说的闭门造车!可你得接着往下看啊!

《四书或问》: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我觉得,这气氛有点尴尬。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21)

朱熹老湿的意思是说,你把这个定理背熟了,以后出去碰见这类题,照样能会。

所以闭门造车,是个关于严格规范制造流程,以实现标准化生产的故事。

再说一遍,文盲改变世界……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22)

不废话,直接给例子:

辛弃疾《满江红》:“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

纳尼?!

这是辛弃疾在词里公然调情的意思吗?!虽然我确实也看过几首小艳词o(*////▽////*)q,可这回这个前后反差,有点大啊!

一个糙汉子,眉来眼去……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23)

其实呢,这个眉来眼去,本意只是表达两个人心有灵犀,眼神交流而已,后来嘛,小眼神儿飞着飞着,就错飞成勾情搭意了。

老辛啊,就委屈你了。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24)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25)

一般写仙侠网文的小朋友们要是想掉书袋,基本会把出尔反尔和首鼠两端连着用。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26)

首先,“出尔反尔”这个词最初不是表示说话不算的意思。

出尔反尔,典出《孟子·梁惠王》:

曾子曰:“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翻译过来说呢非常简单,四个字——活该!报应!你怎么对人家,别人就怎么对你,这叫现世报。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27)

而首鼠两端,典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武安侯)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这是武安侯田蚡骂韩安国的话,说他首鼠两端,犹豫不决

有人一看就明白了,把人比成老鼠,不是啥好词儿,必须是贬义的。可贬义是贬义,首鼠跟老鼠一点关系都没有。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28)

首鼠一说又写成“首施”“踌躇”,这个叫双声连绵词,两个字一个意思,都表示拿不定主意的样子。

所以,出尔反尔是被古人用错直到今天的,现在成语词典上还有“说话矛盾,反复无常”的一条解释;但首鼠两端在今天,依然是犹豫不决的意思,这可不能再用错了。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29)

每况愈下,典出《庄子·知北游》:

东郭子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说,在天地间无所不在,可以在蝼蚁中,在草窠子里,在瓦砾里,也可以在屎尿里。

紧接着就是一句:“每下愈况。”(东郭子心说:好污,我想吐。)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30)

庄子的意思是:大道理越到细微低下的地方,越能见得明白。所以叫每每向下走,道理更明了。

但你注意看,庄子说的是“每下愈况”,我们说的是每况愈下,不一样啊?

嗯,没错,洪迈在自己的《容斋随笔》里,写错了。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31)

打宋朝就错了,然后意思还错会成了“情况越来越次”。(庄子还是那个庄子,正不正经我就不知道了)

整容什么什么的成语(这8个惨遭整容的常用成语)(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