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通灵宝玉背后隐藏着惊天秘密,那就是它影射的是传国玉玺,证据如下所示,本文所讲证据均来自于《红楼梦》原文:

(1) 证据一: 通灵宝玉正面文字为篆书: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传国玉玺正面文字也为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字体一样,意思相仿。

红楼梦宝玉献宝(红楼梦系列通灵宝玉影射传国玉玺的五大铁证)(1)

传国玉玺

通灵宝玉的背面写有它的功能有三句话: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在《顾氏印谱》中记有秦汉小玺刻有:疢疾除、永康休、万寿宁。这是通灵宝玉背面文字的原型。以秦玺正反两面的文字来暗示通灵宝玉就是传国玉玺。

红楼梦宝玉献宝(红楼梦系列通灵宝玉影射传国玉玺的五大铁证)(2)

秦汉小玺

(2)证据二: 贾宝玉摔玉,书中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因听说黛玉没有玉,于是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指向了掷玺责莽的典故,说的是王莽篡汉后,派人向太皇太后索取传国玉玺,气的太皇太后破口大骂:“先帝从未亏待于你们,可你们竟然不知感恩,做出如此忘恩负义,大逆不道之事,便将传国玉玺取出,愤而将玉玺砸到了地上,为此传国玉玺还崩碎了一角,后来用黄金补齐,这也成为金玉良缘的来源。” 贾宝玉刚出场就安排他摔玉,无疑是向读者暗示通灵宝玉就是传国玉玺。

红楼梦宝玉献宝(红楼梦系列通灵宝玉影射传国玉玺的五大铁证)(3)

金镶玉

(3)证据三:从外形看,第五十七回薛姨妈说:“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他,岂不四角俱全?”形容宝玉用了一个词“四角俱全”,而传国玉玺正是四角俱全,曾崩了一角,以玉补玉,补起来岂不是四角俱全,可惜最后是以金镶玉补全了,注定宝玉黛玉无缘。第三十二回史湘云和宝玉有一段对话。史湘云笑道:“幸而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宝玉笑道:“倒是丢了印平常,若丢了这个,我就该死了。”可见通灵宝玉是一个印,正与传国玉玺相同。而更巧的是宝玉喜欢吃胭脂,正如传国玉玺需要红色印泥一样。

红楼梦宝玉献宝(红楼梦系列通灵宝玉影射传国玉玺的五大铁证)(4)

宝玉湘云对话

(4)证据四: 宝玉祭奠金钏,金钏投井,贾宝玉与茗烟跑出城去,特地到水仙庵去祭奠金钏,水仙庵里供着洛神,今儿却合我的心意,借他一用。进庵后二人在井台上焚香祭奠金钏,为什么庵中的洛神符合贾宝玉的心意呢?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孙坚作为先锋首先抵达洛阳,看到宫殿的井中有五色光升起,就派人去打捞,结果捞出来一具女尸,脖子上挂着个锦囊,锦囊里装的正是传国玉玺。这就指向了悬玺而亡的典故, 以此来暗示通灵宝玉就是传国玉玺。

红楼梦宝玉献宝(红楼梦系列通灵宝玉影射传国玉玺的五大铁证)(5)

宝玉祭奠金钏

(5)证据五:贾宝玉化灰化烟,贾宝玉经常诅咒自己化灰化烟,化灰化烟也是指向了传国玉玺的典故。 公元936年,石敬瑭引契丹兵攻陷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携传国玉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玉玺从此销声匿迹,很多人说传国玉玺当时就随李从珂一起被烧毁化灰化烟了,但是传国玉玺后面忽又重现人间,几经辗转最后被皇太极用武力夺去,皇太极到手以后,才发现这块玉玺,上面写着“制诰之宝”,并不是秦始皇的那一块,所以是得到的是假宝玉,即贾宝玉。

红楼梦宝玉献宝(红楼梦系列通灵宝玉影射传国玉玺的五大铁证)(6)

宝玉黛玉

《红楼梦》作者用其博古通今、汪洋恣肆的才情把传国玉玺的一系列故事用瞒天过海的手法穿插于整部书之中,希望后世的风流俊杰、儒雅王孙用慧眼看出其中的玄机,真可谓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今日##我要上 #​#成都#​#红楼梦#​

红迷朋友,您还看出了哪些玄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