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沙晚报网】

现实中的白血病vs电影中的白血病(从热播剧看急性白血病)(1)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5日讯(通讯员 邓俊 朱文青 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端午假期,抓紧休息时机,不少人在追热播剧《亲爱的小孩》,该剧曾火到成为热搜。该剧讲述了一对小夫妻因婚姻中鸡零狗碎的事情离异后,为了挽救患急性白血病的女儿禾禾所历经的纠葛和抉择故事。禾禾的病需要靠配型才能得救是剧中所有矛盾和冲突的中心。观众们在感叹剧中人物命运多舛的同时,不禁担忧急性白血病会找上自家的小孩吗?日前,本报“科学生活家”栏目组邀请了长沙市中心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邓俊,来科普急性白血病知识,以消解大家的困扰。

邓俊介绍,急性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可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主要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在我国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率约为0.69/10万人,较常见于儿童、青少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约为1.62/10万人,较常见于成年人。剧中的禾禾就确定为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的基本病因是骨髓中发育中的细胞DNA发生错误或损伤,造成血细胞的生产出错,这些异常的细胞不能正常运作,它们会蓄积并抑制正常造血。导致DNA突变,并导致急性白血病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专家学者公认与白血病发病相关的因素有生物、物理、化学、遗传等因素。具体的因素有病毒感染和免疫功能异常,遭受X射线、γ射线等电离辐射,长时间接触苯以及含有苯的有机溶剂,患有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唐氏综合征,患有某些血液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都可能会增加急性白血病的患病风险。

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缓表现不一,患者主要表现为贫血、发热、出血、细胞浸润。剧中的禾禾就先后出现过晕厥、流鼻血、恶心、呕吐、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当患者出现贫血、发热,皮下、牙龈、鼻子出血或拔牙后出血难止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象、骨髓象结果进行诊断分型,指导治疗。

邓俊介绍,该病总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多地消灭白血病细胞群体和控制白血病细胞的大量增生,解除因白血病细胞浸润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以期获得完全缓解。化疗为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90%以上的儿童白血病是急性白血病,其中70%~85%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种白血病对普通化疗药物十分敏感,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化疗是治疗此病的最好方法。只要经过正规治疗,90%以上患儿可获得完全缓解。再经过2~3年巩固治疗,80%患儿可获得根治,也不会留下后遗症,因此不要随意放弃化疗。

“化疗的同时做好支持治疗。急性白血病本身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患者应注意补充营养,多吃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邓俊说,不是所有的急性白血病都需要找配型。只有少数高危型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反复发作或不能缓解的患儿,才需要找配型进行骨髓移植。目前,骨髓移植风险大大降低,对于有合适供体的患儿来说,成功率可达90%以上。剧中的禾禾最终找到了合适的配型成功被治愈。

邓俊提醒,急性白血病虽然恶性程度高、进展快,但只要控制得当,并不会马上致死。而且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要比成人好,特别是近几年来,化疗方案不断改进和新药推出,其早期缓解率大幅上升。按目前的治疗手段,儿童急性白血病是可以被治愈的疾病,大家要放正心态。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